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5020400000019

第19章 人的终极追求是什么——人究竟为什么活着(3)

B:实例如墨西哥山羊,摄入毒品后开始发抖,随着毒品毒性发作的程度加大,山羊就倒在地上。醒过来之后,继续再去吃龙舌兰的种子。重复着抽搐—摇晃—昏倒的过程。说明这种醉醺醺的状态能给墨西哥山羊带来极好的感觉,因而它乐此不疲,全然不顾来自人类和其他食肉动物对它的威胁;

C:还有不少与墨西哥山羊有着类似行为的动物,食用了毒物后,面临死亡边缘,丧失警觉性,威胁其生存安全:

美洲知更鸟、天蛾、孟加拉象等都有食毒后晕眩,然后倒地的现象。北美和西伯利亚驯鹿,食毒的反应行为接近,麻醉状态下的雌鹿就彻底放松,不能保护幼小的子女;

D:传说人类开始吃咖啡的过程是这样的:

埃塞俄比亚民间故事说,牧羊人见到山羊吃了一种植物的果实后,变得异常兴奋,高兴得又蹦又跳,攀爬斜坡的能力大大提升。于是牧羊人好奇地尝尝这种红色的果实。结果牧羊人也马上有了精神抖擞和充满力量的感觉——于是人间多出了一种嗜物——咖啡。

看来,自然界原本是以好感觉来促使动物保持生存良好状态和可以生殖繁衍的初衷,被动物们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变了轨,转变成了越高级的动物就越把追求到好感觉,即把追求到幸福感当做生存的重要目的。最高级动物人,甚至于把追求到幸福感当成了生存追求的最高、终极目标了。

有的人的追求不是直接指向幸福,但是,那一定是追求幸福的手段。就像从表面上看,一个人不失时机、不辞劳苦甚至于铤而走险、玩儿命地抓钱,那他一定存在着有了钱之后去实现幸福的憧憬:或娶妻生子、或回报父母、或得到美食、或满足某种爱好甚至满足毒瘾之类……总之,追求的最终目的一准是落实在得到好感觉上。

一切生命体的一切欲望所指,最终都是好感觉;对人类来说就是一切欲望所指最终都是幸福感。

你看那为了解除饥、渴等痛苦感所产生的欲望驱使得急匆匆赶路的蛆虫,找到了使它感觉好的地方,比如掉进了厕所的粪坑,马上就吃吃喝喝、舒服惬意地安定下来;

被不适的感觉驱使得哇哇哭闹的婴儿,吮吸到了妈妈的乳头,得到了好滋味与妈妈抚慰的好感觉,马上使他(她)情绪大变。

饥、渴、其他不适等痛苦感(负幸福感)标示着生命体处在不利于其生存或生命繁衍的处境之中,于是就产生需要解除痛苦的欲望。蛆虫用急匆匆地寻找;婴儿以哭闹来引起成人的注意——目的都是解除痛苦感,追求好感觉或幸福感。所以说,人或一切生命体的一切欲望所指,最终都是幸福感或好感觉。

从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好感觉(幸福感)与不好的感觉(痛苦感)同样都是自然界促使生命体保持生存良好状态和能够生殖繁衍的手段。不论用世俗的还是以神学的观点来探究,天定的律条就是:好感觉(幸福感)与不好的感觉(痛苦感),是生命的感觉这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为了完成上帝交代给它们促使世间一切生命体保持良好生存与继续繁衍的神圣使命,二者必须结成互相依存、不能分割开来的关系。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事实都可以作证。

三、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关于人的需求层次论存疑

人的最高需要或追求的问题是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说它简单,是因为凡是真理都具有简单的品质,这一问题又明明白白、司空见惯地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说它复杂,是因为历代思想家们对这方面的问题多有探究。由于各派、各家观点之间长期撕扯不清,众多高深复杂、各有千秋的理论已经形成了坚厚的网络,覆盖在真相之上。使一般世人无精力或无能力领会其中究竟。怪不得在这一问题上,百姓也只能追捧“难得糊涂”。久而久之,学者们热心着自己的思想体系,而百姓们仍抱着纯朴简单的原始观念我行我素。使得时至今日,在人的终极需要或追求的问题上终没有简单、明确、符合真理又能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统一结论。真正能中肯、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的标准应该是,是否普遍符合生活实际,又经得住用其他各种理论进行推敲。而不是某位先圣或某位学术权威曾经的点播或宣称。

美国动物学家罗格·福特斯在他所著《黑猩猩也是人》一书中写道,黑猩猩98.4%的基因与人的基因相同。在介绍了大量的实证事例后,断言:黑猩猩在心理活动的情感、情绪和其他方面都与人相通。也就是说,原先已经得到大家认同的是,人以外的其他动物的生理机制与人相通,这里又顺理成章地表明,其他动物的心理机制也是与人相通的。所以,福特斯先生的书名取得干脆——《黑猩猩也是人》。

尽管人与人之间在气质、性格等方面个体差异很大,但是就上一节所述事实与结论来看,所有人在需要或追求方面与动物都具有共通性。二十世纪的心理学领域影响最大的弗洛依德先生,其理论的出发点就是以人的根本需求完全源于动物性的本能冲动为根据的。他所谓的“自我”和“超我”是人的意识中,不同层次的社会性或理性的化身。“本我”的需要和追求才是人的最根本、最由衷的需要和追求。“本我”的追求是什么呢?弗洛依德认为最原初的是性快感(尽管弗洛依德先生的“性”的概念有些意义上的扩展,但基本意思没有变)。这样一来,弗洛依德也如美国动物学家福特斯一样,不客气地径直把人类抛进了一般动物界的围栏。

我们这里不去全面评判弗洛依德的心理学观点,但必须承认,用“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相互对立和统一的矛盾运转,简练而正确地表达出了一个人的不同意识层面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弗洛依德在心理学上做出的重要贡献,这一事实是不能否认的。

人究竟是智慧最高的动物,还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进化和完善。所以,人的需要和追求是由诸多种类与层次构成的、又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体系。比如,一个现代人为了得到幸福的生活,自小就有生存与安全的需求。因为没有生存的安全,没命了,得到和享受幸福的前提都没了,其他也就无从谈起;尔后,就是学习本领的需要。这是为将来得到爱与归属,以及得到尊重和能自我实现的准备;再后来,必得有就业的需求,就业的过程是实现服务于社会并得到社会回馈的过程。所以,一般地说,就业的需求也就是得到物质或金钱的需求,就是日常所说的干活挣钱,因为物质和金钱是获得幸福的重要前提。各个时代、不同时期的人需求又各有不同。

可以提出很多种类的需要和追求,可是无论如何,不管哪种需要与追求,追究到底,获得幸福才是最终唯一目的,其他统统都是过程或手段。

为了避免陷入烦琐论证的泥坑,我们就以曾是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提出的人的需求层次模式为样板,来对人的需求问题进行刨根问底。因为马斯洛先生的这一主张从二十世纪中期至今,是在心理学界得到认同程度最高、对世界影响最大的观点之一。

这里我们先要明确,“人的需要”和“人的追求”是同一个意思的两种不同的说法。需要的才追求,没有人追求不需要的。

马斯洛先生的观点存疑有二:

其一,马斯洛先生在他的著作中谈到研究人类动机的基本问题时曾经说过:“动机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是人类的终级目的、欲望或需要的研究。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欲望有千百种,但仔细分析后即可发现,它们通常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

马斯洛先生把“千百种”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欲望提炼、概括成五种或五类,并认为这就是终极的。为什么我们断言先生认为他所列出的这五个层次的需求就是人的终极需求呢?因为先生自己断言:“动机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是人类的终级目的、欲望或需要的研究。”(文下黑线系本文作者所加)

但经笔者对马斯洛先生所开列的五个层次的需求“仔细分析后即可发现,它们通常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因为人的终极需求只有一个——幸福,其他的需求统统属于达到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所以,还可以有很多种对人的需求进行归纳和概括的方法。

比如,中国“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人学原理》中,在介绍了马斯洛先生关于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的观点和介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已经提出了人的需要层次的思想,并把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之后,随后就提出了新的主张:“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当代人类生活的现实情况,我们认为可以把人的需要分为六个层次。”

马斯洛先生要求,动机的研究必须是人类的终极目的、欲望或需要的研究。那么上文说到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斯洛先生本人和《人学原理》一书的编写组的人员们,分别把人的需求分成三个、五个、六个层次,究竟哪个主张属于“终极目的、欲望或需要”?

关键是他们都没有中肯地确定出人的终极需求到底是什么。借用马斯洛先生所说,他们所谓的需求还是属于“达到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因为人的需求很复杂,还可以有更多的概括与分类方法。事实上,早已经有其他学者提出过与上述三种概括与分类方法都不相同的方法和结果。对人的需求有如此众多的概括与分类方法和结果的出现,本身就证明了对人的终极需求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各家观点上的不一致。也就是,对人的终极需求的实质还处在莫衷一是的阶段。

其二,马斯洛先生同时强调,按照他所列出的五个层次的需求的次序,任何一种层次的需求的出现,都是以其之下层次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为条件。也就是低层次的需要得不到充分的满足,就不会有高层次的需要出现。他说:

“人类的需要构成了一个层次体系(——笔者提示),即任何一种需要的出现都是以较低层次的需要的满足为前提的。”

但到社会实际中去考察,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超越低层次的需求,直奔更高层次需求的现象比比皆是。

总之,对马斯洛先生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的观点,历来都有着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这种理论有他的可取性,换句话说也就是具有一定的真理性。

设想,随便一位农村的老太太不经意地说:“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不顶用。”那不是也具有一定的真理性吗?仅仅具有一定真理性的主张俯拾即是,上文提及,类似马斯洛先生这样把人的需求进行层次分类的不少,是不是只有西方名人的话才值得追捧呢?

另一种看法认为,这种理论存在着明显不足。其实,马斯洛先生本人在提出他的需求层次观点之后,也不止一次地表达过有意对自己的主张进行补充或修正。在他后来所写的《自我超越》一书中,就明确承认他所提出的需求层次中的高层次与低层次之间的关系,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他的主张发表之后,得到某些读者的反弹,自己也大有隔靴挠痒,并没有中肯和彻底地解决问题的感觉。根子就是马斯洛先生对自己的主张也存疑。为什么我们这里还要对马斯洛先生的观点进行详细讨论呢?主要是因为世人已经普遍接受了他最初所提出的、连他自己后来都有意进行修改和进一步完善的观点,并且这样的观点还继续流行着。可以说,马斯洛先生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的最初的主张,从二十世纪中期提出以来,在心理学界一直被视为研究人类需求的经典结论。因此,也对人性和人究竟为什么活着等重大问题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找毛病是比较容易的,确定扬弃马斯洛的理论,用更具有真理性、更符合实际的理论来取而代之,几十年来人们都在三缄其口。就算有些人提出了新的主张,如上文所述,也是穿新鞋走老路,本质上与马氏理论没有原则上的区分,最多只是分析角度上的不同。

下面我们先来仔细分析马斯洛先生主张的人的五个层次的需求,是否是“终极目的、欲望或需要”:

马斯洛先生把人的生理需要列为最低层次的最基础的需要。

生理需要的确是一切其他需要的基础,不满足生理需要的最严重结果是生命的消亡。人都死了,是绝不会出现其他四个层次中任何一层次的需求。马斯洛先生或多或少也会受到他之前或与他同时代西方盛行的“生命哲学”、“生存哲学”的影响,他的观点中还存在着把人的追求生存作为生命的最高目标的生存主义观点的嫌疑。说到底,生理的需求就是生存的需求。请注意,可以说生理需求是人的最基础、最基本需求;但不是马斯洛先生所要求的“终极目的、欲望或需要”。

马斯洛先生把安全需求列为仅次于生存需求的第二重要的需求。

安全需求,希望避免威胁生存之外,就是防止出现伤痛。伤痛不但威胁生存,也是负幸福感。避免伤痛就是追求幸福感和对生存的需求;主观精神上感觉到安全,则有坦然、放松之类的好感觉来享受。

这样看来,安全的需求在本质上,就是生存和幸福感觉的需求,找不到其他什么内容。

爱与归属是中第三层次的需求。

爱,除了两性之间的爱,还有血缘关系、亲情关系、友情关系和其他的爱。其中,两性之间的爱是分量最重的爱。

两性之间,爱的过程就是享受好感觉的过程;爱的结果、结晶,是生存得到延续的宝贝儿。除此无他。

也就是说,两性之间的爱的需求其全部内容和意义,也不外是生存和幸福感的需求。

君不见,在现实生活中素不相识而一见钟情的男女青年之间,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烈火般的、纯粹真实的、极品的人对异性之爱的需求?那种需求的终极本质是什么?只是一种好感觉,就是笔者定义的幸福感。如果把那强烈的需求理解成是对爱的需求是对的,但是太肤浅、只是停留在现象层面来看问题,还没有说到最终的本质上。马斯洛先生已经嘱咐我们,研究人类的需求时,一定要针对人的终极的需求,也就是要针对需求的最终的本质上。

至于两性之间以外的爱,伟人毛泽东用德国先哲马克思的阶级分析观点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言以蔽之。

我爱他人,是因为他人的存在曾经、现在或以后对我的生存和幸福有利。因此,他人能引起我的好感;我希望或帮助他人很好地生存和幸福。这就是我需要爱他人的全部的本质内容。

他人爱我,是因为我的存在对他(她)或他们的生存和幸福有利,我的存在才能引起他(她)或他们的好感觉。这是他人爱我的根本原因。

在血缘、亲缘、友谊和其他一切社会关系中,对方的存在与己方生存和幸福无关或不利,则很难引起己方之爱。相反,为了争夺能带来生存延续和幸福的利,血缘、亲缘之间互相残杀的事实古今不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