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低碳旅游:你的习惯改变的是地球的命运
5076700000001

第1章 景区危机,你不愿意看到的事实!(1)

一、我们对大自然景观做了什么?

无限美好的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她的丰腴赋予了我们生命和梦想,她的美好让生命绚丽多彩。

经济繁荣带来日益庞大的旅游“人潮”,美好自然让更多的人舒缓压力、赏心悦目。然而,过度旅游对自然造成的压力和威胁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旅游交通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给气候变化带来了巨大压力;旅游区的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野生动植物生长区域的自然环境,对生态造成不可再生的破坏;丢弃垃圾、采摘、捕猎等失控的旅游行为,不但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好,也加速了无数宝贵自然遗产的流失。

北极:10年后的夏季,这里可能是一片汪洋

在号称“冰火之土”的冰岛境内,冰河、温泉、间歇热泉、火山口、冰帽、熔岩荒漠、瀑布等天然景观众多,深受游客喜爱,北极圈内其他国家的冰雪美景也吸引各国游人趋之若鹜。在这里,游人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对于热爱摄影的旅游者来说,这里有太多的美景奇观值得他们用镜头捕捉。

经过著名的德雷克海峡,你可以看到无数的海鸟,包括海燕。在狭窄的海湾后面有一个火山口形成的岛,中间是一个面积巨大的岛内湖,这里可谓一个动物的天堂,各种动物在这种最原始的生态环境下自由地生活。

北极地区的冰山冰冠不断消融。在2004年到2005年期间,北极附近的永久冰层面积骤然减少了14%,约73万平方公里,大约是两个德国的国土面积。与过去的26年相比,2005年和2006年,海冰区域已经缩小了6%。有人猜测,到2013年,北冰洋上的冰雪将会全部消失。科学研究表明,到2040年或更早,北极在夏末将会无冰。整个北冰洋,包括北极地区将是一片汪洋。

大堡礁:这里只剩下100年的生命

由于过度捕鱼、沿海开发,污水、农药入海污染以及全球气候变暖,这个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区的珊瑚礁,将在2050年大量消失。珊瑚生长区的海水温度每提高一度,都会引起珊瑚褪色加速其死亡。如果等待珊瑚礁开始重新自然生成,恢复成现在的规模至少也要200~500年左右。

除了珊瑚,这里还是成千上万种鱼的栖息地和鲸、海鸟、海龟的滋生地,是海豚最喜欢的嬉戏场所。大堡礁海域生活着大约1500种热带海洋鱼类。同时生活着4000多种棘皮动物和软体动物等其他海洋生物。某些濒临灭绝的动物物种(如人鱼和巨型绿龟)也栖息于此,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威尼斯:它正面临洪水威胁

威尼斯正面临着洪水的侵袭、地面下沉和环境污染等威胁,近年来曾发生圣马可广场被洪水所淹的现象。威尼斯与亚得里亚海仅有一道沙堤相隔,海水回灌现象正威胁着它的存亡,更何况还有全球都面临的海平面上涨。

威尼斯有一条长4公里、宽30~60米的主运河,与177条支流相通,全城由118个小岛组成,城市里共有2300多条水巷。文化艺术之城:全城有教堂、钟楼、修道院、宫殿、博物馆等艺术及历史名胜450多处。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是继佛罗伦萨和罗马之后的第三个中心。威尼斯共有120座各式教堂,40多座宫殿。最著名的是圣马可广场。达尼埃里旅馆则是威尼斯历史悠久的宫殿型旅馆。1932年,威尼斯又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乞力马扎罗山:它的“雪帽”将在15年内被摘掉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的山脉,素有“非洲屋脊”之称,而许多地理学家则喜欢称它为“非洲之王”。它距离赤道仅仅300多公里,顶部却终年满布冰雪。但是,全球变暖导致这座非洲最高峰山顶的终年积雪不断消融,专家预言,“雪帽”将在15年内被摘掉。

乞力马扎罗山的顶峰叫做Gilman"sPoint,高度5685米。标志牌的文字很醒目:“你现在正站在非洲大陆之巅……”,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描述到,在乞力马扎罗的山顶上有一只风干的猎豹,谁也不知道它为什么要到那里去。也许只有那只豹子才知道答案。

为什么要蜂拥到乞力马扎罗山呢?也许只有想去的人才知道。每年12月到次年1月是去乞力马扎罗山观赏风景的黄金时期。在欣赏这座“赤道雪峰”独特地理外貌的同时,还可以看到非洲象、斑马、驼鸟、长颈鹿、犀牛以及稀有的疣猴和蓝猴、阿拉伯羚、大角斑羚。

乞力马扎罗山由林木线以上的所有山区和穿过山地森林带的6个森林走廊组成。在漫长的登顶路上,风景会一直从热带雨林演变到冰河世纪。尽管乞力马扎罗山峰顶部终年满布冰雪,但在2000米以上,5000米以下的山腰部分,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其中不少是非洲乃至世界上的名贵品种。2000米以下的山腰部分,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山脚部分,气候炎热,常在30℃以上。

海拔5895米的它是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有两个主峰,一个叫基博,另一个叫马文济,两峰之间有一个10多公里长的马鞍形的山脊相连。这是世界各地的登山爱好者云集的地方,常有各种肤色的登山爱好者在这里一显身手。乞力马扎罗有两条登山线路,一条是“旅游登山”线路,游客在导游和挑夫的协助之下,分成3天时间登上山顶,体验“一览众山小”的滋味;另一条是“登山运动员”线路,沿途悬崖峭壁,十分艰险。据说只有不到30%的人能够最后登顶。

马尔代夫群岛:下世纪它会被海水淹没

马尔代夫群岛由1000多个小岛组成,从印度南端一直延伸到赤道。一项新研究表明,下个世纪它们可能被海水淹没。海平面正以每年8、9厘米的速度上涨,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曾于2001年预测,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升高至85厘米。原因依然是全球海洋变暖。按照该预测,诸如马尔代夫群岛这样的海拔高度多在1米以下的岛屿最终将没入海中。这个被誉为“人间最后的乐园”的印度洋国家将在100年内变得无法居住。

因人类而遭到破坏的景观远不止这些,比如还有美国阿拉斯加,现在每年都有数千人赶往阿拉斯加观看正在萎缩的冰河和正在解冻的永冻土。奥地利的基茨比厄尔,它被称为“阿尔卑斯山脉的珍珠”,但它未来的命运也因为全球变暖而成为未知数。还有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与大堡礁的处境一样,水温上升令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珊瑚虫面临被“漂白”的威胁,并导致其他海洋生物的死亡。等等这些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灰色的天空、裸露的土地、滚滚而来的沙尘暴、恣意妄为的洪水和海啸……这一切都是怎样造成的呢?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真的病了吗?往日那蔚蓝的天空、绿油油的草地、潺潺的流水、啾啾的鸟鸣都哪里去了呢?我们又能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面临的环境危机做些什么呢?怎样做才能减少旅途中对自然的破坏呢?如何在旅游中爱护自然呢?相信每一位青少年朋友在读完这本书后都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想知道如何用绿色的旅游方式为留住美好自然做出贡献,那么,和爸爸妈妈一起,快快加入亲近自然的绿色之旅吧!

当我们到一个地方,感受旅游所带来的文化洗礼的同时,还记得要让它比我们到来时更干净、更美丽,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要感谢大自然的恩赐,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感恩和回——珍惜它们!

幸福生活不只在于衣食享乐,也在于碧水蓝天。

二、揭开高原的神秘面纱

独特的气候特点

由于西藏高原奇特多样的地形、地貌和高空空气环流以及天气系统的影响,西藏在天气、气候方面也有许多独特之处。从总体上来说,西藏气侯具有西北严寒、东南温暖湿润的特点,并且呈现出有东南向西北的带状更替。

西藏地势高,气压低,空气密度小。如果取平原地区气压值为1,西藏拉萨的气压值只有0.66。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空气密度和气压是成正比的,在高原上空气密度只有平原地区的75%~80%,含氧量比内地平原少25%~30%。

西藏是全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方,例如拉萨,全年总辐射达到195千卡/平方厘米,是同纬度成都的2.1倍,上海的1.7倍。拉萨全年日照时数3005小时,为成都的2.4倍,上海的1.5倍,所以拉萨被称为“日光城”。西藏高原阳光强、日照多的主要原因是空气稀薄清洁,水汽含量少,阳光透过大气层时能量损失少。

西藏的气候最明显的特点便是日夜温差大,一天之内最高温度可达28℃,最低温度可降至10℃,由于其日照时间长,冬季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寒冷,不过,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也是西藏旅游的一大挑战。

西藏冬季漫长寒冷而无盛夏。年降水量少,年均水量只有200~500毫米,气候干燥,冬季尤为干燥。西藏的雨量90%左右集中在6~9月份,称为“雨季”。各地雨量差别很大,如拉萨年雨量454毫米,阿里的噶尔县仅60毫米,又无明显雨季。雨季时多局部性中、大雨。昌都、拉萨、日喀则一带则多夜雨。

西藏的紫外线辐射很强,又加上气温偏低,使许多种细菌难以繁殖,能防治某些疾病。西藏的空气也很少污染,拉萨是我国空气和水源污染最小的城市之一。特别是雨过天晴,碧空人洗,空气清新,使人心旷神怡。

西藏成为濒危景点

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发布报告,中国西藏与埃及帝王谷、澳大利亚的大堡礁以及美国大沼泽国家公园等一起被指正成为濒危景点,环保行动迫在眉睫。环保专家分析报告后指出,这些被列入濒危名单的景点是由几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全球变暖,二是环境污染,三是过度开发。而中国西藏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破坏是西藏景点被列入濒危景点的最主要原因。

在过去几年内,由于到西藏旅游的人数剧增,当地修建了大量旅馆,国内外的商人也大量涌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到西藏旅游的人还会增加。随着游人的增加,对西藏人文及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会与日俱增。

在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西藏这个对全球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的“世界屋脊”,是受污染最少的地区之一。今天的西藏依然拥有最纯净的空气,最蔚蓝的天空。曾经有数不尽的藏族古老的诗歌和民谣,赞美过这世界最高处的阳光,以及这片阳光普照下的山川河谷。但是这几年随着西藏的过度开发,西藏原本纯净的空气和阳光饱受负荷。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美丽的,但又亟待保护的西藏。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发展,人们在建设西藏的同时,也给西藏的环境埋下了隐患。那个曾经的人间天堂,在逐渐褪去它的“贵族气”,近几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前人烟稀少的西藏,现在日益嘈杂了。如果不能尽快地加强保护,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不再是一片净土。

藏羚羊生存受威胁

藏羚羊主要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是青藏高原动物区系的典型代表。经过漫长的自然演替和发展,该物种种群曾达到相对稳定状态,且数量巨大。但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该物种遭受了从未有过的大规模盗猎,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藏羚羊身材矫健,奔跑如飞,被称为“高原精灵”。藏羚羊是历经数百万年的优化筛选,淘汰了许多弱者,成为“精选”而成的杰出代表。许多动物在海拔60100米的高度,不要说跑,就连挪动一步也要喘息不已,而藏羚羊在这这一高度上,可以60千米时速连续奔跑20~30千米,使猛兽望尘莫及。藏羚羊具有特别优良的器官功能,它们耐高寒、抗缺氧、食料要求简单而且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疾病所表现出的高强抵抗能力也已超出人类对它们的估计,它们身上所包含的优秀动物基因,囊括了陆生哺乳动物的精华。根据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还培育不出如此优秀的动物,然而利用藏羚羊的优良品质做基因转移,将会使许多牲畜得到改良。

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是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有关专家研究称,大群的藏羚羊为瘠薄的高原土壤提供了有机肥料,它们对牧草的适度践踏又起到分蘖作用,使牧草长势旺盛。它们产仔后遗留下来的大批胎盘及老弱病残者,又为狼、秃鹫等许多肉食动物提供了食物,因此藏羚羊在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如果没有了藏羚羊,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将会急剧恶化,许多野生动植物也将面临灭顶之灾。

藏羚羊浑身是宝,其纤细柔软的绒纤维被称为“软黄金”,用藏羚绒制成的“沙图什”披肩在国际非法贸易中十分走俏,“高原精灵”因此遭到疯狂屠杀。

虽然藏羚羊分布区是人烟稀少、气候恶劣的高寒地区,但近10年来盗猎者手持武器、不断涌入藏羚羊栖息地或守候在藏羚羊迁徙路线上屠杀藏羚羊。根据中国有关部门近年来查获的藏羚羊皮、绒数量和各有关单位在藏羚羊分布区发现的藏羚羊尸骸情况分析,每年被盗猎的藏羚羊数量平均在20000头左右。盗猎使藏羚羊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此外,由于盗猎活动的严重干扰,藏羚羊原有的活动规律被扰乱,对种群繁衍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一批批藏羚羊在呻吟中死去,而盗猎者、加工者和贸易者却仍在部分国家和地区通过走私、非法国际贸易等形式获得了浸满藏羚羊血的巨额利润;一些消费者为追求时尚,仍在麻木地作为帮凶而加剧了对藏羚羊的残杀。

三、可怕的森林危机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资源非常珍贵,但现在这里的热带雨林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非常严重。野生动植物被非法捕猎移植;山冈被砍伐一空,甚至被放火“烧荒”,黑烟弥漫,终日不散;一些林区被开垦种植上了甘蔗、香蕉、菠萝等经济作物,但与那些被连根铲除的珍稀树种相比,如同丢了西瓜捡芝麻,实在是得不偿失;风景区的一些林木也遭到砍伐,一车车粗大的树木被运去制成上好的家具。我们可以买到上好的家具,但买不到美丽的森林。专家们痛心地指出,再这么疯狂下去,不出20年之后,“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将从这里永远消失,成为历史的回忆。

种植橡胶惹的祸

西双版纳州是全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在这片不到国土面积0.2%的土地上生长着占全国1/4的野生动物和1/5的野生植物物种资源,因此向来被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资源保护的重地。西双版纳是我国重要的橡胶种植基地,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