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5146000000032

第32章 参禅篇(3)

师父在大徒弟面前夸奖小徒弟的灵巧,在小徒弟面前也同样赞叹大徒弟的细心,轮到小徒弟按摩左腿时,师父也说了:“小沙弥,你不可以轻心慢心喔!学学你师兄的细腻体贴,他每天按摩我的右腿时,一点也不打马虎眼,很认真仔细的,哪里像你,隔靴搔痒,一点也不着力痛快。”

小徒弟听了也中愤愤不平:“哼!一定是大师兄在师父面前破坏我的形象,害我挨了师父的教训,有一天势必让你后悔莫及。”

师父在大徒弟面前夸赞小徒弟的好处,在小徒弟面前表扬大徒弟的优点,使得两位弟子各有心结,彼此嫉妒猜疑。

有一天,有一家信徒的父亲举行八十大寿的庆生法会,师父就派大徒弟前往诵经祝祷。小徒弟看到师兄去施主家祈福消灾,拍掌欢喜,好极了!报复的机会来了,平常任你如何对师父谄媚殷勤,今天趁你不在家的时候,把你按摩的右腿打断了,没了右腿可以按摩了,看你又如何鼓动不烂的三寸长舌,赢得师父的专宠喜爱。

小沙弥主意以定,假意要为师父舒通筋骨,出其不备,把师父的右腿“咔嚓!”一声,活生生地折成两段。小徒弟看到自己的精心杰作,也不管师父的伤痛,得意洋洋欢笑雀跃,脑海里浮现出大师兄气愤、着急、无奈,搥首顿足、气急败坏的模样,想到这些,小徒弟嘴边的笑意更浓了。

大徒弟诵完经,赶回寺院向师父请安,一看他负责按摩的右腿,折成两截,不由得怒火中烧,气愤填膺,哼!一定是小师弟搞的把戏,我也把你按摩的左腿折断,让你也没有左腿可以按摩。大徒弟以牙还牙,也把师父的左腿打断了。

那位师父虽然去了风湿病痛的苦恼,但是代价却是两条宝贵的双腿。

醍醐灌顶

在批评和赞美别人时,无论是处于什么动机,都要适度,要把握好分寸。不要因为你的批评或赞美使得别人之间产生隔阂,甚至产生嫉妒。否则,不但会破坏别人之间的关系,往往还会给自己惹上麻烦。

§§§第12节心灵的虔诚才是最重要的

有一个佛教徒喜欢到寺院礼拜菩萨,他看到菩萨的法相庄严,心想:“如果我也能拥有这么一尊菩萨能够天天来顶礼膜拜,那该有多好啊!”

有一次,他出门办点事,在经过一家文物店的时候,看到里面摆设了许多的佛像案桌,个个手工精致,刀法细腻,每一尊佛像都雕刻得栩栩如生。浏览间,突然眼前一亮,有一尊骑在鳌龙上的白瓷观音,白衣飘飘,迎风婆娑而降;左手拿着净瓶,右手拿着杨柳枝,洒向人间,杨枝一滴真甘露,洒得山河遍地春。而且,菩萨慈眉善目,俯瞰着滚滚红尘被痛苦煎熬的众生。这位信徒非常喜爱这尊菩萨,于是用高价把菩萨像请购回家,他想:如此庄严的观音菩萨,应该请师父为我开光。于是毕恭毕敬地把菩萨迎奉到寺院,请方丈和尚慈悲为菩萨像开光。

开完光之后,信徒决定把观音菩萨暂时寄放在寺院的大雄宝殿中礼拜数日,蒙沾香火灵气。他每天准备丰盛的素菜、清香、水果、鲜花,去供养他的观世音菩萨。但是,案桌前往往已经摆满了其他信徒供养的东西,挡住了他的菩萨的视线,他想:“这些人岂有此理,怎么把供品堆积如山丘,让我的菩萨看不到我供养的东西。”

于是,他就趁着香灯师父不在殿内,于是动手把案桌中间的糕饼、菜肴等供品,搬到旁边的角落,然后把自己祭拜的东西往中间一摆,自鸣得意地说:“这样子菩萨就能看到我的诚意,接受得到我的虔诚供养了。”

这件事情虽然得手了,但是不久他又发现了让他生气的事情。原来,他为了表示对菩萨的恭敬心,买了最上等的沉香,每天早晚都到大雄宝殿来上香。三炷香一燃,大雄宝殿内顿时清香四溢,闻到的人精神为之一振。只见微风徐徐吹来,一缕缕袅袅的轻烟在殿内回荡飘移,从白瓷观音像面前飘到其他佛菩萨像的鼻子。

这位信徒一看,着急极了:“这怎么得了!我上好的沉香都被其他信徒所供奉的菩萨像吸光了,我的观音菩萨一点也嗅不到我特地为他准备的香供养。嗅不到香火,菩萨怎么会灵光呢?我得想个好法子,不能让其他的信徒拣了现成的便宜。”

他想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找到一条透明的吸管,一头接在环香上头,一头绑在白瓷观音菩萨像的鼻头,开心地说:“如此一来,别的菩萨像再也分不到一杯羹,我的菩萨终于可以专享我的香供养了!”

这样一来,虽然观世音菩萨像可以独自享受幽幽的沉香供养,但是一个月的交替蒙熏,硬是把原本白白净净的鼻子,熏成了黑乎乎的鼻子。

醍醐灌顶

《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拜佛有不可偏废的礼仪规矩,但是更重要的是心灵的虔敬。如果固执形式,一味地做表面工作,便不能与真理相契合,只有离佛道越远了。对于我们平常为人处事来说也一样,不能光注重形式,本质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第13节对已有的东西要负有责任

有位中年人,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非常沉重,生活压力太大,想要寻求解脱的方法,因此去向一位禅师求教。

禅师给了他一个篓子要他背在肩上,指着前方一条坎坷的道路说:“每当你向前走一步,就弯下腰来捡一颗石子放到篓子里,然后看看会有什么感受。”

中年人就照着禅师的指示去做,他背上的篓子装满石头后,禅师问他这一路走来有什么感受。

他回答说:“感到越走越沉重。”

禅师说:“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时,都背负着一个空篓子。我们每往前走一步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因此才会有越走越累的感慨。”

中年人又问:“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减轻人生的重负呢?”

禅师反问他说:“你是否愿意将名声、财富、家庭、事业、朋友拿出来舍弃呢?”

那人答不出来。

禅师又说:“每个人的篓子里所装的,都是自己从这个世上寻求来的东西,一旦拥有它,就要对它负有责任。”

醍醐灌顶

我们往往感觉到负担越来越大,是因为我们得到的多,想得到的还很多。既然是自己得到了又不愿再失去的东西,或是还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就必须对已得到的和想得到的东西负有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减轻人生的重负。

§§§第14节之所以被别人看重,往往只是因为有用处

有一家人很穷,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下雨了房子就漏雨,而他们只能用一个破瓦盆来接水。家门口用来擦鞋的垫子也是一条脏兮兮、皱巴巴的麻袋。虽然没有破,但麻袋还是为此觉得自己既卑贱又可怜!它难受极了,整天无精打采地匍匐在地上。

突然有一天,那家穷人暴富了。他们的钱把家里所有的容器都装满了后还有一大堆。主人把麻袋也捡回了家,把它洗得干干净净,装进了不计其数的金币!

从此,装满了金币的麻袋再也不用待在门口被别人踩来踩去。现在,它住在一个宽敞的大铁箱子里,风吹不着,雨淋不到,苍蝇也叮不着,享受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每有主人的朋友来拜访,主人就会打开铁箱,指着麻袋说:“瞧,我的宝贝!”那些人就会盯着麻袋,面露羡慕之色,不停地喊着:“天哪!天哪!”没有朋友来时,主人每天也要花许多时间搂着麻袋,一边抚摩着麻袋,听着里面金币撞击的声音,一边喃喃地说:“哦,我心爱的!你是我的希望!”

久而久之,麻袋变得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了,经常口出狂言,说这个不好,骂那个不是。奇怪的是,不论麻袋说什么,说得对不对,别人总是对它笑脸相迎,点头哈腰,连连称是。

这样的情况维持了一段时间,后来,麻袋里的钱开始慢慢减少了,主人和麻袋在一起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再也没有朋友来欣赏它赞美它了。

直到有一天麻袋里的金币一个也不剩了,原来,主人破产了,这家人又成了穷人。麻袋又重新被丢在门口,人们在上面擦鞋或者蹭脚底下的泥。

麻袋很痛苦,它问佛陀:“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佛陀只回答了两个字:“用处。”

这时候,麻袋才明白自己是因为什么被主人看重的,又是因为什么它的地位一落千丈的。

醍醐灌顶

有的人在借着别人的光发亮而不自知,并且还很洋洋自得,这样的人就是没有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错把别人的荣耀当成自己的了。当一个人被别人看重的时候,不是因为别的,往往只是因为有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