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是我们军队中杰出的军事家之一。他的突出特点是具有战略眼光,善于体察军事、政治形势的发展,从战略角度考虑问题,把战役的局部与战略的全局很好地结合起来。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多次听取并采纳了粟裕的战略建议,改变原定战略部署,取得了战争全局的主动权,更完满更迅速地达到了战争预期目的。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和平谈判协议,全面内战的爆发已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一时战云滚滚,大军压境。
毛泽东不得不预筹战争对策,于6月22日向晋冀鲁豫和山东军区发出了"全局破裂后太行和山东两区的战略计划"电报,计划在全局破裂国民党向我大举进攻时,我山东、太行两区主力实行外线出击,向南作战。电报说":山东区以徐州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集中山东主要力量配合苏皖北部各区,攻取黄口、砀山、虞城、涡阳、夹沟、符离、宿县、任桥、固镇各点,主要着重调动徐州之敌于野战中歼灭之,相机占领徐州。"电报还说":这一计划的精神着重向南,与蒋的精神着重向北相反,可将很大一部蒋军抛在北面,处于被动地位。""如能逐步渡淮而南,即可从国民党区域征用人力物力,使我老区不受破坏。"6月26日,毛泽东又一次指示华中局,要求以一部兵力在苏中吸引并牵制通扬线上之敌,要粟裕、谭震林率领不少于15个团之主力部队,兵出淮南,与山东野战军主力配合,一举占领蚌埠、浦口间铁路,歼灭该地区之敌,并限于7月10日以前完成一切准备,待命攻击。接到命令后,粟裕从苏中实际情况出发,对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认为淮南人口少筹粮困难,大军作战难处多;苏中当面敌军9个旅,华中主力西进,留守部队难以钳制敌人;淮南敌军兵力强于苏中。因此,6月27日,粟裕向中央军委和陈毅发电建议,在苏中先打一仗再西移。
7月初,中央从各方侦悉:胶济、徐州、豫北、豫东、苏北的国民党军队可能同时向我进攻。于是初步同意采纳粟裕的建议,指示华中部队"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这一重要的战略调整对于整个战争局面起了重要影响。
苏中战役在这一战略调整中拉开了战幕。我华中野战军在粟裕指挥下,先后取得了宣泰、如南、海安、李堡战斗的胜利。
苏中战役进行中,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再次从执行外线出击的方针考虑,认为淮南在全局上比苏中更为重要,向中央建议:粟裕部迅速西调,仍以切断津浦、陇海,开展淮上新区,夺取徐州为目的。中央军委遂致电粟裕,提出两个方案:一为对苏中目前即取防御方针,粟裕率主力与陈毅会合,集中力量打开淮北局面;另一种则在苏中再打一仗,然后西移。请粟裕表示意见。
8月14日,粟裕、谭震林致电中央军委。电报说":我们意见在苏中打仗为有利。(1)在苏中作战不仅群众、地形、运输、粮食均较淮南方便,且有足够民力可用。同时威胁长江,亦直接拖住敌人无法他调,引其继续调兵来援。(2)苏中敌人已先后遭受华中野战军三次打击,未被歼者已遭很大消耗与损失。(3)如华中野战军主力向西,必须首先打下盱眙和天长两城,然除付出一定代价外,不一定能调动敌人。如舍天长和盱眙而直趋铁道线,则战场狭小,后方亦无法安全。基于上述,我们拟于周内以一部攻占南通、海门吸引敌人南援而歼灭之。估计能再歼敌两个旅,则苏中局势将更好转。"毛泽东读了粟裕的电报以后,欣然回电道":所见很对,望利用苏中各种有利条件继续在那里作战。如你们能在今后一个月内再打二三个胜仗,继续歼敌二三个旅,则对整个局势助益极大。"至此,毛泽东的西出淮南,打到外线的计划又有了进一步的变化,由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然后转到外线作战的计划,发展到实行内线的持久的防御作战的战略方针了。毛泽东逐步接受了粟裕的建议,对于战争初期的战略方针作了重大变动。
8月17日,粟裕率华中野战军从海安、如皋东侧南下,发起丁堰、林梓战斗。8月23日以后,又先后取得了如(皋)黄(桥)公路遭遇战和攻黄(桥)救邵(伯)战斗的胜利。
苏中战役历时一个半月,华中野战军以大约20个团的兵力同优势敌人连续进行7次战斗,先后歼敌6个旅、5个交警大队共5万余人,占敌军进攻苏中解放区全部兵力的2/5,被誉为"七战七捷"。
毛泽东于8月28日致电各战略区首长,充分肯定了苏中战役在作战指挥上的重要经验。电报指出,苏中战役"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例如米宥集中十个团打敌两个团,未感集中十五个团打敌三个团),故战无不胜,士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优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这一经验是很好的经验,希望各区仿照办理,并望转知所属一体注意"。
1948年初,解放战争的形势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战场逐步展开战略进攻。蒋介石为了改变其战略上的被动地位,采取了尽可能坚守东北,力争华北,集中力量加强中原防御的战略部署,改"全面防御"为"分区防御"。
1月27日,中央军委致电粟裕,确定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的第一、第四和第六纵队(这三个纵队随即组成第一兵团),由粟裕率领渡长江南进,在南方数省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目的是吸引敌人20至30个旅回防江南,迫使敌人改变战略部署。接到命令以后,粟裕对当时战争全局作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第一,我三个纵队渡江南进,到敌人战略后方进行宽大机动作战,这无疑会给敌人以相当的震惊、威胁和牵制,但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不利因素。我三个纵队,加地方干部约近十万人,渡江后要在敌占区转战数省,行程几千里甚至上万里,敌人必然会利用其大后方的各种有利条件,对我军实施围追堵截。我军不仅无力攻占大中城市,即使出现有利战机和可能打胜的仗,有时也不敢下决心打。并且,由于战斗频繁、补员和物资供应困难,部队会大量减员,剩下的部队就难以对敌人形成大的威胁。更重要的是,我三个纵队渡江南进后,可以调动江北部分敌军回防江南,但估计调动不了敌人在中原战场上的四个主力军(师)。这样也就难以实现预定的战略意图。
第二,从全局来看,要改变中原战局,势必还要同国民党军打几次大歼灭战,尽可能多地把敌人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加上中原地区地势广阔平坦,群众基础好,有利于我军实施广泛的机动作战。从战略角度来看兵力的运用问题,要在广阔的中原战场打大规模的歼灭战,我必须组成强大的野战兵团,在一个战役中,既要有足够数量的兵力担负突击任务,各个歼灭敌人,又要有相当数量的兵力担负阻援和牵制敌人的任务。当时,在中原战场上,中原野战军有四个主力纵队,华东野战军有六个主力纵队,共十个主力纵队,再加上两广纵队及地方武装,是有力量打大规模歼灭战的。如果我三个纵队渡江南进,而又调不走敌人在中原的四个主力军(师),则势将分散我军兵力,增加我军在中原战场扩大歼灭战的困难,从而难以在短期内改善中原战局。
因此,粟裕的结论是",中原作战更为有利"。
两者对比,我三个纵队还是留在1948年4月18日,粟裕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报告了中央和毛泽东。毛泽东十分重视粟裕提出的意见,立即去电要陈毅、粟裕一起到中央当面汇报。
4月30日至5月7日,毛泽东在城南庄召开了书记处会议,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都出席了会议,陈毅、粟裕、李先念、聂荣臻、薄一波也参加了会议。会议专门听取粟裕的意见。粟裕着重汇报了三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大量歼敌的方案,详细说明了提出这个方案的根据。
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听了粟裕的汇报后,当即进行研究,最后同意了粟裕的意见,决定改变原来准备派遣华东野战军三个主力纵队由湖北宜昌、沙市一带渡江直插闽浙赣的打算,决心先集中兵力尽可能多地歼敌主力在长江以北,然后再南渡长江。这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构成了以后淮海战役设想的最初蓝图。
粟裕后来回忆说":我深感自己的担子沉重,觉得这次是向中央立下了"军令状",一定要把仗打好,以战场上的胜利来回答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殷切期望。"6月,粟裕率领部队发起了豫东战役,攻开封、打睢杞,在20天中连续作战,共歼灭敌人9万余人,给了中原之敌以重创,为我军进一步开展中原、华东战局,创造了有利条件,产生了重要的战略影响。
11月14日,毛泽东在《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一文中欢欣鼓舞地说":中国的军事形势现已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即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现在也已经占有优势。""这是由于四个月内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个战场英勇作战的结果,而特别是南线的睢杞战役、济南战役,北线的锦州、长春、辽西、沈阳诸战役的结果。"毛泽东对战争进程作了新的预计,说":原来预计,从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时间,便可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我们从上述的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到毛泽东集思广益,从善如流的指挥风格。
作为多路战区大军的统帅,当他站在战略的全局去筹划各个战役时,各战役指挥员又相对从各战役的局部出发来考虑全局和局部,因而在具体的战略部署上难免会产生分歧和异议。对于以局部利益冲击全局利益时,毛泽东毫不让步,一封接一封的去电报,加以说服和解释,这在督促林彪打锦州的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的坚决与固执。另一方面,当战役指挥员从全局利益出发,重新考虑毛泽东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对局部、对全局均有益处的新设想时,毛泽东又能认真考虑利害得失,欣然采用下级指挥员的新建议。粟裕两次要求在内线歼敌的意见,虽然在兵力部署上改变了毛泽东要求打到外线,牵制敌人的战略设想,但在集中兵力打歼灭战这个解放战争的总的作战原则上,又和毛泽东是一致的,因而,这也是毛泽东很快同意粟裕方案,改变原定战略部署的基本原因之一。从上述事例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毛泽东指挥下的将领们,对于毛泽东兵法的精髓已经达到了心领神会,运用自如的程度。这也正是解放战争中的人民军队上下一致,伸屈自如,能够迅速击败蒋介石八百万军队的根本原因之一。
毛泽东不仅在战略上善于听取和采纳其他将领的意见和建议,而且在战斗指挥上也善于总结和推广各战役指挥员创造的好经验。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既要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艰苦的殊死搏斗,又要在国共统一战线内部与国民党的"溶共"、反共政策斗争,既不向国民党投降,也不破裂统一战线。毛泽东为人民军队制定了"有理、有利、有节"的反磨擦原则。
1940年10月,我驻苏北的新四军,在陈毅的指挥下,利用国民党顽固派内部的矛盾,争取其中一部分国民党军的中立,集中打击了屡向新四军挑衅的国民党军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部,歼敌1.1万人。一战而胜以后,又适时休战,与韩德勤和谈,取得了政治上、军事上的主动权。
这次战斗极好地体现了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政策思想,打击了顽固派,争取了民心,维护了统一战线。
毛泽东及时推广陈毅的经验。他在11月4日致新四军领导人的电报中说":苏北黄桥(由于陈毅统战工作的结果,两李及陈泰运严守中立)等反磨擦战斗的经验,在反磨擦的武装斗争中,加紧争取友军对我同情或严守中立的工作,不但有很大的意义,而且有很大的可能。""陈毅对两李及陈泰运等之统战工作,有丰富宝贵之经验,望大家加以详细研究,加以发扬,广泛运用,以期各部分均能得到争取友军工作之最大成绩。过去许多部队对这方面工作做得非常之不够。"1948年6月,徐向前率军取得了歼灭敌"亲训师"、"亲训炮兵团"和暂编第四十师大部的胜利。战斗以后,徐向前向中央军委作了总结报告。在报告中,他分析了此次获胜的三条原因:一是主动调动敌人,以吕梁部队在汾孝地区佯动迷惑敌人,诱阎锡山以其所谓五大主力师全部出动,创造了野战歼敌的条件。二是部队行动秘密、突然,敌事先未发觉,战斗发起后,敌部署完全错乱,星夜北撤,给了我军打歼灭战的良机。三是在战斗中我军火力高度集中。报告还提出了这次作战存在的弱点和问题。
毛泽东看到报告后,立即加上批语转发全军。批语说:"我们很需要此种战役总结报告。希望各兵团在每一战役结束后,不论胜负及胜利大小均向军委做一总结报告,以利交流和总结经验。"1946年7月,全面内战刚刚爆发,我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陈赓,率领部队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在晋南地区连败蒋军,取得了伤亡小、歼敌多的胜利。毛泽东及时总结陈赓的战斗经验,于7月16日致电各局各军区以及各师各纵首长,说":此次阎军万余,胡宗南第一、第二十七两军五万余向我晋南解放区进攻。我陈赓纵队现已开始作战,采取集中主力打敌一部、各个击破之方针,取得两次胜利。我各地作战亦应采取此种方法,每次集中大力打敌一部,其比例应为三对一,最好是四对一,以求必胜,各个击破敌人。望将此种战法普遍教育团以上将领,是为至要。"毛泽东在解放战争初期所总结的这种集中主力打敌一部,各个击破的作战原则,在以后的作战指挥中不断丰富、发展,最终形成了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为核心的十大军事原则,成为解放战争全过程的根本指导方针。
毛泽东这种善于总结与推广战役、战斗指挥作战经验的作风,使得他的兵法深深扎根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之中,从实践中来,经过毛泽东的加工与提炼,又回到实践中去,成为行之有效的战役、战斗指挥原则。这是毛泽东指挥打仗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之一。
四、总揽全局 统一战略
坐镇帷幄之中的毛泽东,统帅着千军万马。他不仅要体察全局,指导各个战场上的战役乃至战斗,而且要随时根据各个战场上的汇报和情况分析,随时调整整个战略的布局。
他需要确立全局性的战略目标,更需要各个战场上的将领们对于全局战略方针有统一的认识,从而在战役指挥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指挥才智,使得那些战役、战斗的组织和实施充分地实现预定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