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风雨雷电(自然瞭望书坊)
5177800000011

第11章 气压如何作用于风

风为什么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为什么在吹向低气压区的同时会向右偏斜?又为什么风力有时迅猛且强劲,而有时却非常微弱?要弄清这些问题,得先了解一些关于气压分布的知识。

凡是同一条等压线经过之处,那里的海平面气压都是相等的。在等压线闭合起来的地区,如果气压高于周围,就称为高气压;若气压低于周围,则称为低气压。而从离气压伸展出来的部分称为高压脊,从低气压伸展出来的部分称为低压槽。这种气压分布图和表示地势起伏的地形分布图十分相像:高气压和低气压好比山峰和谷底,高压脊和低压槽犹如山脊和山坳,而等压线就像表示海拔高度的地形等高线。

等压线的分布有疏有密,这种等压线的疏密程度表示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的大小,称为气压梯度。等压线越密集,表示气压梯度越大。这和地形分布图上地形等高线的疏密分布表示坡度的平陡也有相似之处。如海平面气压分图,地形等高线越是稀疏,表示那里地势比较平坦,而在地形等高线非常密集的地方,那里一定是个陡坡。如果在斜坡上造起每级高度相等的石阶梯,每一石级相当于一条地形等高线,那么石阶梯的坡度越大,石级的间隔距离便越短,地形等高线越密集,而平坦的石阶梯坡度则相应的地形等高线必越疏。既然气压分布图上的等压线可以比喻为地形分布图上的等高线,那么气压梯度也就好比石阶梯的坡度了,大概梯度这个名称就是这样比喻出来的吧。

各地的气压如果发生了高低的差异,也就是说两地之间存在气压梯度的话,气压梯度就会把两地间的空气从气压高的一边推向气压低的一边,于是空气流动起来,风产生了。气压梯度怎么会产生能推动空气运动的力量呢?这可以拿江河中水流来打比方。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是因为高处的水和低处的水存在着水位差,从而使上下游同一水平面上的两点A和B之间发生了重力差异,上游A处所受水柱重力显然要大于下游B处。于是便产生从上游压向下游的旁压力,水就在这种旁压力的作用下顺着倾斜河床从上游流向下游,从高处流向低处。两地间水位差越大,A、B间的重力差异也越大,水就流得越快。

在空气里有气压差,即两地间存在着气压梯度。计量水位差单位用米(m),而计量气压差则用毫巴(mb)为单位。两把尺子不一样,但水和空气都是流体,又都有重量,水平方向上两地的水或空气如果存在重力的差异,就都会产生由重力大的地方指向重力小的地方的旁压力。从这个意义上看,情况又都相像:水受到旁压力的作用从高处流向低处,水位差越大,流速越快;而空气也在旁压力的推动下,从气压高处流向气压低处。两地间气压差越大,亦即气压梯度越大,空气流得也越快,风刮得越起劲。

人们把在空气中,由于存在气压梯度而产生这种旁压力称为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是由于大气压力不均匀而作用在空气质点上的压力,其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面,也可以分解成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垂直气压梯度力。显然,它的大小和气压梯度成正比。

现在不难明白风怎样吹起的道理,空气的流动原来是由气压梯度力推动起来的,风刮的猛烈还是微弱也是由气压梯度力的大小来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