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徐向前兵法(一代名帅名将兵法)
5000600000014

第14章 兵无常法(1)

一、积极进攻

中国革命战争长期处于敌强我弱的形势之下,敌处战略攻势,我处战略守势。在战争初期,我首先遇到的是如何保存力量、待机破敌的问题。因此,我军的战略方针应该是积极防御。这种积极防御要求:在敌人未对我进攻之前,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在敌人向我发动进攻后,我主动地退让一步,后发制人,或坚守某些要点,努力创造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形势,利用人民战争的条件,歼灭和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逐步转化敌我力量对比,改变战略上的被动局面,尔后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彻底打败敌人,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

这条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无疑是一条正确的方针。但是,如何在实践中正确地、全面地贯彻这一方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只是一味地防御,一概地排斥进攻,只能是一种消极防御。这种消极防御是"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另一个表现。毛泽东恰恰不是如此。他认为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应该是战略上的内线的防御和战役战斗上的外线的进攻相结合,以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来削弱敌人的力量,以此不断地改变着敌我之间的强弱优劣形势,以致最后地改变总的形势。毛泽东是伟大的战略家和理论家,他对积极防御战略的精辟的理论阐释,已在他的军事论著中鲜明地表现出来。这是对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正确反映。

徐向前是从中国革命战争的炮火中打出来的一个方面军的将领和统帅。他更多的是从战争的具体指挥中去把握、体会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他认为:"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不能单靠积极防御,也要靠积极进攻。防御和进攻,交替运用,依具体情况而定。敌人压来了,我们用积极防御去打破他们的进攻,乘胜追击,扩展根据地。敌人龟缩回去了,我们就积极开展有利条件下的外线出击,一面扩大根据地和游击区,一面为打败和迟滞敌人的新攻势创造条件。防御和进攻形式交替变更,不断反复,贯穿在根据地的发展进程中,二者缺一不可。这是由中国土地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决定的。只有把握这个规律,才能正确地指导战争,夺取胜利。"

这一认识虽然写在几十年后的回忆录中,但也是他当年认识的真实写照。在这里,徐向前把"积极进攻"与"积极防御"相并列,其基本思想和毛泽东的认识是一致的,但也反映了徐向前对"积极进攻"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反映了徐向前在用兵上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在敌强我弱总态势下,敢于积极进攻,突出地表现在川陕根据地时期徐向前发动的三次进攻作战上。

1933年,徐向前在领导红四方面军粉碎田颂尧三路围攻后进行了各项建设。川陕苏区经过第二次党代表大会,第二届工农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土地革命,红色政权愈加巩固。红军经过扩编和训练,战斗力明显加强。另一方面,敌人新的围攻尚未准备就绪。1933年7月,蒋介石委任刘湘为四川"剿匪"总司令,令其统帅各派军阀对红军发动新的进攻。但刘湘与刘文辉之间的混战还未结束,暂时还顾不上对付红军。与红军直接对峙的几股军阀田颂尧、杨森、刘存厚等,慑于红军的威力,各自躲进老巢,力图自保。

显然,形势对红军是有利的。于是,徐向前和方面军领导研究决定:趁势出击,依托根据地,由北向南,对敌各个击破,进一步扩大根据地,解放更多的劳苦群众,壮大革命力量。三次进攻作战由此展开。

第一仗是攻打田颂尧部的仪(陇)南(部)战役。发起仪南战役,打击退守仪陇、南部地区的田颂尧部,一是为了扫清该地嘉陵江东岸敌人,使根据地向西扩大到嘉陵江沿岸;二是为了夺取南部县境的盐井,以解决根据地缺盐的严重困难。当时,川陕根据地已发展到200多万人口,仅有的几口盐井产盐,已无法保证群众的最低需要。而敌人对根据地封锁得十分厉害,外面的盐巴,难以大宗输入,小商小贩偷运点进来,也无补大局。根据地的盐一时奇缺,一块光洋买不到一两,甚至有钱也没处买。200多万人民群众要生活,要生产,吃盐成了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而南部县是四川著名的产盐区,盐井很多。发起仪南战役,解决吃盐是个着眼点。

田颂尧于三路围攻失败后,将部队大部撤至嘉陵江以西,江东的仪陇、南部和阆中地区只留下少量部队。8月12日,红军在仪陇以北的尹家铺击溃敌人一个团,随即迅速进至仪陇县城近郊,包围了仪陇县城及其附近各据点,至23日,一举攻占仪陇县城,歼敌两个营,俘敌300余人。接着,红军又向南部以东之嘉陵江沿岸地区挺进,相继占领新政坝、洪山场等产盐区。地方党组织当即配合红军,积极组织盐井的继续生产和食盐的收购和发放。

仪南战役历时半个月,总计歼敌3000多人,缴枪千余枝,解放了仪陇全县,控制了广元、昭化、苍溪、阆中、南部等县之嘉陵江东岸的广大地区和陕西宁强县一部。尤其是大批盐井的夺取,对保证根据地军民的食盐供应,打击敌人的经济封锁,意义十分重大。

第二仗打的是营(山)渠(县)战役。

营山、渠县位于川陕根据地南部,系敌二十军军长杨森的防地。仪南战役后,根据地已发展到仪陇以南地区。但杨森二十军的前哨据点玉山场、鼎山场,突出于仪陇和江口之间,像一个拳头抵在根据地胸部,极大地限制了红军的发展。如果敌人发动新的进攻,它又是最有利的进攻出发地。杨森成了楔入我根据地的钉子。不拔掉这颗钉子,红军将进退失据。从战略全局着眼,徐向前和方面军领导一致决定,进行营渠战役。

杨森二十军辖6个混成旅,约2万人,由此而南实行纵深梯次配置。兵力从巴中县属的玉山场、鼎山场配备起,由北而南,沿蓬安、营山、渠县、南充,直至岳池、广安一线。根据敌人这一布势,徐向前决定采取中间突破、两翼迂回的战法,即首先消灭突出的玉山场、鼎山场之敌第二混成旅,然后向纵深发展,相机歼营山、渠县之敌。具体部署是:以驻守巴中地区的三十军主力,担任正面突击任务;九军主力由仪陇地区向东,四军十一师由巴中东南向西,实施两侧夹击。

9月22日夜,天下大雨,红军以隐蔽、突然的动作,穿过荒僻的山间小路,插到玉山场、鼎山场之敌背后,23日攻占敌之险要阵地龙背场,击溃守敌一个营。同时,红军第三十军由正面逼近玉山场,第四军第十一师以两翼迂回的动作,将敌一个团包围于鼎山场,并迅速歼敌一个团,俘敌数百人,缴枪300余支。

敌人整个阵势已呈混乱状态,红军随即向东南发动进攻。29日夜,红军三十军向渠县守敌扼守要地发起攻击,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的火力封锁,攀登悬崖绝壁,一气攻下佛楼寺、杨家寨,全歼敌两个团。10月3日,攻克营山城,逼进渠县。6日,占领蓬安对岸之周口。敌人退守渠县、广安、岳池一线。至此,营渠战役胜利结束。

作为一次进攻战,营渠战役打得很顺手。正如徐帅后来所回忆的:"营渠战役,势如破竹。十多天内,我军攻坚越险,突破敌纵深梯次配备的坚固防御体系,前进上百里。先后共歼敌3000余人,缴枪2000余支,解放了近百万人口的大片土地。战役期间,正赶上连续下大雨,道路泥滑,部队冒雨行军作战,十分艰苦,但大家毫无怨言,万人一心,战胜困难,完成作战任务。这样的部队真是可爱啊!"

第三仗是宣(汉)达(县)战役。

仪南、营渠两战役后,为继续发展胜利,扩大根据地,红军又组织了宣达战役,对盘踞在宣汉、达县、万源、城口地区之敌刘存厚第二十三军发起进攻。

刘存厚昏庸老朽,升官有道,治军无能。为防备红军进攻,他将主力13个团呈一线配置在万源至达县以西,长达150余公里的防线上,兵力分散,后方空虚。针对这一情况,徐向前和方面军决定:集中兵力,实行中央突破,直插敌人后方,并在两翼实行辅助进攻。据此,红军分左、中、右三路行动。

兵不厌诈。为了麻痹敌人,迷惑敌人,保持战役发起的突然性,徐向前又决定采用"声于西击于东"战术,即以二十一军一部、九军和三十军各一部,向嘉陵江沿线之广元、苍溪、蓬安等地,积极佯动,虚张声势,造成主力红军西进攻击田颂尧部的态势,主力攻击部队,则保持绝对隐蔽,秘密向东线集结。

遵照这一作战部署,各部队迅速进行了战前准备。

l0月17日,总攻开始。敌人猝不及防。

在中路,红军三十军一个团,通过陡峭的小路,攀越五丈多高的绝壁,一举袭占土地堡附近之要隘烟灯寨,打开了缺口。其他部队陆续跟进,当天下午即攻下土地堡、凤凰观等地,歼敌第六团,溃敌第五团,胜利摧垮敌第一师的防地。左路部队进展亦很顺利,唯右路部队未按计划渡过巴河,延误了一天时间。中路和左路按计划向纵深发展,一路穷追猛打,敌人则望风而逃。徐帅回忆说,刘存厚的部队,打仗不行,逃跑有本事,比兔子还快。

19日至21日,红军相继胜利攻占宣汉、达县、万源三座县城。至此,宣达战役胜利结束。

宣达战役中,战术运用得心应手,除个别关节稍有失误外,部队按预定计划,取得了成功。也正如徐帅所总结的"宣达战役,战果辉煌,把刘存厚的"绥定王国"端了个底朝天。经11天战斗,我解放宣汉、达县、万源三座县城。根据地向东扩展200余里,与川东游击区连成了一片。敌川陕边防军6个团全部或大部就歼,我毙敌千余,生俘敌旅长以下3000余人,缴枪8000余支,子弹500余万发,银元百余万,棉布20万匹,棉衣两万余套,还有兵工厂、被服厂、造纸厂、印刷厂及库存的大批粮食物资。这是我军入川以来的一次特大丰收,运输都成了问题。特别是搞了个兵工厂(工人1000多,机床100多台),我们用它自造手榴弹、子弹,修理枪炮,对后来打刘湘起了很大作用。"

历时两个半月的仪南、营渠、宣达三次进攻战役,歼灭敌人近2万人,缴获长短枪1.2万余支和大批军火物资,沉重地打击了敌人。根据地扩展到东起城口近郊,西抵嘉陵江沿岸,南起营山、达县,北至陕南镇巴、宁强,纵横四五百里,人口约500余万,控制了通江、南江、巴中、仪陇、营山、宣汉、达县、万源等八座县城,建立了22个县市的革命政权。新区老区的广大群众,踊跃参军,红四方面军发展为5个军,8万余人。由此,形成鄂豫皖根据地之后的鼎盛局面,是方面军发展史上的新高峰。

实践证明,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地发动三次进攻作战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如何在中国革命仍处于敌强我弱的总态势下进行进攻作战呢?徐向前认为,三次进攻作战的胜利,主要是把握了三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奠定基础,积蓄力量。

粉碎田颂尧的三路围攻后,根据地周围的敌人,各回巢穴,胆战心惊,已经转为战略上的守势,客观形势有利于红军的向外发展。但是,徐向前和方面军领导并没有立即发起外线进攻,原因就在于自己的力量不足,根据地还不牢固。

根据这一思想,徐向前和方面军领导在反三路围攻后,采取巩固第一,发展第二的方针,"先关起门来,花上三个月的时间,深入而广泛地发动群众,扩大红军,狠抓根据地的建设和整军训练,从而有力地巩固了中心区域的阵地,积蓄了新的力量。根据地面目一新,四万多红军兵强马壮,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战斗任务。三次进攻战役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正是我们稳扎稳打,在巩固根据地的基础上求发展的结果"。

第二,把握时机,适时进攻。

徐向前认为,展开外线进攻,关键是在积聚力量的基础上,把握战机。有战机而无力量,固然不行,有力量而失去战机,同样不行。经过三个月的准备,红军大体上解决了进攻的基础和力量问题。剩下的就是捕捉战机问题。

这时,刘湘虽已被蒋介石任命为四川"剿匪"总司令,但他仍在川西混战,无法脱身;"六路围攻"红军的计划,尚在酝酿中。根据地周围的敌人,"群龙无首",各图自保。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如果瞻前顾后,不敢大胆果断地实行外线进攻,为粉碎敌人的新围攻创造条件,就有丧失有利战机的危险。下一步的困难,也是不难想象的。

徐向前没有犹豫,而是果断决策,抓紧时间,抢在敌人的围攻部署就绪之前,发起三次进攻战役。结果打得各路军阀措手不及。刘湘见营山失守,危及川东,赶忙派兵增援杨森。但红军复挥军东指,一举打垮刘存厚,刘湘又不得不火速回师东防。"抓住了战机,主动权在我手中,敌人只能被我们各个击破。"

第三,把弱敌当强敌打。

根据地周围的敌人,合起来力量大于红军,占优势地位。然而,分开来看,却没有一个是红军的对手,数量亦不占优势。

当时红军共4万余人,而田颂尧在嘉陵江东西两岸的主力,充其量不过4万人,和我们是一对一的比例;杨森部、刘存厚部各两万余人,和我们是一对二的比例。这三股军阀势力,画地为牢,各不相顾,军心涣散,士无斗志,与我军的战斗力和群众基础,无法比拟。显而易见,优势在我方而不在敌方。这样,红军进行外线进攻,各个击破敌人,就处在强军对付弱军的有利地位。

但是,徐向前认为,强军对付弱军,最忌盲目轻敌,掉以轻心。历史上弱军打败强军的战例,屡见不鲜。正确的指导思想,必须是"打鼠如虎",把弱敌当强敌打。立脚于此,方能保证万无一失,稳操胜券。

由此,徐向前在进行三次进攻战役中,总是精心指导,其共同特点是:(1)从难处着眼,战前充分准备,周密计划,深入动员,不打无把握之仗,坚决破除"川军真不经打"、"川老鼠只会跑"的轻敌思想。(2)想方设法,迷惑敌人,出敌不意,发起突然进击。(3)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每次进攻,形成拳头,狠打一股势力。(4)战术灵活多样,因时因地制宜,速战速决,达到目的,即适可而止。(5)充分发挥近战夜战、山地战、运动战的特长,发扬"狠、硬、快、猛、活"的战斗作风。(6)大力发动地方武装、地下党以及根据地和敌区人民群众的力量,配合主力红军作战。所有这些,都证明的确是把弱军当强军打的。徐向前认为,离开了这一条,也不会取得三次进攻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二、打硬仗

前已述及,徐向前曾生动地把运动战比喻为"打活仗",把阵地防御战和城市攻坚战比喻为"打死仗"。所谓"打死仗",就是指挥员在战役指挥上,首先要有一种敢打敢拼,不获胜利,决不收兵的英雄气概。徐向前又把这种仗称作"啃硬骨头"。这样的仗,徐向前一生指挥了许多,而以解放战争时期的临汾攻坚战最为突出。

首先,定下攻打临汾的决心就是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