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宇宙大发现(自然瞭望书坊)
5176500000032

第32章 大陆为何突然消失?

我们焦急的关注目光扫过世界的每个角落,那些古老得不可思议的文明是何时消失于世人面前?如果真的消失的话,是如何消失的呢?为何消失?在什么情况下消失的?而且一个大陆为什么就这样消失?为什么我们至今也苦寻不到这种大规模灾害的记录?

我们聊以自慰的话是:暂时还没有找到!

人类在地球上的短暂历史中历经磨难,左冲右突,艰难在生存着,一个极有可能的大型灾害仍然使人类不得幸免,这个时期大致在公元前15000年至公元前8000年,一个冰河期的末尾。冰雪戏剧性地融化之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和特奥蒂瓦坎城的古迹,以及金字塔所显示的一样,许多相关神话似乎都暗藏着科学资讯,从而成为传达某种暗号的科学资讯和工具,这就正是谨小慎微的人类学家心中所推想的“上帝的指纹”的一部分呀!

不论怎么说,冰河终期的混乱和古文明的传承与消失之间,有着非常强烈的关系。

好端端的大陆,怎么会突然消失?看看没有消失的大陆吧!

“南极大陆,可谓最不为人知的一块土地了,我们大部分人都假设这块海上的大岛,已经被冰雪封盖好几百万年,事实上呢?南极大陆有一部分土地,至少在几千年前还没有成为今天的冰天雪地,我们可以用地壳移动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南极大陆的冰床,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成为今天的形状。

“地壳移动,使大块土地漂移至死亡圈,这现象至为明显,凡是动物大量灭绝的土地,显然都是因为纬度激烈变化的结果……”

地壳变动引发的结果是异常激烈的,在对地球历史上消失的城堡以及陆地文明的种种猜测中,我们一直谈到地壳随地球内部的激烈变化而发生的强烈的地震、洪水。在海洋深处,地震频繁,造成的种种不可预见的海啸冲击着海岸,淹没了土地,有的地块被挤冲到比较温暖的气候带,有的则被推进到北极或南极圈内,永远被冰块所覆盖。冰原一旦融化,海平面节节上升,所有的生物必须要适应环境,否则只有退居他处,要么就被淘汰,这也是地球进化的一部分。

博物学家兼地质学家路易·阿加西在综合各种研究成果以后,于1837年首先提出了冰河期的概念,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即引起极大的争论。随之出现了越来越多对他有利的条件,众人显然大悟似的一下子就对这个观点趋之若鹜。但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使万物停滞生长的冰河期,一直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撑,直至1976年,天文、地理、物理学家才用地球公转轨道的各种天文学特征,以及地球轴的倾斜度,来说明冰河期的形成。的确,天文学的要素,对冰河期的发生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着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对这个论点也情有独钟,他对南北极地壳上厚重而分配不平均的冰块,是否可能造成地壳移动,曾做出过专门研究。

地球的自转在重量不平均的两个冰帽影响下,产生了一种离心力,而离心力的力量又传达到了坚硬的地壳上,强度不断地增加,聚集到一定的力量后,便会制造出一种地壳与地球本身之间的反动,从而造成两极的地块往赤道方向移动。

地球的引力与冰河期的开始与衰退有什么关系?原来,在南北极的地块突然移向气候比较温暖的低纬度地带时,冰块迅速溶解。同样的道理,原来在温暖的低纬度地带的土地,突然之间被移至南北极地带时,气候异变,很快便钻到冰原之下了。

以此推论,在上一个冰河期时,北欧和北美的大部分土地,并不是因为某种神秘的因素,使得天气逐渐转寒,而被覆盖于厚重的冰块之下,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的地块,比今天要更近于北极圈,所以才冰雪遍地。仍然是基于同一道理,威斯康星和鸟姆冰河期于公元前1500年开始融化时,并非地球天气异变,而是因为冰原移动到温暖的低纬度地带……

亚特兰蒂斯岛文明,曾有好几百万居民,并孕育出地球历史文明迄今为止的最高峰,那可是一块地球文明的见证,怎么会突然之间沉没于海,消失于无形呢?看来,我们把关注的重心落在南极洲也许正是解开这样一个谜底的关键。

苦苦寻求而不得的谜底也许正好隐藏在南极洲冰原最下方的深处。

根据地震波的测定,我们已知南极冰层下隐藏着无数的南极高山,好几幅古代地图都证实,南极大陆流出的河流,正是从当今已消失于冰原之下的山脉中发源而出的。这些河流我们已经从南极的罗斯海底,采集到足够的地层资料加以证明过。

地壳移动学说,和安定的气候持续10000年以上的必要条件并不矛盾,在地壳变动之前,也就是在上一个半球冰河期末期时,南极大陆的气候应该安定地持续了10000年以上。而且如果当时南极大陆的纬度,如理论推测的比现在位置还要往北去2000英里的话,那么南极大陆的最北部,应该在南极30度附近,而居住其上的人应该终年沐浴在地中海或亚热带气候中才是。

地壳真的移动过吗?失落的文明的废墟,真的在南极大陆的冰块之下长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