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照亮成长之路的故事
5156500000011

第11章 信心是成功的动力(2)

面对这样的情况,任何人都会对生命绝望,乔妮也不例外。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拒绝了死神的召唤,开始冷静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她想用知识来丰富自己残缺不全的心。于是,她借来了许多介绍前人如何成才的书籍,决心一本一本认真地研读。可是,困难向弱小的她掀起了第一波凶潮。虽然乔妮四肢健全,但事故后无法动弹,惟有双目可以灵活支配。读书需要翻页,这对她来说又是一次信心与困难的较量。面对困难,她没有气馁,她靠嘴衔根小竹片去翻书,劳累、疼痛了,就停下来休息。片刻后,再坚持读下去。

知识就是力量,通过大量的阅读她终于领悟到:我虽然残废了,但许多人伤残之后,却在另外的道路上获得了成功。他们有的成了作家;有的创造了盲文;还有的弹奏出美妙绝伦的音乐,别人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

一向热爱绘画的她重拾爱好。为了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在绘画上有所造诣,这位纤弱的姑娘变得坚强自信起来。她捡起了中学时代曾经用过的画笔,用嘴衔着,开始练习。

用嘴画画,可想而知是一个多么艰辛的过程!可是她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家人心疼地劝她放弃,结果不但没有奏效,反而更加激起了她刻苦练习的决心。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常常累得头晕目眩,咸咸的汗水把双眼弄得辣痛。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乔妮,对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总是不满意,有时委屈的泪水竟会把画纸浸湿。

为了积累素材,她常常乘车外出采风,为了提高自己,她专程去拜访艺术大师。多年以后,果然功夫不负苦心人,她的一幅风景油画在一次画展上展出后,得到了美术界的一致好评。

虽然身残,但要志坚。人最可悲的不是遇到困难的洗礼,而是面对困难退缩。

成长阶梯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走向成功的法宝,不管是残疾人,还是健全人,同样需要这一武器。

支配自己的意识

露西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有声望的艺术家。她最想要从事的是与传媒有关的工作,她认为这种工作富有幻想和情趣。

当她14岁时,父母为她和妹妹安娜一同报了一个艺术学习班。学习结束时,她们的指导老师对她们的妈妈说:"露西似乎不太适合艺术这一类的课程,她的天赋在这方面很有限,而安娜就不一样了,她灵活、聪明,悟性又好,是块学艺术的好材料,与安娜比起来,露西差得太远了。"露西听到老师的评价后,感到非常失望。但是不久,她又重新树立了信心,将老师的批评变成了动力,决定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于是,她拿起笔和墨水开始练习作画,这是每一位要想获得成功的人都必须付出的努力。

多年后,露西的作品在展览会上展出。很多人赞不绝口,但在众多称赞中她最想听到的是出自她启蒙老师之口的评价。终于,原来评价她没有天赋的那位老师热情地握着她的手告诉她:"这是我见过的最具想象力的钢笔画。"露西向老师送去了一个甜美的微笑。

做人,只要当你内心存有目标,意识还在受自己支配时,就会清醒地明白你是谁,你要去哪里,你要做什么。因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也没有人可以支配你的大脑,决定你的人生。

成长阶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成为自己的主人,切莫让他人操纵你的人生。

抛弃自卑的莫尼卡

莫尼卡·狄更斯在二十几岁时,就已经有作品出版。可是,她依然举止笨拙,自卑感十足。因为,她有点胖。就为这一弱点,她总觉得衣服穿在任何人身上都比穿在自己身上要好看得多。每当出席宴会时,她总要在出发之前打扮几个小时,可是一走进宴会厅,还是会感到自己一团糟。

一次,莫尼卡被邀请去参加一个宴会,宾客她都不太熟悉。她忐忑不安地去了。在门外她遇到另一位年轻女士,年轻的女士问她:"你也是要进去参加宴会的吗?"她扮了个鬼脸道:"大概是吧!"年轻的女士继续说:"我一直在附近徘徊,想鼓起勇气进去,可是我很害怕,总担心别人会议论我什么。"莫尼卡十分不解。莫尼卡觉得她很漂亮,比起自己来要好得多。莫尼卡坦言:"我也害怕。"双方相视一笑,紧张的情绪不翼而飞。她们走进人声嘈杂、情况不可预知的宴会中,在彼此的相互鼓舞下,开始和别人谈话,这对莫尼卡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她第一次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扮演局外人的角色了,她已成为这群人中的一员。

当她穿上大衣准备回家时,莫尼卡和她的新朋友谈起各自的感受。年轻的女士问:"觉得怎么样?"莫尼卡说:"比起先前来要好得多,你呢?""和你一样,其实我们并不孤独。"莫尼卡仔细思量着朋友的这句话,觉得十分有道理。她默默地想:"以前我总觉得孤独,认为世界上每一个人都信心饱满,可是如今却遇到了一个和我同样自卑的人,这时我才发现我的想法是错误的。长期以来,我的思想一直被害怕侵蚀着,所以根本不会去想其他的,现在我得到了另一个启示:表面上看起来夸夸其谈、谈笑风生的人,实际上心中也有可能忐忑不安。"不要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当你太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时,你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在想尽办法取悦他人的同时,一切行为可能更加糟糕,自卑感会油然而生,这时,脑海中又会不停地假想别人对你的看法,当然一般不会向好的方向想。此时,你就会有过度的否定反馈、压抑及不良的表现。

成长阶梯为了让生活轻松快乐,最重要的是看自己能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不要过多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将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别人一定会给予你肯定的称赞。别让自卑扯你的后腿。

别太在意他人的目光

卡特身高不足155米,体重却有62公斤,有人叫她"丑小鸭"。她唯一一次去美容院时,美容师居然说,要对她的脸进行修整还真是个难题。尽管这样,天性乐观开朗的卡特并没有为那种以貌取人的社会陋习而烦忧,快乐、自信、坦然依然属于她。

事实上,卡特从前并不是这样。但是,一次舞会给卡特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在那次舞会上,卡特在那里坐了整整3小时45分钟,没有人邀请她跳舞,卡特为自己的失败伤心至极。

当她回到家里时,父母亲问及此事,她却告诉父母自己玩得非常痛快,跳舞跳得脚都疼了。父母听到女儿这么说,都为她在舞会上的成功表现而高兴,就都睡觉去了。

心情糟糕至极的卡特,走进自己的卧室后,伤心的眼泪夺眶而出。深夜里她脑海中总是浮现着其他人嘲弄自己的神情。辗转反侧之下,她决定用看书来度过漫漫长夜。于是,她拿起一本书心不在焉地读了起来。忽然,书中的一段话使她不禁联想到了自己:"我和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又有什么区别呢?"显然,这个女人把她大部分时间花在试图给人留下好印象上了,却很少有时间顾及自己的生活。在这一瞬间,卡特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如此可笑,整整20年光阴就这样浪费在无意义的表现上,而她所做的一切都没有人注意到。于是,她改变了自己的心态,不再为别人的目光盲目地塑造自己的形象。

成长阶梯如果人的一生只为别人的评论而活,那无疑是一件愚蠢至极的事。充分享受自己的生活,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把别人的评价抛到九霄云外,做令自己高兴、满足的事情,时刻记住,注意你举动的只有你自己,这样你的人生才是幸福快乐的。

珍惜你自己

一个名叫太森的16岁少年在伊豆山投海自杀,最后被警察救起。太森原是个美国黑人与日本人的混血儿,出于对世俗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绝望,他选择了投海自杀。

一位和家人在此旅行的老妇人听说了这件事儿。

老妇人到警察局要求见见太森。警察知道老妇人的目的是为了劝慰想要自杀的少年,于是就同意了她和青年谈话的请求。

她对少年说:"孩子,为什么想不开呀!"听到老妇人和蔼的声音,太森扭过头去,像块石头一样对老妇人的话全然不理。可老妇人却用安详而柔和的语调继续说下去:"孩子,你可知道,你来到这个世界是有责任的,你要为这个世界做一件除你之外没人能办到的事情啊!"老妇人把太森带回自己的小茶室,让他在菜园里为她干些杂活。尽管小茶室的生活有些单调,可是,身处草木苍郁的环境中,太森的心平静了许多。老妇人给了他一些生长迅速的萝卜种子。一段时间后,萝卜籽发芽并长出了叶子,太森高兴地吹起了口哨,恢复了生活下去的信心。他用竹子做了一个长笛,闲下来的时候,就以此来消遣。老妇人看到太森前后的变化欣慰地笑了,并说道:"知道吗?你的笛子吹得很好听,除了你没有人为我吹过笛子。"老妇人见太森有了生活的激情,便把他送到了一所高中,让他接受教育。在这期间,少年依然帮老妇人在菜园内种菜,也帮老太太做点零活。

高中毕业,太森白天在地下铁道工地做工,晚上就去上夜大继续深造。大学毕业后,他找到了在盲人学校当教师的工作,他热爱这份工作,而且对那些失明的学生关怀备至。

太森感激地对老妇人说:"现在,我真的体会到,我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了。"老妇人说:"孩子,你应该感谢上天赋予你的黑皮肤和一名孤儿的命运。如果不是这样,你就不能领悟别人的痛苦。只有真正了解别人痛苦的人,才能将事情做得更加完美。你16岁时,最需要的就是感受人间真爱,正因为你体会不到爱的温暖,所以才选择了逃避---投海自尽,你说是吧?可是后来,你感受到了人间的真爱,同时这种感情又感染了你,让你也拥有了爱心。"太森赞同地点点头。

老妇人意犹未尽,继续对太森讲述着:"尽量珍惜自己的生命,因为生命只有一次。爱护自己的生命,因为那是别人无法帮你做到的。"人生中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没有了自信与希望。那就相当于生命中没有了太阳,没有了指引你前行的工具,从而使你在无助中失去生活的信心。充满自信和激情,就会找到生命的价值。

成长阶梯珍惜生命,因为你在世界上的位置无人能取代,上天派你来到人间,是要你为这个世界做一件除你之外没人能办到的事情---珍惜你自己。

一束无名的野花

日本广岛,刚刚经过原子弹的洗劫。

一个小树林中,许多的树上还遗留有战争的痕迹,有的树冠断了,有的枝条烧焦了,连地上的小草也难免其难,烧得一片一片露着黄土,一切都显得很破败。

在这里,一群衣衫破烂的孩子正在他们的老师的带领下上课。显然,他们的教室被炸毁了,他们只能临时把这树林当作教室。他们的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性,虽然穿着还算整齐,但从她疲惫的眼神和苍白的脸色上我们也可以知道,她的生活非常困苦。然而,上课期间,孩子们都听得很专注。但是,最吸引人的,不是这一群对知识无比渴望的人,而是老师旁边那简陋的黑板旁边的一只雨靴,那里面,居然插着一把无名的野花,小小的花朵在那只破雨靴中开得非常美丽。

成长阶梯要想成为优秀的孩子,那么当你处于困境中,为自己插上一束小花,让自己的意志依然站立。

争取永远把一切做好

在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她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家庭教育,她的父亲要求她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前头,不能落后。父亲更是从不允许她说"我不能"、"太难了"等等这样的话。

在父亲这种近乎"严酷"的家庭教育下,玛格丽特逐渐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她始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永远把一切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