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粟裕兵法(一代名帅名将兵法)
5001800000009

第9章 “出击方向的选择是战略问题”(1)

要求战役指挥员和战术指挥员了解某种程度的战略上的规律,何以成为必要呢?因为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的东西的。

———毛泽东

一、谋全局大势为本

解放战争初期,我华中野战军曾取得歼敌5.3万余人,名扬中外的苏中七战七捷的伟大胜利。部队在战斗间隙,或者每当集合的时候,流行着一首动人的歌曲。歌词中有这样两句话:“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这首战士喜爱的歌曲,在部队中唱开了,并且流传了很久,很久!粟裕一生,戎马倥偬,指挥过一系列重大的战役,尤其善于组织大兵团作战,打了许多带有传奇色彩的胜仗,并多次提出过影响战争全局的战略性建议。究其思想方法上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他在历次作战中,特别是组织大兵团作战时,都能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观点思考问题,筹划和指挥战役战斗,把战役战斗与战略全局很好地结合起来。古语云:“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①利全局大势为上,谋全局大势为本,是粟裕兵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孙子》曰:“善战者,求之于势。”何谓“势”?形势也。粟裕所谋求的,不是局部的和战术上的形势,而是全局性的和战略上的形势。早在中央苏区跟随毛泽东、朱德打仗时,他就深深体会到:“作为军事指挥员应该懂得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个指挥员对战略问题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有了清醒的头脑,才能运筹自如地指挥作战。在我以后的作战生涯中长期远离中央,所以我对于尽可能地去了解和学习战略性问题格外重视。”②正因为如此,从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怀玉山的失败和坚持浙西南游击战争开始,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漫长岁月中,粟裕作为一个战区的主要指挥员,既培养了自己领导战区、战役作战的高超的指挥艺术,又锻炼了自己调整和驾驭战略全局的能力,成为一位有胆略、善思考、集军事理论和作战实践于一身的战略家和常胜将军。

在洞察和驾驭全局的战略眼光方面,粟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第一,着眼全局,深刻领会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粟裕无论是领导一块根据地的斗争,还是指挥一个战区、一个战役的作战,总是从战略全局的角度来思索,把具体的部署与党中央制定的总的战略方针联系起来考虑,把局部放到全局的天平上衡量,从而提高执行战略任务的自觉性。

抗日战争初期,党中央曾作出大力发展华中的战略部署。当华中抗战新局面已经打开,中央进而指示,苏鲁战区是华中的一个基本根据地,应把这个地方看做是向西、向南,出鄂豫陕边和向闽浙赣边发展的策源地,“好像汉高祖的关中”。苏鲁战区自然包括苏中在内。粟裕在接受开辟苏中抗日根据地的任务时,把中央关于发展苏鲁战区的任务与中央关于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结合起来思考。他是这样理解的:中央制定的“独立自主的游击战”的战略方针,既是从日军强大及占地甚广但兵力不足和我军的弱小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又关照到抗战胜利后的斗争。把现阶段的抗战任务和将来的实现民主革命的总任务联系起来。苏中是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中南部的一个前哨阵地,又是向苏浙皖边、闽浙赣边发展以及反攻阶段收复南京、上海的一个重要基地和出发地。因此,苏中的抗日斗争不仅应求得军事斗争的胜利,而且应把苏中建成基本根据地(不是游击根据地或游击区)。这是抗战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下一步夺取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作必要的准备。通过这种把苏中放到苏鲁战区,放到中央夺取抗战胜利的棋盘上并进而联系民主革命总任务的思考,粟裕对苏中抗日斗争的战略任务就有了“比较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为具体制定苏中抗日斗争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奠定了基础。

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战役后,蒋介石起用日本战犯冈村宁次为顾问,提出“并进不如重叠,分进不如合进”的战法,继续对山东实行重点进攻。6月29日,中央军委指示华东野战军“7月分兵”。粟裕立刻感到,这个指示改变了过去要求华野不分兵、坚持内线歼敌的方针。中央军委总的意图是,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使我内线获得喘息的机会,以利持久。军委的电报虽只提到山东当面的敌情,但粟裕却从战略全局的角度考虑到刘邓大军即将出击,战局必有重大发展,遂决定立即执行军委提出的三路分兵的方针。“7月分兵”是在未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开始的,分兵之后有几仗打成了消耗战。有些同志后来就怀疑“7月分兵”是否正确,认为如果在内线再坚持两个月,避免7月和8月雨季,经过充分准备再行出击会更好;或者,当年应该向军委提出继续集中兵力于内线作战的建议。

粟裕回答说:如果将眼光局限于山东,在内线坚持几个月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刘邓大军在6月底将南渡黄河,军委已告知华野,必须以战斗行动来策应刘邓大军的战略行动。当然,策应刘邓大军南渡还可以有另一种方式,如果在7月初能集中兵力打一个象孟良崮那样的大仗,将敌人牵制在鲁中,对刘邓大军的配合将是有力的。无奈当时难以肯定数日内必有战机出现,而刘邓大军按军委规定日期出动,如果华野不能以作战行动作有力的配合,这对全局是不利的。正是从战略全局的利益出发,粟裕与陈毅等当机立断,牺牲局部利益,立即着华野全军分兵三路转入外线,有力地策应了刘邓大军的战略行动。

粟裕有一段名言:“作为一个战役指挥员,在即将执行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时,应当结合战争的全局进行思考,从全局上考虑得失利弊,把局部和全局很好地联系起来。全局是由许多局部组成的,从局部看到的问题,也许会对中央观察全局、作出决策有参考价值。”①这种对战争全局与局部辩证关系的深刻认识,使粟裕不仅能够全面领会和把握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而且勇于和善于在关键时刻向上级和中央军委提出不同凡响的战略性建议。这些建议,可以说是粟裕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的一个重大贡献。现在,人们只要一提到苏中战役、豫东战役和淮海战役,马上就会想到粟裕的战略性建议。其实,粟裕的建议并不仅仅限于军事,如1942年7月他向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建议在苏中区从上至下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改善武装体制,实行主力地方化。他的建议也不限于本地区,还涉及到别的战略区,如1948年1月向中央军委建议:“以东北之兵员成分及其他优越条件训练大批技术兵种,以为全国军队骨干”。总之,从战争全局考虑,以全局为重,以局部促进全局,勇于和善于提出战略性建议,是粟裕指挥作战的最高准则,是构成他赫赫名将的独特品格。

第二,从战略全局的角度指导战役战斗。

粟裕指挥作战,得心应手,用兵自如,愈战愈奇,愈打愈妙,不愧为“常胜将军”。然而,这个“自如”,往往来源于对战略问题的透彻了解,来源于深邃的战略眼光。这里,我们仅以苏中抗战中的车桥战役和新四军第三次反顽作战胜利后是否重占天目山问题为例。

积蓄力量,准备反攻,一直是粟裕领导苏中抗日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1944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胜利的形势更加明朗。粟裕敏锐地意识到,敌人正在作垂死挣扎,战争进行到了转折关头。他认为,作为战区的指挥员,必须正确估量战略形势,把握时机,积极主动地推进形势的发展。他果断地开始把领导重心由以坚持为主转为发展为主,并选择淮宝车桥作为苏中抗日根据地对日伪进行反攻的起点。为什么要选择车桥呢?粟裕是这样思考的:淮安、阜宁、宝应三县边界的淮宝地区,是新四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师的结合部,也是敌人两支部队的结合部。这里原是国民党江苏省政府所在地,是韩德勤在苏北苦心经营的反共基地。敌人以车桥为中心,建有十余处据点。新四军也在这里打下了政权工作和群众工作的基础。如果集中兵力拔除车桥等据点,在这里打开局面,敌两支部队都会因为是自己的边沿地区而互相推诿、观望,而新四军得手后则可以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区,可以把领导机关移驻于此,集中主力进行整训。特别是可以打通苏北、苏中、淮北、淮南四个地区之间的战略联系。发动车桥战役,会不会引起日军对新四军大规模报复行动?粟裕在全面分析形势后认为,日军已经穷途末路,难以进行大规模报复“扫荡”,即便有些小动作,影响也不会大。实践的发展,完全证明粟裕的判断是正确的。车桥战役以游击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战役形态,打了一个当时新华社消息所说的“大歼灭战”,取得了重大胜利。

1945年2月至6月,粟裕率部在执行向苏浙敌后发展任务的过程中,在浙西天目山地区进行了三次大规模自卫反击作战,沉重地打击了顽军。第三次作战胜利后,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重占天目山?这似乎完全是一个战区范围内的问题。然而粟裕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没有将占不占天目山仅仅从战役战斗的角度来思考,而是放在抗战后期全国战略形势的发展变化上来权衡。从当时天目山一隅的敌我态势看,顽军惨败,其在天目山的部队已大部后撤,仅留少数扼守要隘。我军挟胜仗之威,⒊0手可得天目山,如任顽军喘息休整、构成深沟高垒之后,再攻占天目山就不那么容易了。是占还是不占?从局部看,固然以速占天目山为有利。但粟裕从当时整个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则认为不占为宜。为什么?从战略上说,当时华中局对江浙工作的方针是巩固苏南,开辟敌后之敌后,休整主力,掌握敌顽矛盾,避免陷于单纯的顽我决战。经过反复考虑,粟裕决定不再重占天目山,除以一部坚持浙西当面地区外,各纵队分向苏南、杭嘉湖、皖南敌后地区,一面休整,一面开展工作。

以上虽然是两个不大的事例,却充分反映了粟裕善于从战略高度用兵的特点。至于解放战争时期,粟裕着眼于战略全局,指挥战区和大兵团作战,多次提出重大战略性建议的事例,那就更加精彩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第三,从全局上把握打第一仗与第二仗、第三仗的关系。

毛泽东说过:“初战的计划必须是全战役计划的有机的序幕”;“在打第一仗之先,必须想到第二、第三、第四以至最后一仗大体上如何打法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①。粟裕对这些见解是深解其意的,因而十分善于从全局来考虑、计划战役的第一仗,以及与第二仗、第三仗的关系。

1946年7月至8月的苏中战役,之所以首战宣(家堡)泰(兴),粟裕是经过认真分析比较才定下决心的。当时敌军四路人马向我军分进合击,我军在海安、如皋一线严阵以待。粟裕认为,敌人相互间隔较大,我军主动出击,可打乱其部署,寻歼一路,造成有利于我机动之局面。应当先打哪一路?泰州之敌距我军侧背,威胁较大,但泰州是中等城市,难以迅速攻克;如围攻其前出据点,求歼援敌,这一带地形又不利,大兵团很难行动。东南方向的南通、白蒲一路,距离较远,如我军远出寻歼该敌,泰州、泰兴、靖江的敌人必然会三路并进,威胁我海安、如皋。而攻歼宣家堡、泰兴之敌,泰州之敌和南通之敌的间隔就扩大了,我军可以转用兵力,连续作战,打开局面。果然,我军打下宣泰后,敌人恃其兵力雄厚,星夜向如皋疾进,造成了我军在如南歼敌的有利战机。我主力来了一个长途奔袭,再胜如南。其后,敌人集中优势兵力,在狭小正面向我海安进攻,企图寻我决战。粟裕从全局利益出发,决定不与敌决战,而以小部队实施运动防御,杀伤和消耗敌人,并赢得时间,保证主力部队休整,然后主动撤离海安,造成敌人错觉,创造新的战机。不出所料,敌人侵占海安后,骄傲轻敌,调动频繁,我经过休整的主力部队乘机突然发起进攻,取得了奇袭李堡的胜利。战斗进程基本上和预期的一致。正因为首战宣泰成功,才有了苏中战役的七战七捷。此外,鲁南战役先打敌整编二十六师及马精武快速纵队,豫东战役先打开封,都是这方面的杰作。

有时孤立地看某个战役、战斗,可能觉得没打好,但从全局上看却为打第二仗、第三仗创造了战机。1946年10月中旬至12月初我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分别进行的东台防御战、涟水保卫战、傅山口之战、台枣反击战、淮沐路反击战、盐南反击战诸役,从战果看似乎并不很理想,其中涟水保卫战从表面上看基本上是一个消耗战。有人提出,既然中央军委已经决定山东、华中两个野战军在淮海地区打一个歼灭战,这几仗就不应该打。粟裕却不这样看。他认为,通过上述诸役,达到了挫败敌人长驱直入的企图,使我军得以保持一定的回旋余地,为后来宿北战役和鲁南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条件。他因此深刻总结说:“在作战指导中要注意处理好第一仗与第二仗、第三仗的关系,打第一仗要为第二仗、第三仗创造条件。”①而如果没有战略眼光,没有全局在胸,就无法认识和驾驭战役与战役、战斗与战斗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粟裕的战争实践表明,作为一名战区指挥员,应当自觉地从战略上、全局上考虑问题,否则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就会丧失主动而陷入被动的境地。

二、通览全局,选择作战地区毛泽东在《论持久战》这部举世闻名的兵书中说:“这里有时机、地点、部队三个关节。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不得于部队之情况,都将不能取胜。”这一作战指挥的要旨,深深植根于粟裕的头脑中。当他指挥战役战斗、指挥大兵团作战时,首要的和第一位的问题,就是从战略全局的观点出发,选择作战地区、作战时机和作战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