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活在当下最美:把握当下,过幸福人生
5158000000011

第11章 管理当下的时间(2)

在上一章“打造超强的行动力”中,我曾经指出不能无休止地筹谋计划,那会让你丧失先机,永远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然而,世间的事就是这样奇妙,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礼记·中庸》中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凡事有了计划做起来才会顺畅,才会成功。没有计划很多的工作就无法做好。因此,你应该学会做出恰当的计划。

说到做计划,有些人认为很简单。从上学时开始,我们就开始做学习计划了,几点起床、几点背外语、几点吃早餐、几点开始上课等等。然而,上学时的生活较有规律,不会有太多突发事件,而到了社会中则不一样,我们每天要面对的是大大小小各种事务,还要应付突然降临的任务。这时,计划便显得不那么容易做了。

艾曼每天到达办公室的时间是8点30分。她习惯性地整理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然后再看看电脑里有没有工作邮件。

艾曼发现第一份文件需要和其他部门的同事配合完成,而此时同事还没有上班,于是她将文件放在了一边,准备一会儿再处理。

第二份文件需要影印,分发给每个部门一份。于是她马上跑到楼下的影印室去影印,再穿梭在各个部门间分发。

当她做完这件事时发现已经是9点10分了,她开始看第三份文件。这份文件比较急,要在明天上班之前做完,然后开会时拿出来一同讨论。

正当艾曼着手要做文件时,突然电脑上的邮件提示声吸引了她。她收到了一封很有意思的邮件,被吸引着看了下去。

“艾曼,这个急件你马上处理一下,中午吃饭前给我。”正当艾曼津津有味地看着邮件时,经理走了过来,将一份急件摆在她面前。

“哦,好的。”艾曼接过文件,立刻关上邮件,马上处理起来。这还真是挺棘手的,不过对于艾曼来说也并不算是很难的事情。

然而,正当此时,另一个部门的同事跑过来说:“拿上那份文件,15分钟后开会去。”

“啊?现在?我要赶一个急件呢。”

“那你现在把你的意见告诉我吧,我汇总后转告给其他人。”

“啊,我还没有看文件内容……”

“你怎么能这样呢?我昨天就通知你了呀。”

于是,艾曼只得迅速地花了15分钟看文件。

就这样,艾曼在忙乱无序中过了半日,到中午的时候没有完成经理交代的工作,而到了晚上下班的时候,第二天要用的文件也没有做好,只得带回家去做。

一个人如果没有做计划的习惯,只会让有限的工作时间消耗在无序的忙碌之中,最后是工作没少做,但是却毫无成绩。

说到工作繁忙,则不能不提到受人尊敬的周恩来总理。国内外很多有名、有影响的人都曾经说过:“无疑,周恩来是这个世界上工作最忙、工作最多的一个人。”

然而,周总理是一个善于做计划的人,他虽然很忙,但是忙而不乱,总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别人几倍,甚至是十几倍的工作。这无疑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

做计划能使你从烦乱的现状中脱离,到达顺畅的境地,更能使你明确达到目标所需要的资源是什么,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这对于时间管理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环。

具体的方法有四点:

第一,列清单。

在每天工作开始前或是前一天工作将要结束时,将一天要做的事情列出一个清单,最好是记录在纸上或是工作簿上,而不要记在电脑上,这更方便你随时查阅,不用每次都打开电脑这么麻烦。

第二,将每项工作划分等级。

重要的事标为A类,次重要的事标为B类,以此类推。这可以直观地提醒你要先做哪些事情。

第三,对当天没有完成的工作重新进行安排。

如果因为一些突发事件使你没有完成当天的任务,那么就要对未完成的项目进行重新安排,添加到第二天的工作计划中来。但是,尽量不要出现这种情况,更不要依赖这个方法拖延,不然工作清单中的内容会越来越多。

第四,学会制作工作计划表。

做一个表格,将本月和下月的大致事项记录下来,这样不会使你因为遗忘而手忙脚乱。

做个真正会利用时间的人吧,不是忙乱地做无效的工作,而是有条不紊地做出成果。抓住每一下当下,才能拥有丰盈的人生。

4.拥有更多时间的诀窍

“如果我把睡觉的时间也用来做事该多好,那就可以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

不少人都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然而,真正能够不睡觉的人并不存在。在自然界,只有海豚可以做到零睡眠,这是由于它大脑的特殊性造成的。

而人类则做不到这一点,活动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疲惫,需要通过睡眠来调节。这使得人们拥有更多时间的梦想无法实现。

其实,要想拥有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并不难,不一定要靠减少睡眠来实现,只要你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内做出比别人更多的事,就等于延长了时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有些人总喜欢往身上揽无关紧要的闲事,结果耽误了正事,应该做的却没做,而闲事也未必能做好;有些人没有全局意识,总在做重复的、无效的事情;有些人不会选择做事方式,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人为地增大了难度、浪费了时间;还有些人事无巨细都要过问,既牵扯精力也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你应该学会解放时间,让一天的24小时变得更加充裕。

艾森豪威尔本是欧洲盟军总司令。二战结束后不久,他出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有一次,副校长安排他听有关部门的汇报。

在听了十几位先生的汇报后,艾森豪威尔有些不耐烦了。他把副校长找来,问他究竟要听多少人的汇报。副校长说:“总共有63位。”

“天啊,太多了!”艾森豪威尔大惊失色,“我做盟军总司令,那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一支军队,而我只用接见三位直接指挥的将军,他们的手下我完全不用过问,更不需要接见。想不到,做一个大学的校长,竟要接见63位主要的部下。这种做法,不论是对他们、对我,还是对学校都没有好处。你还是把那日程表取消了吧!”

后来,艾森豪威尔又当选了美国总统。他同样采取这种充分授权的手段来进行管理,只接受几位官员的汇总报告。

有一次,艾森豪威尔正在打球,白宫送来急件要他批示,事先拟定了“赞成”与“否定”两个批示,只待他挑一个签名即可。

谁知艾森豪威尔一时不能决定,便在两个批示后各签了个名,说道:“请副总统帮我批一个吧。”

然后,他又若无其事地打球了。

看看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人整天忙忙碌碌没有一点儿闲暇,而艾森豪威尔身居要职却还有工夫打球,这是多么强烈的对比。由此可见,时间的多少是可以由自己掌控的。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拥有更多时间的诀窍。

第一,去掉不必要的事情。

在使用电脑时,你总会用到“Delete”——删除键,来清理没用的垃圾文件,节省硬盘的空间,也便于资料的查找与保存。在做事时,你的心里也应该有一个删除键,用来删除无关紧要的事情。

当把不必要的事情删除后,你会发现一切变得简单明了,目标也更明确了,行动起来更方便迅捷。

第二,同类事情合并做。

有一些事情是有关联的,甚至是很相似的,你完全可以将它们放在一起做。避免了重复工作,时间就自然多出来了。

第三,寻找更优的处理方法。

有些人遇到事情总是采取同一种方法,也不管该方法适不适用。这很可能使工作效率降低,造成时间的浪费。

在做事之前,应该先想一想哪种方法最恰当,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替代。

第四,学会利用资源。

当你碰上一些不熟悉、不会做的事情时,便要学会利用资源。你可以向能者求助,让他帮助你讲解一二,你再做起来就会顺手很多,比一个人埋头研究要好得多;还可以利用网络查找方案,看别人有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一个人作战不仅寂寞,而且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