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低碳旅游:你的习惯改变的是地球的命运
5076700000011

第11章 保护生态,发展低碳旅游!(2)

在1992年6月3日和6月14日这两天中,170多个国家代表,其中包括10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重要的政府首脑,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聚集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从这里以充分说明,人类对地球环境的高度重视。大家一致认为:未来人类的最大威胁,是来自于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灾难。环保专家特别指出,比较集中的环境问题包括:(1)沙漠化日益严重。每年大约包括60万平方千米的农田被沙漠化,世界的荒漠面积占地面积的20%。(2)森林遭到人类的严重破坏。每年大约有15万平方千米的森林因人类破坏而消失,世界森林面积覆盖率从66.7%降到22%。(3)动物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劣。目前已知物种大约有500多万种,其中20%动物濒临绝种,比自身的灭绝速度增加了1000倍。(4)世界人口量猛增,1830年到1930年,在100年当中人口增长了10亿;1930年到1962年,这32年中人口增长了10亿;1962年到1975年,13年当中人口增长了大约10亿;1975年到1987年,12年当中人口增长了大约10亿;1987年至1999年,11年间人口增长了大约10亿。(5)人类生活的水资源十分缺乏。由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十分不平衡和现代人对水的污染,造成了“水荒”,使世界上70%以上的地区和居民生活用水困难。(6)环境的恶化迅速且严重。

各种不同污染,使全世界出现了不计其数的环境难民,造成每分钟都有几十人死亡。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已达成共识,人类召开地球会议,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就势在必行了。

为什么要进行环境监测管理?

环境监测管理,是对环境监测整个过程进行的全面管理。内容包括:监测样品管理、监测方法管理、监测数据管理和监测网络管理。环境监测目的,是进一步确保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决策依据。

环境监测是间断活连续地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和对环境影响的过程。根据我国《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的规定,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对环境中各项要素进行经常性监测,掌握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对各有关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情况进行监视性监测;为政府有关部门执行各项环境法规、标准,全面开发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和资料。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环境管理执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喻为“环境战线的耳目和哨兵”、“定量管理的尺子”。

没有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只能是盲目的,科学化、定量化的环境管理,便是一句空话。环境监测管理是确保环境监测高质量、高效率地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根本措施。正因为环境监测对环境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对环境监测进行科学管理,以保证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五、你对国际绿色旅游业了解吗

国际组织,特别是旅游方面的国际组织、国际旅游企业以及许多国都从各自的角度,经过不懈的努力,对世界旅游业的绿色发展出了自己的贡献。

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与管理是20世纪90年代才显现的,而且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形成绿色运动。回顾世界旅游业的历史,我们却发现旅游业从大众旅游时代到来的时候就融入了某种可持续理念,而且越来越明确和强化。

第21届联合国大会指定1967年为国际旅游年,这可视为旅游业被国际社会关注的标志。会上就“旅游是人类活动中基本合乎需要的一项活动,应受到所有人和所有政府的赞誉和鼓励”达成共识。世界贸易组织意识到旅游对世界各国及其人民的重要性,为此从1980年以来,每年为世界旅游日确定一个主题:

1980年旅游为保存文化遗产、为和平及相互了解作贡献

1981年旅游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1982年旅游的骄傲:做文明的客人、文明的主人

1983年旅游和度假是所有人的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

1984年旅游为国际谅解、和平与合作服务

1985年开展青年旅游,文化和历史遗产,为和平与友谊服务

1986年旅游,世界和平的促进力量

1987年旅游促进发展

1988年旅游从中获取教益

1989年自由旅行,促成世界一家

1990年旅游未获认识的产业,有待开发的服务

1991年通讯、信息和教育,旅游发展的动力

1992年旅游是促进社会经济一体化和增进各国人民了解的途径

1193年争取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持的永久和谐

1994年高质量的员工,高质量的服务,高质量的旅游

1995年世界旅游组织——为世界旅游服务20年

1996年旅游业——宽容与和平的因素

1997年旅游业——21世纪创造就业与保护环境的引导产业

1998年政府与企业的伙伴关系:旅游开发与促销的关键

2000年技术与自然:21世纪旅游业面临的双重挑战

这些主题,贯穿了浓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其中心基本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遗产与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世界和平发展、促进人们生活质量与素质提高、增进人类的相互了解与平等相待、增强政府与企业对旅游发展的责任。

1982年,墨西哥旅游大会指出,成功的旅游业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标志:(1)促进旅游地社会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2)有助于旅游地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3)旅游地的环境和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4)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得以改善;(5)不仅为旅游者,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良的服务。当时所认为的成功的旅游业的实质内容完全符合可持续旅游最本质的含义,涉及到旅游为当地社会经济应做出健康、协调发展的贡献、保拼环境和民族历史遗产,以及当地居民平等享有旅游业所带来的利益等内容。

19851年9月,世界旅游组织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颁布的《旅游权利法案和旅游者法规》,也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内容。在第三章第五条款中要求各国政府“为了当代人和后代的利益,保护包括人文、自然、社会、文化的旅游环境”,体现了旅游权利的代际公平。第六章第二条明文指出,“接待地居民有权自由使用他们自已的旅游资源,通过他们的方式和行动增强对自然资源和文化环境的尊重”;第十章第二条第二款要求旅游者“不要强调与当地居民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差异”。后两者蕴含了旅游者与东道社区居民相互尊重和平等对待自己文化的含义。

1989年4月,世界旅游组织为继续唤起各国议会高度重视旅游业及其发展,与各国议会联盟协商后在荷兰海牙举行旅游问题各国议会联盟大会,发表了《关于旅游问题的海牙宣言》,提出了各国发展旅游的10项原则,其中原则三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原则”。原则认为以下措施能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1)教育国内外旅游者“维护、保护并尊重其旅游地区的自然、文化及人际环境”;(2)“确定并确保不超过旅游点的承受能力”;(3)高峰期限制进入人数;(4)制定“发展旅游业的综合规划”;(5)力争使发展旅游业的计划特别关注保护环境;(6)设计别具特色的活动项目,使旅游者与当地居民加强联系和相互理解,进行文化交流并维护当地文化特性。同年6月2日,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在向联合国大会和经社理事会第二届常委会就《海牙宣言》的有关原则做总结说明时强调,“自然资源是吸引旅游最根本的力量”,旅游业与环境“应并重兼顾”,所以对旅游资源的利用“不能不加控制,否则将可能造成质量下降,甚至造成毁灭”,“旅游业的已知影响,大都是地方性和区域性的,对全球环境的累积影响还是未知数”。

世界旅游组织在1990年提倡全球各国“为旅游而保持清洁的海滩”。为指导全球旅游业能按绿色道路发展,又制定了《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布局指导》、《区域规划者指南:适度旅游发展》、《旅游点发展的整体方案》。世界旅游组织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编制了《世界遗产点环境管理手册》。

1990年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90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旅游组织策划委员会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行动战略草案,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提出旅游业可持续的目标、政策、措施以及政府和企业的任务,其旧标是:(1)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2)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3)改善旅游接待地的生活质量;(4)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5)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

世界旅游理事会环境研究中心于1992年发表了《世界旅游环境评论》,并与世界保护联合会、国际环境法理事会联合举办了由国际高级法律专家参加的“遗产保护”大会。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并通过《21世纪议程》,该文件共有7处直接涉及到旅游业。1995年4月24日至28日,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等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的兰沙罗特岛召开了“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包括中国在内的75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最后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及其附件《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

《宪章》指出:旅游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旅游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环境的损耗和地方特色的消失,对此应该用综合的方法进行探讨。《行动计划》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方针,并推荐了一些特殊方法,以便克服工作中的障碍,促进旅游与可持续战略相结合。《行动计划》指出:旅游发展计划应与国家环境政策相协调,要充分发挥旅游保护文化遗产的潜力。根据《宪章》和《行动计划》精神,可持续旅游发展应从理论上、实践上解析三大均衡关系:一是旅游与生态的均衡关系;二是旅游与资源的均衡关系;三是旅游企业行为与政府宏观管理的均衡关系。会议推荐优先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应为小岛屿、沿海地区、高山地区和历史名城。中国代表在会上以《开展国际旅游合作,共同为旅游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为题作了书面发言。

1997年5月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了“关于旅游业社会影响的世界旅游领导人会议”,并于5月22日通过了《关于旅游业社会影响的马尼拉宣言》。1997年6月的联合国大会第九次特别会议上,首次公布了由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和地球理事会联合制订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实现与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全球旅游业实施《21世纪议程》的行动纲领。它认为:“旅游业在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中受益,而这些资源正是这个产业的核心,而且,旅游业也有条件保护这些资源。旅游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有能力取得环境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巨大改善,能为其所在社区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为了发挥这一潜能并保证取得未来长期的发展,各国政府和各个部门需要采取卜致的行动。”文件分上下两篇,上篇在简要分析《21世纪议程》和旅游业在实现其目标中可以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强调政府、旅游业和其他组织之间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以及旅游业战略上和经济上的重要性,强调应该使整个旅游产业得以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关注生态旅游所能获得的巨大利益。下篇是有关行动纲领。

1999年10月1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召开的世界旅游组织第十三届大会上,通过了《全球旅游伦理规范》,共10大条48小条。其10大条分别是:第一条,旅游:对促进人民和社会之间相互了解与尊重的贡献;第二条,旅游:个人与集体满足的工具;第三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第四条,旅游:人类文化遗产的利用者及改善这些遗产的贡献者;第五条,旅游:一项对东道国家和社区的有益活动;第六条,旅游发展中利益者的义务;第七条,旅游的权利;第八条,旅游者运动的自由;第九条,旅游业从业人员和企业家的权利;第十条,全球旅游伦理规范原则的实施。

国际旅游者联盟主席布拉肯布曾明确指出,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世界饭店协会与美国运通公司合作,从1991年起每年举办一次环境奖,专门表彰那些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的度假村、饭店等单位。

1998年的联合国第十九届特别会议首次将可持续旅游业列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充分表明了国际社会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并将2002年确定为生态旅游年。

世界各地的区域性旅游组织也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积极推进本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绿色管理。如亚太旅游业协会1999年8月23~25日在香港召开的第五届年会上,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

旅游业能否绿色发展同样引起各种政治性区域组织高度重视,原欧洲共同体环境委员会制定法规,规定各成员国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如乡村、山区、海岛和历史文化中心等世界旅游组织推荐优先实施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区域,并发表了绿皮书。各成员国环境部长还联合制定了有关环保工作的6项规定,其中两条与旅游有关:第一要求环境保护结合到旅游开发中,第二要求当地和景区使用经济手段,如税收,以保证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搞旅游要有长远的考虑,绝不能急功近利,短期行为。

1998年10月14~18日,亚太议员环发会议第六届年会在中国桂林召开,与会议员深入讨论了亚太地区环境和资源保护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及有关的战略行动,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即《桂林宣言》。宣言涉及到亚太地区旅游资源在世界的地位,旅游业对本地区社会经济的重要性,法律与科学规划在旅游业市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同时表达了对亚太地区旅游环境恶化的忧虑和关注,认为“旅游业经营者、旅游者都有责任与义务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各种文化遗产,采取自觉行动,积极推进旅游业沿着可持续发展轨道继续发展”。各国议员还发出了10项呼吁与敦促有关各国切实采取行动的诺言。

六、你想要了解的国外绿色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