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说话的人,他们多半肥胖、个子矮、脸色红润,头围、胸围、腰围都很大,脖子粗而短,肩呈圆形,四肢亦粗短。由于以上特征,所以这种人多给人感情安定、交游广泛、对人忠实的印象。但另一方面,他们却很笨重,不知随机应变,感情不纤细,且枯燥乏味。所以一般有这种安定、迟钝气质的人,一旦心中累积不满时,情绪就会爆炸性地散发出来。
再者这种人不懂得人情世故,经常会自以为是,而其表达的方式,就是大声说话。
除了音量大外,这类人还会毫不在乎地在别人面前叼着火柴棒,或在拥挤的车子里大大咧咧地张开双腿,毫不在乎别人的眼光。
除了以E类型外,中学生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也是一种“精力过剩意识”的示威行动。由此可知,大声说话者,实际包含各种类型。
说话声音很小的人
不顾场合而大声说话的人固然令人不悦,但说话声音像蚊子般细小的人,往往也会令人焦急。
若一个人在正式的会议上或与上司谈话时,无法正确清晰地表达意见,不但会给别人造成困扰,可能还因此造成误会,耽误了自己的前途。因为一个人如果无法正确地传达意见,可能会对公司营运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样当然对自己不利。而且一个人连话都说不清楚,很可能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进而怀疑这个人的能力。
通常一个人说话声音很小时,对方为了准确了解其说话的内容,一定会一再反问。这时如果说话的人察觉到对方反问的目的,应该提高音量。但事实不然,说话者根本不会发现对方的意图,甚至还期待对方一再反应。因为听者一再地反问,就等于替说者整理了说话的内容。这种小声说话的人的特点便是缺少自信,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把握。
许多人也有这一毛病。当我们想告诉对方某件事时,若对自己的表现与陈述的内容没有自信,说话声音自然而然会变小,好像在自言自语。小声说话的人,就是经常处于这种状态,因此不得不表现为要求听者帮助,而听者再三反问的结果,正好满足其依赖性。由此可知,说话声音小的人,并不如我们想象的为此苦恼,相反,他们却因此满足了自己不能独立的依赖感。
我们可以推测,这些人大半从幼年时期起,每当把自己的意见传达给对方时,不必以明确的方式说明,对方就能心领神会,所以养成他们小声说话的习惯。这些人多半在幼年时代,母亲就是他的代言人,所以他才会把以前的母子关系类型,带到现实生活中。因此我们不可忽略的是,这种人心中仍有依赖他人的意图。
好打断别人的人
我们会在电视上看到所谓评论家或文人们齐聚一堂的座谈会。当对方话还没说完时,这些所谓的专家,就急着制止别人,而由自己发言。尤其当我们看电视上“大辩论”的节目时,就常见互相制止对方谈话,大声吵嚷的场面,把交换意见的讨论方式弃置不顾。每当见到这种情形,不免令观众心中反感,深觉这些人的修养着实值得怀疑,即使他说得再冠冕堂皇,也无法令人相信。
说话容易听话难,一个能深获众人信赖、人际关系和谐的人,应是一个具成熟心智的人,所以他们也善于聆听别人的谈话。这一点我们只要观察心理还处于幼稚阶段的小孩就可明白。小孩们很爱说话,却不懂得听话的艺术,他们无法慢慢地由别人话中了解对方,也没有这种宽容的心态。所以如果某些政治家和文人的心理发展阶段,还停留在孩童期的水准,他们如何能了解人心呢?即使他们说得再富哲理,也只是曲高和寡,他人无法产生共鸣。而且制止他人谈话,根本是无礼的行为。
制止对方说话,不仅使其无法发表意见,更是一种不认可对方的举止。
这种喜欢打断别人谈话的人,往往对自己以外的价值观不予承认,以为自己的想法可通行无阻,而有一种万能感。但他们却没想到,说话中途遭制止的人,会有不满的情绪,如此岂不无法产生交流,而破坏人际关系?
观此无礼的举动,我们探察其原因,可以发现除前述理由外,可能还包括,说话者内容太过冗长,毫无价值等等。不过即使如此,这种制止的行为,正足以证明他们完全不反省自己的想法,只一味要求别人接受,颇有自恋的倾向。
总之,制止别人说话的人,无论其他方面如何,可以确认的事实是,他们根本不赞同对方的论点。
喜欢插嘴的人
当我们和他人交谈时,有时旁观者往往会毫无顾虑地加入谈话的阵容,当然谈话的内容若不具特别意义,一般人也就默许这种行为。
例如我们在与同事交谈时,邻座的人突然挪动椅子,过来插嘴说:“啊!这件事我也知道!”插嘴的人表面看来似乎并没有听见我们的谈话,但他们的耳朵却未捂住,所以谈话的内容自然而然地传入耳内,就等于他也加入了谈话。当然我们不会对这个半途杀出的程咬金觉得诧异,不过仍应探讨他们为什么毫无顾虑地加入别人谈话的心理。
这种人的心理是,无法区别自己与别人的不同,认为别人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东西。
一般说来,初次体验到的人际关系,是由与母亲接触的感情交流开始,此时婴儿仍分不出母子的区别。到了断奶期时,虽与母亲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但心理上却仍有未分开的部分,直到逐渐长大成人后,才渐觉自己与他人的不同。
但若自我成长还未到达此程度时,就会搞不清自己和别人心理上的距离,因而毫无顾忌地侵入别人的心理领域。总之,这种人若不能与人维持某种关系,就会感到不安,而这种追求心理上行为满足便表现为插入别人的谈话。
不守时的人
有些男人一旦有与自己梦寐以求的女性约会的机会,不但不会迟到,甚至还会提早30分钟或1小时,但在其他情况下,绝不可能如此守时,往往迟到成性。
当他们迟到时,一定会解释:“啊!突然有朋友来找我!”,“对不起,塞车塞得太厉害了!”但这些可能只是他们的借口。
如果你有机会和自己所爱的女人约会,为了怕丧失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定会事先预测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充裕的准备。由此看来,迟到与否,全在个人对约定的人物、内容所关心的程度,二者有密切的关系。
若某人在参加会议的途中发现自己忘了带会议证,或搭错了车,那么他一定会以此作为自己迟到的理由,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理由。其实他的迟到,也许根本就表示他不太愿意参加会议,但这点本人却未意识到,只是存在于他的潜意识中。
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习称之为“失错行为”。本人在采取行动前,先拿本人潜意识中被压抑的念头刺激意识,进而采取行动。而据这类迟到的人自己辩解,他们在这段期间的心理动态如下:
“我总觉得自己不想参加这个会议,但却又碍于事先已经和人约好,不得不参加,所以我尽量慢点出席。”由此可知,其他在各种场合中常迟到的人,想必也是基于这种心理。
总之,人有遵守时间型和懒散型二种,这与办事认真与否是相关的,但造成这种差别可追溯自从母亲那儿接受排泄训练时期开始。
母亲授乳给婴儿,除了提供孩子所需的营养外,也可使婴儿获得丰富的母爱。而幼儿下一步接受母亲的训练,则为处理排泄物,此后,幼儿才会选择时间、场所来排泄,这也是最先学习迈入社会的准备。此时期的小孩,依母亲的指示学习使用括约肌的方法,但母子的感情交流若不圆满,孩子会对母亲不信任,而不按指示学习,结果就不易学会使用括约肌的方法。
接受训练的孩子,能透过括约肌的缩紧与放松的方法,使行为中规中矩、是非分明;但未接受训练的孩子,则会有随处排泄的不规矩习惯。在孩子们成人后,这一习惯便会带入现实生活中,而反复出现不守时的行为。
总之,这种“失错行为”,应追溯至当事人的婴幼儿期。
喜欢被叫乳名的人
若我们长大成人后,别人还用乳名来称呼自己,往往会很不高兴。有位年方20岁的A先生,一次,正在接待来客,此时A先生的姨妈也在场,而她称呼A先生的方式,就是用乳名叫唤。A先生于是露出很不愉快的神情,告诉姨妈:“唉呀!你别再用小时候的名字叫我了,我已经是个大人了”。这位姨妈回答:“为什么呢?你小的时候我不都是这么叫的吗?”姨妈似乎无法理解A先生愤怒的原因。
事实上,姨妈虽然认为A先生永远是个可爱的孩子,但他却已经长成大人了,难怪A先生会对忽略了这点的姨妈感到气愤。
有的人却与A先生相反,即使成人了,也喜欢别人叫他的乳名。例如电视节目中,某主持人用小时候的名字称呼一位女歌手时,她非但不愠怒,反而高高兴兴地接受访问。日常生活中,也可看到这类情形。例如单位中的主管、同事们,有时电如此称呼某些女职员,而被称呼的女职员并不为怪。但严格来讲,如果有人喜欢别人用小时的昵称叫他,这说明其心理尚未成熟。
其实单位是个正式的地方,用这些不正式的名字称呼对方,可说是公私混淆。就公司而言,职员们都已经成人,若把这种小时的称呼带进工作场所中,岂不表示缺乏社会性?这等于是把私人感情带进单位里,并非是一种成熟的行为。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有这种行为的人,对自己所属组织的归属意识非常强烈,因为现实的工作场所,是造成人精神紧张的原因,这种人由于无法正面应付这种精神紧张,所以暂时让无法忍受的自我退却,使自己与严酷的事实保持一段距离。
所以当我们听到有人喜欢别人以昵称称呼自己时,就能了解他的内心了。
一叶知秋——通过小毛病识人
退却的人
有的人常喜欢毛遂自荐,即使明知自己无法胜任,他们也硬要推销自己。但有的人却恰好相反,明明有个让他们一展才华的机会,却退缩迟疑。后者这种看似谦虚的美德,实际上是源于他们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因此非常矛盾。
当然,没有人敢夸口自己从不退缩,因为即使做事再灵巧的人,也会碰到一些自己不能应付的事情。但在自己有能力,且有机会的情况下,一般人都会主动接受工作。可是前面所说的那种人,却会畏怯推辞,即使主管和同事追问:“这件工作以你的能力明明可以做好,为什么你不做?”他们也依然故我。
其实他们也有他们的理由,因为并非他们喜欢畏缩,只是这种人对自己太没自信了,只要能够确认自己有能力,相信一定会恨不得一手包办,不需他人要求。
但并不是说这种人的理想过高,而是指这些人尚未建立与公司的同一性,他们认为自己不是公司里的专家。更简单地说,这种人还没有彻底适应其工作场所。
由于感受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禁不起考验就会认定有许多困难存在,由这种意识,就造成了畏缩的行为。
但除了以上的心理因素外,使其产生畏缩的行为,还有以下的因素。
首先,他们生怕自己将要采取的行动表现不好被别人(尤其是熟人)看到,所以有种不安和恐惧心,此外,他们也唯恐自己将来丧失信用,所以先采取退却以避免犯错。
因此我们应认清,态度消极、畏首畏尾的人,不一定是谦虚的人。
办事过于认真的人
行事认真的人,也许办事的速度不快,但由于他们不会敷衍了事、半途而废,所以完成的工作,定能博得他人的信赖。
有的人办事不仅认真,甚至还吹毛求疵,这就有点矫枉过正了。办事过于认真的人,从办公室的桌子就可看出。他们的桌子总是整齐规矩,甚至连各种用具所摆放的位置也一成不变,与其他同事形成强烈对比。
若有人在他不在时,顺手借用他桌上的东西,即使过后再放回桌上,他一眼就能看出东西有人动过,会很不高兴地表现出来。这种行为,除了会令周围的人神经紧张外,他自己也为此而苦恼。
这些人很清楚自己过于认真的行为并不合乎常理。若从单纯角度来看,一定会认为既然他自己也知道不合理,只要改正不就好了?可是问题是他们根本无法改变自己,如果他们中止了这些行为,便会失去平衡。
这种行为,心理学术语称之为“强迫观念”,而由这种观念所表现出的行动,就称为“强迫行为”。一般人多少会有类似的状况,例如明知煤气已经关了,却非要再确定一次,否则无法安心;或明明已经把信投入邮筒了,可是还是放心不下,要想法确定一下等等,都属于这种倾向。
根据以上说法,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表面上看似乎是想再确认某件事是否已完成,实际上这种行为绝对不是为了抹杀可疑点。在我们的周围,可以见到这种过度认真、有强迫行为的人,他们常给人一种神经质印象。
时间一到就立刻下班的人
近年来社会上开始出现拒绝上学的小学生,且愈来愈多,这不仅成了精神医学的临床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社会上因而议论纷纷。
既然是学生,就应尽学生的本分。但是确有拒绝上学的学生,却无法尽其责任,造成许多问题。令人惊讶的是,当大家为孩童拒绝上学的问题苦恼时,孩子的父亲却也可能因一点不舒服就向公司告假,真可说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有拒绝上学倾向的孩子,一旦远离了父母的保护,成长为有自我判断力的社会人后,通常会以较宽容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待别人,但此时另一种为人忽略,与学生的拒绝上学症类似的心理出现了——拒绝上班症。
为什么有人会产生这种心理呢?这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想从自己必须完成任务的现实环境与组织中逃脱出来的心理。而此逃避的倾向,就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所属的组织(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工作单位)中的人际关系,是一种负担,这种负担构成了精神压迫,使得他们拒绝上班。
我们必须研究的是,当其他人与这些人处于同一情形时,会不会也像他们一样有早退、缺席的倾向?探究的结果是否定的,其原因又在哪里呢?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与工作场所中的气氛不能谐调,换句话说,就是其内心与工作场所有差距。
基于此,这些人自觉无法忍耐这种差距,只好采取一种特殊行为填补这种差距,结果愈加精神紧张。当自我忍受不了时,他们就会想逃离工作场所。由此可知,这种人一定是尚未确立自我,且尚未完成与工作场所的同一性。
不过管理者不可忽略,如果工作环境过于严肃,即使不缺席早退的人,也会有发生类似行为的可能性。所以如果你的公司里有随便请假早退的人,不要轻率地认定其为“逃避行为”而予以批评,而应进一步观察。
常抱怨身体不好的人
当自己身上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时,任何人都会想让他人知道自己的痛苦,这是人之常情。
有位公司职员,就有这种心理,所以特意把自己的心电图、血液检查及肝功检查的结果,带到公司给上司和同事看。本来健康检查只是个人的问题,但这种人却觉得应该让人知道,否则他的生活就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