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6
516400000005

第5章 抑郁症的心理学理论 (1)

精神分析理论是如何通过“愤怒转向自我”来解释抑郁症的产生的?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精神分析学说认为,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是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的根源,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欲望通过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导致精神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欲望或动机受到过分的压抑。

精神分析学派对抑郁症的认识经历了若干阶段,随着精神分析的发展,抑郁症的一些概念也得到了发展,如性心理发展的若干阶段、口欲期及肛欲期的扩展、自尊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对抑郁症的认识均产生了影响。

1917年,弗洛伊德在他的著名论文《悲伤和抑郁》中阐述了他对抑郁症的解释:愤怒转向自我。

弗洛伊德通过观察发现,从表面上看,抑郁症病人从不表现出愤怒,于是他怀疑他们的内心世界一定充满了愤怒。弗洛伊德认为悲伤和抑郁在正常人和抑郁病人之间是有明确区分的。他认为,同样面临丧失(例如亲人的丧失),正常人的反应是悲伤,而病人的反应却是抑郁。对一个悲伤者来说,世界变得空虚,但他的自尊并没有受到威胁,所以他能够从亲友的丧失中恢复过来。而对抑郁者来说,他却会对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到怀疑,于是他开始自罪自责,指责自己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并且这种自罪自责常常是与道德有关的,与现实不符的,并且公开向大家诉说的。

在弗洛伊德看来,抑郁者自罪自责的根源,在于其童年时代的经验。在这些人的童年时代,他们对某个人产生了强烈的热爱,但是却不被这个人所接受,并因此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愤怒。但是,这个人又通过“认同作用”,把那个他热爱的人包容进了他的自我之中。于是那种原先针对那个热爱对象的愤怒,全部转向了自我。

举个例子来说,张三在他的童年时期,非常爱他的母亲,可是,他的母亲对他却非常的粗暴、冷漠。于是张三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愤怒。但是,张三又通过认同作用,把他的母亲包容进了他的自我中,他母亲成了他的一部分。于是,原先针对他母亲的愤怒,全部转向了张三自身。从此,张三就开始无休无止地自罪自责,甚至不惜在别人面前公然贬低自己,通过各种方式惩罚自己,最后,像某些抑郁症病人那样,采取最极端的形式杀死自己来了结这段愤怒。愤怒转向自我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除此之外,弗洛伊德也提出了抑郁症的素质因素。他指出,抑郁症患者退行到了发育早期(口欲期),那时施虐的情感很强烈。后来,Klein(1934)对这一观点加以发展,并提出了被称为“抑郁症位”的学习期。他指出婴儿必须获得自信心,他愤怒时,如果母亲离开他,他就坚持要母亲回到他身边。如果这一时期不能顺利地度过,儿童在成人之后很可能发展成抑郁症。

此后,Bibring和Jacobson在弗洛伊德的经典学说的基础上做了重要的修改,他们强调自尊丧失在抑郁障碍中的重要性;他们也提出自尊的形成不仅依赖于口欲期的经历和体验,而且也依赖于发育后期的经历。他们认为,虽然自卑是抑郁障碍的一部分,但在发病前并无明确的证据说明自卑的存在;也没有证据说明,在人格特点上,抑郁症患者病前的自卑比对照组明显。

行为学理论对抑郁症的发病机理是怎么论述的?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1913年,他所发表的《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到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初期的行为学派多致力于如贪食症、烟酒依赖、口吃等明显的行为障碍。早期行为学派的基本理论大多来源于动物研究,后来心理学家逐渐将之应用于人类。近年来,许多人将行为学派的理论与实践引进抑郁症的理论与实践领域。

行为学派对抑郁症的发病机理有两方面的解释:一是“习得性无助”理论,二是操作条件化理论。

“习得性无助”理论

“习得性无助”理论是Seligmen从条件反射实验得出的理论。在他所设计的实验中:首先将狗放入笼子中,并将笼子用隔板一分为二,在狗所站的一侧通上电流,狗在受到电击后,只要跳到无电的另一侧,就可不受电击。一次次重复后,狗就学会了在遭到电击后跳过隔板。然后实验者将狗约束住,放到有电的一侧,一次次给予电击,狗虽想挣脱却无能为力。第三步,将狗的约束解除,放入笼内,再给予电击,结果发现,狗不再试图跳过隔板,而只是在笼子里来回跑动,或不停地呻吟、哀鸣,无所作为,一直等到电击消失为止。

由此可见,上述实验的第一步使狗学会了越过隔板即可躲避电击,也就是说,它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对所处的环境施加影响(控制);在第二步中,由于实验对狗有约束,它不能躲避电击,从而知道它对惩罚性的环境无能为力,此时它体验的就是习得性无助感;第三步,尽管对狗的约束已经解除,但它已经放弃了改变环境或自身处境的尝试。

“习得性无助”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某些人发生抑郁症的素质因素,帮助我们理解诸如童年期创伤、贫困、社会压迫、种族歧视等不幸经历的麻木作用。

例如,在童年期有过严重创伤的人中,有的人出现抑郁症,而有的人则相对正常。其形成原因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不同的人对创伤性经历的感受及态度不同。一些人或尝试失败,或缺乏支持,逐渐出现习得性无助感,他们自觉缺乏希望,觉得无助。这些个体往往自尊较低,且往往伴有自主神经症状,也就是说,他们变得抑郁了。而另外的一些人,能够成功地改变处境、避开痛苦及(或)得到他人的支持,会不懈地努力,这些人不容易得抑郁症。

Seligmen的行为主义学派受到了某些学者的批评,他们认为从动物身上得到的理论毕竟不能解释人类的抑郁症,因为人类的抑郁症实在要比实验动物的表现复杂得多。因此,Seligmen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习得性无助理论包括如下几方面要点:

(1)抑郁症患者认为,无论周围发生什么事都是坏事,并且相信好事不会找到自己头上。

(2)他们认为没有办法采取任何行动以阻止坏事的发生,对于坏事无能为力。

(3)人们愈是相信厄运来临的必然性,愈是认为自己不能控制,他们行为的动机便愈不强烈,且能力也愈低。同理,发生的不可控事件对他们愈重要,对自尊的影响愈严重,个体的抑郁症反应愈强烈。

(4)抑郁症患者往往会出现适应不良性归因方式,他们认为自己所遭遇的厄运都是自己的过错,是由自己的内部因素造成,因此厄运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无法避免。相反,好事的出现只是偶然,是外部原因,可遇不可求。

修订的理论虽然认为上述四方面因素均与抑郁症有关,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第四点即适应不良性归因方式的作用更为重要。

也有人认为,上述理论并不完美,它未将遗传等生物学因素考虑在内,是一种缺憾。但这一理论的确丰富了我们对抑郁症的认识,其重要性和价值是不可否认的。

操作条件化理论

操作条件化最早由斯金纳等提出,其基础是A-B-C理论。操作条件化理论认为每一事件都有前因(antecedent,简称A),前因导致或促使行为(behavior,简称B)以及其后果(consequence,简称C)。前因(A)可为某一特定事件,例如十字路口亮绿灯(A)表示可通行,亮红灯则表示应停止前进(B),见绿灯前行的后果是无须耽搁,继续前进;见红灯暂停可避免被罚款或交通事故(C)。前因(A)也可为人,如在演讲会上,演讲者登台(A),底下的听众会停止讲话,并做好听讲的准备(B),此时演讲者就会开始演讲(C)。这就是操作条件化的A-B-C理论。反过来说,结果也可以影响行为的频度。有的结果会使行为增加,这种情况称为强化;有的则会使行为减少或停止,称为惩罚。如在上课时,那些认真听讲的学生得到教师的表扬,使他们行为得到了强化;而那些开小差的学生则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惩罚会让他们开小差的行为减少或停止。

操作条件化关于抑郁症的认识也经历了若干阶段。最初,斯金纳认为,抑郁症是广泛的消除的结果,在消除过程中,原本被强化的行为失去强化。比如,对一个丈夫已去世的妇女而言,她对做饭的兴趣会大减,因为她的努力失去了“意义”——她丈夫再也吃不上她的饭了。有时,原先行为的提示物(如丈夫回家的特定时间)也会随强化因素的消失而一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