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5094300000008

第8章 低调做人是一种人生智慧(8)

少校走近仔细看了看说:“没想到你也是少校!”

亚历山大镇静地说:“继续猜!”

少校取下烟斗,那副高贵的神气一下子消失了。他用十分尊敬的语气低声说:“那么,你是部长或将军!”

“快猜着了。”亚历山大说。

“殿……殿下是陆军元帅吗!”少校结结巴巴地说。

亚历山大说:“我的少校,再猜一次吧!”

“皇帝陛下!”少校猛地跪在大帝面前,忙不迭地喊道:“陛下,饶恕我!陛下,饶恕我!”

“饶恕你什么?朋友。”亚历山大笑着说,“你没伤害我,我向你问路,你告诉了我,我还应该感谢你呢!”

亚历山大和下级开玩笑,却赢得了下级更深的敬佩。低调的人即使身份显赫也能把下级当作朋友,他们平易近人,把自己融入到民众当中,也因此得到了大家发自内心的尊重。

孔子说:“高的能够低一点,满的能够空一点,富有的能够俭朴一点,尊贵的能够卑贱一点,聪明的能够愚笨一点,勇气的能够怯懦一点,善辩的能够沉默一点,渊博的能够肤浅一点,精明的能够糊涂一点。”

孔子意思是,做人不妨低调一点,因为身份尊贵而不显露,有才华而保持谦逊,是很难做到的。通常身份显贵、才华横溢的人,难免意气风发、趾高气扬,尤其是在不如自己的人面前,更是连起码的礼貌也不一定做得到。

可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永远甘于贫贱。大凡一个人技不如人或财力不如人,心里必然憋着一股劲。如果你谦逊地对待他,他这股劲就有可能变成你的助力;反之,你若轻视他,他这股劲就有可能变成怨气,变成一种伤害你的武器。

所以低调的人总是言语谦逊,平易近人。只有这样才不会给别人造成压力;才不会给别人带来妨害,才有人愿意拥护他而不厌恨他。因为他不跟别人争荣耀,天下才没有人能比他享受更多的荣耀。

生活中就是如此,你越是推崇自己,别人反而越是厌弃你;你越是保持低调,别人越是抬举你。所以,明智的人总是尽量在人面前保持低调。

放下身份,赢得尊重

一次,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与丈夫吵了架,丈夫独自回到卧室,闭门不出。女王回卧室时,只好敲门。

丈夫在里边问:“谁?”

维多利亚傲然回答:“女王。”

没想到丈夫既不开门,又无声息。她只好再次敲门。

里边又问:“谁?”

“维多利亚。”女王回答。

丈夫还是没有动静。女王只得再次敲门。

里边再问:“谁?”

女王这次学聪明了,柔声回答:“你的妻子。”

这一次,门开了。

人与世间万物的区别就是人是无法用价值来衡量的。依靠抬高身份并不能提升身价,人们只喜欢与自己平等的人,所以身居高位者,愈是能够放下身份,愈是能增加在别人心中的分量。

康熙皇帝即位后,为感化汉族知识分子,他颁诏天下,鼓励有才学的明朝知识分子、遗老遗少到朝廷当官。但是,中国的知识分子素来讲气节,没几个人愿意应召。

陕西总督推荐关中著名的学者李喁,可是,这个李喁却以有病为由,不肯入京做官。康熙并不介意,还对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派官员们不断地看望他,吩咐等他病好后再请入京。

官员们天天来探视,可是李喁卧在床上,十分顽固。这些官员就让人把李喁从家里一直抬到西安,督抚大人亲自到床前劝他进京。可李喁竟以绝食相威胁,还趁人不注意要用佩刀自杀。官员们没办法,只好把这些事情上报康熙。康熙再一次吩咐官员们不要再强人所难。

有一天,康熙西巡西安,让督抚大人转达了自己的意思,说李喁是当代大儒,想要亲自前去拜访他。可李喁却仍声称有病无法接驾。康熙没有因此大发雷霆,反而和颜悦色地表示没有关系。

其实,李喁内心早已臣服于康熙了,只是被虚名所累,还有就是以前的姿态摆得太高,一时没办法下来。于是,李喁就让儿子带上自己写的几本书去见康熙,向康熙表明态度:他是大明臣民,不能跪拜康熙;而他儿子是大清臣民,可以跪拜康熙,为康熙效力,这样既保住了自己的脸面,又回应了康熙给他的面子。

康熙召见李喁的儿子,得知李喁确实有病,也就没有勉强,只是对李喁的儿子说:“你的父亲读书守志可谓完节,联有亲题‘志操高洁’匾额并手书诗贴以表彰你父亲的志节。”并告诉地方官对李喁关照有加。

康熙此举,可谓深得读书人的心。那些表明誓不降清的人,早就没那么顽固了,而那些本已臣服的人,更是乐意为朝廷效力。为求得贤才康熙放下身份给足了别人面子,实际上却抬高了自己的身份为自己捞足了面子。

真正身份高贵的人谈吐总是平易近人的,不管他们是出身贵族,还是名门之后都喜欢与平民百姓交往。低调的人不会秉承贵族阶层的恶习,他们会主动与各阶层人士交往。他们的朋友中当然不乏社会名流,但更多的是普通的园丁、仆人、农民或者是贫穷的工人。

托马斯·杰斐曾对拉法叶特说:“你必须像我一样到民众家去走一走,看一看他们的菜碗,尝一尝他们吃的面包,只要你这样做了的话,你就会了解到民众不满的原因,并会懂得正在酝酿的法国革命的意义了。”

伟大的人因为作风朴实,深入实际,才能清楚民众究竟在想什么,到底需要什么。这样,他们才能获得民间的各种情况,加深自己对整个社会的理解,获得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低调的人即使身份高贵,也不显示自己身份,不高高在上是他们的风度和修养。我们应该学习这些伟大的人的优点,即使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一定的地位,也要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人。

戒除浮奢,自甘平淡

低调的人愿意自己像普通人一样生活,这不仅仅可以作为对自己的一种教诲,更是一种潜心暗行的修身之道。

王永庆是台湾最大的集团——台塑关系企业集团的董事长,也是台湾工业界的领袖,更是世界闻名的富豪。

但是这位富豪个人生活却十分节俭,甚至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他每天坚持做毛巾操,所用的毛巾竟有20多年的历史。家里的肥皂也是要用完为止,即使剩下一小片,他也不会丢掉,而是将其粘附在大肥皂上使用。

他一般都在公司里吃午餐,不搞特殊化,吃的都是与一般员工一样的盒饭,他喜欢边吃边听员工的汇报。

招待客人时,王永庆也并不是到豪华大饭店里去大摆宴席,而是习惯在各分公司设立的招待所里设便饭招待。

大企业里的高层管理人员一般都配有轿车,但公司出于节约考虑,处长级和经理级都没有专车。并且一旦发现下属有铺张浪费的现象,就要严厉处罚。

像王永庆这样的富豪,一掷千金对他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但却他不求奢华,保持常人姿态,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因为真正的成功人士是不需要用奢华来衬托自己的,一个人是否成功,人们看重的不是他的外表,而是事业。

有一次,亨利·福特到英格兰去。他在机场问讯处找当地最便宜的旅馆。接待员看了看他——这是张著名的脸,全世界都知道亨利·福特。就在前一天,报纸上还有他的大幅照片说他要来了。现在他来了,却穿着一件很旧的外套,还要最便宜的旅馆。

接待员说:“要是我没搞错的话,你就是亨利·福特先生。我记得很清楚,我看到过你的照片。”

那人说:“是的。”

接待员非常疑虑,他说:“你穿着一件看起来很旧的外套,要最便宜的旅馆。我也曾见过你的儿子上这儿来,他总是询问最好的旅馆,他穿的也是最好的衣服。”

亨利·福特说:“是啊,我儿子是好出风头的,他还没适应生活。对我而言没必要住在昂贵的旅馆里,我在哪儿都是亨利·福特。即使是住在最便宜的旅馆里我也是亨利·福特,这没什么两样。这件外套,是的,这是我父亲的——但这没有关系,我不需要新衣服。我是亨利·福特,不管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即使我赤裸裸地站着,我也是亨利·福特,这根本没关系。”

至今还没有一个因为奢侈而成功的人,因为成功不在于享受了什么,而在于创造了什么,成功的意义不是去挥霍,越是富有的人往往越喜欢过平淡的生活。

巴菲特总是自己开车;衣服总是穿破为止;最喜欢的运动不是高尔夫,而是桥牌;最喜欢吃的食品不是鱼子酱,而是玉米花;最喜欢喝的不是XO之类的名酒,而是百事可乐。

比尔·盖茨不喜欢穿名牌服装,不喜欢进大酒店,出差不坐头等舱,逛街喜欢去小商店。

看到这些富翁过着和平常人一样的生活,我们普通的老百姓又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呢?

也许有人认为,人生无常,只知奋斗不知享受生活的人其实很可怜,也会有人认为,为了一些身外之物弄得连命都丢了的人则是可悲。

也许你是一个大忙人,为了要获得更多的财富,你不得不劳碌奔波,苦心经营。纵然你财运亨通,但你也许已筋疲力尽,耗费了许多精神。

可是,只有生活低调的成功人士才懂得,人生之乐,不在于高官厚禄,不在于锦衣玉食,而在于平淡中的真实。追求成功是在追求一种人生价值,是在追求平常中的幸福,而不是奢华的物质生活。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者,一般是一些道行高深之人,他们对什么事,态度总是淡淡的,一幅与世无争的样子。他们或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者身居闹市,仍心如止水。一切功名利禄,他们拿得起,放得下。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当时刘备落难投靠曹操,曹操真诚地接待了刘备。刘备住在许都,为防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以此迷惑曹操,放松对自己的注视。一日,曹操约刘备入府饮酒,议起谁为当世英雄。刘备点遍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乡、韩遂、张鲁,均被曹操一一贬低。曹操指英雄的标准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谁人当之?”曹操说,只有刘备与他才是。刘备本以韬晦之计栖身许都,被曹操点破后,竟吓得把匙箸丢落在地上,恰好当时大雨将到,雷声大作。刘备从容俯拾匙箸,并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将自己的慌乱掩饰过去。刘备藏而不露,人前不夸张、装聋作哑不把自己算进“英雄”之列。他的种菜、数英雄在表面上收敛了自己的行为,却把自己的英雄气概深深隐藏在了心中。

我们很难见到一个很有智慧的人的锐利之处,因为大智者从来不以大刀阔斧慷慨激昂表现自己,也从来不刻意显示自己有多强大的力量。因此,他也不会被强大的力量击倒。大智者虽然看似不强大,却能促成事物的成功或发展,这是因为他的柔性中潜藏着足够的变通。

美国第九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他小时候是个文静怕羞的孩子,人们都以为他是一个傻瓜,常喜欢捉弄他。他们把一枚5分硬币和一枚1角的硬币放在他的面前,让他任意选择一个,威廉总是要那个5分的,于是大家都嘲笑他。

有一天,一位好心人问他:“难道你不知道1角比5分值钱吗?”

“当然知道”,威廉慢条斯理地说:“不过,如果我捡了那个1角的,恐怕他们就再也没有兴趣拿钱给我了。”

大智慧的人把聪明藏在心中,即使别人讥笑他愚蠢,也不显示出来。威廉·亨利·哈里逊在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能有如此深的城府,可见他真不是一个普通的人。

一般人都会想表现聪明,装糊涂似乎是很难。《菜根谭》说:“鹰立如睡,虎行似病。”老鹰站在那里像睡着了,考虑走路时像有病的模样,而一个真正具有才德的人反而不炫耀,不显才华。

本来有大勇,却装出怯懦的样子,本来很聪明,硬装作很愚拙的样子,以此来保全自己的人格,同时也可以做到不随波逐流。真正的大智大勇者一般并不是大肆张扬的人,他们会表现的普普通通,来掩盖光芒,以便于更进一步完善自己。

英国政治家查士斐尔爵士曾对自己的儿子做过这样的教导:“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低调做人是一种道德选择,这代表着你的清醒。因为要获得人生的增长,就应该抑制不良的欲望,保持一颗平常之心。要获得人生的增长,就应该质朴谨慎求实。

我们衡量一个人有多么成功,从来不看表面多么聪明、多么勇敢,而要看的是他脚踏实地的能量。而且,以另一个角度考虑,一个人只要投入,就很难有刻意表现自己的时间。刻意表现自己是闲人的专利,因为他们“无事”,所以总想表露自我,从而生出些“非”来。而有真正智勇的人却会沉浸于所思考的问题,他们考虑的是如何更上一层楼,而不是如何炫耀自己,所以,他们也一直受到别人的尊重。

聪明外露,不如藏拙

三国时期,杨修在曹操手下任主簿,杨修极有才华,往往可以看出常人不能看出来的东西。但他却因为犯了爱炫耀自己这一做人大忌,从而招来了曹操的嫉恨,也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一次曹操命人给他的幕僚们送来一件礼物,上面写着“一合酥”。众人看了,均不解其意。也有一些善于处世之人虽然知道,却说不知道。杨修却恃才放旷,当着大伙说:“丞相让我们一人吃一口。”说罢,便打开盒子吃了一块,众人连忙向杨修请教,杨修说:“这上面不是明明白白地写着‘一人一口酥’吗?”众人恍然大悟,均夸杨修才智过人。可是,曹操本想玩一把深沉,却被杨修那么快就说破了,心中很是不悦。

还有一次,曹操命人给自己的花园修了一道门,修好以后,曹操领众人去看,一时之间大伙议论纷纷,唯有曹操不言不语,他取过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离开了。

众人一时摸不着头脑,杨修又说:“这还不明白,门中加活不说是一个阔字吗?丞相嫌这个门修得太阔了,还不快把它改小一点。”后来,曹操听说门又改建了,一见正合自己的心意,十分高兴。可听说这是杨修的主意,曹操便没有说什么。

杨修的最后一次自我炫耀,是在曹操领兵与诸葛亮对阵之时,曹军急攻不下,且粮草又快用光。更糟糕的是,探马来报说马超、韩遂领西凉兵进攻曹军后方。曹操一时对进退犹豫不决,进吧,急切之间又难以取胜;退吧,又怕遭人耻笑。曹操坐在营中发愁,就着一只鸡肋喝着闷酒,这时,夏侯渊进来请问当晚的号令,曹操顺口说道:“鸡肋!”

夏侯渊领命而去,在营外碰见了杨修。当他听说当晚的口令是“鸡肋”时,便对夏侯渊说:“将军,我保证不出三日丞相一定会撤兵。你我还是赶快回营收拾行囊吧。”

夏侯渊问他何故,杨修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正如我们当前的形势,前进不会有什么结果,退兵又不太甘心,现在马超、韩遂起兵捣我后方,丞相何等英明之人,他肯定会认识到后方的重要性。因此,我保证三日内丞相必然下令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