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技难题博览(开启学生智慧的科技博览)
5168700000025

第25章 神农架“野人”之谜(3)

但是在1972年,美国哈佛大学学者鲍勃·贝克提出恐龙是具有热血生理的、极为敏捷活跃的动物,并认为恐龙并没有断子绝孙,鸟类就是恐龙的后裔。为了证实自己的论点,贝克列举了许多研究证据。这位学者指出,动物的肢体状况能反映出它对能量的需求。如果它采用“完全直立”的姿势,这就说明这类动物动作敏捷、行动活跃,因而也就需要更多的能量;而要维持这样高的能量输出,只有热血动物才能够做到。根据对恐龙骨骼的研究已经知道,它的肢体是完全直立的,腿也长,从理论上估计其奔跑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每小时26~96公里,显然应该是热血动物。此外,贝克还提出了“共同结构”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温血动物需要更多的能量,因此,也就需要吃更多的肉食,它们所捕杀的动物要比冷血食肉动物更多,结果从恐龙的动物群组合中证实了这一点,那就是食肉性的恐龙所占的比例相当之高,由此也能说明恐龙是热血动物。这一理论引起了巨大反响,有些学者提出了补充该理论的研究结果。英国学者德斯蒙德在他所着的《热血恐龙》一书中指出,恐龙类里很少有身体小巧的小型恐龙,因为一只小型的热血动物,如果身体外表没有毛发或羽毛的绝缘覆盖物,就会过速地散失自己的体温,而恐龙差不多都是庞然大物,所以不能太快地失去体热。其次,在一些最为庞大的恐龙脊椎骨里,有一些巨大的空腔,这表明恐龙可能也有鸟类那样的一个气囊系统,使肺部能更有效地换气和更充分地从空气中摄取氧气。还有,恐龙都具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次生腭,有了这个腭就能边吃食物边呼吸,而任何一种热血动物都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呼吸。

热血恐龙的理论导致了古生物学上的一场革命,它打破了许多传统观念,但同时也遭到了许多古生物学者的强烈批评和抨击,尤其是遭到了生理学家们的反对。以大英博物馆研究古代爬行动物和鸟类的学者艾伦·查理吉为代表的学者们,不赞成“共同结构”的理论,他们提出作为热血动物的鸟类虽然可能是恐龙的后裔,但不代表所有的恐龙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恐龙是冷血还是热血,此问题涉及到恐龙的分类、特性和习性。到目前为止,虽有大量的事实证明一些肉食恐龙和中、小型恐龙可能是热血动物,但对大型草食恐龙究竟是冷血还是热血尚难下定论。此外,它还涉及到恐龙的灭绝问题。因为,如果许多中、小型恐龙是温血的,那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显然用陨星撞击、火山喷发、气候变化等造成气候变冷、食物短缺等原因均难以完满解释。

动物为何有“杀过”行为?

动物学家发现,一只金钱豹有时能够一下子杀死17只山羊,然后把尸体放在那里,扬长而去;狮子能够杀害更多的牛、羊、驴,远远超出自己的食量;北极熊能够一连杀死21只独角鲸;几只饿狼一次可以杀害上百只的小驯鹿。这些被称为动物的“杀过”行为。

人们最熟悉的是赤狐的“杀过”行为。欧美村落的农民都知道,赤狐常在夜间闯入棚舍,把鸡、鸭统统杀死。据说,一位荷兰的动物行为学家曾在农村鸡舍旁守夜观察,目击一只赤狐跳进鸡舍,大约在10分钟的时间内,把鸡舍中的12只小鸡全部杀尽,最后仅带走1只,弃留下11只死鸡。不仅如此,赤狐还常常在暴风雨之夜,闯入黑头鸥的栖息地,轻而易举地把数十只鸟按顺序逐个咬死,竟一只不吃,一只不带,空嘴而去。后来,有一位动物学博士来到黑头鸥的栖息地进行考察,发现这种鸟在夜间,尤其是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刻,都蹲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即使遇上人和猛兽也不逃避。

猫头鹰是捕捉田鼠的能手,尤其在繁殖期间的猫头鹰,捕鼠本领更为惊人,会表现出极大的“杀过”行为。有的猫:头鹰即使在饱餐以后,遇上鼠类仍会奋力追逐,宁可杀死扔弃,也不让田鼠逃脱。

动物的“杀过”行为对人类来说既有利又有弊。例如猫头鹰大量杀死老鼠,显然对人类是有益的。但赤狐杀死家禽以及狮、豹、狼等猛兽过量杀害家畜和野生动物,又使人类遭受损失。

人们虽然听到或看到一些动物确有“杀过”行为,可是对它们“杀过”的原因至今还不清楚。一些动物学家认为,“杀过”是食肉动物残忍好杀的本性,不仅在陆生猛兽中有,在海兽里也有,如虎鲸群冲入海豚或海狮群后,几乎可使对方“全军覆没”,可是被它们所食的仅是少数。另一些动物学家认为,即使是凶残的食肉动物,其“杀过”行为也是偶然现象,是由于它们接近猎物时,受到将被捕食动物的惊吓和窜逃的刺激而引起的,决不是残忍好杀的本性所致。然而,较多的动物学家认为,“杀过”成因不能一概而论,要作具体分析,有的动物是出于本性,有的动物却是受到刺激而引起的,也可能两种原因兼而有之。少数动物学家提出,以上对动物“杀过”行为原因的解释,都属于推测性的,目前还缺乏科学的论证。

动物杀婴的原因何在?

动物都有护幼的天性,再凶残的动物似乎也不会去伤害同类的幼体。动物的母爱和舐犊之情常赢得人们的赞叹。相反,对动物社群中出现的自相残杀或同类相食,人们会由衷地反感厌恶;要是发现动物杀害幼体,更是将之视为罪孽。

生物学家当然不会单从人类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一种动物行为,但即使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说,生物学家也承认,动物成年个体的护幼天性是保证种族繁衍的一种本能,而偶然出现的杀婴现象则是一种特殊条件下出现的反常行为。但据近20年来野外工作取得的资料表明,野生动物中杀婴现象十分普遍,从灵长类、食肉类、啮齿类,一直到鸟类、鱼类都有发生。动物杀婴的死亡率竟然远高于人类中的谋杀甚至加上战争造成的死亡率。因此,当近10年来有关动物杀婴的报告开始频繁地出现时,许多科学家都感到困惑。围绕动物杀婴的原因,动物学家、人类学家、社会生物学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以美国伯克利大学的人类学家多希诺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杀婴是由环境拥挤造成的一种压迫效应。证据是在种群密度很高的猴子中确有杀婴现象,实验室空间狭窄的鼠笼里饲养的小鼠也常咬死刚生下的幼鼠。野外条件下,一些较高等的社群动物如猩猩、狒狒和猴子中,当发生种群内冲突时,幼体常遭杀戮。当种群密度升高,食物显得不足时,淘汰幼体是为了减少对食物的竞争,如黑猩猩会咬死并吃掉非亲生的幼体;姬鼠会咬死企图吃奶的病弱幼体;黑鹰会啄死第二只孵出的雏鸟。有些学者将这种杀婴比做一种残忍而不经济的节育措施,因为在动物社会内,还不可能有完善而有效的避孕方法,就是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杀婴也是比流产安全的一种措施,而且选择性的杀婴还有优生意义。多希诺还指出,动物在受到惊扰威胁或嗅到特殊气味时,也会发生杀婴,如母兔在刚产下幼兔时,如受到外界惊扰就会吃掉幼兔。但纽约动物学会的汤姆·斯特鲁萨克等专家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他们曾在乌干达的基倍勒森林中亲眼观察到三种猴子在种群未受惊扰且并不拥挤的情况下杀婴。

跟拥挤压迫效应不同的观点认为,杀婴是一种结偶生殖的需要。持这种观点的有日本京都大学的动物学家杉山、美国生物人类学家联合会的一些科学家,他们提出了一种生殖优性假说。杉山曾长期研究灰长尾叶猴的野外生活。长尾叶猴历来被认为是一种温和的社群动物,种内成员会很好地集群合作,很少发生争斗。杉山发现,猴群一般由1~3只成年雄猴为头领,带领着25~30只个体猴,年轻雄猴在登上首领宝座接管一个种群时会杀死几乎所有未断奶的幼猴。用拥挤效应显然无法解释这种杀婴行为,因为整个猴群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丰富的食物,外界环境也未对它们构成威胁。他们认为,接管种群的新雄体杀死未断奶的幼猴,是为了更快地得到自己的子孙。因为一般哺乳动物在授乳期不发情,杀死奶猴可促使母猴早发情,从而早生育新头领的后代。因此,这种表面看来有害的破坏行为,除了使新头领得到利益外,对整个种群可能仍是一种生殖上的进步。就是被杀婴的母兽也往往能从自己后代的死亡中受益,当被屠杀幼仔的场面惊扰后不久,通常它就与杀婴凶手结偶。这些在老的社群中地位较低的雌体,会通过与新头领结偶而获得较高的地位,得到较好的食物和较多的保护。它所生下的幼猴是新头领的后代,会受到保护而不致被杀。但持不同观点的学者指出,生殖优性假说也证据不足。因为有些动物如兔、绒鼠、袋鼠、黄麂等产后即会发情,而上述基倍勒森林的三种猴子在新头领接管种群后杀婴行为也仍不停止;对于雌体杀婴以及鸟类、鱼类中的杀婴,生殖优性原则更无法解释。因此生殖优性假说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动物杀婴的原因究竟何在?现在还是个待揭之谜。

万蛙为何聚会于冰雪世界?

每年冬春时节,在南岳衡山广济寺的冰雪世界里,都要出现一个奇特的聚会,说其奇特,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这个聚会不是人类的,而是动物的。这种动物就是石蛙。

广济寺位于衡山祝融峰下,群峰环绕,古木峥嵘。寺前那一块平坦的水田,就成了上万只石蛙一年一度的聚会处。立春前后或者冬至来临,成千上万的石蛙便纷至沓来。它们颜色各异,有褐色的、黄色的,也有棕色的、黑色的。有的大如小碗口,有的则小似大花生。起初时或成团嬉戏,相互取乐;或首尾相咬,围成圆圈;或前呼后拥,摆成长龙。然后蛙盖蛙,层层堆叠,形似宝塔,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最高者达1米左右。

石蛙产卵也在聚会时。蛙卵如黄豆般大小,密密麻麻、弯弯曲曲地摆列成一条条长线,像蜘蛛网一样布满水田。南岳一年一度的石蛙聚会,多则半个月,少则数日。然后,万蛙就会突然在一夜之间散去,留下满田的蛙卵。到阳春三月,蛙卵便开始孵化。

冰天雪地的高山田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蛙会奇观?目前还是一个尚待揭开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