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就人一生的修身好习惯
5170000000022

第22章 大智若愚,难得糊涂(5)

世界上的天才不乏其数,但最终能成大事的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年少得志,而恃才气傲,最终不得善终,另一方面是虽有天才,却未能洞明世事,玩弄小聪明,终有料想不到之时,结果反遭他人排挤妒害,被时代所淘汰。

在佛教史上,八难中有一难叫世智辩聪。这是讲没有悟性的人,自己的知识反而阻止了进一步的认识(知障)。这类人虽然知识丰富、聪颖过人,但由于偏执己见,作茧自缚,反而阻塞了更深入认识事物的智慧来源,自以为聪明,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

杨修因多次识破曹操的意思,并且得到曹操的称赞,还以为曹操真的欣赏他,所以不但没有丝毫收敛,反而把心智用在捉摸曹操的言行上,并不分场合地卖弄自己的小聪明,殊不知他已不断地给自己埋下祸根,曹操表面上称赞杨修的聪明,其实内心早已忌讳、厌恶他了。

曹操自封为魏王之后,一次亲自引兵与蜀军作战,战事失利,进退不能。曹操数次进攻蜀军总不能奏效,长期拖下去,不仅耗费钱粮且会挫伤士气,真的撤兵无功而归,又会遭人笑话。是进是退,当时曹操心中犹豫不决。此时厨子呈进鸡汤,曹操看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觉得眼下的战事,有如碗中之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他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夏侯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自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惇大惊失色,立即请杨修到帐中问他:“为什么叫人收拾行装?”杨修说:“从今夜的号令,便知道魏王很快就要退兵回去了。”“你怎么知道?”夏侯惇又问。杨修笑道:“鸡肋者,吃着没有肉,丢了又觉得它味道不错。魏王的意思是现在进不能胜,退又害怕人笑话,在此没有好处,不如早归。明天魏王一定会下令班师回转的,所以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说:“您可算魏王肚里的蛔虫,知道魏王的心思啊!”他不但没有责怪杨修,反而也命令军士收拾行装。于是寨中各位将领,无不准备归计。

当夜曹操心乱,不能入睡,就手按宝剑,绕着军寨独自行走。只见夏侯惇寨内军士,各自准备行装。曹操大惊:“我没有下达撤军命令,谁竟敢如此大胆,作撤军的准备?”他急忙回帐召夏侯惇入帐,夏侯敦说:“主簿杨修已经知道大王想归回的意思。”曹操叫来杨修问他怎么知道,杨修就以鸡肋的含意对答。曹操一听大怒,说:“你怎敢造谣乱我军心!”不由分说,叫来刀斧手将杨修推出去斩了,把首级悬在辕门外。曹操终于寻得机会,除掉了杨修,杨修也终于结束了他自作聪明的一生。

人都希望聪明,怕愚蠢,这自然顺乎情理。然而,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像杨修这样的旷世之才也难逃“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命数,而那些才不及其者,更应谨言慎行,谦虚好学。一个人读不尽天下的书,参不尽天下的理。正如古人所说:“宁可懵懂而聪明,不可聪明而懵懂。”

生活中,许多事情总是充满了辩证法的智慧。就拿聪明和愚笨来说吧,聪明的人虽然有灵活的头脑和很强的能力,但往往却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因其聪明反而招致失败,甚而祸端,不得善终。

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不得善终,而真正大智大慧的人,表面上都似乎有点“愚”。不败人生,要“才”不外露。说糊涂,不糊涂,愈是糊涂愈觉悟;说聪明,不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忍耐并非糊涂之举

孔子的“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核心是一个“忍”字。苏轼《留侯论》中的“忍小忿就大谋”也与孔子不谋而合。孟子也说:“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仁于心之深处,以忍为基,以静为根。欲得仁,必要忍其所不忍,而达其所能忍。可惜一般人多停留在“忍小忿”的初级层次上,未能深入理解“忍”字的多层次内涵。

人人都想安宁、平静地度过一生,大起大落总不是让人舒服的事,那么,人如何度过平静而安宁的一生呢?无他,唯忍而已。人生中有很多难忍之事。功名啦,利益呀,地位啦,尊严啦,如果你一切都不想忍耐,凡事要争个高低,讨个公道,问个明白,那你一辈子别想安生,与别人相处也难以平和。

从前有个张家庄,里面住着一位张善人,人都说他有菩萨心肠,慷慨好义,能容忍常人不能容忍之事。

这一年,适逢张善人给第五个儿子娶亲。因此,远朋近友、世交亲戚皆上门贺喜,纷至沓来。张府一片喜气洋洋,张灯结彩,人声鼎沸,其中还夹杂着很多乞丐流民的身影。原来,张善人传言出来,不论远村外姓,只要前来道声“恭喜”便可得到一锭白花花的银子。

谁知,正要开席时,管家来报说,有一个老乞丐不要银子,非要进花厅喝喜酒、吃华宴。花厅乃是宴请府台、知县、名绅等有身份的贵宾的地方,怎能容下一个乞丐,况且业已安排就绪,座无虚缺。

张公紧皱眉头,犯愁起来。此时知县欲命人将老乞丐抓起来,痛打一顿,张公未允。他亲自来到大门口处,请老乞丐到花厅之外的大院内就宴,那里是张家的亲朋好友。谁料,老乞丐却不领情,他说不稀罕普通筵位,此来只因听说张公乃有容之人,有求必应,一见之下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说完站立起身,拄拐便欲走开。

张公闻言,连忙作揖解释说,花厅已座满,如不嫌弃可以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老乞丐自然十分愿意,他转怒为喜,随张公入府门,过大院上花厅,落入雅座。众宾客哗然,都道岂有此理。然老乞丐却旁若无人,只管自个儿斟樽把盏,哪管众人横眉冷眼。

待酒足饭饱之后,老乞丐又提出要住进张府的要求,并且一定要睡一夜芙蓉帐才行。张公思虑再三,再次答应了他的要求。

翌日凌晨,张公赶至洞房门时,发现老乞丐已然不见,床上横躺着的是一黄澄澄、光灿灿的黄金人像,此金像与真人一般大小,足有1800多斤。众仆人纷纷称奇,管家招呼仆人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弄出洞房。

这时,张公发现粉壁上题有字,曰:“有容之士福自在,无忍之心祸难消。自来黄金无足赤,却道世间有完人。”下边落款是——纯阳子吕洞宾。张公恍然大悟,众家丁也赞叹宽容之人自得福报。一时间,张公的故事传为美谈。

唐高宗封禅泰山时,路经张家庄,闻随行官员谈论张公遇仙奇事,龙心大悦,决定移驾张府探个究竟。入府后,高宗询问张公有何法得仙人现身?张公道:“臣遇非人则容,逢非事则忍,并将每桩忍记锦笺上。”说罢,出示长卷锦笺,足有100多个“忍”字。

高宗感慨万千,即赏张公缣帛100匹,御题赐书“百忍堂”三字;命随行御史,记载册典,令随臣诰示天下,扬颂风尚……自此以后,张氏族人便用“百忍堂”作堂号,“百忍成金”也成为流传后世之雅范。

生于清末并沉浸于动物学、古生物学、遗传学乃至优生学的学者潘光旦在他的着作《中国人的特性》中提到我们民族性格中的一点“有惊人的耐性”,“忍为高”已经由一则乡间流行的唱经渗透于我们民族的骨髓与血脉之中。

可是很多人认为一个“忍”字埋没了人的刚性,一个“忍”字让人的骨气荡然无存,因此,“忍”实在是糊涂之举,不值得提倡。的确,“忍”字头上一把刀,但是遇事能忍祸自消,忍得一时之气,免却百日之忧。没有忍,就没有平和,没有忍,就不能顾全大局,没有忍,就没有最后的功成名就,因此,人们说:天下事得成于忍。“忍”是一种悠游处世的糊涂策略。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孔子信奉的哲学,被后人称为“孔老二哲学”。此为何意呢?因为孔子用自己的政治理想给中国人设计了一种老二型社会:人人礼让,个个知趣,不为福始,不为祸先。“不当老大,甘当老二”就是这种礼让的衍化。

自古以来,“老二哲学”始终贯穿于炎黄子孙的一切处世观念之中:臣子面对皇帝,要甘当老二,老大当道,一切都要以他为中心;君子面对小人,也要甘当老二,任他再张狂,自己也要退一步为先;个人面对命运,还是甘当老二,三分人力,七分天命,识时务者为俊杰。

因为做老二,前面有一个可以追踪的目标,所以踏实;因为做老二,上面有一个执行的目标,所以集中;因为做老二,心内有一腔宽容,所以祥和。这正是我们中国人的理想境界。很多老二就是转正成了老大,也还是能够忍名利欲望、能忍别人骑在自己的头上。当了皇帝,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大了,也要想方设法当老二,没人可以排在前头了,于是就给自己造出一个“天”,自称“天子”。

因此,老二哲学在中国人的处世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是一种节制,同时也是一种进取。

历史上,曹操可谓是野心勃勃的人物,但是当有人让他称帝时,他说:“我不当皇帝,我当周公!”为什么?因为作为老二,进可攻、退可守,十分符合孔子“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人生哲学。

一位佛学大师常讲“老二哲学”,一般人无法理解,因此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刘家和李家相邻而居。李家内外融洽,家和万事兴,而刘家则整日吵架,鸡毛蒜皮满天飞。日子久了,刘家的家长很纳闷,就问李家的家长:“为什么我们家天天吵架,永无宁日,可是你们家一团和气,从来没有纠纷呢?”李家的家长微笑着说道:“因为你们家都是好人,所以总是吵架;我们家都是坏人,所以吵不起来。”

此言一出,甚是让人疑惑,刘家的家长自然无法理解,他于是追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呢?”

李家的家长耐心地解释道:“比方说,有人打破了花瓶,你家的人都觉得自己没错,错在别人,一味地指责别人的不是,自然就争执不休了。而我们家的人怕伤害到家人,宁可先认错,打破花瓶的人马上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是我太不小心了。’对方也立刻自责:‘不怪你!不怪你!都怪我把花瓶放得不稳。’人人包揽责任,甘心承认错在自己,关系自然就和谐了。”

为了解释这个“老二哲学”,大师最后说:“好人坏人、老大老二,乃至一切的人际关系都是这样,忍一时风平浪静。”

争老大并不一定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老大,让老大,虽然屈居第二,但是从胸怀、气度上已经赢了一筹,同时,还化解了一场纷争,何乐而不为呢?

当诸葛亮出现在周瑜的面前时,周公瑾长叹一声:“既生瑜,何生亮?”因不甘自己的智慧屈居诸葛亮之下,结果年纪轻轻就命丧黄泉,留下千古遗憾。

古人云: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也许在某一个时刻,我们会独占鳌头,享受到“王者至尊”的荣誉,但是世事多变,说不定何时,就有人跨越我们的智慧,凌驾于我们之上,那时候,我们应该能够多退少进,多一点包容,学学“老二哲学”,能够屈居人下,这样,我们才有机会真正做到扭转乾坤,成为永远的“王者”。

学会糊涂让步

“决不妥协”一词显示了人们的骨气和刚性,一直以来深为人们所称道。但是,凡事无绝对,这种处世原则也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老子曾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本来是互不相容的两个矛盾体,然而自然要想达到和谐,阴阳就必然要相容,同样,很多矛盾都是如此,如果想要解决问题,对立的双方就必须要有大气,能容得了对方。特别是在社交中,我们更要有妥协的度量。

晋代人裴遐在东平将军周馥的家里做客。两人开始下围棋时,周馥的司马过来劝酒。裴遐正玩在兴头上,所以,递过来的酒没有及时喝。司马很生气,以为轻慢了他,就顺手拖了裴遐一下,结果把裴遐拖倒在地。在旁边的人都吓了一跳,以为这种难堪是难以忍受的。谁知裴遐慢慢爬起来,坐到座位上,举止若定,表情安详,若无其事地继续下棋。王衍后来问裴遐,当时为什么表情没有什么改变。裴遐回答说:“仅仅是因为我当时很糊涂。”

裴遐不显山不露水,以妥协化解了一场纠纷,看似木讷、迟钝、迂腐,实则是大智者。善于妥协,不仅是一种明智,也是一种美德。能够妥协,意味着将对方的利益看得和自身利益同样重要。在个人权利日趋平等的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因此,善于妥协就会赢得别人更多的尊重,成为生活中的智者和强者。

《忍经》上有这样一则故事:刘伶曾经喝醉酒,与一俗人发生冲突。那人挽起衣袖,握拳冲过来。刘伶说:“我这像鸡肋一样的身子抵挡不住老兄的拳头。”那人大笑而收起拳头。刘伶以妥协避免了一场争斗。

当与别人相处时,我们还需要一些理性的妥协。理性的妥协是消除“应激反应”、适应社会环境的一种健康的心态,更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良好的合作行为,就像是在两个不同的数字之间去寻找一个公约数。

但是,理性的妥协并不等于麻木、怠惰、迂腐和世俗,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一味地让步,而是一种宽怀、忍让,是糊涂策略中的一项艺术。妥协是人在群体生活当中必须学会的一种本领和技能。妥协需要一种高超的忍耐和涵养。

妥协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市场上,买家与卖家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以双方的妥协而成交。

于个人来讲,妥协能够使人左右逢源,进退自如;于团队来讲,妥协能够沟通意见、团结同事,形成战斗力;于世界来讲,妥协能够加深理解、达成共识,化干戈为玉帛。

生活中的事总会有些说不清道不白或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为了生活的微笑,为了缓解情绪,为了给人生航程“清淤”导航,你不妨学会理性的妥协。

养精蓄锐,锋芒不露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高于众,众必诽之。”在竞争的社会中学会掩匿自己的锐利,隐藏自己的锋芒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藏锋是一种自我保护,藏而不露也是一种魅力,一种真聪明。藏锋可以使人不卷入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妒,可以给各种繁杂的事情涂上润滑油,使其顺利运转,使生活充满笑声,轻松明快。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炫耀,常常把自己的家底悉数掏给别人看。尽管其中不乏有才和有财之人,但是他们一旦和人竞争起来,却往往处于劣势。这是因为别人已经知晓了他们的底细,可以提前做好应付准备。而有的人却养精蓄锐,锋芒不露,因此一旦动起真格,这些人就能像一柄利剑,直刺对手要害。

因此,那些从不自夸的人则往往容易成功,而且也受人欢迎。他们大多洞明世事,善于自保,也都能够“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故意给别人一个表现的机会;明明知道他不如自己,也去向他请教;自己明明懂得很多,但把它埋藏在心底,表面上却做出一副什么都不懂的样子。

春秋时,齐国有位智者叫隰斯弥。当时当权的大夫是田成子,颇有窃国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