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历史见证(走进科学)
5066900000033

第33章 佛罗伦萨的主宰麦第奇世家

1478年4月一个星期天,佛罗伦萨大教堂内挤满了做弥撒的教徒。平民并肩站在中殿,而在教堂巨大的圆屋顶之下,市内的高门望族云集,身上尽是丝绒织锦,珠光宝气。离大祭坛最近的显赫人物当中,包括富裕的麦第奇银行业世家的成员。麦第奇家族非正式地统治佛罗伦萨已达半个世纪。其中罗伦索是家庭之首,在历史上有“伟大的罗伦索”之称,年约29岁,皮肤黝黑。在他身旁的就是相貌俊美的弟弟吉里亚诺。

到了最庄严的一刻,领圣餐仪式开始,雄浑的钟声在头顶高处响起,祭坛附近一些人突然发难,动手杀人。

人群中混进了巴龙切利和嫉妒麦第奇家族的帕齐家族成员弗朗切斯科。他们拔出常人可以带进教堂的长剑,扑向年轻的吉里亚诺乱砍乱刺;后来在他尸身上发现19处伤口。在同一时间,另两个教士装束的人从长袍下抽出匕首,迅雷不及掩耳般向罗伦索猛刺,使他立刻倒地。这四名刺客事后跑出街外,按照计划和同党会合,并且向佛罗伦萨的人民呼吁,自麦第奇的“暴政”下起来,挣脱枷锁。

这些刺客的估计完全错误。佛罗伦萨的人民不错是立刻起来,却是满腔悲愤,要缉捕刺客及其同党归案。结果,捕获全部有关的罪犯,均予处死。关于佛罗伦萨人民为麦第奇家族复仇的行动,有一项独特的记载留下来,令人毛骨悚然:年轻艺术家达芬奇看见市政议会大楼(今日游客称为韦基奥宫)的窗户上,悬着一名刺客的尸体,于是把它画了下来,连披在那被人鄙视的尸体上的衣服,也仔细描绘下来。

吉里亚诺伤重而死,但罗伦索侥幸逃过大难,并继承祖父和父亲的基业,继续支配佛罗伦萨的共和政体16年。从罗伦索的贡献看来,他能逃过1478年4月的刺杀,实在值得庆幸。自14世纪至17世纪,麦第奇家族在佛罗伦萨城邦掌权达400年。他们是商人出身,由于经营有术,成为富甲一方的银行世家,在政界有庞大势力,其后在君主政体中世代均为大公爵,经过一个长时期,后人逐渐沦为膏梁子弟。麦第奇家族在近400百年中,只有15世纪因促进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才真真正正名垂青史。至于麦第奇家族里又以“伟大的罗伦索”贡献最大。他努力推广文化活动,使佛罗伦萨充满朝气。

罗伦索的祖父柯西摩是尽心致力于佛罗伦萨政治和文化的第一位麦第奇家族成员,1429年,柯西摩40岁,继承了父亲庞大的银行事业,银行分行遍布欧洲和意大利各大城市。柯西摩是佛罗伦萨首富,本来可以舒舒服服地过生活。但他继续拓展家族的业务,而且好比农场一个普通农民垦土耕种一样,亲力亲为。柯西摩又顺利涉足政坛,正如他的孙儿罗伦索后来评论说:“在佛罗伦萨,有钱而没有政治势力后果堪虞。”佛罗伦萨这个城邦,名义上由一个九人议会管理,议员表面上都由人民选举出任。不过柯西摩开始用钱收买政治势力时,议会可以说是富有的阿尔比齐家族“囊中物”。柯西摩权势日大,阿尔比齐家族恐怕既有的优越地位受到威胁,于是在1433年,诬陷柯西摩卖国。他们的阴谋得逞,柯西摩被流放到派杜阿城。

阿尔比齐家族没料到事情的严重后果。柯西摩把麦第奇家族财产悉数提走,结果佛罗伦萨官员均损失重大。不足一年,柯西摩应邀回佛罗伦萨掌政。自此之后,阿尔比齐家族声誉大损,柯西摩和他的后人不断加强控制议会,不久,议会便完全听命于麦第奇家族。不过柯西摩善用权术,虽然独裁,却绝不是个暴君。除了敌对家庭如阿尔比齐和帕齐之外,一般佛罗伦萨的人民从来没有反抗柯西摩。柯西摩更开创麦第奇家族的传统,大力资助建筑师、艺术家和文学家,让他们得以各展所长,使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柯西摩的儿子皮耶罗在1464年继承父业,但不幸患上家庭遗传的痛风症,饱受折磨,5年之后便撒手尘寰。当时其子罗伦索年纪尚轻,仅满20岁,但佛罗伦萨人民仍然拥戴他主政。罗伦索本来不允,但议会鉴于麦第奇家族以往处理政务井井有条,坚决力邀,在此责无旁贷的情况之下,罗伦索毅然肩负重任,直至1492年他英年去世为止,死时只有43岁。佛罗伦萨城邦在罗伦索领导下,达23年。

罗伦索其貌不扬,皮肤黝黑,五官并不讨人喜欢,鼻子大,声音沙哑刺耳。不过他为人和善,掩盖了貌丑的缺陷。他十分有才华。前一天他在简陋酒馆和粗鄙的老朋友喝酒交谈,次日竟和严肃的学者辩论哲学问题。他既写粗俗不堪的歌曲,又作极优美的诗作。此外,他也像祖父柯西摩一样,竭尽全力地推动艺术发展。米盖朗基罗亦有赖于罗伦索的慧眼赏识,和源源不绝的巨额资助,才可以展开艺术创作。事实上,任何有志于复兴古典艺术的人,都可以得到麦第奇家族的资助。在罗伦索领导下,佛罗伦萨成为璀璨的文化中心,不仅给意大利文化带来了新生命,其影响力最后更遍及欧洲每一个角落。

不仅如此,罗伦索更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不用发动战争,只是借谈判和缔结联盟,便巧妙地使佛罗伦萨免受敌国侵扰。他致力维持意大利各城邦之间势力均衡,所以1492年他逝世时,那不勒斯国王不禁表示衷心哀悼,并予赞颂,称他是不可多得的英雄。“罗伦索足以名垂千古”,那不勒斯国王说,“但对整个意大利来说,他实在是英年早逝了”。

15世纪时期,佛罗伦萨城人口约有6万。它和邻近六个附庸城市包括比萨、勒果恩和阿累左等,都归入一个城邦内,由佛罗伦萨城统治,总人口约40万。佛罗伦萨城邦理论上是民主共和政体,不过只有佛罗伦萨城人二十一个同业公会约5000名男性会员才有公民权;同业公会本身又分等级,少数地位较高的同业公会如律师、商人、银行家和熟练技师等,掌握治理城邦的大部分实权。那时候并没有现代形式的选任政府。

他们把有资格的候选人名单放进皮袋里,抽出9名市民加入政府议会,处理城邦政务,任期为两个月。他们在9名议员中选出一个担任“议长”,其权力和地位都比其他议员高。

事实上,这个中央组织的确按照规定每两个月解散一次,再选新阁员继任,而每次当然亦选出不同的议长。不过,由于在佛罗伦萨财可通神,城邦真正的领导人其实就是最富有的市民。柯西摩在他悠长的一生(他不少后代患痛风很早死去,他却活到75岁)中只当过三任议长;不过,麦第奇家族的财力确实对佛罗伦萨的社会繁荣贡献很多,柯西摩因而拥有控制议会的实权,地位稳固,不管在每两个月中谁人获选,他的地位都不会受影响。

当然竞争者总是有的。不过柯西摩和罗伦索祖孙两人同样个性坚强、富可敌国。在他们的治理之下,佛罗伦萨保持繁荣富足,声誉日隆,所以在公元1492年罗伦索去世前,根本就没有人可以严重威胁麦第奇家族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