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高端女性:当今世界最有权力的女人
5153100000019

第19章 新西兰女总理海伦·克拉克:细品世界的知性女人(1)

教书匠生涯

海伦·伊丽莎白·克拉克1950年2月26日出生于新西兰北岛哈密尔顿的美丽乡村,是富裕农场主的女儿。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把她送进了寄宿学校。在那里,克拉克曾经是一个“非常非常害羞的”小女孩。但是在少女时代,克拉克表现出其性格中反叛的一面。她曾经不顾持右翼观点的父亲的极力阻挠,毅然冲到街上去参加反对越战的游行。克拉克从奥克兰大学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克拉克言辞犀利,善于辩论,工作作风强悍泼辣。而且,她兴趣广泛,不仅喜欢读书、旅游,平时还热衷于古典音乐、电影、戏剧、歌剧和体育运动。她的业余爱好是徒步旅行和山间滑雪。她堪称是一名登山家,曾登上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和南美最高峰。克拉克的丈夫彼得戴维斯是一所大学的公共健康学教授。

海沦·克拉克的性格与其成长环境和教养有关。她童年是在家庭牧场中度过的。她的好友说,她是一个非常沉静的姑娘,从不大惊小怪,从不兴奋异常,也从未看见过她惊慌失措,只是埋头于自己要做的事。这是典型的农牧民的性格和世界观,不过,由于父亲是个农场主,克拉克受到了极好的教育,七岁时,她被送到要求刻板又冷冰冰的寄宿学校,那是一段艰辛的历程;此后,又在女子语法学校接受严格的训练。她是家中四女中的长女,但幼时体弱多病,是个孤独怕羞的孩户,小学时得过气管炎、肺炎,稍不注意患上感冒就得往医院跑,很是让父母为之伤脑筋。当姐妹们和别的孩子骑马游泳,在户外疯狂时,文文静静的她却怕疯出病来,只好将自己关在家中,这倒使得她有时间津津有味地啃书本。60年代,她在奥克兰大学研读政治,是校园里有名的学习刻苦的学生。在伦敦学习期间,有人还记得,“一次在同学家聚会,当大家都饮酒狂欢时,只有一个女生旁若无人地埋头书本,那就是海伦。”然而她并非只会死读书,她的老师评价说,她头脑聪颖敏捷,善于思索,做起学问来,就像一架精密的时钟。1974年,她以优异的成绩在奥克兰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成为政治课讲师。多年教学生涯更使她养成了冷静思维与严谨从事的作风。

1974,虽然只有24岁,但克拉克的学识、教学技巧和人格魅力都很出色,使她获得了同事和学生们的尊敬。克拉克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让学生们在一系列角色游戏中重新制定重大外交政策。首先,学生们对某个事件进行研究并写出论文。然后他们每个人都在游戏中扮演一个特定角色。她感到这样使学生们对制定政策的真实过程有更多的了解,比仅仅读材料有更深刻地认识。

克拉克任期满时,学校给予她积极评价,继续聘任她为助理教授。实际上她已成为学校里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奥克兰大学授予她优秀教学奖,这是学校最高荣誉的教学奖。9月17日教务长在毕业典礼上颁奖时,称赞克拉克;“她的课充满热情和见解,她把自己所感受到地好奇与迷恋传递给学生。”他还说她“为自己指导的本科生提供了数不清的支持、鼓舞和激励”。克拉克既教过本科生,也教过研究生。她的一名学生已成为外交政策领域的一颗新星。其中一位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毕业于奥克兰大学,后受聘于一所著名大学的国际政治学院。

三届总理

数年后,她在大学课堂上教授的内容——政治,成为她毕生的事业。还在就读时期,克拉克就放眼书斋之外,对政治发生了兴趣,1972年加入工党,在分部掌管青年事务。她参加反对越战的活动,带头反对美国核舰艇进入新西兰水域,因此,她的电话曾被美国中央情报局窃听,受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骚扰;她严厉批评法国在南太平洋的核实验;坚决反对南作种族隔离制度,因呼抵制南非白人种族主义政权派橄榄球队访新而与政治立场保守的父亲闹翻。那个时期,她是学生中著名的左派,被人冠以“红色海伦”的称号。

1981年,克拉克跻身国会当选议员,从此开始职业政治家的生涯,她成为了工党候选人,角逐中奥克兰阿尔伯特山选区的议会席位,并获得了成功。在此后的6次大选中,克拉克一直牢牢地掌握着这个席位,成为了新西兰议会中当议员时间最长的女性,并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议会之母”。很快她就以工作狂的作风赢得了“无情感学者”的称号。她有一种惊人的能力,能够在和别人辩论时滔滔不绝地引用无数事实与数据,以至于别人把她叫做“什么都管部长”。澳大利亚政治分析家麦金利评论说;“克拉克是那种令人敬畏的政治家。”顽强善辩的克拉克迅速成为新西兰政坛上的一位女杰。当时她被嘲笑为“没有激情的知识分子”。不过这名有着8年执教经验的前政治学讲师很快显示出了她特有的冷静和敏锐。那些曾经与她共事的人都说,她有一种特别的能力,使她能够在激烈的辩论中,毫无遗漏地吸收所有的细节,这也为她赢得了一个绰号“万事兼顾部长”。

但她公开反对自由市场经济的立场,让她足足在国会坐了六年的冷板凳,1987年,她进入工党内阁,先后出任环保与住房、卫生与劳工部长等职,并1989年被任命为新西兰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副总理。她在政坛上向以坚持经济发展要服务于社会公正的原则而独树一帜,她孜孜以求的理想一直是;让人们都有学可上,有工可做,有屋可居,有医可求。与她共事的人们都说,她不仅勤谨细心,不辞劳苦,而且头脑敏捷,作风十练,很快就能掌握所接管部门的专业。她任职期间,以严格闻名,对部属的要求标准很高,从不搞下不为例。由于她严于律己,勇于承担责任,且做事不屈不挠,一丝不苟,因此.部属们从不敢怠惰不敬。前总理朗伊评价说,

她过于理智冷静,头脑清醒,缺少幽默风趣,外冷内热,非感情用事之辈所能理解,甚至让人觉得她有些干巴巴的,少些魅力。正当克拉克在政坛上大显身手之时,1990年的大选到了,倡导高福利、高消费的工党政府由于在经济政策的失败,导致国库空虚,债台高筑,选民渴望换届,使得工党议席大幅减少,黯然下野。成为反对党。克拉克没有灰心,她默默工作,同工党领导层致力于工党内重建,以图东山再起。随着工党内部危机加深,在争吵得不可开交时,克拉克一改平时的拘谨低调,主动做工党领袖帕尔默的工作,要他为了党的复兴靠边站,把位置让给穆尔(即现任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当工党在1993年的大选中以微弱的差距落败后,在党内追随者的鼓捣下,她又义无反顾地从穆尔的手中夺过工党领导权,以踏踏实实的作风整合工党,把一个近于分崩离析的政党带向了团结与统一。

早在学生时代,克拉克就加入了工党,曾任工党执委和青年委员会主席等职。当选为国会议员后,她先后担任了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1987—1989年任环境保护部长和住房部长。1989年,克拉克成为新西兰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副总理。但第二年工党政府即垮台,工党内部也出现了分裂。就是在这个时期克拉克出任工党副领袖,而担任领袖的是在国际政治圈子里大名鼎鼎的迈克尔·穆尔。

1993年,克拉克成功地废除了迈克尔·穆尔,成为工党领袖。后者后来当上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总干事长。

在1996年的新西兰大选中,命运给克拉克开了一个小玩笑。当时,克拉克领导的工党获得的选票超过了右翼的国家党,只要工党能说服排名第三的“新西兰高于一切”党,双方联合组阁,克拉克便能当选为新西兰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但是,“新西兰高于一切党”在犹豫6个月后,突然放弃与工党的合作,转而与国家党结盟,并最终使国家党要员珍妮·希普莉成为新西兰历史上的首位女总理。由于新西兰第一党具有种族主义的倾向,克拉克坚持不肯多作让步,上党由此失去了执政的机会,但却赢得了坚持原则的美名。更让克拉克感到尴尬难堪的是,美国《时代》周刊竟然在大选结果公布前,提前将克拉克的照片登上了杂志封面,并宜布“克拉克是新西兰首位女总理。”

1996年,新西兰的大选以工党和国家党两大政党几乎势均力敌结束,少数政党选择了工党作为联盟组阁。但是直到3年以后大选中,工党赢得了120个议会席位中的49个时,她才真正获得这个机会,登上了新西兰男性主导的政坛最高峰,成为了这个南太平洋岛国第一位被选举出来的女性领导人。

1999年11月27日,新西兰举行三年一度的大选。以珍妮·希普利夫人领衔的国民党和海伦·克拉克夫人为主帅的工党互为对手,展开角逐。由于两位女政治家都身手不凡,有人戏称这场大选是“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

新西兰的政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压跷跷板的结果是两个大党国民党和工党轮流上台执政。希普利夫人才当了两年的总理,自然是很不过瘾,但国民党执政已达九年,改革虽取得不少的成绩,其负面影响也在近两年显现出来,损害了处于弱势地位的一些社会阶层,导致人心思变。加之她执政后饱受小党的掣肘,虽有一番雄心壮志,政策思路也很清晰,但拳脚始终无法施展开,其作为颇令国人失望。而克拉克夫人似乎精确地找到了对手的痛处,她拟定的竞选纲领受到了选民大多数的中低阶层的欢迎。工党提出的口号是把新西兰建设成为“知识型、高技能、高收入和充分就业的国家”,克拉克夫人将社会公理和社会正义置于经济考虑之上,为新西兰人摆出了一张“人见人爱”的“信用卡”。

做出了七条承诺;通过发展经济和加入对小企业的支持、增加就业;扩大公共卫生服务;减少大学生的学费,实行更加公平的教育贷款计划;按收入比例保证养老金的发放;恢复国有住房房租与收入挂钩,低收入者房租不超过收入的25%,降低盗窃和青少年犯罪率;年收入六万新元以下的95%的纳税人不增加所得税,不增加政府服务税和公司税。工党的这些主张深得由于经济连年不景气而生活水平下降的中低收入者的人心,赢得了他们广泛的支持。另外,工党重新得到了上土著毛利人的支持;新土著毛利人在全国人数不多,但有重大影响、过去毛利人都支持新第一党,在本次大选中,在毛利人居住的选区,工党重新夺回了所有毛利人的议席。

11月27日深夜11时54分,眼见计票已过了半数,工党以较大差额领先国民党,国民党党魁、现任总理希普利优雅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承认失败,“现在新西兰人氏已清楚表明,他们认为做出改变的时刻到了。”她打电话给工党领袖克拉克夫人,向她表示祝贺。此后,电视镜头久久地聚焦在工党领袖海伦·克拉克那简朴的住宅前,只见外面人头攒动,大家翘首以盼,却不见里面任何动静。

12时已过,大选的结果不可逆转;在一百二十个议会席位中,工党至少可得五十席,其盟友联盟党至少可获十席,组成联合政府,已无任何疑问,守候多时的工党选民们早就喜不可待,数度举杯相庆。然而,直到时针指过12时30分,才见克拉克女士同丈夫走出那栋小屋,来到支持者中间,满面春风的她说的第一句话是;“对不起,我出来得这么晚,但你们知道我是个非常谨慎的人,不到绝大部分选票数完,我不能确认和出来接受胜利。”

这一亮相,充分显示了新西兰有史以来第一位由选举产生的女总理克拉克的作风与性格;谨慎内向而不事声张,理智冷静而不感情用事,诚实守信却少风趣幽默,身上透着学者的风范而鲜有政客的圆滑。她与沦为反对党领袖的希普利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她是一位冷静审慎的大管家,而希普利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改革家。希普利的性格豪放爽直,有时会感情用事,一不做二不休,她有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却少有事必躬亲的严谨。

农家女出身的海伦·克拉克人主“蜂房”后,用自己的勤奋工作支付她在大选中发放给国民的“信用卡”。具有创意的是,她宣布新西兰最终将废除把英国女王作为国家元首的君主制,并终止了英国女王向新新兰人封爵、封号的制度。她对中国抱有友好的感情,在访问中国后发表文章说,中国经济的旺盛活力,中国社会的快速变化以及中国领导人娴熟处理事务的方法,给她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她还在第一大城市奥克兰同华侨华人共庆中国的传统佳节元宵节,并亲手为灯会点燃第一盏灯笼。

克拉克在成为国会议员前,曾与在克赖斯特彻奇市医学院任教的戴维斯同居,但很少在公开场合一同亮相。媒体注意到他俩“共同生活”后,她便宣布结婚。两人都专注自己的事业,因此决定不要孩子,这样克拉克就可全身心移爱于人民大众。戴维斯是个只知教学不问政、满面书卷气的学者,他做了“第一丈夫”后,除了作陪参加必要的国事应酬外仍埋头于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克拉克缺乏欧美政治家所具备的那种公众魅力,其外貌也不大讨人喜欢。入主总理府后不少人建议她为提升在群众中的声望,也应该请专人帮助自己“包装”一下,重新塑造公众形象。但克拉克却表示;我对这些事不是特别感兴趣。不过,对于如何把工作做好而受人尊敬这点儿,我倒是很有兴趣。

2002年7月27日,新西兰举行议会大选,投票结果在当晚揭晓,现任总理克拉克领导的新西兰工党以多数选票获胜。最大的反对党国家党得票率创下历史新低。克拉克连任新西兰总理,成为新西兰第一位获连任的女总理。

根据《新西兰先驱报》报道,投票始于当地时间27日早上9点,晚7点结束,计票工作同时开始,晚上12时选票统计完毕,工党获得了41.30%的选票,国家党得票率仅为21.13%。

根据投票结果,工党将在议会中获得52个席位,足以联合其它党派组阁。在其它主要党派中,新西兰第一党获得13个席位,新西兰绿党和进步联盟分获8个与2个席位。工党很可能与绿党和进步联盟联合组阁。工党领袖克拉克将连任总理一职。

作为英联邦国家,新西兰实行内阁负责制,总理是实权人物。国内设有总督和部长组成的行政会议,是法定的最高行政机构。行政会议由总督主持,总督缺席时由总理或高级部长主持;总督行使权力必须以行政会议的建议为指导。全国只设众议院,共有120个席位,由普选产生,任期3年。自1935年至1996年,工党和国家党轮流执政,政局稳定。

当地时间7月27日9点,新西兰全国的3243个投票点一起开放,新西兰全国260万拥有合法选举资格的选民陆续来到投票点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