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跟着皇妃学美容:十大皇妃美人计
5108500000005

第5章 香体:水殿风来暗香满(1)

唐代诗人李白有诗云:美人在时花满房,美人去后留空床。床上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有余香。

这首诗,把香与美人连在了一起。所谓“闻香识女人”!每个女人身上都会散发出不同的味道,而这种各自不同的迷人体香,则是女性魅力的一种个体展现!

明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寄·声容部》上说:“名花美女,气味相同,有国色者,必有天香。天香结自胞胎,非自薰染。佳人身上实实在在有此一种,非饰美之词也。此种香气,亦有姿貌不甚娇艳,而能偶擅其奇者。”

女人的体香可以分为天然和后天两种,前者是女性自身所生发的天然体味,称为“天香”。据记载,中国历史上很多女性本身就持有异香。历史上最早以香气着称的女子最出名的莫过于汉武帝所宠幸的宫人丽娟,她玉肤柔肌,吹气胜兰,但是否为天香则不得而知。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体自生香,则是有史以来最早记载有天香的美女。至于赵飞燕同样吹气如兰,则是后天的熏陶。一般的女性想要拥有诱人的体香,就需要用熏染等方法来增添身体的香气,以弥补先天不足。李渔承认了“国色天香”的可遇而不可求,认为熏染是正当的。“有国色而有天香,与无国色而有天香,皆是千中遇一;其余则熏染之力,不可少也。”除熏染外,唐代元载小妾薛瑶英,则是幼时长期食用其母所做的“香丸”(用花粉发酵处理后做成内服美容丸),长大以后,肌肤柔润、玉体生香而青史留名。

诱惑天香完美典范:香妃

清末以来,我国的稗官野史和民间传说中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香妃的传奇故事。这个故事广为流传,以至于连外国的一些词典中都出现了有关香妃的词条。

民间关于香妃传说的版本很多,在蔡东藩的《清史演义》、《清朝野史大观》以及金庸的小说《书剑恩仇录》等书中所描绘的香妃与民间传说中香妃的故事差不多。在民间传说中,香妃是个传奇的人物,雍正十二年(1734年),香妃诞生在新疆维吾尔和卓族的一个家庭,因为身上有一种奇香,所以被人们称为香妃。当然这只是传说故事中香妃的形象。真正的香妃是什么样子呢?其实香妃是否遍体生香,根本无从考证。但据史料记载,在乾隆皇帝的40多个后妃中,的确有一位维吾尔族的妃子,她就是容妃。着名历史学家孟森教授在1937年也曾提出:香妃就是历史上的容妃。这一说法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争议。不过跟有趣而浪漫的故事相比,香妃到底是不是容妃,对我们来说似乎都无关紧要。我们所在乎的,只是那个令我们生出无限遐想的香美人,那个充满传奇色彩,且披着迷人的神秘轻纱的女子!

回部有一位“香美人”的消息不胫而走,最后传进了乾隆皇帝的耳朵里。神乎其神的传说,绘声绘色的描摹,引起了他莫大的兴趣。乾隆帝是一位风流天子,后宫美女如云。但“香美人”的神奇,仍然让他心猿意马。可是,回部与中原远隔千山万水,要将一位异族女子弄进宫来,也非易事。况且,回部近年来与中原多有冲突,关系并不和睦。据可靠情报,回部的上层有再次发动叛乱的种种迹象,如果因为一个女子而给叛乱分子以口实,那岂不让天下臣民耻笑?想到这里,乾隆帝强按下了对“香姑娘”的向往,专心于自己的朝政。

后来,新疆回部叛乱,乾隆帝派大将军兆惠统帅大军入疆平叛。兆惠临行之时,乾隆帝特意为他送行,除指示平叛方略外,暗地里叮嘱他要特别留意“香美人”。

兆惠将军率军经过一番苦战,将叛军击溃。“香美人”也因香气暴露了自己的行踪,落入清军之手。大将军兆惠一见也惊慕不已,当得知她就是回部名声赫赫的“香美人”之后,想起皇上临走时的嘱咐,便强压住自己的欲念,派员护送“香美人”进京。

百闻不如一见。等到香妃站在乾隆帝面前时,见惯了天下美色的乾隆帝也不禁怦然心动。在他眼里,香妃是天外来客,是异域珍宝。她身上特有的香气,更是人间奇迹。她带着天山的秀色,带着异城的风情,亭亭玉立,似天山上盛开的雪莲,又如草原上怒放的野花,端庄高贵而又娇艳无华。“玉容未近,芳气袭来,既不是花香,又不是粉香,别有一种奇芳异馥,沁人心脾。临近御台,更是柳眉微蹙,杏脸含晕,益发动人怜爱。”从她身上飘来的阵阵香气,如平静海面上的涟漪,细碎而又柔和;又如辽阔草原上的牧歌,昂扬而又悠长。那迷人的香味,扣动着心弦,击打着欲望,摇晃在人们的心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走近之时,便有一种香泽扑入鼻中,令人心醉;仔细端详,只觉得千娇百媚,难以言喻。

等到香妃口称罪臣见驾,愿皇上圣寿无疆之时,那一片娇音,似黄莺百啭,嘤嘤成韵,如乳燕清音,呖呖可听。乾隆帝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眼前的美人,脑海里却在搜寻着形容她美丽的词句。乾隆帝知道,对于美的标准各朝各代都不相同,汉代以瘦为美,唐代以丰满为美,因此有了“燕瘦环肥”的说法。尽管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勾画出一个理想中的美女形象:“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松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若含贝。”可没有一句点到了美人的香味,不免有点缺憾。眼前的美人,又该怎样形容呢?乾隆帝一时也找不着好词佳句,正自沉吟。香妃见乾隆帝好久不语,忍不住抬头看了乾隆帝一眼,迅疾又低下头去。这无意的秋波一转,更是勾魂摄魄,把本就迷迷糊糊的乾隆帝弄得更是心猿意马。于是立即宣布将“香美人”封为妃子,又称“香妃”。

乾隆帝对香妃爱怜不已,恨不能朝夕相伴,通宵歌舞。可是香妃虽然被迫接受了“妃子”的封号,却死活不肯顺从乾隆皇帝的召幸。这位艳如桃李、美若雪莲的王妃对乾隆帝冷若冰霜,拒之千里。香妃本想一死了之,无奈左右监视她的人寸步不离,无隙可乘,所以只能以泪洗面。乾隆帝对香妃的不顺从,感到极其不可理解,也很是恼怒,这可是自打他做皇帝以来从未遇到过的难题。依做皇帝的威风,他真想严惩她一下,然后用手中的权威达到目的。但想到感情之事是不能用权威来震慑的,便只能强压下火气,打算通过自己的投入去唤醒这个女人内心的情感。

为讨香妃欢心,乾隆帝下旨,香妃在宫中可以穿着本民族服装。为尊重她的民族风俗习惯,宫内专为她配备了回族厨师。为了不让她在后宫有孤独感,乾隆帝特在西宛建造一座宝月楼,供其居住。乾隆帝还亲自题写楼名。取名“宝月楼”,就意在赞美香妃,将她比作月宫中的仙子,人间的嫦娥。楼内,绘有工笔画的回部风光,宫女、太监装扮都如回民。楼外,隔长安街而建回民街区,命名为“回子营”。回子营内还建有回教礼拜堂及民舍,屋舍皆沿袭回风,使得香妃站在楼上就可以见到家乡景色。乾隆帝此举是想让香妃寂寞时遥望瞻礼,以解思乡之情。

没事的时候,乾隆帝爱去宝月楼。在宝月楼,乾隆帝听香妃弹琴,看香妃跳舞。有时乾隆皇帝自己也显显才艺,以博香妃一笑,内心则想让香妃心生景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夏,乾隆帝又亲临宝月楼。这一次,乾隆皇帝诗兴大发,赋诗云:“轻舟遮莫岸边维,衣染荷香坐片时。叶屿花台云锦错,广寒乍拟是瑶池。”此诗以嫦娥比拟香妃,表现其不俗之容。不知香妃领略其中意境否?又有一次,是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新年,乾隆帝再次亲临,赋诗云:“冬冰俯北沼,春阁出南城。宝月昔时记,韶年今日迎。屏文新茀禄,镜影大光明。鳞次居回部,安西系远情。”乾隆帝自注:“楼近倚皇城南墙。墙外西长安街,内属回人衡宇相望,人称‘回子营’。新建礼拜寺,正与楼对。”宝月楼凝结着乾隆帝对香妃的情感,同时也希望营造出来的西域风光、西域风情能消磨香妃对家乡的思念,对故人的怀思,从而最终达到让其顺从的目的。

乾隆帝知道香妃爱清净,每天必沐浴。于是,专为香妃建造了一间土耳其式的浴室。沐浴之时,室内热气腾腾,清香流动。为她服侍的宫女,都惊叹香妃的美丽,深潭似的大眼睛,睫眉晕黛,亮丽夺人,俊俏的鼻子,轮廊好看极了;那时隐时现的粉腮上的两个小酒窝,令人未饮先醉;红唇小巧而饱满;颈白而长,肩圆而正,背厚而平,身上洁白如玉,不痔不疡,无半点黑子创陷之病;乌发编成的无数条细辫,垂披在光亮的肩上、身上,似瀑布飞泻;身材丰满而窈窕。可惜乾隆帝却无缘看到这一切!

乾隆帝这一番良苦的用心,香妃会领情吗?

来自异乡的香妃,带着西域的骠悍与野性,性格刚烈,誓死不从乾隆帝。香妃时刻身藏利刃,表示不屈的决心。楼外的马嘶,常让她凄凉;楼外的乡音,也常引她落泪。有一次,香妃从衣袖中拿出明晃晃的小刀,对其随从道:“国破家亡,死志久决,然决不肯效儿女徒死,必得一当以报故主。”听者个个大惊失色。这话慢慢便传入了乾隆帝耳朵,乾隆帝听后哈哈大笑:“朕不相信香妃会忘恩负义到刺杀朕的程度!”

乾隆帝仍对香妃一往情深。他通过各种方式,对香妃进行赏赐,如意、荷包、珍珠、宝石、猫眼石、钻石等女人喜欢的小物件,都在恰当的时候,送到了香妃手中。遇有外出巡游的机会,乾隆帝也让香妃随同前往。泰山的高峻,孔庙的深沉,围场的壮烈,盛京的繁华,都让香妃有一种全新的感受。但一想到西域的辽阔,大漠的雄风,香妃又默默无语,双泪纵横。

女无美丑,入宫见妒。乾隆帝对香妃是那样的一往情深,那样的宽容,其他嫔妃看在眼里,恨在心头。她们不明白,一个异域的女子有什么值得皇帝那般迷恋的?她们也搞不清楚,香妃究竟用了什么招数,让皇帝对她如醉如痴。她们嫉妒,她们迷惑,她们便挖空心思要除掉香妃而后快。于是她们便到皇太后那进谗言,说香妃身上的香味是妖气,她用妖气迷住了皇帝,如果不加劝阻,将危害龙体圣安。皇太后觉得有道理,便亲自找到乾隆帝,对他多方加以劝戒,劝其疏远香妃。乾隆帝却笑着不以为然,并让皇太后不要轻信谗言。

香妃身怀白刃的事,到底传入了皇太后的耳朵。皇太后认为那对皇帝的安全是一种莫大的威胁,便决定除了香妃。一次,乾隆帝外出了,皇太后让人把香妃找来。一番刁难之后,即下令赐死香妃。可怜香妃,一杯毒酒,便香消玉殒了。

等到乾隆帝得到太后召见香妃的消息赶到后宫时,一切都已不可挽回了。

乾隆帝悲伤不已,最后决定以妃礼将香妃棺椁送往故乡安葬。于是,大漠之中,有了一座香妃墓。

武侠小说大师金庸根据他小时候在家乡海宁听到的“乾隆原是汉人”的民间传说,结合香妃的故事,写出了他的第一部作品《书剑恩仇录》,并创造出“香香公主”喀丝丽这个角色,跟乾隆皇帝、“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合谱出一部“江山美人”的战争史诗。

琼瑶的《还珠格格》则让香妃化身为忠于家乡旧爱,失志不渝的含香,翩翩起舞时身上四溢的香气会引来成群飞舞的蝴蝶。

这两部极受欢迎的通俗作品,都让香妃的凄美传奇,在今天依然传唱不辍。

香妃,那个来自回疆的美丽姑娘哟,那个浑身散发着香味的神奇女子哟,你的美丽如同天山的雪莲,纯洁无瑕;你芳香如同草原上花草,温柔滋润。顺着一缕清风,迎着一缕阳光,我们在把你追寻!

诱惑天香的八卦事

肌香甜蜜赵飞燕

史载赵飞燕为使肤色白皙娇嫩、香气迷人,把一种私密配制的叫做香肌丸的药丸塞入肚脐,融化到体内。这种药丸确实功效显着,用后肤如凝脂,肌香甜蜜,青春不老。撩人的香气每每使得汉武帝刘骜方寸大乱,不施云雨绝不罢手。不过这种药丸含有大量的麝香成分,而麝香对女性的生殖机能有严重的损害作用,会导致不孕。因此,赵飞燕在欣享花容长葆的幸福时,也要承受为之付出的不孕的痛苦代价!

玉体生香薛瑶英

薛瑶英是元载的宠姬,能歌善舞,玉质仙姿,而且肌肤香艳,体态轻盈。据说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旋波、移光,汉代的赵飞燕,晋代的绿珠等古时的着名美女都不及她的美丽婀娜。薛瑶英被元载纳为妾后,卧的是金丝帐,铺的是“却尘褥”。这件“却尘褥”出自高句丽国,传用却尘兽毛制作,殷红无比,异常光亮柔软。不过薛瑶英的香肌并非天成,而是因为从小就食用其母所配制的一种香丸,才会使其在长大后拥有迷人的香艳肌体。

百洗天香四佳人

三国吴主孙亮有4个深受宠爱的美人,分别叫朝姝、丽居、洛珍、洁华。4名佳人合在一起散发出来的香气有别于西域所贡的诸种异香。这种香气沾上衣服,时间越久香味越浓,洗涤百遍也不减退,所以名为“百洗香”。孙亮又称这种香为朝姝香、丽居香、洛珍香、洁华香。

秘传:后宫美女的香体私方

唐南平公主香体秘方

备急衣香方

材料:藿香、零陵香、甘松香各30克,丁香60克。

做法:以上材料混合细挫如米粒,微捣,用绢袋装起来,置于衣箱中。

功效:可香衣香身。

评注:本方即为南平公主用方,记载于《备急千金要方》。本制剂含有香味,放置于衣箱中,无需点燃,全靠药物自然散发的气味熏衣。从而达到香衣香身的效果。本方剂使用方便,深受宫廷贵妇青睐。方中四味香药,其中丁香能发诸香;零陵香可去恶气,令人体香,属上乘之品;甘松香、藿香芳香辟秽。四药合用,不失为香衣香身良方。

宋代后宫香体秘方

香浴方

材料:竹叶500克、桃白皮250克。

做法:将以上药材用1000毫升的水煎煮后,取煎液600毫升洗浴,每日用,10次左右即可除腋气体臭。

功效:可除腋气及体臭。

评注:此方为宋朝宫廷验方。方中竹叶清香透散,有泄热去湿之功效;桃白皮辟秽解毒,防治肤疾。两药配合煎水洗浴,可除腋气、香体。

明代后宫香体秘方

满殿香

材料:丁香3克,藿香、零陵香、甘松香各60克,白芷、香附子、当归、桂枝、益智仁、槟榔、白豆蔻各40克,麝香5克。

做法:将以上药物研为细末,炼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每次含化3~5丸。

功效:可疏通气血,令人身体芳香。

评注:本方出自《修月鲁般经后录》。是明朝鲁王府香身配方。方中丁香能散发出天然香气,可“治口气”,故在古代郎中进见皇帝时口中常常含着丁香,目的在于香口去臭,以讨皇帝的欢心,另《本草纲目》载有丁香能“香衣辟汗”;藿香能芳香化湿,“香口去臭”;零陵香为除臭良药,能“令体香”;甘松香、白芷气味芳香;香附子“行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当归补血活血祛瘀;益智仁能开发郁结,使气宣通;桂枝通利血脉,使气血流通;白豆蔻具有芳香化浊之功;麝香亦芳香走窜,开窍辟秽。诸药合用,可香口香身。此外,饮酒时若投一丸于酒中,能使满座香,故名“满殿香”,又名“一座香”。

唐代后宫香体秘方

香体方

材料:白芷45克,柑子皮45克,瓜子仁60克,藁本、当归、细辛、桂心各30克。

做法:以上药材混合研为细末。每服取3克,酒送下,1日3次。5日口香,7日身香。

功效:令人全身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