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恐龙科考(走进科学)
5067000000044

第44章 鱼龙、蛇颈龙化石的发现

鱼龙、蛇颈龙的骨骼化石都是由英国的一位叫玛丽·安宁的人发现的。

1841年的一天,12岁的玛丽·安宁在海边发现了一副基本完整的巨大骨骼。经辨认,这是一种海生爬行动物,但谁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后来被命名为“鱼龙”。

鱼龙的体形像鱼,尤其像金枪鱼,是一种流畅的纺锤形。皮肤外面没有鳞片,这又像海豚。嘴巴很尖,眼睛很大,口的边缘排满尖锐的牙齿。四肢变成了鳍,尾部和背部也生着鳍。

鱼龙体长2米左右(也发现过14米长和20米长的大个子),善于游泳,以鱼类和各种软体动物为食。

古生物学家观察鱼龙化石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爬行动物应该是产卵生殖,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有一副鱼龙成体骨架,在体腔里还有7副小鱼龙的骨骼,其中有一个小鱼龙正好夹在鱼龙妈妈臀部泄殖腔的地方。在德国也发现过这种母子同体的化石。种种迹象表明,鱼龙不像是卵生,也不可能是胎生,而是卵巢产的卵不排出体外,在输卵管里孵化、发育,待长成小鱼龙,有了独立生活能力,才从母体产出。这种生育方式是一种假胎生,叫做卵胎生。在现代生活的动物中很常见,如蚜虫、蝎子、鲨鱼。在爬行动物中,有些蜥蜴和蛇也是卵胎生。

1824年,玛丽·安宁意外地发现了蛇颈龙化石。

蛇颈龙的样子像一只大海龟,大多数具有细长的脖子,头颈部像蛇。身体扁平,尾巴中等长度。四肢的骨骼和陆生爬行动物没什么两样。骨骼外面长的是宽厚的鳍脚,用鳍脚划水。游泳的速度赶不上鱼龙和海豚。比现代的龟鳖快得多。它们都长着锋利的牙齿,属肉食性动物。有强有力的鳍脚可以爬到岸上,或是躲避敌害。

蛇颈龙在地球上生活的年代非常久远,大约从2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一直到6700万年白垩晚期,持续了1亿多年。

我国四川威远也发现过蛇颈龙化石,定名为威远中国龙。这个发现说明,7500万年前,四川盆地是一片大海。

我国古生物工作者还在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地区发现过一条鱼龙化石,长10米,外貌很像现代生存的鲨鱼和海豚,嘴巴尖尖的,嘴内有尖锐的牙齿,是海洋中凶猛的动物。定名为喜玛拉雅鱼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