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就人一生的学习好习惯
5169900000032

第32章 进行创新性的学习(3)

大概也正是因为如此,智者往往善于思考,而长于思考的人往往能拥有智慧。大脑因为思考才变得聪灵,人因为思考才变得睿智。智慧往往会跟随思考的脚步,藏在那些奇思妙想当中。无论是科学定理还是日常创意,都是如此。

华若德克是美国实业界大名鼎鼎的人物。在他未成名时,有一次,他带领属下参加在休斯敦举行的美国商品展销会,令他感到懊丧的是,他被分配到一个极为偏僻的角落,而这个角落是很少有人光顾的。为他设计摊位布置装饰的工程师劝他干脆放弃这个摊位,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要展览成功是不可能的,唯一办法只有等待来年再参加商品展销会。沉思良久,他觉得自己若放弃这一机会实在太可惜,而这个地理不好的位置带给他的厄运也不是不能化解,关键就在于自己怎样利用这不好的环境使之变成整个展会的焦点。他觉得改变这种厄运需要一种出奇制胜的策略,可是怎样才能出奇制胜呢?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到了自己创业的艰辛,想到了自己被展销会组委会的排斥和冷眼,想到了摊位的偏僻,在他心中突然想到了偏远的非洲,自己就像非洲人一样受到不应有的歧视。第二天,他走到了自己孤独的摊位前,心里充满悲哀又有些激奋,想到你们既然把我看成非洲难民,那我就给你们打扮一回非洲难民,于是一个计划就产生了。

华若德克让他的设计工程师给他设计了一个古阿拉伯宫殿式的氛围,围绕着摊位布满了具有浓郁非洲风情的装饰物,把摊位前的那一条荒凉的大路变成了黄澄澄的沙漠,他安排雇来的人穿上非洲人的服装,并且特地雇用动物园的双峰骆驼来运输货物,此外还派人定做大批气球,准备在展销会上用。还没到开幕式,这个与众不同的装饰就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不少媒体都报道了这一新颖的设计,市民们都盼望开幕式尽快到来以一睹为快。展销会开幕那天,华若德克挥挥手,顿时展厅里升起无数的彩色气球,气球升空不久自行爆炸,落下无数的胶片,上面写着:“当你拾起这小小的胶片时,亲爱的女士和先生,你的运气就开始了,我们衷心祝贺你。请到华若德克的摊位,接受来自遥远非洲的礼物。”这无数的碎片撒落在热闹的展会现场,华若德克大获全胜。

俗话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个故事告诉你,思路决定出路,它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学会思考,就能找到人生新的起点;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成功就会向你走来。

可是,现实生活中,事实是怎样的呢?

曾经有一个着名的科学家问他的研究生:“你早上在干什么?”“工作。”“下午在干什么?”“工作。”“那你晚上在干什么?”“工作。”“那你什么时候思考呢?”科学家最后问。

如果我们拿这个问题来问你,不管你是小学、初中,或者是高中,得到的回答恐怕是惊人的相同:“我从早上到晚上一直在学习,做作业。”对此,或许你的家长和老师会感到欣慰,认为这样的学生应该得到表扬。可是,这样做真的是正确的吗?

早在半个世纪以前,着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指出:“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在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譬如说,我们布置一个八年级的学生今天回去读10页教科书,而他在这一天里又从有趣的科学书籍和杂志里读了20页、30页、40页书,他读这些书不是为了去记熟它和背过它,而是出于一种思考、认识、发现和好奇的需要,只有这样,这个学生才会成为一个会思考的劳动者。”

现行的教育体制和学校的教育方式如何,并不是你能决定的。但你可以决定的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思考者。不要仅仅满足于从书本上获取一些表面的知识,要多进行深层次的、理性的思考。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等生,而不是一个只会拿高分的低能儿。

只有善于思考才能成功

对那些胸无大志,又不肯学习、不愿付出艰辛劳动,只想投机取巧的人来说不成功倒也罢了,而一些肯吃苦、敢于闯、智商很高又有才能,甚至还占有资金、人际关系等各方面优势的人,奋斗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结果也与成功无缘,这就有点使人感到大惑不解了。实际上,一个人的成功与否的第一要素就是思路。

成功的因素很多:思维、学历、智商文化水准、资金、技术、性格、口才、社会关系、机遇等,甚至连年龄、爱好、性别、外貌都可以成为成功的因素。但在众多的因素中起决定性的是思路,一切成功都是因为有一个正确思路,也即有一个好的思考方式、内容才实现的。

有的人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有高学历、高智商或身怀某种特殊技能是促使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人的思路。否则就无法解释,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只有小学、初中文化,也没有什么特殊技能的人,是如何在短短的一二十年中发迹起来,把事业做大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文化学历不重要。相反,高学历者有了新思路,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例如,丁磊1997年刚刚从大学毕业时,还是一个穷学生,但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到2003年就一跃成为中国的首富。他在坦言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因为我在大学里学会了思考。”

可见,成功的首要因素就看你有没有一个人生发展的正确思路。新思路带来新方法,新方法带来新机遇,新机遇带来新成果。曾经一位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企业家讲过:“成功说到底是看你如何想,如何来设计人生道路,也就是说一个做人的思路问题。人活在世界上不是做强者就是做弱者。你想做强者,就会为自己找一万个方法来改变、激励自己,勇往直前;你想做弱者,就会为自己找一万个不成功的理由,使自己沉沦下去。”

人生这门大学问是如此,治学这门小学问更是这样。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有这样一句话:“《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自此之后的千百年来,“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就成为每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力求达到的最高境界。想要成为优等生的你,也要记得这八个字。

仅仅“好学”是不够的,你还必须“深思”。不认真思考而轻易地下结论,往往十之八九都是错的。

德国19世纪化学家维勒有一次在研究矿石时,发现了一种化学物质,他没有深入思考,武断地断定它是金属铬。然而不久,瑞典化学家发现这种金属是钒。

或许,维勒只需多思考一步,就能判断出这种金属,也不至于像这样失去一种科学发现的良机。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1826年,法国的一位青年化学家波拉德,他在很起劲地研究海藻。当时人们已经知道海藻中含有很多碘,波拉德便研究怎样从海藻中提取碘。他把海藻烧成灰,用热水浸取,再往里通进氯气,这时,就得到紫黑色的固体——碘的晶体。然而,奇怪的是,在提取后的母液底部,总沉着一层深褐色的液体,这液体具有刺鼻的臭味。

这件事引起了波拉德的注意,他立即着手详细地进行研究,最后终于证明,这深褐色的液体,是一种人们还未发现的新元素。波拉德把它命名为“滥”,按照希腊文的原意,就是“盐水”的意思。波拉德把自己的发现通知了巴黎科学院,科学院把这新元素改称为“溴”。在希腊文中,就是“臭”的意思。

当波拉德关于发现溴的论文——《海藻中的新元素》发表后,德国着名的化学家李比希非常仔细、几乎是逐字逐句进行推敲地读完了它。读完后,李比希感到深为后悔,因为他在几年以前,也做过和波拉德相似的实验,看到过这一奇怪的现象。所不同的是,李比希没有深入地钻研下去。当时,他只凭空地断定,这深褐色的液体只不过是氯化碘——通氯气时,氯和碘形成的化合物。因此,他只是往瓶子上贴了一张“氯化碘”的标签了事,从而与这一新元素的发现权失之交臂。

你可以说他们运气不好,也可以说他们粗心,但根本原因都在于他们不肯深入思考。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是这样的,疏于思考只会错过宝贵的机会,善于思考则能得到学问的精髓。

有一天,伽利略去比萨教堂做礼拜。在教堂祈祷时,伽利略却被教堂顶部垂吊的油灯深深地吸引住了。原来,吊灯可能由于有风而在来回不停地摆动。他注视良久,发现灯的摆动很有节奏,尽管摆动的幅度不同,可往返的时间却大致一样。这个现象激发了他的思考,从而探究下去。

如何证明他的观察是正确的呢?他想到人的脉搏跳动是均匀的,于是他一面摸脉,一面注视灯的摆动,果然他测试到吊灯的每次摆动的时间完全相同。回到家里。他又继续做实验。他找来两根一样长的绳子,各坠上一块同样重的铅块,并请来教父帮助作实验。测试结果,虽然两条绳子摆动的起点不同,但每次摆动的时间却完全一样,并在同一时间内各自回到垂直线上。就这样,伽利略从一个偶然的生活现象中,经过思考与探索,揭示了自然界的节奏规律。

这些正例反例都在告诉我们: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有很多现象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其奥秘。如果我们缺乏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和思索,如果我们对所观察到的周围事物现象不去深入思考和探究,就像我们也看过类似吊灯摆动的现象而无动于衷,那么创造成功的机会也许就会从我们身边一次又一次地悄悄溜走。

对你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在教材、参考书里,常有许许多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问题,它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会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原理就是一例。

或许你很聪明,轻松就能拿高分,但那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不思考。英国剑桥大学的迪·博诺教授说:“一个人很聪明或智商很高,只是说明他有创造的潜力,但并不说明他很会思考。智力和思考的关系,就好比一辆汽车同司机驾驶技术的关系,你可能有一辆很好的汽车,但如果驾驶技术不好,同样不能把车开好。相反,你尽管开的是一辆旧车,然而驾驶技术高超,照样能把车开好。很显然,这里在智商高和会思考之间画上了不等号。”

或许你认为学习很忙碌,不该花太多时间在“无用”的胡思乱想上,那你就错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他在脑力劳动上所花费的时间,大约有1/3是用在阅读教科书上,而2/3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知识上面的,因为,说实在的,思考习惯的形成,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非必修的阅读的。如果一个学生只读教科书,把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准备必修课上去,那么学习对他来说就会变成不堪忍受的负担,并由此而产生许许多多的灾难……”

浅显的学问很多人都能学好,但优等生的强项在于看到一般的知识还能继续深究。继续探究其深层次的含义,将其内容和知识进行扩展,那么你能学到的将不仅仅是表面知识,对于看到同一知识的人中,你学到的将比别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