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厚黑学
5075900000052

第52章 以傻卖傻——保全术(1)

在位高权重的上司跟前做事,肯定是非常难的。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的上司是位高权重的领导者,你怎样才能平安无事地在他身边做事呢?你要知道,领导最忌讳的就是握有实权的下属,唯恐下属会借手握兵权之际突然发难,将领导架空或者赶下台去。对于这样心有疑虑的领导,你一定要表现出自己大度的胸襟,交出实权来换取太平日子。

要善于保护自己

在位高权重的上司跟前做事,肯定是非常难的。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的上司是位高权重的领导者,你怎样才能平安无事地在他身边做事呢?这就有必要探讨封建社会那些处世圆滑、左右逢源,尤其善于拍上司的马屁的官僚。他们想的并不是如何办好公事,而是怎样讨好上司,保住自己的官职俸禄、荣华富贵。这些人没有什么建树,在保官保禄方面却有一套阿谀奉承、明哲保身的办法。清代道光朝大学士(相当于宰相)曹振镛就是这类官僚中的一个典型人物。

曹振镛在乾隆朝中进士,点翰林,官至侍读学士,至嘉庆朝便飞黄腾达,升为尚书、大学士。道光皇帝继位后,他更是红得发紫,晋武英殿大学士、赠太傅,图形紫光阁。当他以81岁高龄去世后,又得到“文正”的谥号。这是清朝对故世大臣最高的评价,在清代享受这种殊荣的只有七八个人。曹振镛作为一位汉族官僚,既没有显赫的武功,又没有出众的文采,在重满轻汉的清朝时代,能够在充满凶险和倾轧的仕途上一帆风顺,自然有他的“诀窍”。有一次,他的门生向他讨教,问他成为三朝元老,深受皇帝宠信靠的是什么。他回答六个字:“多磕头,少说话。”意思是对皇帝、对上司,只需要表示顺从,不用发表自己的意见。真是圆滑到了极点。“少说话”不等于不说话,而是把话说到关键的时候,说到点子上,对此,曹振镛是深有研究的。

清朝进入道光时期就已经暴露出许多衰败的迹象,积重难返,地方官员纷纷把这些情况上报朝廷,等待皇帝拿主意。每天堆在皇帝面前等待批阅的文件就有好几大摞,道光帝看得头昏脑胀,为此,他感到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看吧,实在不愿整天泡在文件堆里,不看吧,又怕留下荒废政务的坏名声。曹振镛敏锐地察觉出道光帝的这种心思。他讨好皇帝说:“今天国家在陛下的英明治理下,太平无事。可是一些大臣偏偏好无事生非,在奏章中讲一些危言耸听的事情,无非是为了博取敢于直言的虚名,对于他们又不能降旨怪罪,这样会使陛下蒙受拒谏的名声。依臣之见,陛下今后只要在批阅奏章时,选择其中的细枝末节上的错误,降旨严厉斥责,臣下就会慑于您的天威圣明,知道陛下对天下事早已明察秋毫,一定不敢再呈上那些搬弄是非的奏章。”曹振镛的一席话,正中道光帝的下怀,果然照他的办法做了。不少人因此丢了官职,文武百官谨小慎微,尽量不向朝廷报告或少报告,甚至出了大事也隐匿不报,即使报告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掩盖事情的真相。于是,官场上形成互相欺瞒,报喜不报忧的恶劣作风。国家的许多弊政得不到及时解决,最后形成了全国性的内乱。然而,道光帝却少看了许多奏章,免去了大量的伏案之劳。

曹振镛这么一“说”,实际上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名誉地位,成功地施展了逢迎上司的小手腕,这种人只能给自己带来某些私利,对国家来说,却是埋下了可怕的隐患。这种人整天想着自己的名誉如何,根本不考虑国家的安危。更可怜的是道光皇帝没有看透这一点,反而把曹振镛当成言听计从的股肱之臣。曹振镛的举止无疑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反思。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虽然不能以曹振镛为楷模,但是,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像曹振镛这样一些舍公为私的、祸国殃民的小人的本领,防备自己受其谎言所惑,误了勤政为民之大计。

位高权重后就该退避三舍

自古以来,领导最忌讳的就是握有实权的下属,唯恐下属会借手握兵权之际突然发难,将领导架空或者赶下台去。对于这样心有疑虑的领导,你一定要表现出自己的理解,交出实权来换取太平日子,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宋太祖夺了天下不久,他问赵普:“自唐末以来的几十年间,换了十几个皇帝,征战不息,其原因何在?”赵普回答:“因藩镇的势力太强大了。皇帝势弱而臣子势强,自然无法控制局面。今天只有稍微削减他们的权力,控制他们的钱粮,收编他们的精兵,天下才能安定。”

话未说完,太祖就说:“你不用再说了,我已经知道。”过了不久,太祖和老友故将石守信等饮酒,酒酣耳热之时,命令左右侍候的人退下,对他们说:“我如不依靠你们的力量,不可能有今天,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恩德,每时每刻都不忘怀,然而作天子也十分困难,简直还不如当节度使快乐。我现在整夜睡不安枕啊。”

石守信等人问:“为什么呢?”太祖说:“这不难知道,身居这个位置的人,谁不想将他干掉。”石守信等人都惶恐万分,向太祖叩头说:“陛下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太祖说:“事实难道不是这样吗?你们虽然没有这个野心,但你们手下的人想富贵啊!一旦他们将黄袍给你穿上,就是想不做皇帝,也不可能啊。”石守信等人都叩头哭泣道:“我们虽然愚蠢之至,还未到这种地步,只求陛下怜悯我们,给我们指一条可求生之路。”

太祖说:“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想求富贵的人,不过多得些金钱,使自己优裕享乐,使子孙不受贫乏之苦。你们何不放弃兵权,选择些好田宅买下来,为子孙创立永久的产业。多多购置一些歌儿舞女,成天饮酒作乐,以终其天年。如果这样,我们君臣之间,也就可免却互相猜测怀疑不也很好吗?”石守信等人再次拜谢太祖,说:“陛下替臣等想到这种地步,真所谓同生死的亲骨肉啊!”第二天,他们几个人都说自己有病,不能继续任职,请求太祖解除了他们的兵权。

不难想像,如果石守信等自恃位尊功高,不采取退让措施,他们的结局自然可以预料。

当然,在今天这样一个民主与法制都比较健全的社会里,自然不可能出现故事中的这种情况。可是,要想在政界叱咤风云,也不得不引此为戒。

好管闲事受人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既得利益,这些利益不外是由职权或地位而来。不论你是出于公心还是另有想法,只要是你的所言所行超出了自己的权限,必然要带来别人的猜忌。因此即便是出于好意也要谨慎从事。

唐朝的王叔文经常陪太子下棋。有一次下棋时,太子和人议论政事,谈到了宫市的弊端。所谓宫市就是宦官在民间以低价强行购物。太子说:“我正打算向圣上反映此事。”在场的人都称赞太子贤明,只有王叔文没有说话。众人走后,太子留下王叔文,问他为什么不说话。王叔文说:“太子的职责就是侍奉皇上的饮食起居,早晚问安,不宜议论宫外的事。皇上在位久了,如果疑心太子是在收买人心,如何辩解呢?”太子听了这话后大吃一惊,说:“不是先生指点,我哪能明白这个道理。”

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古代人们在凶险的官场中用以自保的韬略。虽然消极的成分有不少,但也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处高位的人往往喜欢参与,显示自己的权威、才能、存在,似乎自己无所不能。他不知道自己做多,他人就做得少了;自己的才能太显露了,他人的才能就发挥得少了。做领导的不是要和他人比试才能,而是要让他人发挥才能。所以《尚书》说,对司法方面的事,不要越俎代庖,要让有关的官员去治理。太子与皇上本为父子,王叔文还非常郑重地提醒太子要避嫌,更何况其他的人了。这一招不谋其政术高就高在尊人之位,尊人之言,既留有余地,又守住了自己的本分。

“好管闲事受人磨”,是的,不该你去管的事你偏要去操心,这不是没事找事做,自讨苦吃吗?如果我们本职工作尚未做好,就去做一些与自己职务不相干的事,这就是越俎代庖,这就是多此一举。这样做,你不但得不到众人的承认,而且还影响他人工作的正常开展。所以,不在其位就当不谋其政。

不要使自己的光芒太耀眼

当领导的,没有哪个人不想美名远扬的,殊不知这里面都潜伏着无数的危机。因此,古代大臣中的一些智者,总注意把握住一个分寸,不要使自己的光芒太为耀眼、以致使得君上的形象显得相形见拙、暗然失色;要有意识地掩饰一下自己的美德卓行,甚至故意干出几件不大得人心的事,自毁名声,以使君上得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从而释疑化妒,以求得自身的安全,这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道理。

萧何是最早支持并参与刘邦起事的亲信,在后秦灭楚兴汉的事业中立有大功,刘邦在论功行赏时,将他排在功臣之首,并给了他可以佩剑穿履从容入宫朝见的特殊待遇,以示恩宠。

后来韩信被诬为谋反,当时刘邦率兵出征在外,是萧何为吕后设计除掉了韩信,解除了刘邦心头的一大患,萧何由此从丞相提升为相国,封地增加了五千户,还给了五百名士卒作他的警卫。朝中大臣无不向他表示祝贺,只有一个叫召平的秦朝遗老独去致哀,对萧何说:“你不日将有大祸临头了,如今主上风餐露宿转战于外,而足下坐镇京师,并未立有战功,主上之所以给你增加封地,设置卫队,是由于韩信刚刚谋反,主上对你心存怀疑,以此加以笼络,并非是对你的宠信。请足下让出封赏不要接受,并将自己的家产拿出来资助前方军队,主上必然高兴。”萧何认为他说的十分有理,依计而行,刘邦果然十分高兴。

又过了一年,英布谋反,刘邦又一次率兵出征,却从前线一再派回使臣打听萧何在干什么。萧何在京师尽心尽责地安抚百姓,筹备粮草,输送前线,如同他多年来所作的那样。又有人对萧何说道:“足下不久将有灭族的大祸了。足下如今位为相国,功列第一,官不可再升,功不可再加,可足下自入关中十几年来,甚得民心。如今主上派使臣来打听足下的情形,是担心足下名声太大,对他构成威胁。足下何不到处压价买田,高利放债,使民有怨言?只有如此,主上才会对你放心。”萧何听从了他的意见这样做了,刘邦果然十分高兴。

当刘邦班师回朝时,老百姓纷纷拦路上书,状告萧何,刘邦一点儿也不怪罪萧何,反而将老百姓的状纸交给萧何,笑着对他说:“你自己处理吧!”

萧何是刘邦的贫贱之交,刘邦亲口将他封为第一功臣,为什么刘邦对他还相信不过呢?这是因为,政治斗争是一个不断地一分为二的裂变过程。当年项羽、刘邦共同对付秦朝,秦朝灭亡了,项羽、刘邦这一对盟友翻了脸,打了起来;项羽被消灭了,刘邦集团内部又发生了裂变,中途入伙的韩信、英布又被刘邦视为异己的力量;韩信、英布垮台了,刘邦的核心集团又该找出新的打击对象了。萧何树大招风,自然首当其冲。萧何虽然不断地自毁名声,却并未能消除刘邦的猜疑,就在刘邦将状纸交给萧何的同时,因萧何顺便请求将皇家花园中的荒废土地拨出一些交给百姓耕种,刘邦立刻变了一副面孔,说萧何故意讨好百姓,将他收进监狱。刘邦之类最高掌权者的逻辑是这样的:你盘剥百姓,结怨于民,那是不足挂齿的小事一段,他不仅不会管,还会加以纵容;你要真正想替百姓办一两件好事,说一两句公道话,而影响了他的权威、名声,他便非要整治你不可。

所以,干些蠢事、坏事,有意识地掩饰一下自己的美德卓行,也不失一种保全自己的策略。曹丕当了皇帝以后,对他的兄弟们十分刻薄,防范也十分严密,虽然这些兄弟们都被封为“王”,却都是徒有其名。他们全都被打发到远离首都的封地,不许随便回到首都来;每个人手下只有百十名老兵作为守卫,使他们无法凭借武力作乱;还派了官员来监督他们,有点儿小错就被上报朝廷,遭到谴责。这些兄弟虽然贵为天潢贵胄,实际上连个平民百姓也不如。

只有北海王曹表,为人谨慎,勤奋好学,没有任何过错。那些监督他的官员说:“我们奉皇帝的命令来监督大王的行动,有过错就应当举奏,有善行也应该据实报告。”于是联名写了份报告,称赞曹表的美好品德。

曹表一听到这个消息,吓得大惊失色,指责官员们说:“严格要求自己,这是任何人都应该如此的,而你们却报告了朝廷,这岂不是给我增加麻烦吗?如果我真的有什么好品德,朝廷自然会知道,你们这样联名上书,只怕要适得其反了!”

曹表曾对儿子说:“与其因受到宠爱而遭受灾祸,不如贫贱而无灾无难。”他的生活十分俭朴,并让妃妾们亲自动手纺线织布,如同平民之家一样,因此他得以保全性命。

佯装迟钝给人安心之感

迟钝也是吸引人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使是反应相当敏锐的人,最好也不要完全显露于外,而要佯装迟钝一些。

头脑太聪明、个性太精明的人,通常都很难应付。由于脑子整天转个不停,不论什么事情都会事先预测好,让人有松懈不得的感觉。同时,一发现别人的缺点,便会立即指出来,即使没有当场表明,也会让对方觉得:“这个人不知道有什么企图!”警戒之心油然而生。这种让人随时心生警戒的人,怎么还有魅力可言呢?所以,如果让这种类型的人物登上领导者的宝座,部下们恐怕再没有好日子可过了。

领导者的主要任务,即是让部下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领导者必须从部下身上得到以自己的立场无法思及的想法,同时也要让部下在自己无法照顾到的方面充分活动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