书城励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5180600000035

第35章 生命的滋味

◎苏菡玲

“只有一个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那就是自杀”,这是加缪《西西弗斯神话》里的第一句话。朋友提起这句话时,正躺在医院急诊室的病床上,140粒安定药没有撂倒他,又能够微笑着和大家说话了。

另一位朋友肺癌晚期,一年前医生就下过病危通知书,是钱、药、家人的爱在一点一点地延长着他的生命。对于病人,病痛的折磨或许会让他感到生不如死,对于亲人来说,不惜一切代价,只要他活着,只要他在那儿。

人无权决定自己的生,但可以选择死。为什么要活着?怎样活下去?是终生都要面对的问题。

有一个春天很忧郁,是那种看破今生的绝望,那种找不到目的和价值的空虚,那种无枝可柄的孤独与苍凉。一个下午我抱了一大堆影碟躲在屋内,心想就这样看吧看吧看死算了。直到我看到它——伊朗影片《樱桃的滋味》,我的心弦被轻轻地拨动了。

那时我的电脑还没装音箱,只能靠中文字幕的对白了解剧情。剧情大致是这样的:

巴迪先生驱车走在一条山间公路上,他神情从容镇静,稳稳地操纵着方向盘。他要寻找一个帮助埋掉他的人,并付给对方20万元。一个士兵拒绝了,一位牧师也拒绝了,天色不早了,巴迪先生依然从容镇静地驱车在公路上寻觅。这时他遇到了一个胡子花白的老者,老者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我年轻的时候也曾想过要自杀。一天早上,我的妻子和孩子还没睡醒,我拿了一根绳子来到树林里,在一颗樱桃树下,我想把绳子挂在树枝上,扔了几次也没成功,于是我就爬上树去。那时是樱桃成熟的季节,树上挂满了红玛瑙般晶莹饱满的樱桃。我摘了一颗放进嘴里,真甜啊!于是我又摘了一颗。我站在树上吃樱桃。太阳出来了,万丈金光洒在树林里,涂满金光的树叶在微风中摇摆,满眼细碎的亮点。我从未发现树林这么美丽。这时有几个上学的小学生来到树下,让我摘樱桃给他们吃。我摇动树枝,看他们欢快地在树下捡樱桃,然后高高兴兴去上学。看着他们的背影远去,我收起绳子回家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想自杀了。生命是一列向着一个叫死亡的终点疾驰的火车,沿途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值得我们留恋。”

夜幕降临了,巴迪先生披上外套,熄灭了屋内的灯,走进黑暗中。夜色里只看到车灯的一线亮光。然后是无边的、长久的黑暗……

天亮了,远处的城市和近处的村庄开始苏醒,巴迪先生从洞里爬出来,伸了个懒腰,站在高处远眺。

看到这里我决定认认真真地洗个脸,把皮鞋擦亮,然后到商场给自己买束鲜花。

后来我曾经问过那位欲放弃生命的朋友,问他体验死亡的感觉如何。他说一直在昏迷中,没觉着怎么痛苦。倒是出院的那天,看到阳光如此的明媚,外面的世界如此的新鲜,大街上姑娘们穿着红格子呢裙,真是可爱。长这么大第一次发现世界是这样的美好。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只是感受世界的那颗心不同而已。

患肺癌的朋友已经作了古,记得他生前爱吃那种烤得两面焦黄的厚厚的锅盔。每次看到卖饼的小贩推着小车走来,就怅然,若他活着该多好!可惜那些吃饼的人,体味不到自己能够吃饼的幸福。

为什么要活着?就为了樱桃的甜,饼的香。静下心来,认真去体验一颗樱桃的甜,一块饼的香,去享受春花灿烂的刹那,秋月似水的柔情。就这样活下去,把自己生命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设计得再精美一些,再纯净一些。不要为了追求目的而忽略过程,其实过程即目的。

心灵有约

饮醋晓酸,品椒知辣。世人常用酸甜苦辣来形容人生,然而细究起来,生命的味道又何止四味可以囊括完全?

少年读书苦,青年立业艰,中年结婚难,晚年孤独老。人的一生,从幼稚到成熟,从懵懂到清晰,从脆弱到坚强,需要感受过多少种滋味,才能让生命最终塑造成形?

跌宕起伏中,酸甜苦辣尝遍,或许才真正明白生命的万千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