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5020400000035

第35章 人的终极追求是什么——人究竟为什么活着(19)

近些年,西方的叔本华、尼采等人的“生存主义”、“生命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命存在的部分真理;弗洛依德、马斯洛等学者在探索人的需求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目前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青年人,凭借着社会物质条件对他们的托衬,把这“部分真理”和“一些成果”当做真理的全部,无限夸大,并且以之贯彻于追求异型幸福、醉生梦死、歇斯底里式的颓废生活之中。

有西方社会丰厚物质条件和早已发展起来的媒体强势的支撑,使西方思想意识和文化产生的那种追求即时的、自我的、极乐的体验和神圣得胜过一切的、自私的、浮躁不安的社会风气得以流行全世界。

比如,不可否认,两性之间的爱是人类最重要的幸福源泉之一。但是,歌曲的内容只有性爱,不得有其余,没有性爱不能成为歌词。这种现象也映射出思想贫乏、猥琐,缺乏人类应有的蒸蒸向上的精神。什么“西皮士”、“雅皮士”、摇滚……发泄、煽情,表露出的是一种干瘪的、虚妄的,发泄的是没有强大的社会理义做支撑的虚火。只要个人的、即时的幸福体验,两眼只知道迷瞪瞪地射向近前的性爱,什么社会观感、家庭、民族……全都抛得九霄云外,近于歇斯底里的都被视为“时尚”。自以为他们抓住了人生真谛。西方不少受到崇拜的所谓明星,甚至需要每天用毒品才能保持着那种年青人崇拜的歇斯底里状态。同样是因为具有歇斯底里精神的梵高,恰巧能用色彩表现出“意志”的“纯粹”感觉,尽管他的绘画作品不是正常人感受到一般的美,实质上是一种符合存在主义意识的畸形的美。但是居然得到不少人的追捧,有人拿出上亿美元来购买神经病人画出的、明显带有偏执的视觉效果的作品,立异以为高。

印象主义画派的作品,揭示了色彩与人的感觉之间所存在真理的一个方面。但是真理不是只有一面,人类的审美意识也不是那么偏颇。绘画作品的美,可以借鉴印象派的思想和色彩表现的方法,但是不能为了强调自己发现了色彩与感觉之间真理的一个方面,就孤芳自赏、立异标新地画出那样,只有很少数人才能具有猎奇式的共鸣的作品,而以为高。正像男女生理结构与相互交媾现象,也是世间真理,那么就可以不隐真相地,满大街随便裸体和随便交欢吗?那才是合于真理的美?现在浮躁的社会、崇尚个人极端自由和“创新”的社会,居然就如此,谁之过?生存主义及其所导致的绝对个人自由主义的流行和资本主义的金钱至上思想是祸根。

《西方思想史》一书的作者,美国人理查德·塔那斯说得很对:

“半是通过反思,半是通过预言,20世纪不协调和分裂、彻底的自由和彻底的不确定性在艺术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准确的表达。所有不断的变动和混乱的可感知的生活取代了早期时代注重形式和传统模式。通过侥幸、不由自主、偶然事件去追求艺术的奇妙。无论是在绘画还是在诗歌中,无论是在音乐还是在戏曲中,引人注意的混乱性和不确定支配着艺术家的表现方式。无条理和令人困扰的并列构成了新的审美的逻辑。反常变成了规范:不协调、断裂、程式化、琐碎、隐喻的晦涩。对无理性的和主观性的关注,结合一种要从行为准则和期待中解脱出来的压倒一切的冲动,经常使得艺术只能为小圈子的人所理解——或者晦涩难解而根本无法交流。每一个艺术家都变成了其自身的新秩序和天命的先知,无畏地打破传统的律法并且形成新的圣约。”

如果这些话出自东方人的口中,可能会有人说是出于偏见。

由于人类物质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容易“富贵思淫”和“饱暖生闲事”。再加上生存主义教唆的巨大影响,现在人类已经陷入一味寻求即时的享乐,极度颓废的泥坑。铁的事实是:近些年,那些能快速高效地积聚财富,住豪宅、开豪车的人,大多不是为人类创造财富或解决难题的人类精英,而是可以打造或提供给人们即时的视听享受的人,包括导演、明星之类。得到饱暖的人们,见到可享受的刺激源,如饥似渴,不辨真实还是虚假,也不顾高雅还是下流,满足即时的欲望就好。袁隆平老人数载艰苦奉献,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巨大支撑,社会给予他的奖励数额,却远远不如现象光鲜的明星说上几句广告词,或唱几首歌曲得到的多。追求幸福感确实是人的最终和最高的需求,是人生存的目的所在。但是,不要忘记,科学、适度和可持续的原则。让你十天吃不上一顿饱饭,看你是思食还是想听歌曲。人心浮躁、缺乏沉思、无暇远虑。难道人类的末日真的就要临头了?

说生存主义是教唆犯是有根据的。请看叔本华《人生得失》一书中所说的话:

“性欲是生存意志的核心,是一切欲望的焦点,所以我把生殖器名之为‘意志的焦点’。不仅如此,甚至人类也可说是性欲的化身,因为人类起源是由于交配行为,同时两性交合也是人类欲望中的欲望。”

在同一本书中他还说:

“这个世界就是烦恼痛苦的动物,互相吞食以图苟延残喘的斗争场所,是数千种动物以及猛兽间的活坟墓,它们经常不断地残杀,以维持自己的生命。”

又说:

“人物活动的动机是为生存而努力,但生存确保之后,下一步又该做什么呢?人们并不了解。因此,促使他继续活动的是,如何才能免除或感觉不出生存的重荷,换句话说,就是努力从倦怠无聊中逃脱出来,即平常所谓的‘打发时间’。如此,没有困穷或忧虑的人,虽卸下了一切负担,但现在生存本身就是负担。最后,甚至会有人将绝望之色表现于脸上,而认为:缩短过去花费偌大的努力维持下来的生命,似乎较为有利。”

世界青年无限崇拜的杰克逊们,切实地按着叔本华们所说的做了——“较为有利”地缩短了生命。

可能也会有人说,生命虽然缩短了,但是辉煌了。意思是,虽然得到的幸福感在时间上说延续短、数量少,但是在得到幸福感的深刻程度上来看是划算的。

人确实各有所好,“好吃萝卜的不吃梨”。可是不要忘记,幸福感是有相对性的,尤其是幸福感的衰减性,是自然界用以抑制或制裁那些试图,通过过度燃烧生命来得到长时间的幸福感的人们。就算每天用兴奋剂支撑,需要的兴奋剂数量也是必须不断增加的。就如杰克逊一样,到了必须的兴奋剂数量达到危险界限时,很容易出现像臭焾的花炮的现象——起不来火了。

这里有必要重温生存主义的一些典型和露骨的观点——在《论道德的谱系》一书中,叔本华说:

“既然人这一存在物是物质的、奋斗的个体,表现出生命的意志,那么他们的目的就是倾向于自私自利。利己主义是兑现任何正式律令所需的‘出纳员’:在某个具体情形下理性地驱使我采取行动的将是能否实现我的(原文下有重点)个人目的的考虑。”

《尼采传》一书作者哈列维在英文译本的序言中说:

“叔本华的书早已暗示过尼采,解开生存谜底的那把钥匙在于意志,而不在于理智。可尼采故意抛弃了理智,同时被抛弃的还有善与恶、原因与结果等。”

叔本华和尼采们不是完全错,也不是在有意实施教唆。只是他们太偏执和太武断,又遇到这两个客观条件:1.这话说中了真理的一面;2.赶上了西方社会物质条件急速提高,意识形态有利于孵化颓废浪子的天时。

客观真理是:一方面,必须承认,个体的人是独立的生存单位,没有个人自由和幸福,其他什么道理都是鬼话;另一方面,人是社会动物。只顾个人的自由和幸福,不把个人自由和幸福与所属家庭、群体乃至全人类的自由和幸福联系起来,那么这种个人的自由和幸福是不易实现的或不能持续的。

真理是具有多方面的。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一切人的终极追求是幸福、人就是为追求幸福感而活着;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明白:1.个人幸福寓于社会幸福之中。只顾一味追求个人幸福,不仅仅是不符合客观规律而已,重要的是一定会事与愿违、一定会碰壁的;2.享福,必须要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做到科学和适度。

分而析之,不分则不利于析。为了把问题说得更清楚,本文才不得不把“人为什么活着”与“如何更好地活着”放在两章里分别讨论。

下一章将主要探讨,如何更好地生存,即如何更好、更正确地追求幸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