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培养孩子成功特质的100个强者故事
5133000000089

第89章 汉尼拔——足智多谋的军事天才

迦太基是公元前6世纪时期的一个奴隶制国家,位于非洲北部(现在的突尼斯),汉尼拔是这个国家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统帅。

汉尼拔是迦太基将领哈米尔卡尔?巴尔卡的儿子,童年是在迦太基和罗马的战争中度过的。

战火锻炼了汉尼拔,他9岁的时候,父亲命令他跪在祭坛前发誓:长大成人后,一定要和罗马誓不两立。在父亲的影响下,汉尼拔的军事天才逐渐显现出来,25岁时,他便成为迦太基驻西班牙部队的最高统帅。

汉尼拔从小就跟着父亲在军营中磨炼,不但具备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胆识过人,善于用兵。平时,他与士兵同甘共苦,生活俭朴;战时,他身先士卒,深受士兵的拥戴。有人曾这样评价他:“没有一种劳苦可以使他的身体疲乏或精神颓丧。酷暑也好,严寒也好,他都能受得了。无论在骑兵还是步兵里,他总是把其他人远远地抛在后面,第一个投人战斗,交战之后,最后一个退出战场。”

汉尼拔成为统帅后,不忘父亲让自己立下的誓言,开始积极筹备对罗马的战争。他不但拟订了古代战争史上少有的周密而详尽的作战计划,还暗中派了许多秘密使者,去拉拢那些对罗马心怀不满的希腊城邦站在自己的一边。汉尼拔完成一系列对罗马人作战的准备之后,决定让罗马人首先向迦太基宣战。为达此目的,他首先进攻罗马的西班牙同盟者——富足的萨贡姆城。

萨贡姆城遭到迦太基的突然袭击后,急忙派使者前往罗马求援。罗马元老院向汉尼拔发出警告,汉尼拔反而责备罗马干涉萨贡姆内政。公元前218年,罗马向迦太基宣战——迦太基与罗马的第二次战争在汉尼拔的精心策划下正式拉开了序幕。

战争开始后,汉尼拔避开罗马的主力,冒着极大的危险,率领大军从小道翻越了人迹罕至的阿尔卑斯山,攻入意大利本土,出其不意地给了罗马军队一个沉重的打击。罗马军队措手不及。本来罗马人打算兵分两路:

一路从西西里进攻迦太基本土;一路从西班牙登陆,以牵制汉尼拔的军队。汉尼拔的战术彻底打乱了敌人的计划。

汉尼拔指挥的这次跨越阿尔卑斯山的远征,行程近九百公里,大军克服了许多艰难险阻,只用了33天时间就越过了冰雪覆盖、山高坡陡、气候恶劣、岩多路滑的阿尔卑斯山。走完这段异常艰苦的征程后,汉尼拔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巨大的,他的由九万步兵、一万两千骑兵和几十头战象组成的大部队只剩下两万步兵,六千多没有马的骑兵和一头战象了。好在不久前刚被罗马人征服的内阿尔卑斯山居民仇恨罗马统治者,所以汉尼拔的军队下山时,一些高卢部落纷纷来投奔,汉尼拔又得到了充足的人力和马匹。经过休整,精力充沛、斗志旺盛的迦太基士兵一举打败了罗马部队。这一胜利使很多徘徊观望的高卢人转到了汉尼拔的部队。

公元前217年6月,汉尼拔采取迂回战术,在意大利中部的特拉西美诺湖畔设下埋伏,把罗马四个军团近三万人的队伍引进了三面环山、一面临湖的峡谷中,汉尼拔带领的军队在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内便彻底击溃了罗马的大军,三万人马仅仅只有不到六千人突围。汉尼拔采取了步步紧逼的战术,在一个小村庄中将这六千人全部俘虏。汉尼拔区别对待俘虏,命令给罗马士兵全部戴上枷锁,立即释放了其中的意大利人。

汉尼拔非常善于利用罗马和意大利各同盟之间的矛盾,孤立和削弱罗马。与此同时,他还与地中海沿岸的罗马邻国结成反罗马联盟。汉尼拔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立下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