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5054200000028

第28章 刘大夏藏图——中国无缘大海(1)

人所共知,中国在明朝成祖在位时,一位叫郑和的太监让今天的我们看到了中国称霸海上的希望,但不久后,即破灭。许多年后,当明朝再一次想要回到海上时,一个叫刘大夏的高级官员把郑和留下的所有资料都藏了起来,中国势力淡出海洋。与此同时,西方开始向世界扩张。西方真正的大航海时代,在郑和远航结束,中国无缘大海时才真正到来。

公元1405年(永乐三年)7月,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下旨,令一个叫郑和的太监组织船队下西洋。郑和与另一位太监王景弘率领船队,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海,依次访问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旧港(今印度尼西亚巨港)、苏门答剌、南浡里(在今苏门答腊岛北部)、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古里等国。1407年,经台湾作短期停留后,于9月返回南京。

这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在海上漂流了两年后,郑和带回了爪哇等国的朝贡使节和数十船商贸换回的异域珍品。

朝贡使节在中国呆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水土不服,又没有船只可以回国,成祖皇帝大仁大义,命令郑和第二次远航,主要是送这些使节回国,顺便到其他地方溜达一下。郑和就统舟师前往爪哇、满剌加(今马六甲)、锡兰山、古里、柯枝(今印度柯钦)、暹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两年后回国。

1409年9月,郑和又被派出,经过风吹雨打,到了占城、爪哇、满剌加、苏门答剌、阿鲁(今苏门答腊岛日里河流域)、南巫里(即南浡里)、锡兰山、小葛兰(在今印度柯钦南)、柯枝、甘巴里(今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科因巴托尔)、阿拔巴丹(今印度阿默达巴德附近)、古里等国。

1412年11月,明成祖下达第四次航海命令。郑和四下西洋,访问了许多亚非国家,此次出使开通了中国到非洲的航路。同年11月,麻林迪来中国献“麒麟”,其实就是长颈鹿。

1417年12月,明成祖决定迁都北京,但当时北京宫殿里缺少珍禽异兽,于是,郑和开始了第五次下西洋,两年后,郑和带回了忽鲁谟斯国的狮子、金钱豹、西马,阿丹国(今南也门首都亚丁)的麒麟、长角马哈兽,木骨都束国的花福鹿、狮子,卜剌哇国的千里骆驼、驼鸡,爪哇、古里国的縻里羔兽等。

1421年1月,郑和第六次下西洋,这也是在明成祖在位时最后一次。这一次,郑和的主要任务是护送十六国的使臣回国,顺便对沿途所经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友好访问。

这六次航行,船只的人员配置都达到了两万七千余人,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走访了30多个国家。

公元1424年,明朝最仁义的皇帝朱高炽即位,是为仁宗皇帝。这位皇帝一上台,就废除宫刑、停止皇家采办珍宝、开放山泽以供民渔猎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自然,郑和下西洋这种“装蛋”行为也被废止。一年后,这位仁义皇帝去世,明宣德皇帝朱瞻基继承皇位。

在皇位上的第六个年头,也就是公元1432年1月,已经停航了10年的郑和船队又被这位皇帝提起,并进行了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远航。据说,这一次远航主要是宣德皇帝想让别的国家知道,中华大地上的皇帝是他,而不是别人。

郑和再也受不了这样的劳累了,终于在1433年四月,无奈地死在异国。船队由王景弘统领,于1433年7月返回南京。

明朝的宣威海上,就从王景弘的船队靠岸的那一刻,结束了。但是,海上霸主的帽子还并没有被人摘掉。

在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和明朝一样,能做出七下西洋的壮举。我们回顾明朝从开创时期到下西洋的结束,就深知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真理。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朱元璋并不是一个好人,他的小农思想让他杀人无数,他童年的回忆和成年的流离使他对明朝的政治制度建设产生了极为偏激的思想,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黄仁宇先生用《万历十五年》告诉我们,明朝实亡于神宗皇帝,中国也亡于神宗皇帝。这话似乎不尽正确,应该说,明朝与中国之亡实亡于朱元璋。明朝根本就没有开国气象,有的只是朱元璋狭隘与偏执的思想和这种思想缔造下的大明王朝。

或许正是因为朱元璋是农民,所以,在其三十一年的皇帝生涯中,总把农业提到国家最高任务上来。随着农业的发展,明朝的手工业在当时也位于世界前列。

矿冶、纺织、陶瓷、造纸、印刷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中国的丝织品、瓷器以至一些欧洲国家的欢迎,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在经过南宋、元代后,造船业的发达,航海技术的进步,一大批航海水手的养成,以及明初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都为后来郑和下西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朱元璋从没有过要把国人派到海上去的意思。极端的是,他还鉴于倭寇骚扰中国沿海,禁止民间出海。

洪武四年(1371)十二月,宣布“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十年后,宣布“林示濒海民私通诲外诸国”。

洪武十七年正月,“禁民入海捕鱼”。

洪武二十三年十月,诏户部“申严交通外番之禁”。

洪武二十七年正月,甚至下令“禁民间用番香、番货”。

二十七年里,朱元璋下了五道令,只是针对海盗这一小问题。即使是在后来的清朝,也没有一个皇帝这样慎重过。可见,朱元璋“故步自封”的农民的一面。

从这以后,中外贸易的形式,只能是由外邦使节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在明朝官员监督下公开进行。明朝之前,中国皇帝在接受外邦使团朝贡同时,朝廷允许民间与这些使团进行自由贸易。然而,这一朝贡与贸易分开的做法,在明朝建国之初即演变为政府的垄断事业,而民间贸易的管道,也因为朝贡贸易制度而完全封死。

“闭关锁国”也许是适应了提出这一口号的国家的临时情况,但绝不是长久之计。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提出闭关锁国的王朝,可能在当时都有合理的原因,这并没有错。错的是,在发展中,这种口号就成了亡国灭种的催化剂。

农民主宰天下,自然就有农民的那一套。而野心家坐天下,自然也就有野心家的那一套了。朱棣是个野心家,夺了侄子的皇位后,他当然就没有必要把父亲朱元璋建立的一系列法度放在眼里了。

明朝到了这个时候,国力强盛无比,朱棣并非是守成之君,但又无仗可打,于是,他开始了在守成基础上进行大成建设。首先就是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国家有多么强大。那么,“走出去把外人迎来”就成了实现这一目的的最简单的方法。

所以,远航活动必须要开始了。

也有人指出,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是找寻建文帝朱允文的下落。据说,“靖难之役”以后,朱允文出走,不知所终。成祖的皇位是发动靖难之变后,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得的。这在猜忌心很重的朱棣看来,自然是一件最不放心的事。明成祖怀疑他逃到海外避难,恐怕他将来对自己构成威胁,所以派郑和下西洋暗中侦察建文帝的踪迹,以杜绝后患。

但这种说法有待商榷,如果真是这样,在明成祖做稳江山的十几年后,还有必要再去寻找吗?朱棣能把侄子打得无踪无迹,难道还在乎他会卷土重来?

由《明史》中我们可以看出,郑和出使的任务主要就是招徕各国称臣纳贡,与这些国家建立起上邦大国与藩属之国的关系。郑和的第三个任务就是向遇到的各个国家的国王赠送礼物。最后一件事则是进行贸易活动。以中国的手工业品换取各国的土特产品,使各国为中国的精美、完好的手工业品所吸引,从而愿意来中国称臣纳贡。中国的皇帝们为什么把朝贡看得这么重要,可从《明实录》中得到答案。《实录》说,朝贡在于体现中国作为世界的中心,四方各国从属于中国的理想,而中国的皇帝成为天下共主,即“君临万邦”。

无论这是一种虚荣心还是必不可少的天下礼仪,郑和的七次下西洋并没有给大明帝国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那些被带回北京的飞禽走兽,不久就死掉了。随着他们死掉的,可能还有许多抽象的东西,比如,中国称霸海上。

称霸海上永远都不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梦,在清朝以前,他们不屑于做这样的梦,到了清朝,想要做这种梦已经无能为力了。

当郑和死掉,当太监王景弘率领没有郑和的船队抵达南京,历史便永远被定格在这一刻。郑和的死与活其实已经毫无意义,即使是在他第一次下西洋时,其实就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一个帝国的强盛,如果仅凭借炫耀和施舍来让世人知道,那他永远会有衰落的一天,大明帝国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