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大自然的故事
5133100000009

第9章 美丽的昆虫世界(4)

萤火虫不仅能够点亮身上的灯,而且还能自由地调节灯的亮度。当萤火虫身上的细管里面流人的空气量增加时,身体获得的氧气就会更加多一些,这样光的亮度就会变得强一些;如果阻止空气流人体内,光亮就会减弱甚至消失。萤火虫的这种本领不仅仅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技艺高超,更重要的是能够应付外来的危险。

萤火虫点亮自己的灯,其实也就暴露了行踪。当它发现有危险靠近自己的时候,它就可以通过减弱灯火或者熄灭灯光,让自己隐藏在漆黑的夜色中。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明明就在刚才,我们清楚地看见它在草丛里发光,并且飞旋着,但是,只要我们的脚步稍微有一点儿不经意,发出一点儿声响,或者是我们不知不觉地触动了旁边的一些枝条,那个光亮立刻就会消失掉,这个昆虫自然也就不见了。

但是奇怪的是,雌萤火虫没有调控光亮的能力,即便是受到了极大的惊吓与扰动,都不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不信的话,你可以把一个雌萤火虫放在一个铁丝笼子里,空气是完全可以流通的。然后你可以任意制造噪音,就算是爆炸声也行。雌萤火虫好像聋子一样,什么都没有听见似的,光亮如故。你还可以给它泼水,结果还一样,灯依然明亮。

不过有一种情况是例外的。如果你往笼子里面灌人烟气,光亮马上就减弱了。等到烟雾全部散去以后,那光亮便又像刚才一样明亮了。假如把它们拿在手掌上,然后轻轻地一捏,只要你捏得不是特别的重,那么,它们的光亮并不会减少得很多。总之,到目前为止,我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办法让雌萤火虫完全熄灭光亮。

如果我们从它发光的地方,割下一片皮来,把它放在玻璃瓶或管子里面,虽然并没有像在活着的萤火虫身体上那么明亮耀眼,但是,它也还是能够从容地发出亮光的。因为,对于发光的物质而言,是并不需要什么生命来支持的,只要有氧气就可以。于是我们可以推断,即便连接呼吸器官的细枝不再输送氧气,即便是在水中,萤火虫身上的这层外皮同样都会发光。

萤火虫发出来的光,是白色的,非常柔和而且幽静,没有一点儿剌激感,就像星星的光华被这只小小的昆虫给收集起来了一样。让我们怀疑天上的星星原本就是无数萤火虫在那里睡眠。

萤火虫的一生都是“光耀门楣”的,从卵开始,到幼虫,到成虫,再到死亡,总是发着光。它们永远为自己留一盏希望的灯!

肉蓝蝇的生育

大家相信吗,苍蝇一年内可繁殖10-12代。而又因其具有一次交配可终身产卵的生理特点,一只雌蝇一生可产卵5~6次,每次产卵数约100-150粒,最多可达300粒左右。

苍蝇多以腐败有机物为食,因此常见于卫生较差的环境。苍蝇具有舐吮式口器,会污染食物,传播痢疾等疾病。

在生态系中,苍蝇的幼虫扮演动植物分解者的重要角色。苍蝇的成虫由于嗜食甜物质,因此也能代替蜜蜂用于农作物的授粉和品种改良。

临床医学上,活蝇蛆可接种于伤口之中,起杀菌清创、促进愈合之作用。富含蛋白质的蝇蛆又是重要的饵料、饲料,可工厂化生产。

肉蓝蝇就是苍蝇的一种。

在田间,肉蓝蝇出现得就比较晚了,到了早春2月,我们才能看见它们贴着朝阳的墙壁取暖。4月,我们看见许多的肉蓝蝇在月桂树上,它们在那里交尾。秋天和冬天快来临的日子,很多的肉蓝蝇飞到了我们的家里,在我们家里避寒。于是我们在想,既然我们和肉蓝蝇这么接近,为什么不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来开展我们的研究呢?

我们把肉蓝蝇放在一个大金属网罩里面,这个网罩盖在装满沙土的罐子上。然后在网罩里面放上一碗蜜,算作供养肉蓝蝇的食物。用从园子里面抓回来的小鸟作为它产卵的地方。

把一只死鸟放到了网罩里面。网罩里面现在有一只肉蓝蝇,它挺着一个大肚子,看样子是要产卵了。果然,一个小时以后,肉蓝蝇慢慢地来到了那只小鸟的尸体旁边,仔细观察着这只鸟,从头部看到尾部,又从尾部看到头部。观察了好几次之后,选中了鸟的眼睛。然后它悄悄地靠近那里。

它把自己的产卵管拿了出来,然后弯成直角插进鸟喙的联合处,一直插到底部。这个动作持续了半个小时,肉蓝蝇正在专心致志地产着卵。它并不是一次性地把所有的卵都产完,而是间隔一会儿继续产。每次产完以后,它都会飞到网纱上面休息片刻,两条腿来回地搓来搓去,把产卵管搓得干干净净。估计是为下次使用创造良好的卫生条件吧。

不久以后,它又感觉到自己的肚子开始膨胀了,这意味着动了胎气,于是又飞回到了鸟的眼睛处开始产卵,然后又飞回到网纱上面稍作休息。就这样,肉蓝蝇来来回回地产完了所有的卵。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使命以后,这只肉蓝蝇就安息了。我们来看看它把卵都产在什么地方了。

鸟的喙是紧闭着的,自然合拢的大腭就像两个酒桶一样,底部有一个槽,非常狭窄,只能伸进去一根马鬃。虽然小,但肉蓝蝇仍然有办法,它用自己那一个更细小的输卵管从这个槽插进去,然后将自己的卵产进去。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鸟的喉咙口、舌头底和软腭上密密麻麻地贴了一层肉蓝蝇的卵,看上去卵的数量还不少。为了看清楚鸟体内卵的变化情况,用一根小木棍把鸟的两片大腭打开。我们发现,过了几天,卵就孵化成幼虫了。这些幼虫成群地蠕动着,离开了出生的地方,往喉咙的深处爬去。

如果鸟喙的地方没有能发现任何通向体内的人口,肉蓝蝇也可能在鸟的眼睛处产卵,主要是在眼皮与眼球之间。卵产好后的几天,幼虫孵化出来了,它们就往眼球里面钻。看来眼睛也是进人体内的良好通道。

还有没有别的通道可以放卵,以便于幼虫可以在孵化后爬到鸟的体内呢?有!就是鸟的伤口。我们再做一个实验,这只鸟的胸部有一个伤口,不过伤口没有流血,而且我还有意地把鸟毛给梳理好,用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但是肉蓝蝇似乎有灵感。它很快就飞过来,从头到尾地打量这只鸟,然后落到鸟的身上,用前足拍打鸟的身体。这是它检查猎物的一种方法吧,它根据拍打得到的反弹力,可以了解在羽毛下面的情况。当然,苍蝇的嗅觉也能派上用场,虽然可以,但是不会有太大用场,因为这只鸟还没有腐烂。

就这样,肉蓝蝇找到了伤口。这个伤口没有血液,并且被羽毛给封死了。怎样才能把卵给产进去呢?肉蓝蝇正在想办法。肉蓝蝇立在伤口处的羽毛上,一动不动,一直坚持了两个小时。我们不知道它在干什么。

等它飞走以后,我赶紧检查这只鸟的伤口。我们发现皮肤和伤口上什么都没有。将伤口处的羽毛拔掉,并且挖开伤口。当挖到一定深度的时候,我们才看见深埋在里面的卵。原来肉蓝蝇的输卵管是可以伸缩的,可以穿过厚厚的羽毛,将卵产在伤口的深处。大致数了数,可能一个卵袋里面有三百多粒卵,真是惊人的数目啊!

如果鸟没有伤口的话,肉蓝蝇会把卵产在什么地方呢?为了找到答案,我们把鸟全身的羽毛给拔光,而且还把鸟的头给包起来,不让肉蓝蝇在那里产卵。这时候,我们看见肉蓝蝇在鸟的身上慢慢地走着,长时间地侦探着鸟的身体,可是毫无结果。最后没有办法了,肉蓝蝇只好求其次,找到了一个皮肤比较细嫩、光线比较弱的隐蔽之处产卵。因为皮肤细嫩,孵化出来的幼虫才有可能钻出皮肤,光线阴暗也适合这类昆虫生长。最后它选择腋窝和大腿根部与肚子交接的地方。不过卵的数量不多。这说明肉蓝蝇不怎么看好这块地方,只是凑合一下。

如果这只鸟毛没有拔的话,苍蝇连隐蔽的地方都找不到,也就没有办法产卵了。

我们变本加厉,干脆用一张人造皮将这只鸟给包起来。这种人造皮倒不是真正的皮,只不过是一张纸罢了。将一只死鸟用这种办法给包裹了起来,然后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随着一天到晚的日照角度的变化,它们有时处在太阳的光照下面,有时却陷人到阴影之中。它们的肉散发着某种味道。这种味道最能吸引肉蓝蝇。而且实验室的窗户一直是敞开的,任由外面的肉蓝蝇顺着肉的味道飞进来。

你看,它们忙碌地在这只套上了人造皮的鸟的身上走来走去,但是却无从下手。没有一只肉蓝蝇在鸟的人造皮上面产卵,甚至它们都没有尝试把产卵管插人到这层纸的折缝里面。产卵期过了,在鸟身上一粒卵都找不到。肯定是这些苍蝇知道自己的产卵管穿不透这一层纸,即便是产了卵,卵孵化出来的小虫也戳不动这些硬的皮肤,所以索性放弃了这个近在眼前的风水宝地。

就这样,准备的那一只穿着人造皮的鸟在实验桌上竟然放了三年。这三年之间,没有一只肉蓝蝇在它的身上产卵。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三年过去了,这只鸟仍然放在这里。有时候打开人造皮套子来看,那只小鸟完好无损,羽毛很整齐,连一点儿腐烂的臭味都没有。它已经变成了一具木乃伊了。

还以为它已经腐烂得成了一具骷髅架子,像露天的全身流脓、淤积血块的尸体那样恶心,但是一点儿也没有那样。尸体逐渐失去了水分,变干、变硬,然后活生生的一具木乃伊就横空出世了。现在明白了,尸体要腐烂,少不了这些吃腐肉的昆虫,它们是良好的腐化剂。

这个实验可以证明在集市上发生的事情。在集市上,各种野味被一丝不挂地拴在绳子上叫卖,有山鸡、野鸡、云雀、鹌鹑等。它们就这样暴露在苍蝇的眼前,为它们提供了良好的生育环境。等到顾客把这野味买回家,准备拿来做成美味佳肴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野味已经被蛆虫占领了。

不过,刚才我们谈到肉蓝蝇在找不到人口的动物尸体上是不会产卵的,但是事实却不总是这样。有的时候它们在面对有坚硬的表壳保护的尸体的时候,却大胆地将卵产进去。不信,我们可以看看这个例子。

一个大约一米高的金属白盒子里面装着一块鲜美的肉,白盒子的盖子有一点儿没有能够封上,露出一丝缝隙。这时候,从缝隙溢出的微微的香味吸引来了一只或两只肉蓝蝇。它们在金属的外壳上面探测了一下,想找到一个人口。但是没有办法,这块金属皮太厚了。于是它们来到了这块金属盒子的盖子下面,把自己那像针一样的输卵管插人到缝隙里面,将卵放了进去。不管卵是产在缝隙外面还是缝隙里面,排列都很整齐。为什么这一次肉蓝蝇在金属皮上面产卵,而不在前面那只用纸包裹起来的鸟身上产卵呢?难道是因为它喜欢金属皮,而不喜欢纸皮吗?

不是这样的。因为另外一个实验推翻了这种假设。我们把金属盖子拿掉,用一张纸绷紧了,粘在盒子的口上,然后用小刀在新的盖子上割开了一条缝。这一次,也是纸,但是肉蓝蝇却欣然接受,在纸缝里面产卵了。

这一下我明白了,原来肉蓝蝇有着深厚的洞察功底,它们知道哪一道缝隙足够大,能够让未来孵化出来的幼虫穿透阻力,打开一条求生的道路。如果存在这样的缝隙,不管是纸的还是金属的,都是可以考虑的,否则它们根本就不会光顾。

这是我们的一个发现,但是好奇的我们还是不满足,还想要了解隔在鲜味和它之间那一层障碍物的颜色、光泽和硬度对于肉蓝蝇决定是否产卵有没有关系。

为了搞清楚究竟会怎样,我们又做了一个实验。找来一些小的宽口瓶,每一个瓶子里面放一块鲜肉。瓶子的盖子各式各样,有的是用彩色纸做的,有的是用漆布做的。这时候,这些肉蓝蝇飞过来了,可是没有一只有在这些瓶盖上产卵的意向。接着,用小刀在这些盖子上面划出一条小缝,这些肉蓝蝇马上改变了主意,跑到小缝上面产下了白色的卵。这些障碍物的颜色、光泽和硬度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到现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了:在产卵的时候,肉蓝蝇不会对产卵地方的颜色、质地、材料等产生兴趣,关键的是这个地方是否能够让它们的幼虫孵化出来以后,可以安全地爬出产卵地,并且找到食物。如果能,肉蓝蝇就会选择那个地方作为产卵之地。当然,如果这个地方非常适合养育后代,肉蓝蝇会多生几个卵,不然的话就会少生几个。一切的决定,全凭肉蓝蝇的侦察和直觉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