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爱她就带她去旅行
5105900000013

第13章 丽江--爱情只有现在时(2)

玉龙雪山另一处极美的景致,是雪山主峰的右下方的云杉坪。云杉坪又名"情死之地",传说,从这里可通往"玉龙第三国"。

云杉坪这个有萋萋芳草,无比幽静,放眼望去只见奇峰深谷、森森古树、皑皑白雪、寂寂山花,只闻萧萧清风、溅溅寒泉、啾啾鸟鸣的地方却是那些美丽多情又无望结合的纳西族少男少女们以死完成彼此的诺言,用生命去捍卫自己爱情的地方。

纳西族是一个刚直勇武、重情重义、不畏生死的民族,在爱情上也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那些苦苦相恋却永远不可能结合的恋人们穿上新衣,带足了酒食,跋山涉水来到云杉坪,终日歌唱,尽情欢乐三四天后登上悬崖之巅,携手结襟,举身跳下悬崖,将这凄惨哀婉、悲风泣月的至情绝唱留在人间。过去曾有个外国记者在丽江生活了一年,竟看见了17对情侣从崖上跳下,这种殉情的现象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渐渐绝迹。几个世纪来无数少男少女们用他们的青春生命在雪山上书写一部举世罕见的殉情史。于是,丽江这个纳西古国又有了一个举世无双凄婉悲壮之名--世界殉情之都。

也许五月是云南的祭奠之时,那绵绵的细雨述说着无数的爱情往事。无数的情侣们用真爱感动了自然之神,使他们葬身之处处处绿荫处处鲜花。这个曾经上演过无数爱情悲剧的地方,没有浮华与纤尘,只有质朴与宁静。

夕阳流淌在玉龙雪山的山腰,背后是汹涌舒卷的云絮。神秘厚重的雪山,在流转大朵白云的映衬下,有一种与时间空间无涉的永恒质感。仿佛自开天辟地以来,它就矗立在那里,雄踞山顶,旷古无言。任头上风云变幻,脚下金戈铁马。人世蹉跎,时代易主,每一块石头都毫发无伤。

我无法想象,那是怎样一幅凄美的画面:在天地之初、万物之始,一对对恋人手牵着手,向着洪荒的尽头走去。

那种义无反顾的,不顾一切的爱。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当无论是甜蜜或是悲怆都随流光化为灰烬时,化蝶共舞,已悄然成为永恒的梦想,伫立在情人眼前,那是一种怎样的凄恻的隽永!

在极远的地方,我仿佛听见有人在歌唱,歌声悠扬而忧伤,歌唱着谁与谁的爱情,神秘而庄严。

圣山下的古国:女人的天下,男人的天堂

去丽江之前,我以为丽江只是一个古老的小镇,有美丽的玉龙雪山,有神秘的泸沽人家。前阵子走入丽江,我才惊异地发现那里除了风景,还有一种不同于中原的文明--纳西文明。

丽江古城恐怕是为数不多没有城墙的古城之一,游丽江只要记住"顺水入城,逆水出城"这句话就可以了。传说这是因为丽江原来的统治者姓木,怕加个城墙会变成一个"困"字,因此就选择了开放式的建筑布局。这是一个不设防的古镇。不设防,不仅是指里面没有城墙,还说的是人们在这里的一种心态。人们置身于古老的小镇、静若处子的雪山、缓缓清净的流水之中,都会不自觉地卸下防备。

在这条绵延数公里的古街上畅游,随处可见一种奇特的图案,它们或镶嵌于商店的牌匾、景点的指路牌上,或刻在木雕、风铃、首饰等工艺品上,或绘制在T恤衫和各种披肩上。当被人问起这些图案是什么意思时,店主们总会说:"这图案是东巴文--纳西人自己发明的文字。在丽江古城,包括纳西族的普通老百姓也大多只会说纳西语,不认识东巴文,只有纳西族的东巴教祭祀主持人"东巴"才认识。"

循着纳西古乐的声响,信步走进了一家"读一楼"茶馆,让我意外的是,牌匾上竟写着"welcome"(欢迎)。看到有人驻足,一位老人很快就从二层阳台的茶座下来打招呼了。走进去,木楼梯陡而窄且低,踩着还有吱吱呀呀的声音,抬头一看,竟然是个英文的小纸条:"watchyourhead"(小心碰头)。坐定后,老人递来的不是茶单,倒是留言册。厚厚的几本,翻开来,满是留言,而且是各国文字的留言。英语、法语、德语、蒙古语,更多的是分辨不出的语言。这样看来,茶馆里和古旧的装饰不太相称的英文提示就可以解释了。

茶馆的墙上挂了很多东巴字画,上面弯弯曲曲写了很多类似于甲骨文的文字。店主看我紧攒着眉头,过来问我:"看得懂吗?"我苦笑了一下,摇摇头。

和当地的村民不同,老人的普通话讲得很好。他主动自我介绍说他叫柳沁武,作为纳西族的传人,他也有纳西族名字,叫"砥石沁武",纳西族的传统是儿子的姓取自父亲的名,"砥石"就是老人父亲的名字,而他则把"沁武"传给儿子做姓。

老人指着墙上的一幅画说:"这幅画的意思是说风养的女儿年轻一个月,水养的女儿年轻一年,只有快乐养的女儿年轻一辈子。"接着他又指着旁边一幅说:"这幅挺幽默的,是教育女性不要太多话。它直译的意思是如果一个女人用两只眼睛看到的东西只用半张嘴说出来的话,那么她生出来的儿子会很聪明,生出来的女儿会很漂亮。"

多么浅白而又美丽的谚语!可惜的是,在纳西女子接受这些谚语的同时,汉族女子却从一出生就接受"三从四德"的教育,就算是个人行为规范,也是"笑不露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之类的,甚至还强迫女人穿上三寸金莲取悦男人。

来到丽江,经常听到一句话,这里是女人的天下,男人的天堂,指的是纳西族男人一生只做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花",而纳西女人开门也有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纳西的男人是从来不用养家的,女人养家干活,男人只要会玩就可以了,越有知识的男人就越有地位,又因为以胖为美,所以戴眼镜的黑胖男人在这里就是极品。

我不知道现在的纳西人是否还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但有一点是没有改变的,那便是纳西女的"披星戴月":一块青蛙形象的背垫,上面还有七个圆形的图案,青蛙是纳西人的图腾,七个圆代表北斗七星。

上穿大襟宽袖布袍,袖口捋至肘部,外加紫色或藏青色坎肩,下着长裤,腰系用黑、白、蓝等色棉布缝制的围腰,上打百褶,下镶天蓝色宽边,背披"七星羊皮",这是纳西族的传统服装,而羊皮披肩是丽江纳西妇女服饰的重要标志。

据说每家有女孩子的,都会养头黑山羊羔,到时候用整块的黑山羊皮做披肩,剪裁为上方下圆,上部缝着6厘米的黑呢子边,两肩处有用丝线绣成的日月图案和一字排列的七个彩绣的圆形布盘,圆心各垂两根白色的羊皮飘带,代表北斗七星,羊皮上端缝有两根白色长带,披时从肩搭过,在胸前交错又系在腰后。羊皮披肩典雅大方,既可起到装饰作用,又可暖身护体,以防风雨及劳作时对肩背的损伤,像这个季节早晚都很凉,背后的黑羊皮垫很暖和。

"披星戴月"也表示纳西族妇女早出晚归辛勤劳动,以示勤劳之意。纳西女人从体力活到小生意,从收拾田地到杀猪,从缝补衣服到生火做饭,样样都能干,而男人们则舒散悠闲,弄乐写字去了。丽江男人一生有三件大事:盖房子、娶媳妇、晒太阳。丽江男人对种花、养鸟、写字、画画、打麻将有着特别的嗜好和特别多的时间,而纳西女人一年当中只有在大年初一才能睡一天的懒觉。

当然,现在的社会自然不比从前了,很多纳西族男人也要务农干体力活。但是纳西族女人依旧是十分辛苦的,但她们同样也很幸福,无怨无悔支撑起一个家庭。走在丽江的街道上,随处可见上了年纪的纳西老阿妈,脸上那种容易得到满足的神情让人印象深刻。也许,那些依旧深藏在村落乡间的未曾有改变的对生活的安分,才是这片土地上最有价值的东西吧!

在"读一楼"茶馆,柳沁武老人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个《纽约时报》的记者在丽江,看到大家都很悠闲,走路都很慢,每天都有很多人在四方街上晒太阳。每一天早晨,他都会在古城里看到一位老太太,从太阳升起,到日落西山,她都那么悠闲地坐着,当记者问她在干什么时,老人慢悠悠地说:"晒太阳。"第二天,记者又见到了这位老人,老人还是告诉记者她在晒太阳,记者奇怪地问:"你们整天都这样,不觉得浪费时间吗?"老太太反问:"你忙忙碌碌也活80,我晒晒太阳也活80,你为什么那么急着去赶死?"

生活是什么?在纳西族人的心目中,"过日子"绝对不会成为生活的全部。

纳西族人认为:人一出生就朝着一个目标前进,那个目标就是坟墓。所以,何必风风火火地生活?

甜酸苦辣尝遍,方知清淡滋味最美;万水千山走过,才见本地风光绝佳。我们跑了一路,拼了一路,是时候慢下脚步了。一位印度僧人曾说:"我们走得太快,灵魂都跟不上了。"纳西人也许没听过这句话,但他们却用实际行动为此做了个完美的阐释。

古城的大街小巷,完全是用红色的砾岩石铺成,经过无数人的踩磨,已经变得十分光滑,尤其被雨水冲刷后,这些砾石就会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当地居民将其称为"五花石"。风情纯朴的古道、人家,别有情趣的小桥、流水,构筑了纳西人生活的天堂。

天是宁静的,地是宁静的。族人在这片丰厚的土地上生活着,安然而踏实。一家家小小的店铺被拾掇得井井有条,赏心悦目。店主绝不喧哗,银器、木器、雪茶,就这么干干净净地陈列着--这些是纳西人拥有的。店主只是向你点头微笑。

纳西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同家族的人结亲。男女一般20岁左右结婚。旧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盛行姑舅表俦婚配习俗。结婚一般要经过定亲、请酒、举办婚礼等程序。定亲,纳西语"日蚌",意为送酒,男孩长到五六岁,父母便托媒人带一壶酒到适合的女方家为儿子说亲,双方父母同意后,待女孩长到十岁左右便择吉日订婚。之后男方家要向女方家行"小酒"、"大酒"等礼,每年端午中秋、冬至等节都要到女方家送礼。结婚仪式有不见天之俗,在天井搭大帐篷,下铺松毛,扎迎亲牌坊。女家闭门,隔门唱盘问喜歌,答唱对头方开门迎入,接亲者即撒"开门钱"。新娘边祭祖先、告别父母亲友,边哭泣表示舍不得离开娘家。新娘进夫家大门时,必须跨过门槛下方的马鞍,以此表示成为男家的成员了。

纳西族习惯一日三餐,主食以小麦、玉米和大米为主,加工制作成窝头、馒头、粑粑、米饭等花样,山区杂以洋芋、荞和青稞,喜喝酥油茶,常吃杂锅菜、火锅和大块肉。城镇、坝区的烹调技术较高,待客时,饭前多设海棠、瓜果、蜜饯等自制茶点,而"八大碗"、"六碗六盘"等花色品种很有特色。宴请贵客多用"三叠水",一般用三种大小不同的碗具盛菜,形成高矮三个层次,菜谱除了通常使用的蔬菜外,还特意加上一些山珍海味。

远远的西边,看到了夕阳。这片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土地,就这样静默在远离都市喧嚣的青山脚下。又是一天,城内的小河依旧平静地流淌,青瓦白墙的民居又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霞光……

在丽江古城,你可以住在一幢百年木屋里,没事的时候在院子里沏一杯云南滇绿,看着客栈的两只小狗打架,发上半天呆;可以抱着一本古籍,在夕阳中静静品味;也可以轻装简从,将古城内所有的石板路都踩一遍。

夜晚,枕着叮叮咚咚的河水入眠。

在这绝妙的所在,一座美丽的古城,一处停留之地。而人在此,便忘却了烦忧。

在丽江,可以把灵魂交给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