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龙战都市
5004300000001

第1章 祖上

我一出生,背上是带着一块三角形胎记的,胎记的中心似乎有只迷糊的眼睛,是半闭着的,这令我的老爷很是担心。

我的老爷叫龙一斗,是个老考古工作者,考古的人向来是无神论者,但这个老头却是个例外,年轻时研究过几本五行八卦的书籍,后又阴错阳差进了考古队。据说还曾经去深山老林拜过资深的摸金校尉,阅历见识是丰富的,但是看着过了这个模糊的胎记后,还是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我的父母却不以为然,但还是经不住老爷的督促,在各大医院转了一圈,证明身体健康,只是胎记有点不常见而已,直到这是老爷才不再说些什么,但内心依旧忧虑重重,直到我十八岁还活着,老爷子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是着了地。

淘气孩子学习好的少,这似乎是有史以来人类的一个通病。也许是发现我太淘气的缘故,逃学是家常便饭,学习成绩又不行,时不时地还好耍些小聪明。三天两头老师来家里一番激烈的告状,父母实在是对我失去了信心,但还是不甘心我从此告别校园,于是给我转了学校,我早已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也就是在这段时期,老爷有意无意地开始向我讲解一些奇门遁术,我也听得津津有味。

从小的耳濡目染,到十八岁以后的稍加用心,很快就学到了些真功夫,回想那时可能是患有”多动症“,一刻也闲不下来,此后不久就离开了学校,开始一门心思学这些玄幻之术。

我祖上上推十八辈也从未出现过光宗荫子的封疆大员,甚至连个进入仕途的小官也无从考证,倒是出了不少方士,从家谱上看最有名是第三代,出了位大人物,我对大人物的理解是应该是有一定的名气和道行很深的人,破四旧时家谱未能幸免遇难,第三代祖先叫什么名字我倒是忘了,可身份是还记得的:茅山道人。

茅山,坐落于现今江苏省东南南的句容市境内,风景秀丽,幽静宜人,蜿蜒起伏,据资料记载:有道教圣地“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之称,又是“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三十二洞开天”,更被誉为是“天下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一福地”。

因为有道教一宗发源于此,所以以此为修炼本处,后发扬出去的道教宗派称之为“茅山宗”,人们便把其弟子呼之为”茅山道人”或“茅山道士”。

茅山道人多是以捉鬼降妖而名闻于世的,由此想来第三代祖法术一定是很高的,地位是受人尊敬的。道术中的符、咒、灵图、降妖、摄魂一直深深吸引了我,但老爷却不懂这些,懂得只是一些玄幻之术的皮毛,虽然他颌下的胡须已经很神仙,跟山羊的相仿甚至还长。

老爷说我家是有“堂口”的,爷爷却是不知,父亲更是不知,我在疑心老爷玄术的同时,还是生出了许多的崇拜。

“‘堂口’是个很玄的东西,供奉一些仙妖,当然这些仙妖得是些这行当里杰出的人物,最关键要法术强,法术高超才能为‘顶香人’将事情办的周遭圆满,在危难之时,解除危险。”

老爷说这话的时候,一直往我脸上瞟,似乎要在我脸上看出点什么来,但我脸上还是同平常一样,雪一样的白。

一年来,老爷身上的那点本事,我几乎烂熟于胸,老爷再也没什么可以交给我的了。我又开始闲不住了,四处闲逛,惹是生非。

一天晚上,老爷很神秘地告诉我,明天我领你去拜访一位大师,希望他能收你为徒,从老爷发光的眼神中,我能看出这位大师的神奇。

“这位大师住在哪里?”我好奇地问着。

“在深山老林之中。”老爷说着。

“也是摸金校尉吗?”我再问,他竟然笑而不答。

俗话说: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闹市之中的隐者才是高人,山林里的高人究竟高到哪里?但我还是对此充满了期待,老爷发光的眼神不容我不相信,他必将是个高人中的高人。

我老爷辈就哥俩,我爷爷去的早,从我懂事起就一直围绕着老爷身边,他是个和善的老头,据说年轻时不务正业,常年投身于山林,有个俊俏的老婆也跟人家跑了。老爷索性就没有再娶,没人管,独善其身倒也悠哉。

老爷在外混了好多年,也曾为一只考古队工作过,但一直也没攒下什么家业,年龄也大了,又没什么后人,我父亲就把他接到家里,尽晚辈的一点孝心,他也将我视于己出,百般疼爱。

我们村子的后面是一座很大的山,村人都称之“老黑山”,山上一年四季寸草不生,怪石嶙峋,唯独半山腰立着一棵老榆树,每到春暖花开就郁郁葱葱,枝枝杈杈上挂满了红布条,飘舞起来,特扎眼。

老爷说当年这里来过一支考古队,挖掘了两个月,除了找到些瓦瓦罐罐外,再没有什么发现,老爷惊他们工作过,负责清理土方。他说那里虽没出土什么重要的文物,但有几个瓦罐特别的怪,怪的他这个“久经市面”的牛人也从未见过,其中一个瓦罐内壁就有一个阂背上及其相似的图案,也就是为何这么多年他一直担忧的原因。

老爷要带我离开村子一段时间,去山里拜访一位老朋友,父母很爽快地答应了。对于我这个惹是生非的淘小子,父母恨不得耳旁能清静清静,况我又有了新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