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恐龙科考(走进科学)
5067000000055

第55章 后期恐龙蛋壳为何变薄

本世纪70年代,德国有几位科学家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找到了数量极多的恐龙蛋壳化石。在研究中一个令人不解的怪现象,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这些蛋是恐龙在绝灭之前一小段时间留下的,在电子显微镜下,蛋壳特别薄的大约占90%。在这一连续沉积的地层中,早期的蛋壳正常的厚度大约是2.8毫米;而时代最晚与恐龙绝灭的时期相当的地层里,蛋壳厚通常只有1毫米左右。这样薄的蛋壳化石,在法国和比利时交界的比利牛斯科尔比埃的相应地层中也有发现。

这么薄的蛋壳显然很容易破碎,胚胎也易脱水而死亡,以至于无法孵化出小恐龙。科学家还发现,许多胚胎在孵化前就已经死了,这是因为蛋壳太薄,没有能力为正在发育的恐龙胚胎骨,提供必不可少的钙质。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这些恐龙蛋壳变薄了呢?

科学家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雌恐龙的内分泌紊乱造成的。恐龙的含钙质的蛋壳与鸟类的蛋壳相似,当鸟类内分泌失调时,就会产下异常的蛋。

许多因素都有可能损害鸟类对钙质的新陈代谢能力,从而产下有缺陷的蛋,甚至终止繁殖活动。这些因素是:缺少食物、受到惊吓、恶劣的气候引起的不适、食物中缺乏钙质、体内“生物钟”受到干扰等等。

那么使恐龙内分泌失调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种说法是,白垩纪末地球气候发生异常,气候温度变得太高或太低,恐龙很难适应气候的变化,致使恐龙们的内分泌出现紊乱,产下了不合格的蛋。

另一种说法是,白垩纪末出现了含有毒素的有花植物,吃了这些植物,雌恐龙身感不适,新陈代谢被扰乱,还有,那时啮齿型动物开始出现,它们专吃恐龙蛋,雌恐龙受到惊吓,新陈代谢受到干扰。因而大大影响了蛋的质量。

在古气候史上,白垩纪末地球的气候的确曾发生过剧烈的变化,往昔恐龙喜欢的温暖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气候渐渐为干旱寒冷的温带气候所代替。从恐龙的薄薄的蛋壳化石里也可以得出这一巨大的改变。气候的突然变化使恐龙难以适应。可见,在“恐龙时代”最后岁月中,恐龙的日子很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