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30天精通心理学全集
514400000031

第31章 教育中的心理学—了解教育孩子的玄机 (1)

俗话说,孩子身上无小事,儿童时期是个体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接受教育最好的时期,此时对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

布猴妈妈的启示—有奶不是娘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无论是什么样的婴儿,都喜欢母亲,喜欢和母亲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传统的心理学认为,小孩子因为母亲在他饿时给他食物、在冷时给予温暖、在不舒服时给予帮助,因而对母亲产生了依恋。这个解释似乎很合乎逻辑,但是,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在1958~1961年所做的实验却使人大吃一惊。

在这一实验中,哈洛把刚刚出生的婴猴从母猴所在的笼中取出,放到另一个装有两个人造代理母亲的笼子里。人造母亲用金属丝编成,一个纯金属丝的人造母亲胸前安有一个奶瓶,另一个的表面包裹着柔软的布,但不安奶瓶。按理说婴猴应该经常爬在安有奶瓶的金属丝妈妈的身上,然而结果却相反,婴猴只是在肚子饿吃奶的时候爬到金属丝妈妈身上,而大部分时间都爬在布妈妈身上。如果在布妈妈身上也安上奶瓶,那么婴猴就几乎不接触金属丝母亲了。如果在婴猴下地玩耍的时候,突然放入一个自动玩具,婴猴看到玩具后吓得马上逃到布妈妈身上,但是不久它就开始观察这个恐怖刺激,然后下地试探接触,最后就会去掉害怕而玩弄起这个玩具来。但是,对于在只有一个金属丝母亲的笼子里生长的婴猴重复这样的实验,则不会出现上述的情况,婴猴看到自动玩具后极端恐惧地躲在一边,一直不敢去碰那个自动玩具。

实验表明,婴猴对母猴的依恋主要不是有奶吃,而是有柔软、温暖的接触。推而广之,小孩子依恋母亲也不能完全用“有奶便是娘”来解释,这里同样有一个小孩子需要柔软而温暖的皮肤接触的问题,儿童只有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才能健康地成长。

在哈洛的另一个实验中,将刚出生的婴猴分为四组,即一组由母猴喂养,一组由金属丝母亲喂养,一组由布母亲喂养,一组单独放在一只笼子里人工喂养,而且每一组又进一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每天几次让它们与其他小猴子接触玩耍,另一种是不让它们与其他小猴子接触。这些小猴子长大以后,在行为和情绪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差异。由母猴喂养并与其他小猴子接触的猴子行为最正常,而且母性也最强,但不与其他小猴子接触的猴子则比较胆小。单独人工喂养并不与其他小猴子接触的猴子行为反常、孤僻、不合群、胆小、没有母性,但与其他小猴子接触的猴子则行为基本上是正常的,不过表现得十分好斗,没有母性,甚至虐待自己的子女。另外两组猴子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介于上述两组之间。

由此可见,父母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给予婴儿的不仅是食物,也包括他们的爱抚、赞许和爱。

一位爸爸下班回家很晚了,很累并有点烦,他发现五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

“爸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什么问题?”父亲回答。

“爸爸,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说着。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哀求着。

“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20美元。”

“喔!”小孩低着头这样回答,接着说:“爸爸,可以借我10美元吗?”

父亲发怒了:“如果你问这问题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或东西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小孩安静地回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这位父亲坐下来还对小孩的问题生气。

他怎么敢只为了钱而问这种问题?约一小时后,父亲平静下来了,开始想着自己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他应该用那10美元买小孩真正想要的,他不常常要钱用。

父亲走到小孩的房门并打开门,“你睡了吗,孩子?”他问着。

“爸爸,还没睡,我还醒着。”小孩回答着。

“我想过了,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着,“我将今天的闷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10美元。”

小孩笑着坐直了起来,“爸爸,谢谢你!”小孩叫着。接着小孩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了的钞票。

父亲一看,很奇怪。小孩慢慢地算着钱,接着看着他的爸爸。

“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问我要?”父亲生气地问。

“因为之前不够,但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爸爸,我现在有20美元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请你明天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就像故事中的父亲一样,现在的父母们总是很忙,在事业和孩子之间选择了事业,于是把孩子一个人孤零零地扔在家中。“爸爸,陪我一起玩吧。”“别烦我了,没看我正忙着吗?”“妈妈,给我讲个故事吧。”“乖,宝贝,妈妈上班回来,辛苦一天了,你自己玩吧。”这些对话,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常常都在我们的家庭中上演呢?可怜的孩子,最终只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电视机—这个有画面、有声音的电子保姆。

哈洛有关布妈妈的研究无疑给我们那些忙碌的父母们上了重要的一课。有人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天经地义,就如同本能,无需学习。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懂得如何做好父母。做好父母本身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它要求父母要有责任心、有能力、有耐心,最重要的一点,要有爱心,这才是孩子生命元素的NO1。

很多父母都在抱怨,自己整天在公司没日没夜地工作,目的就是希望能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环境,这样就能送孩子上更好的学校,给孩子买更多的资料,准备更先进的电脑。父母们含辛茹苦,似乎有充足的理由证明自己做得有多么称职。可为什么孩子就是不领情,觉得父母根本不关心他们,不在意他们,感受不到父母对他们的爱?为人父母者,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你到底给了孩子什么?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肯定的微笑、一次善意的提醒、一份无条件的理解,还是一个自动洗衣机、一个自动售货机、一个自动提款机?就像小猴子不喜欢只能提供食物的“金属妈妈”一样,孩子也不喜欢只能提供食物、金钱的“机械父母”,他需要一个关心他、爱护他、理解他的父母。

这不仅对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或者其他的教育工作者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不论是为人父母,还是为人师者,请你们不要再吝啬自己对孩子的关爱,也许仅仅是举手投足间的关爱、呵护,就能影响并改变孩子的命运。

“弄假成真”的谎言—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1968年的某一天,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来到一所小学,说是要进行一个试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这18个班的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未来发展趋势测验”。测验结束之后,他们给每个班级的教师发了一份学生名单,并且告诉教师,根据测验的结果,名单上列出的学生是班上最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出乎很多教师的意料,名单中的孩子有些确实很优秀,但也有些平时表现平平,甚至水平较差。对此,罗森塔尔解释说:“请注意,我讲的是他们的发展,而非现在的情况。”鉴于罗森塔尔是这方面的专家,教师们从内心接受了这份名单。尔后,罗森塔尔又反复叮嘱教师不要把名单外传,只准教师自己知道,声称不这样的话就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雅各布又来到这所学校,并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复试,奇迹出现了:他们提供的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都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而且更乐于与别人打交道。

这就是罗森塔尔和雅各布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其实他们提供的名单是随意挑选的,罗森塔尔根本不了解那些学生,而且也没有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的谎言”。

但是这个谎言却成真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罗森塔尔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在人们的心目中有很高的权威,人们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因此,教师们认为名单上的学生很有发展的潜能,因而寄予了他们更大的期望。虽然教师们始终保守着这张名单的秘密,但在上课时,他们还是忍不住给予这些学生充分的关注,通过眼神、笑貌、音调等各种途径向他们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这些学生也感受到了这种期望,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变得更加自信、自爱、自尊、自强,结果真的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最终成了优秀的学生。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由于积极期望在此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而人们又将“罗森塔尔效应”称为“期望效应”。期望是人类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在教育过程中,“期望效应”常常可以发挥强大而神奇的威力。

罗森塔尔的实验告诉我们,对孩子的热切期望对孩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人们通常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罗森塔尔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

有人曾对少年犯罪儿童做了专门的研究,研究发现,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许多孩子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由此可见,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中,积极的心理期待对孩子的自我肯定和未来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有些家长因孩子的学习状况不尽如人意,费了一番工夫不见效果,就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了失望情绪,随之而来的是训斥、埋怨甚至讽刺打骂。由于不能满足家长的期望而对孩子施以心灵或身体的虐待是很不理智的,改变不了孩子的现状,弄不好,还会产生更消极的影响。正确的做法是,不论孩子学习出现什么样的挫折、反复,家长永远要对孩子说:“只要你认为自己确实尽力了,我们就接受任何结果。”同时,家长还要对孩子说:“我们相信,你能行,你还有潜力,还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让孩子经常从父母的教育态度中感受到家长的心理预期,得到父母的尊重,孩子就会保持一种向上的力量;反之,如果过低地估计了孩子的能力,放弃了对孩子的期望,断定自己的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好,将来不会有出息,那可真要耽误孩子终生了。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天才,但这种可能的实现,取决于父母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那样去爱护、期望、珍惜这些孩子。孩子的成长方向取决于父母和老师的期望,简单地说,你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