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克隆赢家
5170800000010

第10章 个人弹跳板行之有效的克隆策略(2)

谢国民的几句话,又一次改变了杨澜的命运。1994年,杨澜辞去央视的工作,选择了留学之路。在美国留学期间,她用业余时间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了《杨澜视线》,杨澜第一次以独立的眼光看待并介绍世界。凭借40集的《杨澜视线》,杨澜成功地从娱乐节目主持人过渡到复合型传媒人才。

杨澜曾经说过:最难的选择是选择一个老公。出国之前的杨澜已经结婚,但是她的第一次婚姻只维持了一年多。“你需要什么样的男人,什么样的生活,初恋是想不清楚的。”直到她遇到了吴征,这一回,杨澜确定了:吴征正是她需要的人。自欧美完成学业后,吴征先在美国开设博纳投资公司,商务涉及高科技、媒体、资讯及投资。后与美国华纳唱片公司合资中国电视企业。吴征与杨澜的第一次成功的合作应该算是《二千年那一班》的制作。这部片子是以独立制作人的名义与哥伦比亚电视台合作的,反映美国华人社会的变化。此片的大受好评使杨澜具有了国际知名度,其中吴征功不可没。

1997年底,杨澜加盟了刚刚创办不久的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1998年1月,《杨澜工作室》在凤凰卫视正式开播,两年时间中杨澜一共采访了120多位名人。利用这段时间,杨澜在与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名人交流中,掌握并获得了极大的信息量。两年后,杨澜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她已经拥有了世界级的知名度、多年的传媒工作经验,以及重量级的名人关系资源,对于她而言,进军商界显然所欠缺的只是资本而已。而吴征,正是深谙资本运作的高手。不像很多“海龟派”(海外归来)回国创业还要做“扒路军”现挖管道现铺管线,她已经留好了战略发展的管线,振翅欲飞了。

一个人要成功,不仅仅需要成功的素质,还需要紧紧地抓住展现在面前的机会。让时机成为你的跷板,让机会成为你的翅膀。杨澜正是勇于抓紧时机,发展自己的成功人士。那么,我们该如何抓住机会呢?

首先,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这是抓住机会的基础,因为机会往往也是伴随着竞争和挑战而来的,如果没有很高的能力和资源优势的话,机会也就不是机会了。湖南卫视“超级女生”节目的举办,为很多女孩子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但是只有像李宇春、张靓颖等有实力的女孩获得了成功。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她们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使得她们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个机会。而其他女孩呢?“超级女生”这个节目对她们来说只是一个“参与”的机会罢了。所以,有人说:自己不擅长的不是机会,机会只对那些有能力的人管用。当网络热潮席卷中国的时候,有多少热血澎湃的年轻人投入到了创业的大军中,梦想着自己可以成为张朝阳,成为丁磊。然而仅仅有热情是不够的,凭借一个创意、粗犷的网络架构、简单的页面、单一的盈利模式,他们就开始梦想着让自己的企业上市融资。但技术的薄弱、理念的缺失,最终使得一群又一群的人淹没在网络的泡沫之中。其实张朝阳和丁磊都是有着自己的能力和资源优势的。

其次,主动出击。有些人习惯于等待机会,相信机会会主动来临,殊不知,机会却在等待中一点一点消失。很多人总在抱怨人生中机会不好,你没有积极的思想,主动的行动,即使有好机会你也不会知道,还是一样地会错过。人生中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你需要用积极的思想去发现机会,并主动出击去把握机会。不要期望机会会主动来找你,因为主动找你的一定不是机会。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开始也只是一间小公司,完全无法与IBM竞争,但他懂得不够实力成为竞争对手时,就先成为朋友的法则,主动地靠近IBM,积极争取IBM的订单,并最终取得了成功。微软公司正是借助于IBM的力量才强大了起来,而IBM数年后才反省到他们的自杀行为。人生中真的不是没有机会,我们也真的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关键是要积极主动。著名篮球运动员乔丹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相信被动会有收获,凡事一定要主动出击。”

再次,永不放弃就有机会。不管做什么事,放弃了就没有成功的机会,不放弃,就会一直拥有成功的希望。有NBA的赛场总会有“绝杀”的好戏上演,在比赛即将结束的最后零点几秒上演惊天大逆转。看过NBA的人,都知道有一个“麦迪时刻”,这位火箭队球星在2004年的一场比赛中,在比赛的最后30几秒里,令人不可思议地拿了13分,帮助火箭队反败为胜。飞人乔丹,每每在比分落后、不利的情况下,总能投入关键性的进球并赢得比赛,带领公牛队开创了公牛王朝。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它们都诠释了一个道理:“不放弃就有机会。”

最后,惟有真诚才有机会。古人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些人喜欢玩伎俩,喜欢用欺骗的手段为自己创造机会。其实不然,真诚是机会的敲门砖,因为你的真诚,机会总有一天会来到你身边。中国有句俗话:“傻人有傻福。”其实傻人之所以会有很多的机会与福气,主要是因为他能够真诚待人。没有功利,没有所求,能够无私、真诚地去帮助别人。人们喜欢他们这种简单的真诚,所以更愿意给他们以帮助,也愿意给他们机会。

很多大学毕业生,都会面临选择的困惑:他们可能心里都有自己的向往,但同时又感到有点害怕。也许我的职业和经历,恰好在这两个方面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既能被社会接受又能展示一点自己的个性。我猜想这也许是部分年轻人认为比较理想的状态吧。你能适应这个环境你就去做,不能适应,你就去找另一个适应的环境,实在找不着,你就创造一个适应你自己的环境,其实真没有太多可抱怨的。至于成功或不成功,我觉得只要我们努力付出了,也算是对自己有一个很好的交待,起码没什么可后悔的。

对于自己一路走来的荣耀或坎坷,已经经历了很多很多的杨澜如今却似乎处乱不惊,她这样总结说:“也许,只有那种真正漫不经心的人才能活得比较轻松,只要想把事情做好,不论是多小的事,都不容易。时间不紧不慢地走,既不拖延,也绝不提前。”

日本那位悲天悯人的池田大作曾经说过:“不可轻言放弃。太阳每天都升起……这是宇宙的法则,是道理。人生也是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天,这也是道理。能忍受得起这样反复的人,才会获得最终的胜利。不论今天如何,人生的胜负是以一生来决定的……”这位笃信佛教的作家竟有一份执著。人生无边,却又在每一天准备了一些惊喜,让人无法回头,而对岸,其实是在人心里,并不在于你游得多远。

如果说杨澜是一个善于抓住机会的人,那么王小丫就是一个善于制造机会的人。

上大学时,王小丫选择了学经济。其实在她选择“经济学”之前,她就知道了很多学生对“经济”一词都很畏惧,觉得它深不可测,因而在当时学“经济学”的学生很少。起初王小丫也觉得经济类内容学术性太强,听起来冷冰冰的。但是,为了能让自己与众不同,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经济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她并没有被所谓的枯燥、乏味而冰得没了温度,反而更加热情地投入到了学习之中,她硬是把那些深不可测的东西完全在生活中找到对应,把经济变得感性又通俗,也许正是这种灵活的学习方法为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她在《经济半小时》的节目主持里游刃有余。

毕业后王小丫凭借自己的实力进了中央电视台工作,在忙碌的工作中,一直都有危机感,做了主持人更感觉竞争激烈,压力倍增,而且很多时候她还很不自信。但是,不自信并没有在她身上导致自卑,相反,正因为不自信,王小丫才会反省自己,进而更努力地工作,更踏实地学习和思考。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做起《经济半小时》的主持人,没想到在1998年全国经济节目优秀主持人评比中,当时还是实习主持人的她居然得了个第一名!总结自己由报社记者到电视主持人的转变,王小丫说:“生活中我并不是一个主动性很强的人,很多时候我属于那种被牵着鼻子或推着走的人。对事业和人生,我经常是没有远虑,只有近忧。”

正是因为王小丫总有近忧——危机感的缘故,她才总是不停地给自己制造机会。她用行动向周围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有机会就上,没有机会就算制造机会也要上。

当初央视开办《开心辞典》,为了收视率,首先找的是黄安,王小丫只是他的助理,帮忙抱奖品之类的东西。可是当时王小丫很用功,不但仔细做笔记,而且还把节目录像带回家反复钻研,一副不替代黄安不罢休的架势。黄安说:“我就知道我快要做不下去了,因为被人家‘偷师’不少。王小丫能够出头,我给她开了一个很好的头。”

把困难当成磨砺自己的良机。时刻保持危机感的王小丫,能在一次次困难中找到逢生的机会并非巧遇,机遇往往隐藏在困难中,就看你是否善于把握。其实,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完全没有必要为每一个行动都寻找理由,只要你愿意,便可以去做任何事,而不必一定要有理由。寻找充足理由的过程,往往让我们丧失了行动的最佳时机。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逗蚂蚱玩上一个小时,其理由只不过是我们喜欢逗蚂蚱玩。可当我们成为大人时,我们却不得不为做每件事找一个充分的理由。正是这种对理由的“热衷”阻碍了我们潜能的发挥。看到资源就充分利用。即使前途一点也不明朗,也要不断地给自己制造出头的机会。也许下一个机遇就在不远处。

人脉助你登上巨人之肩

人脉如同血脉。四通八达、错综复杂的血脉网络,是人的生命赖以存在的基础。在人们追求事业成功和幸福快乐的过程中,同样也存在一个类似血脉的系统,我们称它为人脉。如果说血脉是人的生理生命支持系统的话,那么人脉则是人的社会生命支持系统。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成功的入门票。

这是一个崇拜成功、需要成功的年代,成功靠的是自己,自己靠什么?知识、金钱、背景、机会……也许这一切你都没有,但是你可以借助一把利器——人脉,打开财富的大门。

创立韩国大宇集团并取得过辉煌成就的金宇中曾这样说过:“人际关系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就因为人际关系太可贵了,因此它最难搞好。在人际关系中,若是醉心于自己的利益,那么,你与他人的关系必然难以维持下去。如果说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搞得如何,将左右着他一生的成败,这种说法丝毫不过分。若想取得成功,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还要多结交一些出类拔萃的人物为好。同时,你还要经常努力助人为乐。”

话说有一天,英国贫苦农夫弗莱明正在田地里干活。忽然,附近沼泽里传来了呼救声,农夫闻声后赶忙放下手中的农具,奔向沼泽地。只见一个小孩正在泥潭中挣扎,淤泥已没到他的腰部。农夫奋不顾身地救起了小孩。

第二天,一辆豪华小汽车停在了这个农夫劳作的田边,从车上下来一位风度优雅的英国贵族,原来他是农夫昨日救起的小孩的父亲,他是亲自前来致谢的。农夫说,这件事不足挂齿。贵族说:“我想用一笔酬金来报答你,你救了我孩子的命。”农夫回答说:“我不要报答,我不能因为做了一点事情就接受酬金。这是我应该做的。”

这时候,农夫的儿子刚好走出家门。“这是你的儿子吗?”贵族说,“我给你提一个建议,让我把你儿子带走,我要给他提供最好的教育。如果他像他的父母,他一定能成为令你骄傲的男子汉。”农夫同意了。

时光飞快地流逝,农夫的儿子从医学院毕业后,成为了享誉世界的医生。数年以后,贵族的儿子因肺炎病倒了,经过注射青霉素,他的身体得到了痊愈。

那个英国贵族名叫伦道夫·丘吉尔,他的儿子便是在二战期间担任英国首相,领导英国人民战胜了纳粹德国的温斯顿·丘吉尔。农夫的儿子就是青霉素的发明者亚历山大·弗莱明。

这件“不足挂齿”的事情改变了世界历史。人脉可以给你机遇,为你创造成功显得更加容易。但拥有人脉的前提是,你一定要具有一种宽大的胸怀,一颗乐于助人的热心,只有愿意帮助他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我们都知道比尔·盖茨今天真正成为世界首富的原因,是因为他掌握了世界的大趋势,还有他在电脑上的智慧和执著。其实,比尔·盖茨之所以成功,除这些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比尔·盖茨的人脉资源不仅相当丰富,最重要的是,他擅于巧借人脉资源。

假如把营销比喻成钓鱼的话,钓得大鲸无非要比钓得小鱼好上千百倍。比尔·盖茨早在创业的时候,就了解了这一点。他创立微软公司的时候,刚刚20岁,还是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就签到了一份大单。他一开始就钓了一条大鲸鱼。一个没有毕业的学生,就有如此能耐钓到大鱼,单凭一己之力是办不到的,那么盖茨是如何做到的呢?

盖茨的第一次成功,巧借的人脉资源是自己的亲人——母亲。

比尔·盖茨20岁时签到了第一份合约,这份合约是跟当时全世界第一强电脑公司——IBM签的。当时,他还是在大学读书的学生,没有太多的人脉资源,比尔·盖茨之所以可以签到这份合约,中间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比尔·盖茨的母亲。比尔·盖茨的母亲是IBM的董事会董事,妈妈介绍儿子认识董事长,这不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吗?假如当初比尔·盖茨没有签到IBM这个单,相信他今天绝对不可能拥有几百亿美元的个人资产。

商界人士最重要的就是人脉,只要人际好,生意自然少不了。刚刚踏入商界的盖茨,深知这一点的重要性。光靠自己去开拓人脉,不仅慢而且效果也达不到最好,这一点,聪明的盖茨自然是知道的。盖茨有两个非常要好也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保罗·艾伦及史蒂芬。盖茨巧用了他们的人脉资源,拓展了自己的生意。保罗·艾伦和史蒂芬不仅为微软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也贡献他们的人脉资源。

人是一种感情动物,需要时刻进行感情交流,需要获得友谊。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仅仅依靠信念的支撑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友谊的滋润。盖茨在发展国外市场时成功的关键是一定要具有国外人脉资源,在这方面,盖茨擅借日本好彦西的人脉网,彦西不仅为盖茨介绍很多日本朋友,而且还为他了解很多日本市场的特点,提供给他第一个日本个人电脑项目,以此来开辟日本市场。

朋友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一个人一生中如果不懂得多交朋友,不知道为开发朋友资源而付出努力,那么,他将会失去很多成功的机会。而且,这种人即使非常努力地拼搏,所取得的成就也不会很大,甚至徒劳而无功。惟有那种善于开发和利用朋友资源的人,才会顺利走上成功之路。曾有一位西方哲人告诉我们:哪里有朋友,哪里就充满阳光。是的,如果我们的社交圈广阔,到处都有朋友,那么,你就会走到哪儿都有人欢迎你,走到哪都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