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制的终结(全集)
5076000000001

第1章 甲午败战(1)

中国甲午战争之败,其败在政制。犹如初生马驹的日本能吞食瘦弱骆驼的中国,事出有因。日本军人政府侵掠成性,早具灭亡中国之心;且养军备械,精心策划,弯弓待发。而中国朝中官员多习宴饮狎妓之乐,腐败已甚;前方将士则畏敌如虎,一触即溃。当权者慈禧太后更是奢华无度,视战争为儿戏,致使水陆军力总量强于日本的中国一败涂地。

甲午中日战争是亚洲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它加速了清国的衰亡,置换了日本与中国在亚洲的地位。强邻日本不仅割占清国的台湾诸岛,更强索银款2亿4千余万两,这笔巨大的款项相当清国3年的岁入,日本年财政收入8千万日元的4倍有余。日本靠此不义之财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进而脱亚入欧,成为世界强国。而中国自此积贫累弱,一蹶难振。

甲午败战证明这样一条定理:非贤者而在位且又绝对专权者,其专权的结局不仅导致自己的不幸,更导致国家危亡,天下庶民百姓的普遍遭殃。

大清举国祝寿,日本兵犯朝鲜

公元1894年是中国农历甲午年。这年年夏,北京城内已开始散发着节日气氛。

从清廷内宫紫禁城的东华门到西郊的暑宫颐和园长达四十余里的路途上,沿途已搭建起许多龙棚、彩棚、灯棚和松棚,五花八门,煞是好看;还有数十座经坛、戏台、牌楼和亭座。这诸多点景分为六十段,是清廷庆典总办为筹办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万寿大典而专门设置的。在慈禧太后燕居的颐和园,更是在大兴土木赶修大戏台,该园自1888年3月即动工重修,已耗费水师银三千万两。

在人来人往的路上,清宫大内总管太监李莲英正领着几个贴身小太监在随处察看各处点景的布置。李莲英尽管生得丑陋无比,使人一看生厌,但慈禧太后却十分宠信他,朝中之事也常常与他相商。自咸丰六年九岁进宫后,李莲英由于为人乖巧,极会伺候慈禧太后;又善诗会字,语言诙谐风趣,更善逢迎,二十二岁时就被委以副总管太监。因李莲英办事总合慈禧太后心意而让她心情愉快,故宫女太监背后都叫他“佛见喜”。

傍晚时分,李莲英回到颐和园,立即到乐寿堂向慈禧太后禀报察看点景的情况。而慈禧太后在皇妃和宫女的拥护下沿湖溜湾后,也刚刚回到寝宫。李莲英来到乐寿堂门前,有宫女告知慈禧太后,太后即传李莲英。

李莲英入内后,跪奏道:“禀老佛爷,庆寿的六十段点景已大体搭成,计有龙棚十八座,经棚十八座,彩棚、灯棚、松棚十五座,戏台二十二座,经坛十六座,经楼四座,灯楼两座,点景罩子门两座,点景四十六座,音乐楼六十七对,灯游廊百二十段,灯彩影壁十七座,牌楼百一十座。每段安挂灯百四十五只,派官员、茶役、士兵三十八人,僧众、乐师二十九人。”

慈禧太后听罢禀报,面露微笑,夸奖李莲英为寿庆大典操了心,后又问及点景所费。

李莲英奏告:“每段费银四万两,六十段景共用银二百四十万两,这项开支由中外臣工报效廉俸项下拨用。”慈禧太后接着又问:“园内仁寿殿前的大彩棚筹办得怎样了?”李莲英说:“回老佛爷话,一万七千五百匹彩绸正在置办。”

慈禧太后听罢,甚是欢喜,又夸奖了李莲英几句。但她一想到昨晚做的那个恶梦,心情又烦燥不安起来。梦中,慈禧太后与李莲英、庆亲王奕劻的四格格坐着一条无蓬平底船,晃晃悠悠漂落在南海。她自己已化作普陀山观音大士,头戴毗罗帽,外加五佛冠,左手持净水瓶,右手执柳枝,端坐在盛开的莲花中。李莲英也化成了韦驮天尊,他右手握着横在胸前的金刚杵柄,左臂肘弯架着金刚杵身,手掌则作合十状。四格格则化成善财童子,发梳两把头,上插花,双手捧书一函。正当她们的平底船徐徐靠岸时,突然狂风大作,那海水猛地哗哗作响,波涛翻滚。只见东边遥远处一条海盗船急驰而来,站在船头上的倭寇头目正窥视着那假观音。天色顿时昏暗下来,残阳转瞬隐去。一只巨大的奇形怪状的癞蛤蟆从山麓石洞里钻了出来,快速向那假观音方向爬去。海盗船全速逼近无蓬平底船,凶狠的倭寇头目迫不及待地举刀向假观音砍去。假韦驮挥金刚杵连忙招架,假观音慌忙一躲之际,头冠和手中的净水瓶一同失落。倭寇头目迅速抢接住净水宝瓶回船便走,那癞蛤蟆伸开血盆大口正欲吞下头冠。这时,一白发渔樵偕白、赤二童从普陀山顶驾祥云飘然而降。渔樵挥渔杆左右开弓,一杆打在海盗船尾上,一杆打在癞蛤蟆腿上。海盗船晃了几晃后顿无踪影,癞蛤蟆也拖着一条拐腿隐藏在石洞不见了。渔樵又把手一挥,白、赤二童一前一后迅即向前奔去,将假观音的莲花宝座底朝天的掀翻了。——

烦躁归烦躁,但慈禧太后主意已定:五十万寿时同法国打仗没能好生庆贺,这回六十寿庆定要空前隆重。

就在清廷举国为慈禧太后筹办寿庆时,大清的藩属国朝鲜发生了一件大事。1894年5月31日,一支农民起义军攻占了朝鲜全州。这支起义军的领头人是朝鲜全罗道的东学道徒金埲准,他因主张济世安民、逐灭夷倭、尽灭权贵,故农民风起响应。

金埲准攻破全州的次日,朝鲜国王李熙惊慌不已,急忙差人向清国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袁世凯通报,请求清廷出兵镇压。李熙待袁世凯素来不薄,十二年前袁世凯随淮军入朝鲜协助平定汉城兵变建功后,李熙便将自己爱妃的妹妹金氏及李氏、吴氏嫁给他为妾。而袁世凯对这位朝鲜国王总是有求必应,他得到求助讯后立即电报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言朝鲜发生内乱不能自了,请派兵赴朝平乱,以保护朝鲜、维持清朝上国体面。袁世凯还向李鸿章陈言:日本不会对此多事,日本驻朝使馆已使人告之,除调兵百余来保护使馆外必无他意。李鸿章一向器重袁世凯,认为他血性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独为其难。故接到袁世凯请求派兵的电报后,李鸿章即于6月4日命直隶提督叶志超率淮军一千五百名乘兵舰两艘赴朝,并电告驻日公使知会日本。

然而袁世凯不知,日本驻朝使馆派人对他说的日本对清国帮助平乱不会多事是个圈套,意在怂恿中国出兵,好为日本以保护使馆的名义派兵入朝制造借口。

就在袁世凯报告李鸿章请求出兵的当日,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和枢密院议长山县有朋即加紧密议。伊藤博文欣喜地说:“这次朝鲜内乱,清国出兵,真是天赐良机。天皇的宏愿正好可以实现了。”

山县有朋也认为朝鲜内乱是天助日本:“昨日议会通过了对内阁不信任的上奏案,皆起因内阁未贯彻对朝鲜的强硬政策。现在正好可以解散议会,派兵进入朝鲜了。”

“对!应立即解散议会,出兵朝鲜,以实现天皇多年的宏愿。”伊藤仍在兴奋中,他进而问山县,“你还记得天皇二十七年前年即位时发布的《御笔信》么?”

“‘继承列祖列宗伟业,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这还用记么?”山县一边咳嗽一边说。山县有肺病,一高兴止不住要咳嗽。咳过之后,他又说:“自那以后,天皇倡导维新,使国势渐盛;又扩军备战,不遗余力以开拓疆土,才使你我在今日有机会决定出兵。”

伊藤点了点头:“早在七年前,天皇就制定了周详的《征讨清国策》,计划以五年为期作为准备,抓住时机进攻中国。今天时机终于来了。你即去着手解散议会,我马上去与陆奥外相相商出兵事。”

外相陆奥宗光接到伊藤的电话后,立刻赶到首相官邸。他是主张侵略中国的狂热分子,一进门就以一脸喜气对伊藤说:“我对思想界极力鼓吹日本尽快脱亚入欧、模仿西方列强来对待邻国的献策至为欣赏,我国亦先后派兵去过中国的台湾及其藩属国朝鲜。看来,我国脱亚入欧的时刻已经来了。首相可是与我商议出兵之事?”

伊藤说:“正是。今天就是商讨如何进攻中国,你我可谓不谋而合。请你对日中两国的军事力量再次作一次评说。”

陆奥一向关注日中两国军事实力,见伊藤要他介绍军情,即胸有成竹地说:“我国海陆两军的力量可以击败清国。清国陆军总数虽有六十万,但配备毛瑟式步枪和德国克虏伯式野炮的只有李鸿章所属的三万北洋军,故数量上不足畏。我国海军虽在总量上不及清国四支水师,但战舰数量和吨位已超过北洋舰队,火炮配备总数也比北洋舰队的多,且弹药充足,更有速射炮。”

伊藤当即肯定了陆奥的分析,认为出兵中国的时机已经成熟。他接着说:“据驻天津海军武官泷川大尉报告,清廷正在为贺西太后六十寿辰筹办万寿庆典,不主战者多有人在。北洋军中堪为名将之声望者尚乏,若我之决心不变,将士用命,必能稳操胜算。立即出兵朝鲜,即可趁机解散由强硬派操纵的议会,使其通过的对内阁不信任上奏案无效,以强固内阁领导权;同时更可实现明治天皇睦仁手定的用武力征服中国和世界的国策。”

陆奥最后诡笑着告诉伊藤一件喜事:“已破译了清国驻日公使与清廷通讯的密电码,外务省对清国内情了如指掌。”

伊藤听了,大笑不止,即决定出兵。

伊藤将出兵决定上奏明治天皇后,立即得到天皇裁可。于是,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奉命以保护使馆为名,在清军出动的同一天,带领海军陆战队五百名赴朝鲜回任。紧接着,日本睦仁天皇在东京成立大本营,续调陆军四千、军舰八艘向朝鲜进发。

李熙闻知大鸟带兵回任,更为惊恐,连忙派人告知袁世凯,请求清军不要登岸。袁世凯则亲自进宫安慰李熙:“日本意在与中国争体面,兵来非战,请大王切勿惊慌。”为阻日军继进,袁世凯出面与大鸟谈判,约定双方都不增兵,大鸟佯为同意。袁世凯则真的以为日本不会增兵了,他急电告请李鸿章停止进兵,并电叶志超部驻牙山待命。

这时,东学道徒已经同朝鲜国王派去的招抚使订立了休战和约。清廷见乱事已平,便要求中日双方同时撤兵,但日方不予理会,也拒绝了美、英、俄、法四国外交使臣让中日两国同时撤兵的要求。大鸟此时鼓励日军官兵说:“大日本国以雄厚兵力入朝,是承陆奥宗光外相的训令帮助朝鲜改革内政,朝鲜不应是中国的属邦。朝鲜自主光明正大,日本出兵属于义举。”众官兵听了,纷纷赞成大鸟的话,表示愿为朝鲜自主效力。

大鸟是个很有政见的人,他认为中国虽然辽阔,近年又扩充海陆两军,但内部极其紊乱,故不足为惧。在入朝日军大队人马登岸后,大鸟当即指挥人断绝了清廷驻朝使署的柴米供应,并令炮兵架大炮对准使署。这一来,吓得袁世凯只留下使署随员唐绍仪看馆探事,自己改装易服带家眷逃往仁川,后又急忙登上去天津的清军兵舰回国去了。

朝鲜出事,使大清光绪皇帝心情有些烦躁。当收到日本政府拒绝从朝鲜撤兵的照会后,他更是烦躁不已,担心倭人此时犯边,有碍万寿庆典。早在两年前,光绪帝就发布上谕筹办皇太后慈禧花甲昌期的六十大寿庆典,并着派礼亲王世铎、庆亲王奕劻、户部尚书翁同龢、礼部尚书李鸿藻、兵部尚书许庚身、工部尚书松溎、孙家鼐等十二位王公大臣总办。

为了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光绪帝拟定不与日本大动干戈。然而在这时,给事中余联元却上条密陈:日本此次意在借故入侵中国,请明宣战事、规取东京,调南洋水师直捣长崎、袭击日本之不备,乘机灭亡日本。

得密奏的次日,光绪帝即在毓庆宫书房与入值的师傅翁同龢谋划,并告知有余联元密陈一事。翁同龢则进言:“规取东京语殊豪纵,但不可取。现日人并未攻我,圣上采不战而屈人之术,令派大兵往韩与之相持可也。只要日本稍有和意,即可协商双方撤兵事宜。”光绪帝听罢说:“师傅所言,正合孤意。只是令派大兵需大笔军援,今无着落。皇太后六十大寿庆典的银两又不能少,甚是难办。”翁同龢授意道:“皇上何不趁着到颐和园请安之际,再向太后奏告日本东犯之事以领懿旨?”光绪帝点头称是,说明日就去。

次日,光绪帝披着旭日来到颐和园慈禧太后的居地乐寿堂,还未入门,堂内盛满水果的几只大篮内散发出的芳香扑鼻而来,令他心舒神怡。

习惯早起的慈禧太后这时正在堂中阅看奏折。回事太监崔玉贵禀告她:“万岁爷来了。”太后得报后,把阅看的奏折置放在御案上,叫崔玉贵传光绪帝入内。

光绪帝进堂后,跪安说:“皇爸爸好,儿子特来向皇爸爸请安,祝皇爸爸万寿无疆。”

太后欠一欠身,点点头,吩附给皇帝看坐,宫女忙抬过椅子来请光绪帝坐下。

“谢谢皇爸爸。”光绪帝柔声道谢后落了坐。

太后随口问道:“近些日子皇帝身子还好吧,交节气了,要留心调节衣食。”说着转而问起朝鲜的事情来,她对这事很敏感,好像这事与她梦中的倭寇夺瓶紧联着。

光绪帝连忙禀告:“朝鲜事机危急,儿子意在一力主战,今已差北洋大臣加紧预筹战事。”

然而已陷入梦境中的慈禧太后听了光绪帝的发话,又把白发渔樵与直隶总督李鸿章联系起来,但她觉得这白发渔樵好像更像户部尚书、侍读翁同龢。想到这她目光一沉,问道:“户部老朽翁同龢,还有尚书福锟竟上奏要停止庆典工程,削减庆典银两,可有此事?”

光绪帝暗中一惊,心想,翁同龢与福锟联名奏请削减寿庆银两之事,太后这么快就知道了?虽然他料想太后会因此事不高兴,但根本未料到她竟至动怒。光绪帝隐隐感到似有大祸将至,但想到翁同龢是自己的恩师和股肱,与福锟联名奏请削减庆典银两是因军援不济,全出于忠诚谋国,自己也全力赞成,切不可为备战筹款事而让太后对他失去欢心,忙极力辨白:“儿子禀告皇爸爸,是直隶总督李鸿章上奏言兵勇不足、战舰过少,兵饷尚需三百万银两。儿子已差户部和海军事务衙门从盐课、海关税、各省地丁银和东北边防经费中抽齐这笔饷银,一切请皇爸爸省心。”

慈禧太后知道光绪帝有意袒护翁同龢,便追问道:“向英国银行借款六百万镑,可是到哪里去了?”

光绪帝连忙应道:“添购了四艘新式快船和一些枪子、炮弹。”

未等他解释完,慈禧太后挥了挥手:“皇帝回去歇着去吧。今天若有人使我不高兴,我就要他一辈子不高兴。一个岛夷小国,还要我朝兴师动众?战是要战,但庆典银不可少了一两。”光绪帝只好跪安退出,忧忧返回紫禁城皇宫。

在第二次得到日本政府拒绝撤兵的照会后,光绪帝在早朝时即颁旨各军机大臣、礼部尚书李鸿藻和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会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