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外名人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5008400000080

第80章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出身于卫国公族,原名卫鞅。后为魏相公孙痤家臣,又称公孙鞅。他的出生国卫国文化发达,但国小势弱。商鞅虽然是卫国国君的后裔,但在他出生之时,已经丧失了贵族的特权,后来他只能从师游说,到权贵之家当家臣,以此为阶梯再谋高位。

商鞅生处战国中期,深受当时变法之风的影响,尤其受到魏国的法家李悝的影响。李悝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改革,在经济方面统一分配农民耕地,平价收售粮食,注意发展小农生产;在政治方面,实行“食有劳”、“禄有功”、“赏有贤”、“罚必当”等新兴政策,废止贵族的世袭特权;在军事方面,实行“武卒”制度,建立常备。他还汇集各国刑典着成《法经》六篇,第一次把封建法权用文字形式固定下来。《法经》虽然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维护地主阶级利益,但对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也进行了限制和打击。这部我国地主阶级的成文法典对商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后来到秦国去,就是带着李悝的《法经》去的。

公元前365年左右,商鞅曾到魏国,在魏国相国公孙痤家当家臣。公孙痤看到商鞅很有才能,临死时把商鞅介绍给魏惠王,希望惠王能够重用商鞅,可惜惠王没有听公孙痤的话。这时,恰巧秦孝公求贤,他便携带着李悝的《法经》投奔秦孝公去了。在战国时期,秦国在列国之中本是一个经济和政治都比较落后的国家。但在秦孝公前,秦献公曾经对秦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了一次初步的改革,打击了旧奴隶主贵族的势力,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使秦国转弱为强,逐渐成为战国时期的大国,并开始与中原地区的齐、燕、赵等国争夺霸权。秦孝公即位后,进一步谋求变法图强,招揽贤才,商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到秦国推行变法的。

秦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商鞅担任了秦国掌握军政大权的左庶长,开始进行第一次变法。为了排除变法的阻力,商鞅就变法问题展开了一场与反对变法的保守派人物,如甘龙、杜挚等人的大辩论。他用大量的历史事实,说明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反对保守派的“法古无边,循礼无邪”的因循保守,复古倒退的主张,针锋相对地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而且“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他的论点是明确有力的,使保守派理屈词穷,使秦孝公坚定了实行变法的决心。

商鞅的第一次改革是在秦献公变法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这一次变法在秦献公推行的“为户籍相伍”的做法基础上规定了“连坐法”,把全国人民都控制在国法的法网之下,不许私藏犯法之人,隐藏犯人要腰斩,以重刑酷法来维护封建政权。第二,推行以小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以加收租赋的办法惩罚那些家有多的劳力而不分家的贵族。这就加速了土地私有,便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第三,奖励军功,惩罚私斗。第四,奖励农业生产,勤于农业生产的可以免除徭役;弃农经商而不能为国获利的,要收为奴隶。第五,废除奴隶主贵族和宗室的世袭特权,规定没有军功的贵族子孙就不能世袭宗室的特权。在废除奴隶主贵族等级特权的同时,又建立新的有利于地主阶级的等级制度,整理了秦国的官爵制度。这样一系列改革,使秦国的封建政权得到巩固,生产得到发展,增强了国力。借此之机,商鞅劝说秦孝公采取军事行动,逼迫魏国东迁,以为实现“帝王之业”开辟道路。商鞅多次率军击败魏军,建立了赫赫战功,表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因而被提拔为秦国的丞相和管理军事的高级长官大良造。

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商鞅借国内形势稳定,自己大权在握之机,进行了第二次改革。这次改革,在经济方面,主要是废除维持奴隶主贵族特权的“阡陌封疆”制度,允许自由开垦荒地和自由买卖土地,从根本上破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经济特权,为封建地主阶级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政治方面,普遍推行县制,“集小都乡邑聚为县”,县吏由朝廷任命,这又根除了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特权和地方势力。为了摆脱旧的统治势力的包围,又迁都咸阳;为统一税赋又统一度量衡,等等。这些变革比第一次变法更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旧势力,发展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势力。使秦国国富民强,立威诸侯,无敌于天下。

商鞅不仅在实践中体现和发展了法家思想,而且,他的变法和改革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他有在当时很进步的历史观点,他的思想与传统的天神主宰一切的天命观不同,他认为天、地、人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天地设而民生之”(《开塞篇》),认为时代是变化的,适应时代的变化,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也都应当变化,“世事变而行道异”,以历史进化的观点为变法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批驳保守派的复古的保守的主张。商鞅在变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他的法治观点,他认为“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日法,二日信,三日权。”(《修权》)。他把法提高到治国之道的重要地位,认为“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所以备民也。”(《定分》)。他以法来约束奴隶主贵族,保护封建阶级,统治人民百姓。他主张一切都应以“法”为准绳,而不能以所谓“贤”、“私”为标准,“一任于法”,是商鞅法制思想的一个中心,表现着严明执法的态度。他主张法律平等,主张“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者、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忠臣孝子有过,必以其数断。守法守职之吏有不行王法者,罪死不赦,刑及三族。”(《赏刑》)。这种主张有维护法律尊严,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因素,但这种主张以维护王令、国禁为目的,自然不可能是彻底的和真正的法律平等。这不过是利用“法律平等”的口号保护封建的国家政权罢了。但这种主张在反对旧的奴隶制等级制度方面是有历史的进步意义的。在中国法制史上,这种主张也具有一定的革命意义。在商鞅的思想中,已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注意客观的现实,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战国时期,他的思想在先秦哲学发展史上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商鞅在战国时期变法改革潮流的推动下,适应社会制度的变革,结合秦国的政治特点形成了自己的变革主张,并且在现实中加以实行,取得了富国强兵的积极成果,这是难能可贵的重大成就。但是,他的改革是依靠秦孝公来实行的,缺乏人民群众的支持。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就遭到了秦国旧贵族的攻击,秦惠文王担心商鞅权力过大会有谋反之念,于是便下令逮捕他。商鞅平时执法严酷,如今逃亡找不到藏身落脚之地,终于被捕,后被车裂而死。对于他的死,秦国的旧贵族是拍手称快的,为他们解了心头之恨;秦国的百姓也是高兴的,因为他的变法并没有给百姓带来任何好处;封建阶级也是高兴的,因为解除了政治上的隐患,至于他的变法和改革,封建阶级的政权还可以加以维持和利用。所以,商鞅之死仅仅说明他成了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殉葬品而已。但是商鞅的变法改革事业却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商鞅变法改革为基础,秦国强大起来,并且最终实现了统一全国的伟大事业。孙膑庞涓斗智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两句流传几千年的名言,至今还有一定的影响,只是它的消极因素多于它的积极意义。这两句话,出自春秋后期晋国的豫让之口。

豫让,曾经在晋国的范氏和中行氏那里做过家臣。范氏和中行氏,与智氏、韩氏、魏氏、赵氏,当时并执晋政,称为晋国六卿。但是范氏和中行氏都没有好好地用他,因而也没有人知道他的才能。他离开范氏和中行氏来到智伯那里,智伯很尊重他,信任他,后来,智伯与赵襄子发生冲突,赵襄子与韩氏、魏氏联合起来,打败了智伯,尽灭其族,把他的土地做三起瓜分了。赵襄子最恨智伯,因为智伯有一次与赵襄子饮酒时,他仗势欺人,按照赵襄子的头灌酒,后来智伯和赵襄子打仗,智氏又决汾水以灌赵氏城邑晋阳(山西太原),差一点使赵氏全军覆灭。由于积怨太深,这次把智伯杀掉以后,赵襄子就把他的头骨漆做饮酒用的大怀子,每逢大会宾客举行酒宴的时候,就特地把它摆设出来,以表示对智伯极端的仇恨。豫让在智伯失败以后,逃到山中躲了起来,他说:“唉!好男儿可以为知己的朋友而死,女孩子是为喜欢自己的人而修饰打扮。今天,智伯是我的知己,我一定要为他报仇而不惜一死,以报答他对我的尊重和信任。我就是死了,也无遗恨。”于是,他改名换姓,装着被判过刑而罚当苦役的人,进入赵襄子的宫中修厕所,衣内暗藏着匕首,准备刺杀襄子。襄子到厕所解手,见有生人,心里有所警惕,忙令把他抓去堂中审问。当知道他就是豫让以后,就搜查他衣内,发现夹带着凶器。问他来做什么,豫让直言不讳他说:“我是想替智伯报仇。”襄子左右的人要把他杀掉,但是襄子说:“他是一个有义气的人,我小心一点避开他就是了。并且智伯死了以后,再没有亲属,他的家臣要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好人。”于是把他放了。过了不久,豫让用漆涂满全身,使皮肤肿烂,毛发脱落,以改变形貌,又吞炭破坏喉嗓,使声音变哑。这样,一般人就难以辨认了,他在市场上行乞以藏身,连他的妻子碰着也不认识。有一次,他正慢慢走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从前最要好的朋友,那人觉得他似乎是豫让,就走到他面前说:“你不是豫让吗?”豫让说:“是的。”那位朋友看到他这副样子,很难过,眼泪都流出来了,对他说:“以你的才能,要托生投诚到襄子门下,一定能得到信任和重用,那样,你就能接近他,如果要报仇岂不容易吗?何必糟蹋自己的身体、毁坏自己的容貌呢?用这样的方式去报仇,这太难了吧!”豫让说:“我如果托身投诚到别人门下而以后又趁机会刺他,这是怀着不忠诚的思想去侍奉主人,我用漆身吞炭的方式去寻求报仇的机会,明明知道这是极难的行为,但是,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使以后那些对主人怀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他那位朋友只好叹息着走了。

有一天,赵襄子外出,豫让打听到他去的方向,就躺在襄子必定要经过的桥下。襄子到桥边,马突然发现桥下有人,受惊叫着,而且跳出起来。襄子说:“这个人必定是豫让。”派人去查问,果然是的。于是襄子斥责他说:“你不是曾经存范氏和中行氏那里工作过吗?范氏和中行氏都是智伯把他们消灭的,而你不为他们报仇,反而托身投诚到智伯的门下为臣。现在智伯也死了,你为什么单单要为他报仇,而且如此急切坚定呢?”豫让说:“我在范氏和中行氏那里工作的时候,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也只把自己当一般人那样报答他。至于智伯,他把我当作一国之中杰出人物看待,所以我要把自己当作一个杰出的人物来报答他。”襄子很有感慨地叹息着,而且被他的这种忠诚感动得流泪了,他说“唉!豫先生,你为了效忠智伯而千方百计地设法替他报仇,已经有了忠臣义士之名,而我饶恕了你一次,也已够了。你现在仔细想想吧,我不会再放过你了。”于是派兵把他围住。豫让说:“我听说过英明的君主不埋没别人的好处,而世也自有为名而死的道理。前次你已经宽恕了我,天下之人没有不称赞你善良的。今天我来行刺又被你捉住,我早就预料到会遭到你杀害。现在我没有别的要求,我只希望能够得到你的外衣,让我用剑在衣上刺斩几下,用以表示我报仇雪恨的心意,如果能够这样,我死也心甘情愿了。我不敢指望能够得到你的允许,但是,我还是冒昧的把自己的意愿向你吐露出来。”襄子听了,很同情他,也很感动,于是脱下自己的外衣,派人拿去给豫让。豫让得衣以后,三次跳起来挥剑勇猛地向它刺去,然后说:“我已为智伯报仇了。到九泉下,可以有面目见智伯了。”于是引剑自杀。豫让死的那天,赵襄子那里一些有正义感的人,都为他的行动而感动得哭了。

廉颇负荆请罪

着名的“将相和”故事,就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赵国。那时赵国与秦国是近邻。经过商鞅变法而逐渐强大起来的秦国,积极推行向东扩张的策略。他们东出函谷关,频频向东方六国挑起战事。秦国欲问鼎中原,必经之道是赵国;秦国要扫清东进的道路,赵国也就成了秦国主要的攻击目标。无奈此时的赵国,有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廉颇,他曾经几次率领赵军东进齐国,都打了胜仗;带兵攻打魏国时,也是一攻而克,连夺数城。因而廉颇以勇气出众而扬名于诸国之间。如今有廉颇守卫,秦军屡战不胜,便依仗着强势,企图在外交上压服赵王就范。那一年,赵惠文王得到了一块无价之宝和氏璧。这消息被秦王知道了,他派人送信给赵王,说愿意以15座城池交换赵王这块宝玉。赵王明知这是秦王欺诈之言。若直接加以回绝,又怕秦王以此事发难,挑起事端;要是答应秦王的要求,只怕是白白被他欺骗不说,还要让诸侯们取笑自己无能。赵王真有些左右为难,正在犯愁之际,宦官长缪贤推荐自己门下的食客蔺相如,说如让他带着宝玉出使秦国可以不辱使命摆平这件事。赵王便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来到了秦国。秦王果然只是想要和氏璧,根本无意用城池交换。蔺相如与之巧妙周旋,终于“完璧归赵”,取得了一次重大的外交斗争的胜利。

秦王没有得到和氏璧,恼羞成怒,便又生出一招,邀请赵王到渑池会盟,企图以强国之君的地位当众羞辱赵王一回,出一口怨气。不想又被陪同赵王前往的蔺相如当着两国君主和众大臣的面,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地狠狠“整治”了一回。相如再次在重大外交场合保住了君主的面子,也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从而深得赵王的赏识。赵王不计门第,不论出身,封蔺相如为相国,职位在大将军廉颇之上。这一下可惹恼了廉颇,他说:“我身为赵国的将军,屡有攻城野战、扩土护疆的大功勋;而蔺相如只不过动动口舌,立了点儿小功,如今竟然位高于我。况且他蔺相如出身本来就微贱,这太使我难堪了,叫我如何忍受呢!”他还公然扬言:“我碰到蔺相如,一定要他好看!”

蔺相如听到后,就尽量避免与廉颇见面。每当朝会的时候,他经常托辞生病而不出席,免得与廉颇争列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