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史海沉钩(走进科学)
5066100000047

第47章 三元里人民是怎样抗英的

在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虽然迫使腐朽的清朝政府退让屈服,但却遭到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击,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广州郊区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斗争。

1841年5月29日,英国侵略者来到距广州城北五里地的三元里村,正遇到菜农韦绍光的妻子,就跟踪调戏。韦绍光等闻讯赶来,忍无可忍,当场打死了八九个英国士兵,其余的英国士兵便抱头逃跑了。韦绍光料定敌人决不会罢休,便在三元古庙前,操起庙中三星旗宣誓:“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大家遵守令旗,统一行动,团结战斗。

5月30日早晨,三元里和附近的几千群众,手持刀矛、锄头、棍棒,向英国侵略军的营地——四方炮台挺进,当英军司令卧乌古率军冲下来时,他们立即向北撤退,诱敌深入,敌人不知是计,以为中国人民无力抵抗,一味穷追,一直追到牛栏冈。这时,狡猾的卧乌古发现中计,立即下令撤退。这时一声锣响,牛栏冈上出现了七八千人的队伍,把敌人团团围住猛打痛杀;敌军少校毕霞在这次战斗中被打死。

中午,雷电交加,风雨大作,撤退中的侵略者,因火药受潮,枪炮失灵,士气更加低落。而三元里人民却越战越勇,他们挥锄上阵,奋勇当先,痛杀敌人,就连妇女儿童也呐喊助威,漫山遍野,杀声震天。

敌人眼看抵挡不住英勇的三元里人民,只好狼狈撤退。暴雨下个不停,穿着长统靴的敌人不时滑倒在田里,很快就成了刀下鬼。有的只好跪在地上,举手投降。一些敌人结成方阵,向后撤退。一个农民举起缴获的“洋枪”,用自己的火绳点燃火药,轰的一声,将英国旗手伯克莱打死了。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自发的反抗外国侵略者规模较大的第一次英勇斗争。它沉重地打击了英国侵略者,迫使他们不得不立即从广州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