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佛悟人生
5092000000007

第7章 佛眼视物,看破得失荣辱(3)

玄觉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我顾不得那么多了。”

慧能说:“你既然担心生死无常,何不体认无生——不生不灭的大道,去除烦恼呢?”

玄觉说:“大道本是无生无灭的,万物也本是无迟速可言的。”

慧能高兴地说:“确实如此,确实如此。”

永嘉玄觉就按照和尚应有的威仪向慧能礼拜,然后立即告辞。

慧能便说:“为什么这样匆忙呢?”

玄觉答道:“我根本就未曾动过,哪里谈得上匆忙呢?”

慧能心想,这和尚够伶俐的,就又说:“谁知道你未曾动过?”

玄觉说:“这是你自己产生的分别观念啊。”

慧能便说:“你很能体会无生的意思了。”

玄觉说:“既然是无生,哪里还有意思可言呢?”

慧能反问:“如果无意,谁还能分别它呢?”

玄觉回答道:“分别本身也是没有意思的。”

于是慧能深加赞许道:“你说得太好了!”

玄觉便留在寺中住了一宿,时人称他为“一宿觉”。

天台宗本是研习佛理、讲究名相①的。当玄觉研读《维摩经》时,他顿悟见性了,开始反对学问和哲学推理活动。

只要你把握住你的内心,保持心灵的空明澄澈,没有任何欲念,就不怕外物来诱惑、污染你。你就能自由自在,不受束缚。

达摩蜜多躬身侍火

大约在公元2世纪的时候,月氏人建立的国家是北印度、中亚一带的强国。在其领土之内,达摩蜜多的名字早已盛传起来了。人们知道他是一位得道高僧,神通广大,隐居在罽宾山的一个石窟之内,但其真人相貌却很少有人见过。

达摩蜜多的名字后来传到国外,在南印度地区流传开来,于是便有两位南印度比丘不畏劳苦,长途跋涉,来向达摩蜜多求教。

达摩蜜多所住的山洞共有上、中、下三层。当两位比丘来到下洞时,只见诸位比丘正在打坐冥观①,勤奋修习,唯有一位形貌丑陋的老和尚衣着破烂,正坐在火堆前为众僧燃火,照明祛寒。两位比丘上前询问:“达摩蜜多何在?”

老和尚回答:“在第三层上洞,你们上去见他吧。”

两人告辞来到上洞,果见洞中一老僧端坐无语,状如高僧,只是相貌奇丑,衣服脏破,与下洞燃火的老和尚宛如一人。一问之下,果是前者,也就是达摩蜜多本人。原来他在接待两位比丘之后,运起神足,提前来到上洞。两位来访比丘对达摩蜜多的神通固然惊叹,而对他的所作所为更感到不可理解。他们问:“您是世间闻名的高僧大德,却为何要自甘下贱,替众位同伴燃火呢?”

达摩蜜多回答说:“人活一生,苦难一世,要从中解脱是很难的。为使同伴们修行有得,假如脑袋可以点火,我也愿意为他们点了自己的脑袋,毫不吝惜。至于替人燃火这等小事,既然有助于道友的修行,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达摩蜜多能够在盛名之下不为名所动,自甘卑贱,表明他不仅具有极高的道德修养和宽厚的慈怀善心,更说明他成功地处理了地位、权势、名气等与自身的关系。达摩蜜多的这种精神,正是古今中外的人们所一直提倡和钦佩的。

人们常说,金钱权势如粪土,生不俱来,死不带去;名气如幻影虚云,转眼成空。但若真正身体力行起来,在芸芸众生之中却是寥若晨星了。在有了地位、权势、名气之后,能不为所动,不心存傲慢,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追求进取的人,是值得赞赏的。

世上最快乐的事

释尊在祇园精舍弘法时,有四位新来参学的修行者,正在芳香艳丽的奈花下打坐。同时,也互相谈论世上最可爱或最快乐之事。

甲说:“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郊外的百花盛开,悠闲漫步,真是愉快无比。”

乙说:“亲友知交,聚集一堂,高谈阔论,开怀畅饮,倾听歌舞和乐曲,远比瞪眼看那没有感觉的花草来得快乐。”

丙说:“你们都说错啦!世上还有更欢悦的事情。身入宝山,随心所欲,应有尽有。穿上威严的服装,坐在马车上,威风凛凛到处巡视,让行人惊讶和羡慕,是最风光、最开心的事。”

最后,丁才发言:“依我看,还有比这些更快乐的事。那就是让如花似玉的妻妾,穿上美丽的衣服,喷洒上迷人的香水。随心所欲地带着她们,到处玩乐,真是愉快!”

四人竭尽幻想之能事,忘了自己,畅谈内心的欲望。

凡夫有六种欲望,那就是色欲、长相美貌的欲望、身材优美的欲望、善用言词的欲望、细滑欲和相貌欲等。这四位修行者放纵在六欲之中,忘记自身的无常,而引发释尊的无限怜恤,就把他们叫来问:“你们坐在奈树丛下讨论什么?”

被佛陀一问,他们也毫不隐瞒地向佛禀告一切。待佛详细听完后,才对他们说:“诸位所说的,全是忧虑与恐惧的问题。诸如此事,如无永恒的安慰,就不会快乐。万物到春天都会生气蓬勃,到秋冬则会衰落。同胞兄弟相聚一堂,其乐融融,但也终有离别与悲哀的时刻到来。凡夫处世,所作所为,全都会招致怨恨,惹起灾祸,命丧归阴,结果只会引发忧虑和恐惧罢了。诸位应该远离尘世,努力求道,不计荣华富贵,追求悟境才对。”

唯有爱欲才产生恐惧,因为兴奋才有忧愁。如果没有爱乐,何来忧虑和恐怖呢?喜好里有恐惧,享乐里有忧虑。只要不喜不乐,何来忧虑和恐惧呢?贪欲会产生忧虑,贪欲也会产生恐惧。只要远离贪欲,又何来忧虑和恐惧呢?

“有”与“无”都是主观的

有位在家居士问智藏禅师:“请问师父,有没有天堂和地狱?”

“有啊!”

“请问有没有佛和菩萨?”

“有啊!”

“请问有没有因果报应?”

“有啊!”

不管你问什么,智藏禅师都答:“有啊!有啊!”

这位居士听后,怀疑起来,就说:“师父,您说错了。”

“我怎么说错了呢?”

“我问径山禅师,他都说‘无’。”

“怎么说的‘无’?”

“我问他有没有因果报应,他说无;再问他有没有佛和菩萨,他说无;我问他有没有天堂地狱,他说无。可是你为什么却说有呢?”

智藏禅师想了想说:“哦!原来如此,我问你,你有老婆吗?”

“有。”

“你有儿女吗?”

“有。”

“你有金银财宝吗?”

“有。”

“径山禅师有老婆吗?”

“没有。”

“径山禅师有儿女吗?”

“没有。”

“径山禅师有金银财宝吗?”

“没有。”

“所以径山禅师对你说‘无’,我跟你说‘有’,因为你有老婆儿女啊!”

所谓的“幸福”和“命运”到底如何,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想法和心态,你怎么看,都可能成为事实。

为了五颗金牙

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有一次在离少林寺很近的地方,被两位歹徒截住。歹徒让信徒交出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信徒什么都没有说,默默地把一条金项链交给了歹徒。

歹徒仍不甘心,把信徒的浑身上下搜了两遍,没有更多的收获,便恼羞成怒,将他打昏在地。

路过此地的一名僧人救起了信徒,问道:“你被抢的地方,就离少林寺那么近,寺里有许多武林高手,你当时为什么不大声喊救命呢?”

信徒答道:“因为我怕一张开嘴巴,连我嘴里的五颗金牙,也会一起被那个歹徒抢走!”

其实,很多人不就是经常面临这种明明可以“喊救命”,却因为顾虑某种因素,而自愿放弃“救援”的机会吗?这些让自己乖乖“束手就擒”的因素,包括自尊、面子、名利……

人往往总是为了顾全眼前看得到的事物,而轻易放弃可以解决问题的机会,但是这只会让自己所面对的问题更加难于解决。有时你为了某种原因而假装看不见问题的存在,并不代表那个问题已经消失。充其量只是暂时将问题掩盖起来,总有一天,你还是必须睁开眼睛来面对它。

适可而止

佛经《大智度论》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庄稼汉,一生没有看见过盐巴,也没尝过盐巴的味道。一天有个机会到显贵人家去做客,他第一次看到人家把盐巴加进菜里一起煮,觉得很好奇,就问他们:“为什么要加这种东西在菜里面呢?”

“因为加了盐巴,吃起来才会好吃,就像天上的佳肴美味一样呀!”显贵人家说。

庄稼汉听了心里便想:“这种白盐巴,加一点点在菜里面,就这么好吃,如果单独只吃盐巴,吃得愈多,味道一定愈美。”

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大把盐巴,张口就吞。哎呀!没想到又咸又苦,实在是难以下咽。

他气不过,马上跑去问这家主人:“你不是说盐巴很好吃吗?”

主人说道:“盐巴不是这样吃的,应该适量使用,才能增加食物的美味,哪能像你大口大口地吃盐巴呢!”

吃菜的时候,如果没有盐巴就会食而无味。但是,如果贪得无厌,就品尝不到应有的美味。同样,金钱也是一样,不可贪得太多,这样你才能够充分地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无果禅师的定力

无果禅师深居幽谷并一心参禅。二十余年来都由一对母女护法供养。禅师由于一直未能明心见性,就想出山寻师访道。

护法的母女要求禅师能多留几日,要做一件衲衣送给禅师。母女二人回家后,马上着手剪裁缝制,缝一针念一句弥陀圣号。做毕,再包了四锭马蹄银,送给无果禅师做路费。

禅师接受了母女二人的好意,准备次日动身下山。

当夜,无果仍坐禅养息。半夜时分,有一青衣童子,手执一旗,后随数人鼓吹而来,扛着一朵很大的莲花,抬到禅师面前。童子说:“请禅师上莲花台!”

禅师心中暗想:我修禅定功夫,未修净土法门,就算修净土法门的行者,此境亦不可得,恐是魔境。

无果禅师就不理他,童子又再三地劝请,说勿错过,无果禅师就随手拿了一把引磬,放在莲花台上。不久,童子和诸乐人,便鼓吹而去。

第二天一早,禅师正要动身时,母女二人手中拿了一把引磬,问无果禅师道:“这是禅师遗失的东西吗?昨晚家中母马生了死胎。马夫用刀破开,见此引磬,知是禅师之物,特来送回。只是不知,为什么会从马腹中生出来呢?”

无果禅师听后,汗流浃背,乃作偈曰:“一袭衲衣一张皮,四锭元宝四个蹄;若非老僧定力深,几与汝家做马儿。”

说后,禅师将衣银还给母女二人,一别而去!

在努力奋斗的过程当中,时刻存在着各种诱惑,要把我们引入歧途。一个人的决心越大,意志越顽强,头脑越清醒,对自己认识得越准确,就越能耐得住寂寞,就越能从容面对花花世界的种种诱惑。

修行于山林的志向

唐朝时,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在黄梅一住就三十多年。贞观年间,唐太宗仰慕道信大师的仙风道骨,就派遣使臣前往迎请,希望道信大师能进京与自己见面。

使臣到了黄梅,向道信大师面告太宗皇帝的旨意,道信大师听后,只是淡淡地说道:“请你为我回谢皇上的盛意,我年老了,过惯了山林生活,不愿再入繁华的城市。”

使臣将道信大师的意思回复了太宗,太宗不死心,第二次派遣使臣前来黄梅迎请道信大师。道信大师再次告诉使臣:“请你禀告皇上,我年老多病,不能进京。”

道信大师这样倔犟,使臣毫无办法,只好又把道信大师的意思禀告唐太宗。

唐太宗见道信大师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辞,心里非常不悦,觉得道信伤害了皇帝的至高无上的面子。

虽然如此,唐太宗仍然再次派遣使臣用轿子恭敬地迎接道信大师进京。哪知,又被道信大师拒绝了。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太宗终于发怒了,就令使臣前去黄梅,以刀威吓道信大师,“若再不应诏进京,当取首级前去!”

道信大师这时候不但没有慌张,反而静静地伸颈就刀,令使臣大惊。使臣也不敢造次,连忙抛刀扶着道信大师,向大师顶礼忏悔,回京后把这情形禀告唐太宗。

太宗听后,对道信大师的志向敬重不已,并赐以珍帛,以满足大师修行于山林的志向。

古人说:“仕途虽显赫,常思林下的风味,则权位之念自轻;仕途虽纷华,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自古就有很多圣贤之人,视功名为粪土,看富贵如浮云。贪图功名富贵,必然受到诸多约束,反倒不如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自由和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