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成功法则
5108300000007

第7章 行动法则:行动是成功的前提(1)

敢想更要敢做

20几岁的年轻人的最大特点就是敢想敢做。敢想可以使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也可逼得一个人献出一切,排除所有障碍。敢想使人全速前进而无后顾之忧。凡是能排除所有障碍的人,常常会屡建奇功或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年纪轻轻不要埋怨自己的命运不好,因为唯有行动才可以改变你的命运。行动就是力量,十个空洞的幻想不如一个实际的行动。我们总是在憧憬,总是有计划而不去执行,其结果只能是一无所成。成功,一定要敢想,而且更要敢做!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许多成功人士在工作中都充满活力。他们以罕见的激情和热情投入工作,为自己执着追求的事业献身。

才能和本领只属于那些辛勤工作的人,权力和荣耀也只属于那些埋头苦干的人,那些无所事事的人总是无能之辈。正是那些十分勤劳和努力的人们在管理和统治着这个世界。也许正因为人们空虚、无聊,人们才变得无比残忍、缺乏人性。为了使自己逃避无聊和空虚,积极地投入工作,把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人类进步事业中去,就是最好的办法。

多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老老实实地干自己的事情,这会激活人内在的活力,会使人增长才干,更加热爱生活。无论在什么时候,人们都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在工作中找到幸福。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原则。良好的工作习惯、严肃的工作态度、优良的品德和教养是一个人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

同样,受过严格科学训练的人往往能干出辉煌的事业,他们中的许多人同样是一流的实业家。这种严格的科学训练包括勤奋学习的习惯、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等,这些都是一个成功的实业家必备的素质。受过严格科学训练的人往往善于审时度势,因时、因地、因人而变。因此,他们往往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凡事能先发制人,夺得先机。

受过严格训练的年轻人往往十分勤奋、专心,善于接受新知识,他们注重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因此,他们往往比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更为敏捷、更有智谋、更具胆识。

蒙田曾指出:“那些真正的哲人、智者,如果他们在探求真理方面很伟大的话,他们在行动上也一定很伟大。无论举出什么样的证据和例子,我们都可以看出,他们的精神是那样崇高,他们的心灵是那样充实,他们的灵魂是那样高洁,他们就像是知识的海洋……这些哲人、智者高高地在太空中遨游。”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死死地固守书本,整天苦思冥想,天长日久,形成了爱想象的习惯,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反而会十分被动:因为他不能适应生活,没有生活能力。善于思考、会做学问是一回事,会生活、会处理实际问题又是另外一回事。

认为会读书、有知识就自然会生活,就会成为驾驭世事的能手,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许多人静坐书斋,洋洋万言信手拈来,但他们提出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行不通。书本与生活是有距离的,只有把二者有机地融合起来的人,才是真正有用之人。

成功就是立即行动

行动不一定成功,但不行动就一定不成功。你能够使成功成为你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你能够使昨日的理想成为今天的现实。但是,你必须动手去做,才能让你的理想实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有一位名叫西尔维亚的美国女孩,她的家庭条件很不错,父母都是有着体面工作的人。她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她从念中学的时候起,就一直梦寐以求当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她觉得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才干。因为每当她和别人相处时,即便是陌生人也都愿意亲近她并和她长谈。她知道怎样从人家嘴里掏出心里话。她的朋友们称她是他们的“亲密的随身精神医生”。她自己常说:“只要有人愿意给我一次上电视的机会,我相信我一定能成功。”

但是,她什么也没做,而是在长久地等待奇迹出现,希望一下子就当上电视节目的主持人。

西尔维亚就是这样不切实际地期待了10年,结果是什么奇迹也没有出现。

因为节目主管谁也没有兴趣跑到外面去发现人才,都是人才自己去找他们。再说了,也没有哪个电视台会去请一个毫无经验的人担任电视节目主持人。

可是,一个名叫辛迪的女孩却实现了同样的理想,成了着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辛迪并没有白白地等待机会出现。她不像西尔维亚那样有可靠的经济来源,而是白天去打工,晚上在大学的舞台艺术系上课。毕业之后,她开始谋职,跑遍了洛杉矶每一个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是,每一个地方的经理对她的答复都差不多:“没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我们是不会雇用的。”

但是,她不想就这样放弃自己的理想,她要去寻找机会、发现机会。她一连几个月仔细阅读广播电视方面的杂志,最后终于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北达科他州有一家很小的电视台招聘一名预报天气的女主持人。

辛迪是加州人,不喜欢北方。但是,有没有阳光、是不是下雪都没有关系,她只是希望找到一份和电视有关的职业,干什么都行!她抓住这个工作机会,动身到北达科他州。

辛迪在北达科他州工作了两年,最后在洛杉矶的电视台找到了一个工作。又过了5年,她终于得到提升,成为她梦想已久的节目主持人。西尔维亚那种失败者的思路和辛迪这种成功者的观点正好背道而驰。她们的分歧点就在于,西尔维亚在10年当中,一直停留在幻想中,坐等机会,期望时来运转;而辛迪则是采取行动。首先,辛迪充实了自己;然后,在北达科他州受到了训练;接着,在洛杉矶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最后,终于实现了理想--节目主持人。

成功来自勤奋

20几岁的年轻人,要想成功就必须勤奋工作。古希腊的米南德说:“勤奋可以赢得一切。”胜利和成功伴随着勤劳的人,古今中外的无数事例都印证了这条真理。

唐代书法家怀素以草书着称于世,人称“草圣”。他的草书,气势雄浑豪放,有“骤雨狂风”之势。他在寺院附近种植了一万多株芭蕉,每日采摘蕉叶练字。蕉叶用完了,就用浅色漆盘和方木板练字。写满字迹后,擦掉再练。久而久之,他竟把漆盘和木板磨穿了。寺院的墙壁上,家具上,连僧人做袈裟的布上都写满了字。他每日勤奋刻苦练字,用秃了许多毛笔,堆集起来埋在山下,名曰“笔冢”。

老革命家董必武喜欢书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勤于练字。他晚年户外活动,总是拿着一根手杖。走累了,坐下来休息的时候,他就以手杖当笔,在地上练习写字。如果坐得高,他干脆把手杖像握笔一样提着,在空中写划。散步时,以手杖锻炼握笔、运笔的腕力。由于董老的刻苦勤学,他的书法秀美、挺拔,人称“董体”。

要想使理想的宫殿变成现实的宫殿,必须把自己定位在埋头苦干的基础上,不声不响地去劳动,一砖一瓦地去建造,实干家是不会轻易让机会擦肩而过的。

蒸汽机车的发明者史蒂芬逊有8个兄弟姐妹,小时候穷得全家都挤在一个房间里住。史蒂芬逊只好去给邻居放牛。但一有时间,他就用黏土、空心树枝做管子,制造蒸汽机模型。17岁时,他真的装成了一部蒸汽机,还让他父亲帮他烧火做试验。史蒂芬逊没有机会读书,机器就是他的老师,而他是对机器非常用功的学生。当同龄人在假期四处游玩、闲逛酒吧的时候,他却在洗机器、做实验。当他作为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和蒸汽机的改进者闻名于世的时候,那些游手好闲的人又反过来去羡慕他了。

美国着名的废奴主义者布朗也同样如此。他小时候为了到书店买一本希腊文的书,连夜赶了30千米的路。书店老板盯着这个头发蓬乱、衣衫不整的牧童,很奇怪这个乡下孩子怎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于是,老板就和众人一起开始嘲弄他。这时,进来一位大学教授。当他知道布朗的要求后说:“这样吧,如果你能念出这本书的一行诗句,而且把它翻译出来,我就把这本书送给你。”人们惊讶地看到,这孩子从容自若地接连念完并且翻译出好几行诗句。于是,他自豪地拿到了自己应得的奖品。他是在放牧的时候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这给他赖以成名的丰富学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华罗庚只读过初中,根本没上过大学,在念完初中时就失学了。家中贫穷,没有办法供他上学。然而,在华罗庚的心中依然酷爱数学。不能上学,他就自己想办法学。一年到头,他几乎每一天都要花出十几个小时,来钻研数学。虽然到后来,他患上了伤寒病,但他并没有为此而停止对数学的研究。他躺在床上,写出了许多着名的数学定理。在不懈的勤奋努力下,他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数学家。正如他自己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他的成功靠的就是勤奋和刻苦

一句话,成功来自勤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像他们一样勤奋工作。我们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成就自己的光辉的未来。

勇敢迈出第一步

没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只有经过探索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而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勇敢地迈出探索的第一步。

黛比出生在一个有很多兄弟姐妹的大家庭。她从小就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赞扬和鼓励。但由于孩子多,父母根本就顾不上她。这种经历使得她长大后依然缺少自信心。

她后来嫁给一个非常成功的高级管理人员,但美满的婚姻并没能改变她缺乏自信的心态。当她与朋友出去参加社交活动时总是显得很笨拙,唯一使她感到自信的地方和时间是在厨房里烤制面包的时候。她非常渴望成功,但鼓起勇气从家务中走出去,做出决定去承担具有失败风险的羞辱,对她来说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终于认识到自己要么停止成功的梦想,要么就鼓起勇气去冒一次险。黛比这样讲述自己的经历:我决定进入烹饪行业。我对爸妈和丈夫说:“我准备去开一家食品店,因为你们总是说我的烹饪手艺有多么了不起。”

“噢,黛比,”他们一起劝道,“这是一个多么荒唐的主意。你肯定要失败的,这事太难了,快别胡思乱想了。”

“你知道,他们一直这样劝阻我。说实话,我几乎相信他们说的是真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不愿意再倒退回去。”她下决心要开一家食品店。她丈夫始终反对,但最后还是给了她开食品店的资金。食品店开张的那一天,竟然没有一个顾客光临,黛比几乎被冷酷的现实击垮了。她冒了一次险,并且使自己身陷其中,看起来她是必败无疑了,她甚至相信她的丈夫是对的,冒这么大的险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但人就是这样,在你已经冒了第一个很大的风险以后,再去面对风险就容易得多了。黛比决定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