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
5154900000013

第13章 如何让日子过得更美好——生活中的经济学常识(3)

我们都知道,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资源是有限的。当然,经济学中所指的资源内涵非常广泛,包括金钱、身体健康等。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有限的资源总是无法满足无限的欲望。因此,人们必须做出“权衡取舍”,而且这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比如说:你把时间用来学习经济学,另一个人则学习了数学,某个牛人也可以两者兼修,把时间分配在这两个学科上。但不管是谁,把某一个小时用于学习一门课时,他就必须放弃本来可以学习另一门课的时间。不仅如此,既然要学习,就必须要压缩其他诸如睡眠、运动等活动时间。再如,看电视时,选择看电影频道就不能看娱乐频道,选择看新闻频道就没法看电影频道,而究竟要看什么,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权衡取舍”。

面对上述情况时,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其所应遵循的策略原则都是一样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权衡取舍”,做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举个生活中的小例子:等公交车需要等的时间可能要很长,但是费用很低;打车的费用比较高,但是可以不用等。要么,打定主意等公交车等下去;要么,直接打车出发。否则,结局都不会是最优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通常是选择等公交车,可经常是等了很久很久才来一班。苦等的时候你总是在想,早知道这样,一开始打车就好了,不用浪费这么多时间。可是等都等了那么久,公交车可能马上就会到,再打车的话,不仅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金钱。所以,你还是会继续等下去。其实,你不该有抱怨,因为那毕竟是你自己的选择。

每个人都会面临权衡取舍,虽然其各自权衡的侧重点不同,取舍的对象迥异,但总结起来,大致都会体现如下几条规律:

每个人都会自然地做出趋利避害的决策,选择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在权衡取舍的过程中,人们的思维方式会变得更加丰富,以便能与复杂的真实世界相协调,清楚认识自己面临的选择条件。权衡取舍的情况越多,意味着人们的选择和自由度越大,这是一种好的表现。一件事情的输赢、得失,关键在于决策人有没有权衡取舍的能力。

只有冷静地权衡事物的利弊得失,才能收获更多的利益。可是,该怎样做才是具备冷静权衡的能力呢?在经济学中,既然要做出科学的权衡,当然离不开分析“成本”与“效益”这两个概念。

成本是为了达到某一种特定目的而耗用或放弃的资源,效益就是做某一件事或生产某一产品的过程中扣除成本之后的收益。成本效益原则是所有经济学概念的源头,它提出,唯有当行动所带来的额外效益大于额外成本时,你才应该这样做。

经济学中常用到成本效益分析法,也就是分析某个经济过程的付出与收获,并加以对比看是否获利,以探究进一步提高收益的办法,如降低成本等。

虽然这个理论是由西方经济学家们提出的,但我们的古人早就有这个智慧。“田忌赛马”就是一个通过权衡取舍而获得胜利的例子。田忌的上、中、下三等赛马都比齐王的同等级赛马差,可是在着名军事家孙膑的帮助下,田忌以“下驷对上驷、上驷对中驷、中驷对下驷”的策略,在平均劣势下赢得了赛马胜利。

为什么能获胜呢?关键在第一场——也就是输掉的那一场。齐王虽然胜了,但是却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上驷与下驷的实力差距被白白浪费掉了。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也就是说,你支付的成本越大,局面就越不利。

围棋上也有类似的技巧,任何好的棋手都不希望把棋“走重”,因为这样不但效率低,而且包袱沉重,一块重棋在遭到攻击时是很难办的:苦苦求活难免受到对手的百般盘剥,可干脆放弃又损失太大,所以这种棋往往被称为“愚形”。

战争如此,竞争如此,甚至我们的日常行为也都面临一个成本效益问题。明白了这一理论,我们可以用它来解释许多现象——当做一件事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人们就会选择做;当收益小于成本时,人们就会选择不做。

经济学的妙处在于它不仅可以解释生活,还可以指导生活。成本效益原则这一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权衡一下成本与收益。

或许你觉得这很简单,但真的是这样吗?你真的了解成本与收益吗?

比如,你想在学校超市买一个闹钟,价格20元。有个朋友告诉你,同样的闹钟在城里的超市只卖10元。你会进城买这个10元的闹钟还是直接在隔壁的学校超市买?不管你到哪里买,如果闹钟出了故障,都由制造商保修。

当然,这里并没有绝对正确或错误的答案,每个人都会权衡相关的成本和收益。可当我们问别人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做的时候,大多数人都选了去城里那个超市买闹钟。

现在,再来看下一个问题:

你想在校内超市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价格为5510元。同样的电脑,在城里的超市卖5500元。不管你在哪儿买,出了问题都要退回原厂保修。你会在哪儿买这台电脑呢?

这一回,大多数人说他们会在学校里买。就问题本身而言,这样回答并不算错。但如果我们问一个理性的人在这两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时,他会说,成本效益原则清楚地表明,两次的回答应当一样。毕竟,在两个例子当中,进城去的效益都是10元,也就是你省下来的钱。成本是你为了进城所付的代价。在两例当中,这也是一样的。既然成本一样,效益一样,那么答案自然也该一样才对。

然而,大多数人似乎认为,去城里买闹钟,能省50%的钱,而买台5510元的电脑,只能省10元,前者的效益似乎比后者要大得多。可惜这不是正确的思考方式。按百分比来想问题,放在其他地方或许合适,但在这儿不行。显然,你应当权衡成本和收益。

看看成本效益原则如何在生活里发挥作用,会加深你对成本效益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经济学笔记

在正常情况下,不管是打折还是降价,都不能低于平均可变成本,否则,连可变成本都无法收回。对个人来说,理想的状态当然是以尽可能小的成本来换取尽可能大的效用。仔细思考并在生活中实践这一经济学常识,相信在下一次面对各种选择时,会更轻松、更从容、更理性。

不要因为沉没成本而一错再错

在经济学中,“沉没成本”的概念是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所以,我们在决定一件事情是不是要去做的时候,不仅要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还要看过去在这件事上是不是有过投入。这种已经发生而不能收回的支出,如精力、时间、金钱等,都是沉没成本。

举个例子,当你买下一张电影票的时候,并不知道这场电影是否符合你的品味,而你已经为此支付了一定的成本。接下来,当电影开始几分钟之后,你不情愿地发现你对电影的情节并不感兴趣。想要退票是不可能了,毕竟已经花了钱。

此时,你所能做的选择只有两个:坚持看完,或是毅然离开。如果你选择了前者,必然是基于以下考虑:既然已经花钱买了票,如果不看岂不是可惜?果真如此,那可就是大错特错了。勉强自己看一场你并不喜欢的电影带来的只能是负效用。不仅如此,你选择在这场电影上浪费时间的同时意味着你放弃了利用这段时间工作赚钱或是享受闲暇的机会,这便构成了看电影的机会成本。正因为这样,选择看电影的全部损失实际上应当是电影票的成本加上机会成本。然而,如果选择放弃,那么损失就会控制在电影票的成本这一项。由此可见,电影票的成本是在进电影院之前就已经确定花费了的,与电影是否好看、是否应该做出离开的决策是没有关系的。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你刚刚花10000元买了一台流行的电脑,但经过五个月之后,生产厂商就宣布一种性能高出一倍的新型电脑问世,而且只卖5000元。你可以用你的电脑去换一台新的,但还要加付2000元,你会怎么做呢?经济学家认为,最理智的做法是,如果新的电脑在性能上真有那么优越,那就应该坚决去换一台回来,已经付出的10000元绝对要忽略不计。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不会这么做。他们或许认为,电脑的升级换代极快,跟风是跟不赢的,所以或者会沉浸在多付7000元的懊恼里,或者干脆对新性能电脑视而不见。

除了新时代的数码电子产品,我们可以再给大家讲一个更通俗易懂的例子。大家或许有过这样的经验:剩菜不知怎么处理。我们常常望着晚餐的饭桌犹豫,多余的那一口吃还是不吃?倒掉似乎有点可惜,所以多半会趁着色香味尚美时强塞下去。习惯一经养成,改起来可就难了。这样下去,早晚你会有“发福”的一天。其实,仔细想想,它的成本是无法收回的了,只能加以忽略,珍惜它的结果是反倒将付出更多。遗憾的是,具有这等干脆爽快理智的人或许不是很多。经济学所要求的这种理智,是需要培养的。

在一次关于生活艺术的演讲中,教授拿起一个装着水的杯子,问在座的听众:“猜猜看,这个杯子有多重?”

“50克”“100克”“125克”……大家纷纷回答。

“我也不知有多重,但可以肯定人拿着它一点也不会觉得累。”教授说,“现在,我的问题是:如果我这样拿着几分钟,结果会怎样?”

“不会有什么。”大家回答。

“那好。如果像这样拿着,持续一个小时,那又会怎样?”教授再次发问。

“胳膊会有点酸痛。”一名听众回答。

“说得对。如果我这样拿着一整天呢?”

“那胳膊肯定变得麻木,说不定肌肉会痉挛,到时免不了要到医院跑一趟。”另外一名听众大胆说道。

“很好。在我手拿杯子期间,不论时间长短,杯子的重量发生变化了吗?”

“没有。”

“那么拿杯子的胳膊为什么会酸痛呢?肌肉为什么可能痉挛呢?”教授顿了顿又问道:“我不想让胳膊发酸、肌肉痉挛,那该怎么做?”

“很简单呀,您应该把杯子放下。”一名听众回答。

“正是。”教授说道,“其实,生活中的问题有时就像我手里的杯子,我们埋在心里几分钟没有关系,但如果长时间地想着它不放,它就可能侵蚀你的心力,日积月累,你的精神可能就会濒于崩溃,那时你就什么事也干不了了。”

教授这番话的另一层含义是,如果你手中的成本正在逐渐增加,你越来越感到吃力的话,就应该及时放弃。否则,你的身心将被拖垮。虽说选择放弃很难受,但是不放弃则更加痛苦。

我们来看一个禅宗小故事:有个人扛着一壶百年的“女儿红”好酒往家里走,一不小心,系酒壶的绳子断了,只听“哐”的一声,壶破酒亡。但见此君连头也不回,若无其事地径自前行。禅宗见此情景说:“无法改变的事,回顾、悔恨都无济于事,不如眼皮都不眨一下,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那破掉的壶、泼净的酒,已属沉没成本,注定只应忽略,切忌枉自打捞。但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都难免为过去的事情所羁绊,总是长吁短叹,在恩恩怨怨中猛钻牛角尖,在忧愁、不智、迷失中流连忘返。

道理可能我们都清楚,但当事情真的落到自己头上时,人们却往往看不透这一点,特别是那些自信心、自尊心很强的人,更是难以正视自己的行为。就算现实明明白白地证明他们之前做错了,他们也会寻找各种说服别人和自己的理由,试图通过“把事情继续做完”的方式挽回“沉没成本”。可惜,并不是只要坚持到底就一定会胜利。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最终结果只能是头破血流。为了追回沉没成本而继续追加投资,却常常导致更多的损失。

生活有冷酷的一面,谁能躲避得了?梁凤仪说:“谁有本事担保自己今日之有,明天一定安然无恙?人生就是一场场冒险,谁都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在翌日骤然痛失至爱。”

太多的男人女人,在感情发生变故时,总是不肯放弃,因为已经投资太多,青春、感情、金钱,如果再失去他或她,真要一无所有。为了赢回失去的,只得再继续追加投资。但是世间很多事就是如此残忍,当败局已定时,枉自继续,只能损失更多。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是不理性的,总是为了已经付出的成本斤斤计较,就像上了一艘错误的船一样,明知是错的,却还硬着头皮坐下去,不肯下船,“拿得起就要放得下”往往成为一句空谈。放下已经沉没的成本,如果迟迟走不上正确的道路,那么迟早会被已经沉没的过去拖垮。勇敢的人敢于向过去告别,不管是不忍回首的错误也好,还是曾经的辉煌也罢,只有勇敢地放下沉没的过去,才能开创新的局面。

许多不肯忘记沉没成本的人,会产生非常多的机会成本。这种毫不理性的经济行为,原因在于机会成本不是现实的成本,是隐性的,而沉没成本却是实实在在的,让人有一种“割肉”的痛楚。成本沉没的发生着实令人感到可惜,然而伤心懊悔不是也于事无补吗?

对于那些已经沉没了的成本,不要再不明就里难以割舍了。所有被你视为“鸡肋”,食之无味而又弃之可惜的东西,往往是放弃的好。要明白:沉没成本永远是决策的非相关成本,与其相伴随的机会成本才是决策的相关成本,需要在决策时认真考虑。

经济学笔记

如果一项开支已经付出并且不管做出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一个理性的人就会忽略它。因为对沉没成本无所作为,当你做出包括经营战略在内的各种决策时可以不必再考虑它。的确,倾覆之水就是沉没成本,再难收回。当发现覆水难收时,就让它流走好了,千万不可念念不忘,把自己套得越来越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