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狼道:生活中的狼性法则
5146800000009

第9章 变通取胜,借力统驭(3)

《三国演义》中,刘备死后,诸葛亮好像没有大的作为了,不像刘备在世时那样运筹帷幄,满腹经纶,锋芒毕露了。在刘备这样的明君手下,诸葛亮是不用担心受猜忌的,并且刘备也离不开他,因此他可以尽力发挥自己的才华,辅助刘备,打下一份江山,三分天下而有其一。刘备死后,阿斗继位。刘备当着群臣的面说:“如果这小子可以辅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当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为君算了。”诸葛亮顿时冒了虚汗,手足无措,哭着跪拜于地说:“臣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尽忠贞之节,一直到死而不松懈呢?”说完,叩头流血。刘备再仁义,也不至于把国家让给诸葛亮,他说让诸葛亮为君,怎么知道没有杀他的心思呢?因此,诸葛亮一方面行事谨慎,鞠躬尽瘁,一方面则常年征战在外,以防授人“挟天子”的把柄。而且他锋芒大有收敛,故意显示自己老而无用,以免祸及自身。这是韬晦之计,收敛锋芒是诸葛亮的大聪明。

思古量今,以史为鉴,以事明理,以理示人,综合时势,与时并进,循循善诱……文中金言玉语颇多:无论是在激烈的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还是在现实的生活中,都应懂得进退之道和韬晦之计。

韬晦之计,铸就多少成功者,而我们更应认真学习这一法则,韬晦之计又因其极大的隐蔽性而具有极强的实效性,它往往攻其不备而出奇制胜,取得事半功倍的结果。正确使用韬晦之计,实在是把握中国古代人生智慧的重要内容之一。当然,区分在使用韬晦之计经验时的善恶美丑表现也是必要的,因为任何手段只是达到目的的途径,绝不能代替目的自身。韬晦有度,永远是智慧的形式之一,是狼性智慧的延伸。

狼之道七:

功成身退

狼的盘中佳淆,除一些弱小的野生动物外,它们也会捕捉羊、牦牛等家畜。狼在捕食这些家畜时,动作十分得敏捷。往往乘其不备,猛扑上去,首先咬断其喉管和动脉血管,接着拼命吸血,使牲畜失去抵抗力,迅速死亡。一只狼蹿进羊圈,一夜能咬死数十只羊。而实际上它顶多只能吃上一只。可见狼对牲畜的危害之大了。狼平时捕食的家畜主要是羊。因为羊的体形小、怯懦、容易捕捉。尤其是那些小羊羔,更是它们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猎物。一个老牧民讲过这样一件事:某日,他在山上挡羊,突遭暴风雪袭击,羊群惊散,四处奔跑。正当他忙于拦堵羊群时,一条狼猛扑过来,叼起一只羊羔,拔腿就跑。

狼在取得猎物之后,迅速离开,可谓“功成身退”,而进一步的引申,也就是急流勇退,见好就收了。也难怪这一法则从古至今在政治上运用之妙了。我国古代着名的军事家孙膑可谓急流勇退。马陵之战,孙膑因势利导,灵活地运用“围魏救赵”之战术,以强示弱,减灶诱敌,设伏马陵,一举全歼了魏军,取得了决战的胜利。马陵之战,同桂陵之战一样,是孙膑军事生涯中的“杰作”,也是我国军事战争史上的两朵并开的“奇葩”,充分显示了孙膑过人的军事谋略和杰出的指挥才能。马陵之战后,魏国元气大伤,国势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中原霸权。齐国则声威大振,威服诸侯,称霸于中原。孙膑则由此而名扬天下,实现了他平生的抱负。

时任齐国相国和邹忌,曾多次讽谏齐威王。邹忌身高八尺,相貌堂堂,却心胸狭窄,私心极重。齐对魏两次大战之前,他都坚决反对出兵。待田忌、孙膑凯旋之时,他心中的醋意可想而知。

随着孙膑、田忌威望的提高,邹忌担心自己的相位不稳,因此欲除掉田忌、孙膑而后快。

可能因为孙膑是个残疾人,同邹忌争夺相位的可能性不大,所以邹忌将目标首先对准了风头甚劲的田忌。

马陵之战结束不久,邹忌便找来亲信谋划如何除掉田忌。其亲信公孙阅出了个主意:“公何不令人操十金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乎不吉乎?’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之卜者,验其辞于王之所。”

邹忌闻计大喜,便派人到市中找卖卜者算卦,扬言是田忌派他去算的,要算算田忌如果要谋反,是吉还是凶。邹忌则随后派人将此人抓获,送到齐威王那里。

齐威王这时年纪大了,有点老糊涂了。他本来就对田忌手握重兵心有疑惧,听了邹忌的话,遂相信田忌有谋反的意图。而这时田忌正率兵在外,于是齐威王遣使召田忌回临淄,准备等田忌回到临淄后再审问此事。

孙膑此时也在田忌军中。他对齐国的政局及邹忌、田忌之间的矛盾洞若观火,及见齐威王无缘无故忽然派人来召田忌回临淄,感觉齐威王一定是听信了邹忌的谄言,认为田忌如果回到临淄,将凶多吉少。

田忌在孙膑最艰难的时候曾助其一臂之力,而且长期以来,二人合作得非常好,孙膑实在不忍田忌自投罗网,乃提醒田忌说,齐王一定听信了邹忌的谄言,千万不要自己贸然回临淄。情急之下,他建议田忌率军回临淄驱逐邹忌,说:“若是,则齐君可正,成侯邹忌可走。不然,将军不得入于齐矣。”

孙膑此言,实是要田忌举兵“清君侧”。与其成为邹忌案板上的肉,不如孤注一掷,与邹忌一决高低,这样,倒还可能死中求生、反败为胜。

田忌对孙膑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对他言听计从。他依孙膑之言,率兵攻打临淄。但邹忌也不是等闲之辈,早已作好了守城准备,田忌攻城不胜,眼见各地勤王之兵大集,只好弃军逃亡到了楚国。而孙膑于田忌攻临淄之时就已不知去向。

而孙膑在此时急流勇退更不失为一良策。孙膑以其战略家的头脑,对齐国政坛的错综复杂了如指掌,对邹忌其人也比较了解。他之所以厕身齐国政坛十几年,为的就是要报庞涓无端加害之仇。在马陵之战结束后,他的大仇已报,他也就应该为自己找个好的归宿,不可能迷恋政治,更不可能拖着残疾之体跟田忌逃亡楚国。

狼的这一法则在生活中运用自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实惠。而功成身退,做到不拖泥带水,更是一件难事,毕竟现有的舒适生活、条件或成就是自己辛辛苦苦“闯天下”打下来的,让任何一个人轻易地放弃都不是一件易事。

拿破仑生平最后一次检阅军队是在1815年6月18日清晨,之后,法军向滑铁卢开始猛攻,英国步炮兵以密集火力迎击,苏格兰骑兵跃马反击突入之敌。

傍晚,拿破仑亲率近卫队冲入英军纵深,在此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法军右翼突然传来炮弹的轰鸣和骑兵的呐喊——布吕歇尔率3万普鲁士军赶来参战!拿破仑仍下令继续进攻,并期望追击普军的格鲁希元帅也能随后赶到。

入夜时,普军冲破了法军右侧,拿破仑手下失去控制的部队向南四散奔逃,直至第二天才被收容起来,却因丢失了全部大炮难以再战。战场上遗弃下2.5万名死伤的法国军人和2.2万名死伤的英普联军官兵,哀号之声不绝于野,成为滑铁卢战场的最后景象。

后来,拿破仑回到巴黎宣布退位。他在去美洲之时被英舰截获,流放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那岛上,1821年在那里死去。

拿破仑曾取得了远超过此前的名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凯撒和菲德列大帝等世界着名统帅的战绩,但他不知道急流勇退的深层含义,一心想成为世界的主人。但最后也只能是先陷于西班牙游击泥潭,再败于莫斯科,功业终结于滑铁卢。如果拿破仑能够及见好就收——不攻打滑铁卢,他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可一切都已经过去,能够让我们深思的也只有:当退则退,当收就收,切莫太贪心。

刘邦灭项羽后入都长安,诸位开国元勋正喜气洋洋准备享受富贵荣华之时,为刘邦立下汗马功劳的首要谋士张良却突然病了,并且病得不轻,“杜门不出岁余”。张良病得如此厉害,为何身体比张良好的刘邦后来都病死了,而张良还活着?原因就在于张良知道自古功高之人少有长命者,于是他就急流勇退,见好就收。

刘邦佩服的人有张良、萧何、韩信三个,刘邦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而“三杰”中,韩信以“谋反”罪被戮于长乐宫,萧何以“贪污”罪被捕入狱,此皆功高震主之故也。敌国已破,劲敌已亡,留下这三个本事比刘邦大的人还有何用?难怪刘邦听说韩信已被吕后所杀的消息后,“且喜且怜之。”萧何经入狱之后,被吓破了胆子,在刘邦面前服服贴贴,如临深渊,如屡薄冰,多少减轻了刘邦的顾虑。而作为“三杰”之首的张良,此时自然成了刘邦的心腹大患。如果让他居于民间,只能让刘邦更不放心。所以,张良便“病”了,而且病得朝不保夕,此亦士人在封建专制重压逼迫下想出来的全身之策,外示病弱权作保命全身之计。可见张良之深谋远虑。

另一个就是清朝末世的曾国藩。他的湘军打进南京的时候,太平天国的王宫里面,有许多金银财宝,都被曾国荃搬走了。这件事,连曾国藩的同乡至交好友王湘绮,亦大为不满,在写《湘军志》时,固然有许多赞扬,但是把曾氏兄弟以及湘军的坏处,也写进去了。曾国荃的修养,到底不如哥哥,还有一些重要干部,对于外来的批评,都受不了,向曾国藩进言,何不推翻清朝,进兵到北京,把天下拿过来,更曾有人把这意见写字条提出。曾国藩看了,对那人说:“你太辛苦了,疲累了,先去睡一下。”打发那人走了,将字条吞到肚中,连撕碎丢入字纸篓都不敢,以期保全自己的性命。这时曾国荃很不服气,为此,曾国藩给他写了一首诗:“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问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劝他学习古人,明白“功高震主”的道理,当退时则退,不要术贪心。因此,曾国藩保全了自己和自己的家族。

秦朝的宰相李斯,是历史上一个很有名的人物,对秦始皇统一中国有很大的贡献。在古人看来,他本已应该满足了,但是他又十分迷恋权力和富贵,宦官赵高利用他这一弱点,诱迫他与自己合作,伪造秦始皇的遗诏,帮助秦二世胡亥夺取了皇位。后来这个指鹿为马的赵高,为了架空二世,篡夺朝内外的大权,就设计诬陷李斯,把李斯杀害了。到了被腰斩的那一刻,李斯才明白的一生是为名利二字所累,对儿子说,他非常想回到过去那个与儿子牵着大黄狗,一起从上蔡东门出去追逐狡兔的悠闲日子。但是那已经是不可能了,李斯的家族都被诛杀了。由此可见,悲剧之始就在于自己能否在已经取得相当不错的成就时急时收手。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功成身退”,乐又何少?

大凡智者都知道如果功成之后,不能够急时退身的话,小则失官,大则丢命。所以,功成身退。1371年,朱元璋授予为他平天下,治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伯温弘文馆学士,封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诚意伯。刘伯温为了免遭朝廷官场斗争的不测之祸,随即上书明太祖,要求辞仕过隐居生活。原因有二:一是青少年立下的报国志得以实现,位至开国功臣之列。二是他生就这豪爽刚正、嫉恶如仇的思想性格,在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时曾得罪过不少人,像宰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就是对明太祖朱元璋,他也常常直谏不讳。因此,他想尽早从官场的旋涡中抽出身来,激流勇退。洪武四年二月,刘伯温回到浙江青田南田山(今浙江省文成县)故里,在乡间每日读书吟诗,饮酒奔棋,谢绝同一切官府来往,静心修养,乐哉快哉。说刘伯温上书请求辞职含有被迫原因,还可以从他后来被朱元璋剥夺俸禄一事加以佐证。公元1373年,胡惟庸当上了亟相,他对刘伯温曾经在明太祖面前不同意自己担任丞相一事,怀恨在心,故诬陷刘伯温在故里谋占有王气之地为自己墓地,图谋不轨。朱元璋因疑心极重,遂于第二年下旨剥夺了刘伯温的俸禄。刘伯温被迫忍气吞声进京说明真情,不想在京积忧成疾,公元1375年3月他重病不起,被送回乡里,一月后逝世。

如果刘伯温在朱元璋登基称帝的前夕,隐退故里,恐怕也不至于后来遭到剥夺俸禄的冤屈。由此看来,政治斗争中的急流勇退宜早不宜迟,否则,虽辞职也难保全终身。

功成身退,避祸自保,避免与敌手正面相撞,使自己得不偿失,同时也体现一个人的胸襟。美国第一位总统乔治·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主动辞去大陆军总司令职务,不当国王当农夫,回到了蒙特维尔农庄当他的种植园主,重温“在葡萄树和无花果树的绿荫下享受宁静的生活”。嗣后,即在连任两届美国总统后,华盛顿又主动辞去总统职务,不搞终身制,可以说,华盛顿的任职与辞职,都是为国为民,不存在为个人索取什么,这充分体现了一个伟人的坦荡心怀和一位将帅崇高品格的风范。1782年,美国独立战争已结束,胜利后不久,一些阶层和集团都主张华盛顿效仿英国政体——君主制,“登基”做美利坚合众国的“国王”。华盛顿统率的军队也表示支持。对此,华盛顿表示愤怒和坚决反对。他挥笔疾书:“让我恳求你们,如果你们对你们的国家还有一丝尊敬之情,如果你们还为你们自己和你们的子孙后代着想,或者你们还尊重我的话,那么就从你们的头脑中彻底清除这种念头。我认为这个念头包藏着可能降临我国的巨大灾难。”1783年12月23日,华盛顿即在安那波利斯正式交还大陆军总司令委任状,返回到蒙特维尔农庄与家人团聚,恢复了一个平民的身份。

美国独立后,建立起来的是资产阶级和奴隶主联合专政。当时,软弱的联邦政府毫无实权,国库空虚,负债累累,投机商人囤积居奇,大发横财。作为革命原动力的广大人民群众仍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美国人民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1786年秋,在独立战争发源地的马萨诸塞州爆发了一场谢斯农民起义。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果实正“濒临混乱和毁灭的边缘”(华盛顿语)为此,华盛顿决定再度出山。1787年,华盛顿主持制定宪法会议。1789年,华盛顿又以他的特殊地位、荣誉和声望,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宪法规定,每届总统任期4年。华盛顿连任了两届后。就在他离世的前一年1798年,在美法关系恶化、战争一触即发之时,已经卸职回到蒙特维尔农庄的华盛顿,又应新总统的召唤重披戎装,担任一支新建军队的总司令,继续为国效劳。——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华盛顿任职与辞职的本质所在!更是功成身退的至高境界!

尤其是,当你已经预见到了将来的生存危机,而你想追求的又是另外一种生活的时候,不妨作个有先见之明的人,在恰当的时候选择毫不犹豫地“功成身退”,——现在的社会给我们提供了相当宽松的环境和各种各样的机遇,抓不抓得住全凭我们自己。

法则实例:钢铁大王卡内基

1848年初,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区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到了饱受经济危机之苦的苏格兰。顿时,整个苏格兰沸腾起来了。人们趋之若鹜,纷纷举家西迁,掀起一股空前的“移民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