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
5154900000029

第29章 如何在进退中胜出——博弈中的经济学常识(2)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根据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马克思也强调了分工的极端重要性,并指出分工与协作能够产生一种集体力形式的生产力。不分工的话很容易造成大家做事的重复性和一些事情的盲区,这样不利于效率的提高。当我们分工之后,每个人各司其职,各自做好自己擅长的工作,彼此的效率当然更高,双方的收益都会更好。

每个人的才能、拥有的资源都是不同的,很多时候要一起走,以对方的优势补足自己的劣势,才能走到共同的目的地。

猎人史蒂夫有两只狗,莱克和汤姆。因为每次都有不小的收获,所以史蒂夫经常奖励它们。莱克和汤姆平分两只兔子或者两只野鸡。数年来一直都是这样。

史蒂夫的儿子戴维是一家公司的职员,他是个实干家,为公司出了不少力,可是公司领导却从来没有多给他一些奖励,他感到气愤。

当他得知父亲也是这么一个“领导”时,很不理解:难道这两只狗就没有一只更强,一只稍微差一点?有竞争才有进步嘛,为什么不让它们竞争一下,看谁捕得多,谁得到的奖励也就多。

戴维认真地研究了莱克和汤姆这两只狗的习性,发现莱克在捕猎时喜欢一个劲儿地狂吠,但不敢向前冲,而汤姆则一声不吭,只管往前冲。这不是明摆着的吗,莱克肯定是一个夸夸其谈不干实事的家伙,而汤姆才是一个不说话只会做事的实干家。

戴维决定带两只狗出去捕猎,他要对父亲的工作进行改革。他将汤姆放在东边山头上捕猎,而将莱克放在西边山头上捕猎,这样两只狗哪个捕得多哪个捕得少不就很清楚了吗?一个小时过去了,两只狗都一无所获;两个小时过去了,当两只狗得到指令气喘吁吁地来到戴维身边时,戴维连只兔子也没看到。

这时史蒂夫才哈哈大笑着站在了他的面前。史蒂夫跟儿子戴维说:“孩子,其实我也很清楚莱克是只会叫的狗,而汤姆则是一只会捕捉猎物的狗。在两只狗的合作中,汤姆有可能多出了一些力气,而莱克则少出了点力,但当它们一旦分开,则往往一事无成。因为在捕猎时一般都需要一只狗叫唤,当猎物吓得失去了方向不知所措时,另一只狗则不动声色地绕到猎物身后将其捕获,两者缺一不可。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不计个人得失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干出一番成绩。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都是这样。”戴维惭愧地低下了头。

不可否认,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合作才能完成。一个人学会了与别人合作,也就获得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应该选择怎样的合作伙伴。如果一个优秀的猎人选择了一个蹩脚的猎人,结果恐怕对自己不太有利。

既然分工是这样的重要,我们与他人合作的时候会做好自己的事情,当然也得要求自己的伙伴做得很好。

要知道,好的伙伴是成功的一半。不得力的伙伴,不管是工作上的还是生活中的,或许比没有伙伴更糟。决定一个拍档是否适合我们,有几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合作伙伴中的成员基本上都做同样的事,那么显而易见,如果一个人比另外一个更辛苦也更投入,通常那个人会开始憎恨自己老拉着另一个人前进。同样,被拉着走的那一方也会憎恨另一个人的催促,这通常不是最佳拍档。

比较理想的模式是每个伙伴最好可以提供不同的专业技术和贡献。一个擅长细节的计划,另一个就要擅长促销和公开演讲;或者一个擅长推销,另一个就要擅长内部机制的管理和质量监督。一对好的拍档就好比一桩天作之合的姻缘,一定要小心挑选。如果我们能结合正确的技术、工作理念和视野,我们就可以创造出一对最佳拍档。

另外,博弈论上还有合作性博弈和对抗性博弈的区别。当合作性博弈的双方不能尽全力去合作的话,那对抗性的对方就会找到你的弱点各个击破。所以,只有同心合作才能彼此双赢。

这就要求在合作的过程中强调团结,因为大家为了共同的目的走到了一起,这为团结设定了先决条件,起码在最开始时是这样的。但是随着事情的进展,中间会出现很多问题。在某些问题上,难免出现不同意见,有一些分歧。在这个时候,如果不强调团结,只注重个人观点,也许就是一时的意气用事、一句的言语不合,就破坏了团结,造成集体丧失凝聚力,进而也丧失了战斗力,难以达到双赢的结果。

经济学笔记

合作可以使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使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此能让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因此,真正精明的人会寻求合作,尽管自己的利益可能会受到一点损失,但合作的最终结果往往会使自己获得更好的收益。

协和谬误——打捞沉没的成本

“协和谬误”是一种“骑虎难下”的博弈。它不是一个虚构的博弈模型,而是来源于一个故事。

20世纪60年代,英国和法国政府联合投资开发大型超音速客机,即协和飞机。开发一种新型商用飞机简直可以说是一场豪赌,单是设计一个新引擎的成本就可能高达数亿美元。想开发更新更好的飞机,实际上等于把公司作为赌注押上去。难怪政府会被牵涉进去,竭力要为本国企业谋求更大的市场。

该种飞机机身大、设计豪华并且速度快。但是,英法政府发现,继续投资开发这样的机型,花费会急剧增加,但这样的设计定位能否适应市场还是个未知数,而停止研制将使以前的投资付诸东流。随着研制工作的深入,他们更是无法做出停止研制工作的决定。

协和飞机最终研制成功,但因飞机的缺陷如耗油量大、噪声大、污染严重、成本太高等,不适合市场竞争,最终被市场淘汰,英法政府为此蒙受了很大的损失。在这个研制过程中,如果英法政府能及早放弃飞机的开发工作,会使损失减少,但他们没能做到。

后来,英国和法国航空公司宣布协和飞机退出民航市场,才算是从这个无底洞中脱身。这也是“壮士断腕”的无奈之举。“协和谬误”就是由此而来。

在经济学上,我们把那些已经发生、不可回收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称为“沉没成本”。意思就是说,你在正式完成交易之前投入的成本,一旦交易不成,就会白白损失掉。

举例来说,如果女孩子们最后买的所有衣服和饰物没有产生自己期望的效果,被放到衣柜里“雪藏”,那购物的开销就是沉没成本。在上面的故事里,如果退出研发,那么在协和飞机上付出的经费就会变成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一旦发生,不论多少,第一是应该正确认识,第二是尽量想办法缩小沉没成本,使损失降低到最小。

既然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且无论采取任何行动都无法避免的成本,那么它就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的,它不会影响当前行为或未来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决策时就应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如果决策时计入沉没成本,将使成本高估,从而得到错误的结论。

在现实经济中,骑虎难下的事情比比皆是,到底是继续付出还是决然退出,总是令人左右为难。下面,我们结合一个企业经营中的实例来分析说明这个问题。

某公司投资了某项工程,投资总额为1亿元,现已经完成80%。由于市场状况恶化,该项目完成后只能具备8500万元的价值。请问,该公司是否应该继续投资以完成该项工程?

公司经理建议停止该项目,因为项目价值低于总投资1亿元,投资损失1500万。但事实是,1亿元的80%也就是8000万元已经是沉没成本,它与决策无关,并非是否继续投资的相关成本。

可见,剩余的这2000万元才是决策的相关成本。只要再投入2000万元,该公司就可挣得8500万元,扣除成本即可收回6500万元。在此,这6500万元并非会计意义上的收益,而是与放弃继续投资相比,可以少损失6500万元。这一过程也被称为“打捞沉没成本”。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想要说明的道理有两个:其一,沉没成本不是不可以打捞的;其二,在打捞沉没成本的时候,你只需要考虑相关成本,不相关成本则无须关注。

一对夫妇带着小孩去看电影,电影院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如果孩子啼哭不止,就可以退票。当电影开始之后,夫妇两人感到极其乏味,于是对望一眼,把宝宝弄哭——从而机智果断地挽救了“沉没成本”。

但是我们看到了,打捞沉没成本需要有一定的条件,而且并不是所有沉没的成本都可以被捞上来。一般来说,像感情这种付出了就不可以收回的东西,沉没成本是难以打捞的。而那些你花钱购买的商品,则可以考虑重新再卖出去。就比如女孩子“雪藏”在衣柜中的衣服,是可以收回一些沉没成本的。但是一定要明白,一件东西一旦有了所有权,就几乎注定有了沉没成本。还没开的新车只要有了交易的手续,市场上就会给它打个七八折。当你把它重新出售时,幸灾乐祸的买主才不理会原车主在一旁顿足捶胸,哪怕你连方向盘都还没有捂热。

事实上,想要打捞沉没成本其实很简单,就是算大账不算小账。聪明的德国政府1马克就卖了4万人的一个大型企业,既解决了企业的经营困境,也化解了失业等社会问题。而美国国防部则把淘汰的旧战机卖给其他国家,既赚取了国防经费,又省了保养维修的开支……这些都是打捞沉没成本的典范,买家卖家皆大欢喜。

如果你想打捞起沉没的成本,可以考虑跳蚤市场或是拍个图片把它放在网上出售。对于你来说,一件物品在自己手里的使用价值降低,就会产生一定的交换价值,与其不用,不如卖出。而对买者而言,因为自己有了对某件物品的使用需要,就会产生购买的欲望。这样,你收回部分沉没成本,对方得到想要的使用价值,可以算是双赢。

在国外,有一种经济行为叫“GarageSale”,直接翻译就是“车库卖东西”,意译则是“车库贱卖”。想“GarageSale”的人通常会在当地周末报纸上登一则小广告,并在车库或过道摆放好打算出售的物品,这样,一间临时旧物小商店就算成立了,只等顾客上门就可开张。有些物品虽然是旧物,但仍然有使用价值,有些其实是全新的,只因卖主用不上,便想便宜地让给能用上的人,所以价格有时候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事。在“GarageSale”几乎能够买到所有的生活用品,服装、电器、园艺工具、书籍、儿童玩具等,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而且绝非“垃圾”,因为如果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人们是不会拿出来卖的,只会把它们扔到垃圾箱里。

西方经济学认为,人们总是会以一定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益。通过这种“GarageSale”,打捞起了沉没成本,对方在自身条件受到约束的情况下,找到了最满意的商品,看起来实在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但实际上,即便打捞起了部分成本,你也可能不开心。

有个案例是这样说的,乔治先生拿了一把旧式的摇椅到跳蚤市场去卖。他愿意以100美元的价格卖掉它,如果价格低于这个数字他宁愿不卖,但是他希望卖到200美元。玛莎夫人到跳蚤市场来,计划买一把这样的椅子。她希望只付100美元,但是准备最多付到200美元。他们两人讲价、谈判后,最终以150美元成交。但是两个人在回家的路上都不高兴。乔治先生抱怨卖价太低了,玛莎夫人则抱怨买价太高了。

对此,斯蒂格利茨评论道:“以经济学家的眼光来看,这种抱怨是自相矛盾。如果某人自愿地同意做一笔交易,这说明他认为这笔交易即使不是完美无缺的,但做这笔交易至少也比不做这笔交易要好。”

所有的交易可以说都是“永远不平等,但可以双赢”的,跳蚤市场更是如此。但既然都双赢了,你也就不要过多奢求了。要知道,能够打捞起部分沉没的成本,已经是利益最大化了。

经济学笔记

协和谬误对我们决策的重要提示是: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我们的决策。在小利和大利面前,我们应该舍得放弃其中较小的一部分,保全较大的一部分,做一个能够权衡利弊的人。如果沉没的成本可以打捞,就想办法挽回部分损失。如果不能打捞,那就不要因为意欲挽回成本而做出非理性的决策,从而导致更大的损失。

谈判博弈——讨价还价智慧大

在经济生活中,不管是小到日常的商品买卖还是大到国际贸易乃至重大政治谈判,都存在着讨价还价的问题。因为谈判双方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必然会出现讨价还价的局面。例如,我们到菜市场买菜,就是最简单的谈判博弈,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讨价还价的作用。大家请看这段熟悉的对话:

“苹果怎么卖?”

“10块钱一斤。”

“太贵了。您再便宜点吧。5块吧!”

“那怎么行。现在的水果都在涨价,您给9块吧。”

“还是太贵了。6块吧。”

“最低8块5,您总不能让我赔钱吧。”

“7块钱,最多了。要不我就走了。”

“8块!成本价给您,当我不赚钱。”

“那行吧,你给来一斤。反正你肯定有赚头。”

价格就像钟摆一样,在双方的讨价还价中摆来摆去,最后定格在8块上。或许你会说:“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卖8块,大家都省事。”事实上,8块是博弈的最终结果,而之前谁知道最佳成交价是多少呢。或许换个卖家和买家,同样的苹果,最终成交价是7元、9元、10元也不一定。其实,无论最终的成交价是多少,能成交,就说明这次博弈达到了双方满意的目的。反过来说,如果有一方觉得不满意,就不会形成交易。我们看到,促成博弈双方达成共识的,就是讨价还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