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西点军校送给男孩一生的礼物
5156300000038

第38章 礼物九:有恒心,学会独立,才会撑起一片天(2)

霍桑那出色的思想和非凡的表述来源于难以数计的资料。当他在写不朽的《红字》时,他认为这部作品不会被承认,就像他的其他众多作品一样默默无闻,他甚至烧掉了自己的一部分作品。而且,在个人生活上,霍桑也有过一段非常艰难的时光,在被塞伦的海关除名后,他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只能以栗子和马铃薯果腹,因为他根本买不起肉。在他出名和获得人们的认可之前,他已经在文学这个神圣的殿堂里默默无闻地工作了20年。

赫伯特·斯宾塞在76岁的时候完成了他的巨著的第10卷,世界上很少有什么成就能超过这件耗尽一生的宏伟作品。斯宾塞在写作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挫折,尤其是在健康状况很差的情况下,他仍然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工作,直到成功。

卡莱尔写作《法国革命史》时的不幸遭遇,已经广为人知。他把手稿的第一卷借给了邻居,让他先睹为快。这位邻居看了以后随手一放,结果被女仆拿去引火用了。这是个很大的打击,但卡莱尔却并未泄气,他又花费了几个月的心血,将这份已经被付之一炬的手稿重写了一遍。

博物学家奥杜邦带着他的枪支和笔记本,用了两年时间在美洲丛林里搜寻各种鸟类,画下它们的形状。这一切完成后,他把资料都封存在一个看来很安全的箱子里,就去度假。度假结束,他回到家中后,打开箱子一看,发现里面居然成了鼠窝,他辛辛苦苦画的图画被破坏殆尽。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然而奥杜邦二话不说,拿起枪支、笔记,第二次进了丛林,重新一张一张地画,甚至比第一次画得还好。

他们的作品并不是借着天才的灵感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精心细致的雕琢,直到最后把一切不完美的痕迹都除掉,才能够表现得那么高贵典雅。一切大家之所以能够成名,都有赖于他们坚忍不拔的性格。

坚忍不拔是所有成就伟业者的共同个性特征。他们可能在其他方面有所欠缺,可能有许多缺点和古怪之处,但是对一个成功者来说,持之以恒的个性则是必备的。不管遇到多少反对,不管遭到多少挫折,成功者总是坚持下去。辛苦的工作不能使他作呕,阻碍不能使他气馁,劳动不能使他感到厌倦。无论身边来去的是什么东西,他总是坚持不懈。这是他天性的一部分,就像他无法停止呼吸一样,他也永不会放弃。

金钱、职位和权势,都无法与卓越的精神力量和坚忍的品质相比较。

每一点进步都来之不易,任何伟大的成就也不是唾手可得的。许多成功人士的一生,就是坚定执著、顽强拼搏的一生。

失败只是暂时停止了成功

卡莱尔说:"在所有的战斗中,如果你坚持下去,每一个战士都能靠着他的坚持而获得成功。从总体上来说,坚持和力量完全是一回事。"对于想成就一番大事的人来说,执著是最好的助推器。谁能不停止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打击和收获,谁就能一次又一次地靠向成功。不管你的工作是什么,都要以一种顽强的决心坚持下去。咬紧牙关,对自己说:"我能行。"让"坚持目标、矢志不渝"成为你的座右铭。当你内心听到这句话时,就会像战马听到军号一样有效。"坚持下去,直到最后。"失败只是暂时停止成功人生就像一个战场,有战争就有失败,胜败乃兵家常事。西点著名学子、美国前国务卿亚历山大·梅格斯·黑格说:"遇上风险逆境时,不够坚强的人往往临阵退缩,提前承认自己的失败。重要的不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而是你如何看待它们。"一个坚定执著的人无往不胜的关键是不仅对成功抱着坚定的信心,而且把失败看做是一种人生挑战,在失败的压力之下,使能力得以充分地发挥,激发新的潜力,自身的价值也能得到进一步地肯定。在他们看来,失败只是暂时停止了成功而已,他们会用智慧和毅力去扭转失败的困局,重新开启成功的马达。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会扭转失败是学习如何取胜的基本功和必修课。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倒是你自己对失败所抱的错误态度。失败并不是一种静止的局面,它还会发展变化。它不向好的方向发展(转败为胜),就会向更坏的方向发展,使你一败涂地,不可收拾。如果你的态度正确,就可以把失败变为胜利;如果你的态度错误,就会受到更严重的第二次打击。失败是会发生连锁反应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扭转失败的局面呢?

1在精神上对失败要有所准备要学会正确对待失败,首先就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失败所带来的痛苦。

失败中最难对待的就是自己精神上的痛苦。许多人在受到第一次打击时,就精神涣散,失去理智,失去了防守和反攻的能力,放弃了眼前可以转败为胜的机会,坐等第二次打击的到来。所以我们说,失败中最可怕的、最误事的正是自己精神上的痛苦。在遇到失败的时候,必须立即有效地克制自己的痛苦,集中精力,准备斗争。

一般人都把失败看做是完全消极的,一点好处也没有。这种理解是完全不对的。

铁,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钢;一个普通的人,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为一个成功者、胜利者。在他奋斗进取的过程中,每一次失败就是一次锤炼。一个普通的人,身上有很多的缺陷、弱点和短处,带着这些毛病,他是不可能成为一个胜利者、成功者的。只有在失败的痛苦磨炼中,人们才肯丢掉这些毛病。只有在失败的铁锤的无情锤击下,人们才能变得更坚强、更有韧性、更懂得生活、更懂得人的价值。失败是痛苦的、无情的。失败带来了损失,甚至是灾难。在它发生之前,我们要尽力地避免它。但是在它既已发生之后,我们就不要把它完全看做是消极的东西,而要充分认识到它的积极作用,把它作为提高自己精神力量的好机会。

有信心、有勇气,正是在精神上对失败有所准备,在思想上对失败有正确认识的必然表现;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也正是在精神上对失败做了充分准备的一种特殊表现。

2积极吸取教训,不内疚和后悔面对已经失败的现实,内疚和悔恨,无疑是浪费感情和时间。木已成舟,无论你怎样内疚、悔恨,已经发生的事是无法挽回的。与其一味自责、后悔,倒不如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找到转机。

内疚悔恨与吸取教训是有很大区别的:悔恨不仅仅是对往事的关注,还是由于过去某件事所产生的现时惰性。这种惰性的范围很广,其中包括一般的心烦意乱或极度的情绪消沉。假如你是在吸取过去的教训,并决意不再重做,那么这并不是一种消极悔恨。但是,如果你由于自己过去的某种行为而到现在还无法积极生活,那便成了一种消极的悔恨了。吸取教训是一种健康有益的做法,也是我们每个人不断取得进步与发展的必要环节。悔恨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它是白白浪费自己目前的精力。这种行为既没有好处,又有损于身心健康。实际上,仅靠悔恨是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相反有可能使人重蹈覆辙。

身陷失败的内疚悔恨之中,怨天、怨人、怨命运都无济于事,无论如何,过去之事已经是无法挽回的结局。而当务之急是将自己尽快地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成败寻常事,得失何足奇!痛苦中的人要勇于接受厄运赐给的"锻炼",对昨天要超脱,对今天要把握,对明天要执著。要相信自己,只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念、努力奋斗,人生就一定能走出低谷,重攀高峰。

无论是逃避失败还是对失败过分执著,实际上失败只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失败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么糟,至少没有到无可挽回的地步。只要采取积极正确的态度,问题就会得到解决。这样,我们也就没有什么可忧愁的了。另一种情况是,问题的确是超出了我们的能力所能解决的范围。对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乐观地适应它,就像杨柳承受风雨一样,我们也要承受无可避免的事实。

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要乐于承认事情就是这样的情况。能够接受发生的事实,就是能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的总经理凯勒说:"要是我碰到很棘手的情况,只要想得出办法能解决的,我就去做。要是干不成的,我就干脆把它忘了。我从来不为未来担心,因为,没有人能够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影响未来的因素太多了,也没有人能说清这些影响都从何而来,所以,何必为它们担心呢?"所以说,积极地吸取失败的教训,是开启成功车轮的重要一步。

3积极寻找对策当我们受到突然的打击时,首先就应该克制痛苦,不要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无用的感慨上,而应该集中精力寻找对策。

爱迪生在67岁时,由于10年来专心研究铁镍电池,耗费很大,经济相当拮据,实验费用全靠工厂的收入来维持。有一天晚上,工厂突然失火,附近的几个消防队赶来救火也无法扑灭大火。爱迪生的儿子查里斯很为父亲担心,他想:全部财产烧光了,父亲受得住这个打击吗?他已经老了,不能再从头做起了。可是当查里斯在院子里碰到父亲时,爱迪生却兴奋地向他喊道:"你妈妈在哪里?快去把她找来看看这大火。叫她把朋友们也都找来。这样的大火,百年难得一见哩!"爱迪生的这种轻松态度,使他的儿子很诧异。火势控制住以后,爱迪生立即召集全体职工宣布:"我们要重建工厂!"久经磨炼的爱迪生,在受到这一突然打击时,他首先做的是积极寻求对策。他认识到最重要的就是要稳住大家的情绪,所以才表现出那样一种轻松镇静的态度。爱迪生的发明多,碰到的失败必然也就多。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老年经受住这样严重的打击而泰然处之,足见他在正确地对待失败上的功力之深。

4果敢地行动真正要扭转失败,其决定性的一步,还是行动。要运用坚强的意志、高度的智慧和灵活的方法去争取胜利。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克制痛苦,而且要乐观地积极地去行动;不仅要看到有利条件,而且要有信心有能力用自己的行动去创造出那些原来没有的必要条件;不仅要看到失败的局部性、暂时性,而且要看准获得成功的时机,勇敢地抓住它,去努力奋斗。

失败中只要我们去努力争取、创造条件,那种转败为胜的时机终会到来,但是这种时机是不会等人的,它往往转瞬即逝。所以当时机到来时,我们能不能敏感地认识到它,认识到它以后敢不敢当机立断,付诸行动,这就是成败的关键了。

有时候我们碰到的失败看起来是不可挽回的。其实,如果我们把目的弄明确,就会看到通向目的地的路不止一条。我们就可以换一条路试试,往往可以出奇制胜,殊途同归。

5乐观面对,锲而不舍俗话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也许在困难和失败之后,迎接你的还是困难和失败,此时,不要灰心丧气,只是说明时机还没有来到,火候还没有到家。一旦你放弃了,只能是前功尽弃!

无数的科学家都是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而最终获得成功的,但因一时松懈,轻易放弃,与机遇失之交臂的也比比皆是。

王淦昌院士在青年时代就有过这样的一次遗憾。

20世纪50年代初,王淦昌留学德国期间曾参加过一次物理学讨论会,会上报告了玻特和他的学生贝克两人用α粒子轰击Be核,发现了很强的贯穿辐射的实验,这个报告给王淦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敏锐地觉察到,这背后可能有重要的未知的东西。玻特将这种强的贯穿辐射解释为γ射线,王淦昌通过认真思考后认为并非如此。γ射线不可能有这么强的贯穿能力。

那么这种强烈辐射究竟是什么呢?通过什么样的测定手段,可使它显出庐山真面目呢?王淦昌发现,玻特在实验中使用的探测器是计数器,而计数器只能记录辐射的数量而不能记录辐射的径迹,而这一点对于判断辐射的性质恰恰是极其重要的,仅凭计数器并不能判定这种辐射就是γ射线。思考到这儿,另一种可能揭示辐射本质的实验方案就在王淦昌的心中应运而生---用云雾室重做玻特的实验。

当他将这个大胆建议告诉留德期间的导师迈特纳时,却遭到拒绝,因而实验方案未能付诸实践。此后不久,另一位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就是用这一方案重复了玻特的实验,并证实了这种强贯穿辐射是中子流,查德威克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件事给王淦昌留下了终生的遗憾,他说:"如果当时能坚持己见,耐心说服导师,不屈不挠地去争取实验条件或尽力去寻找其他途径的支持,那样或许能将实验做成……"遗憾属于过去,在以后的科学实验中,王淦昌始终坚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科学作风。每当确定了一个研究课题,或确立了某一科学目标后,就不畏艰难,不怕挫折,坚持不懈地去为之奋斗,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十一国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期间,他领导的小组首次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首次观察到在基本粒子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带奇异夸克的反粒子,并为我国"两弹"的研制试验成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常对学生说:"罗马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没有长期的、不间断的努力,就不可能取得好的科研成果。"是的,科学大道上是没有平坦的路可走的,只有那些具备坚强的毅力、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们,才有可能克服重重难关,克服种种失败,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到达成功的彼岸。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免不了要遭到这样那样的失败。严格地说,每个人每天都会有失败。只不过在平常日子里的一些小失败,对你的刺激不大、印象不深、没有引起你的注意罢了。

也许你是一个一帆风顺、百事如意的人。但越是这样的人,一旦遭遇失败,就会觉得难以承受,觉得失败后的痛苦极其严酷,很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所以这样的人就更应该注意在这方面锻炼自己。

一般说来,在人生所遇到的许多次退潮中,失败往往会成为生命中一时难以承受之重。要祛除这沉重,就应像上面所指出的那样去积极行动起来。行动会使你找回自信和力量;行动也会直接产生实际成果,从而更加鼓舞你;行动可以有效地转移你的注意力,可以挖掘出新的天地。使你达到"山复水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所以,认清失败的本质,积极行动起来才会使成功的车轮轰隆前进。

成功只青睐"屡败而战"的人

无人不希冀成功。英语中"成功"一词源于拉丁文succedere,即"行于下"之意。在这个纷纷攘攘的尘世,有太多人热衷一蹴而就,但西方仓颉分明告诫着我们,胜利之神往往只青睐那些充满激情、意志坚定、屡败屡战的人。

西点毕业生、美国陆军五星上将欧玛·纳尔逊·布莱德雷说过:"忍耐是人生过程中,任何人都要承受的、最困难的一件事。但善于忍耐的人一定能够有所成就。"就像一句广告语说的那样,"Nothingisimpossible",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背后隐藏的是巨大成功。一时的失误、失败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从失败中奋起,反败为胜。只要你坚持下去,不可能也会变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