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神仙野闻录
5111700000154

第154章 学习军务

时间慢慢溜走,但仍然没拿出具体方案出来,按袁大人提出的招募流民青壮入东平卫,那么既增加了山东各府的财政支付,还增加了兵甲负担,当然别人要反对。

还有东平卫的钱粮军饷的支付渠道和各级指挥官员如何分配,要不要从各卫所抽掉,抽到后会不会影响其它卫所的作战力,这些都是问题,关键是对自己有没有利益和好处才是大家真正关心的。最后会议不欢而散,袁总督要求各位大人回去后再仔细思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五日后大家再一起决策怎么组建这个东平卫。

会议散后林寒陪着袁大人回到后宅问道:“袁大人,为何都指挥使沐大人和按察使庞大人强力反对从各大卫所抽到军士组建新的东平卫呢?”

袁大人想了想对林寒道:“山东共九卫十所,林记室不妨算算共有多少兵力?”林寒就算起来:一个卫按五个千户所组成,一个千户所1120人,五个所就是5600人,九个卫就是伍万零肆佰人;千户所由千户率领,辖10个百户所,共1120人,百户所由百户带领,辖2个总旗,共112人;总旗辖5个小旗,共50人;小旗10人。十个所就是11200人,这么算来山东的正规兵力就有61600人,还有各地边兵和民兵,怎么也有近八万人吧。林寒回答道各种兵力总数加起来怎么算都有近八万人。

袁大人点点头说:“按开朝初年,山东的兵力加起来有十万之众。这此年因官府和指挥司下面各级官吏的层层盘剥,已让最下面的士兵们得不到任何好处,就算战死了也得不到任何安置,而他们还吃空头兵饷,喝将士骨血,早已让下面的军纪涣散、军法败坏、冲突不断,矛盾激化,而越来越多的士兵逃亡,已造成各大卫所的军力日益虚弱和不堪使用,才造成今日面对白莲教无能无力之局面。去年从各大卫所抽调两万士兵来济城整训,林记室,你看到的那些衣衫褴褛、面有饥饿和兵甲不整的事情你就不难理解了。”

林寒想了想说起这事,难道山东的兵力根本就没有自己算出来的这么多,而各种兵力全加起来也最多四五万人,而且抽调来的人更多的是民兵和边兵临时组建的?袁大人点头认可说这就是为什么都指挥使沐大人和按察使庞大人反对的原因。如果东平卫抽走五千人,那么抽调的肯定是各大卫所的主要兵力和精锐,这对九卫十所的打击可谓是又狠又绝,稍不注意就会暴露出所有见不得光的东西出来,那么这二位大人的官也是当到头了,按朝廷律法那也是抄家灭族之大罪。就算是济城卫是山东最好的一支部队,现在也最多才三千多人,远远没有兵籍上所说的五千六百人。

林寒听到这话后就是一身鸡皮疙瘩冒了出来,这都什么情况啊,难怪袁大人想自己单独组建一支队伍,要真是凭山东的九卫十所,不知猴年马月才能把白莲平息下去。难怪山东的局势恶劣成这样,难怪白莲教的人如此大胆猖狂。这都是官府自己造成的,都是朝廷压榨太狠,官吏剥削太重,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啊!

林寒对官府的所做所为在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也为官府感到悲哀,难怪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官府都把平头百姓当成了寇仇土芥,这些人不起来造反才是怪事呢。更不说白莲历来都是跟官府做对,又在一旁蛊惑,不闹事才是怪呢。

林寒也不管,也管不着,这些都不是自己现在有能力或有本事去操心的,自己现在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还没弄清楚呢,不如回去读两天书扎两天枪法才是正理。儒家讲《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怎么也得先把自己的心给正了,身给修了才行。

又过了五天,到了袁大人定下的再次商讨组建东平卫的大事。这五天里林寒虽没有出门,但也知道外面又发生了一些大事。有白莲教组织起信众在唐赛儿曾经对抗官府的益都卸石寨以“官府无道,日月无光、无生老母、真空家乡”为号召集人员举事,前去平乱的益都官军被打得一败涂地。这更引起了其它一些地方又纷纷效仿,一时山东各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人人自危不安。

所以这次商讨大会开得很是顺利,布政使候建瓯也没跳出来反对,但对布政使要出的钱粮卡得很紧不松口。没一个时辰就达成了如下协议:山东新组建的东平卫从各大卫所抽调指挥骨干,搭设架子,再由山东总督衙门负责招募流民乱民中的青壮一千人,先成立一个千户所。以后再根据财力和实际情况再招募编成五个千户所的兵力。暂时由都指挥司和布政司筹集这一千人的钱粮兵饷。并由济城卫副指挥使徐刚担任新东平卫千户、济城卫副千户屠滔担任副千户,军址设在南门外南城校场。

会议一散,袁大人命书令事曲阳拟定抽调文书,并按去年总督衙门亲自出马锁定的一些优异的军士前来报道,各卫所不得阻挠,否则严惩不怠。另起拟招募文书,下发济城府各大州县,要求各州府组织各滞留在济城州县的流民灾民的青壮前来报名接受挑选。

袁大人叫来林寒,问林寒要不要去东平卫试试,主要是去参与东平卫的组建事宜。林寒想自己也看了几个月的兵书了,也接触过去年整训时的一些事情,自己去了不但能深入学习军队的组建事宜,也能更多的学到一些打仗经验,这更是一个学习机会,自己不能只会纸上谈兵。

林寒不想就此放过答应了,但心里还是有一些担心,说自己什么都不懂,去了万一丢脸就不好看了,自己丢脸无所谓,自己的脸皮厚,但人人知道自己是袁大人的私幕记室,怕给袁大人丢脸。

袁大人对林寒说:“我派袁勇陪你去,你只需少说多看,少指多想,少滋多问,少仗多学,慢慢来,人不是天生就会,多学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