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乱五代:五代史的另类解读
5054100000006

第6章 武夫当政(5)

刘承祐睡不着觉,是因为朝廷有不跟他合作的重臣。如果换作是别一朝代,即使有重臣,皇帝总不会害怕到睡不着觉的地步。因为这是五代,皇帝权力即使没有真正从皇帝手中丧失,但在其他人心理上也已经丧失掉好多了。

在人人都能成为皇帝的时代,皇帝这个东西就显得不那么神圣,皇权也就没有传统所赋予的威力了。刘承祐就像是个小财主的小儿子,一不小心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可这些遗产并不是他想拿多少就能拿得出来的。因为“财主”这两个字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效力,刘承祐能把三个重臣杀掉,并不代表他有多聪明,而是那三个家伙太愚蠢了,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他们难道不知道这句话?

“黄旗加身”的郭威

后周的建立者郭威是个难得的好皇帝,与他当皇帝相比,他年轻的时候可不是什么好人。他从小就喜欢与各种各样的人打架,并且喜欢挑事。当兵后,这个臭毛病也没有改过来。有一次,他所在的部队驻扎在山西长治,长治城中有一个屠夫因为会两手三角猫功夫总是横挑四邻,当地百姓都很怕他。郭威知道后,就先喝了一斤酒,仗着酒劲到屠夫卖肉的地方割肉,和鲁智深找镇关西的茬一样,郭威终于把屠夫惹火了。屠夫耍无赖,把衣服解了,挺着肚皮向郭威喊道:“你是好小子,就刺我这里!”

郭威本来就是来刺他的,他又强烈要求,郭威执刀就刺进了他的肚子,满足了他。当地人见杀了人,立即把他扭送到官府。他的上司得知后急忙跑到官府去,走关系,才保住了他一条命。

这个时候,还是后唐时期,郭威展转到了石敬瑭手下当了一名小军官。石敬瑭称帝后,郭威看到握后晋军权的刘知远在招纳心腹勇士,就去投靠了他。刘知远对他很器重,他的发迹机缘终于来了。

后来,刘知远称帝,郭威因拥戴有功,而被封为枢密副使,检校太保之职。一年后,刘知远死掉。临终前,让郭威、史弘肇等为顾命大臣辅佐自己年仅18岁的儿子刘承祐当好皇帝。刘承祐即位后,郭威被任命为枢密使加平章事,此时,后汉所有军政大权都在他手里了。

刘承祐对这样一个人自然时刻担心,有一次,他看着郭威的眼睛说:“朕夜里梦见你变成了一头驴,驮着我升了天,等我下来后,你又变成了龙,离开我向南去了。”

郭威的脸马上变得苍白,有那么一刻,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忽然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我就是一头驴啊。”

刘承祐不知该怎么接下句了,也陪着笑了一回,让郭威走了。但两个人都明白,自己肯定要跟对方有一场注定的决斗。不久,以李守贞为首的“三镇叛乱”开始,郭威被任命为平叛大将军,从河中出发去剿灭叛乱。

949年七月,三叛被平,郭威凯旋而归。950年三月,郭威以枢密使出任天雄军节度使,全权总顾河北的军政事务。这个时候的他,实际上已经成了雄踞一方的河北之主了。

该年十一月十三日,刘承祐诛杀了朝中的三位重臣,顺便也把郭威的两个儿子和家人杀掉,又派人到行营节度使郭崇威那里让他诱杀郭威。想不到事情泄露,郭威大为恼火,他手下人给他出主意说,可以以“清君侧”的名义杀进京城,夺了狗皇帝的鸟位。

郭威强烈同意,率领大军轻松地杀进京城,刘承祐被乱军所杀。这个时候,郭威却没有称帝。却让刘知远的老婆——李太后主管朝廷事宜。

他不是不想当皇帝,而是他看到了此时的条件还不成熟。后汉的宗室刘知远的弟弟刘崇镇守河东,刘崇的儿子镇守徐州,刘知远的另一个弟弟刘信镇守许昌。这个时候,如果郭威称帝,他们以复刘氏为号召,响应者肯定不会少。他要找一个有利的机会,让这三刘不再成为他称帝的绊脚石。

他想到了一个绝好的主意,在三刘中,刘崇父子最为棘手,由于刘信的愚蠢,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他先以拥立刘崇的儿子为名给刘崇发信,刘崇也是个笨蛋,就让儿子离开了徐州去京城登基。剩下一个李太后,郭威更有办法对付了。他不可能杀掉李太后,这里有信义的原因,还有他对刘知远知遇之恩的报答。

他先制造了契丹来犯的军情,然后让李太后令自己去征讨,军队行到今天河南濮阳县时,兵变发生了。兵变发生的原因很简单,也在郭威意料之中。当军队走到滑县时,刘崇的儿子——那个去京城想当皇帝的人就派使者慰劳诸将,受宣之时,诸将不拜,都窃语道:“我等可是攻陷京师的罪人,如果刘氏子孙再立为帝,我等不被砍脑袋才怪呢。”

有人将这些话告诉了郭威,郭威笑了笑,就派人在刘崇儿子去京师的路上给做掉了。不久,他又出兵许昌灭掉了刘信。这个时候,大军到了濮阳,士兵们听说了郭威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就扯裂了一面黄旗披到了郭威身上。郭威推辞了一番,士兵们不让,他就率军当天转回京师,向李太后诉说了自己的苦衷——士兵让自己做皇帝,自己不做很可能性命不保。

李太后又不是傻子,就“体谅”了郭威的苦衷,下诏令郭威监国,一切事务由监国处理。951年,郭威称帝,国号周。

这是五代时期最有前途的一个朝代,因为他的开头就很美妙。郭威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别人的国家,还得的顺理成章,让天下人想说点他的坏话都不能。

成为皇帝后的郭威对战争仍旧很热衷,但却不像其他皇帝那样为了争夺地盘而战,他打的每一场仗都是为了积蓄自己的力量,他想要统一,让百姓们不再受大痛苦。五代时期的牛皮是战备物资,主要用在士兵盔甲的包装上。但952年,他就下诏:“约每岁民间所输牛皮,三分减二。计田十顷,税取一皮,余听民自用及买卖,惟禁卖于敌国。”之前,“兵兴以来,禁民私卖牛皮,悉令输官(府)受直(接受偿值)。”所谓“受直”,后唐明宗时只用盐作为偿还;后晋天福中期,连盐也不给了;后汉更严厉到“贩私牛皮一寸抵死”。“然民间日用实不可无。帝素知其弊,至是,李(谷)建议,均于田亩(在田亩税中摊派),公私便之。”连战备物资他都在考虑“公私双方都方便”,其体察民情的作风由此可窥一斑。

对各地官吏很有可能地乱收税,他也下诏:不得以任何借口加收百姓赋税,从前普遍存在的正税以外的杂税一律废除。

他把一切精力都放在了经济建设上面,五代走到了他当皇帝的这一步,乱杀乱战的潮流在渐渐褪去光彩。任何人包括士兵都不愿意再打仗,作为皇帝的郭威少时清苦,对百姓的生活很是了解,他曾对宰相王峻说:“我是个穷苦人,碰巧做了皇帝,岂敢厚自俸养以病百姓乎!”他不仅尽量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自己的生活也异常俭朴。他下诏禁止各地进奉美食及土特产品,至于珍宝,他连看都不想看一眼。他不但禁止进献珍宝,还让人将宫中的珠宝玉器、金银装饰的豪华床凳、金银做的饮食用具等搬到大殿之上当众打碎,并且说道:“凡为帝王,安用此!”并告诉有关部门,如果在皇宫中有“珍华悦目之物”,现在立即让它们消失。

郭威很能虚心纳谏,听取大将的建议,修改自己的错误计划。951年12月,刘崇进攻晋州,郭威怕守不住,下令三日内亲自带兵西征。大臣王峻知道后,派使者去劝阻郭威不要西征,使者把王峻的意见告诉郭威:“晋州城墙坚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攻下的。刘崇的兵强马壮,我们不可力争。要守住城墙,等他攻不下气馁后,自会败退。陛下您刚登基,不宜轻动,若轻易出京师,一旦发生变故,如何是好?”

郭威觉得王峻说得很有道理,非常激动地揪了一下自己的耳朵,吹了声口哨,戏笑道:“险些被你坏了事。嘿嘿。”

他对有才德的文臣很是看重,以行动改变后梁以来军人政权的丑恶形象,他对大臣说:“我生长于军旅之中,不懂得学问,也不精通治国安邦的大计,文武官员有利国利民良策的就直接上书言事,千万不要只写那些粉饰太平的无用话。”

这些话让五代的那些文人听了都深为感动,他们不被重视已经好多年了。

或许,在那个时候,郭威就已经认识到,混乱之极的五代只靠穷兵黩武是不能让国家由乱到治的。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思路,在他的精心治理下,后周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显露出民富国强的迹象来。郭威不仅为后来的柴荣,其实也为北宋建立者赵匡胤继续他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好皇帝,只在位三年就死掉了。郭威的死告诉了我们一件事:好人未必就长命。

郭威是被手下的士兵拥立起来的皇帝,事实上,士兵的拥立不过是他称帝计划中的最后一步。从这一点来看,郭威不失狡诈。但他称帝后的所作所为实在让我们找不出一点攻击他的借口来,他爱民、爱士兵,重视知识分子,这显然已经从混帐的五代里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