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徐向前兵法(一代名帅名将兵法)
5000600000010

第10章 矫若游龙与收紧阵地(3)

敌人已处于岌岌可危之中,敌四十六师师长岳盛碹连连向安徽省主席陈调元呼救,陈调元只得频频向蒋介石告急。

4月下旬,蒋介石任命第七师代师长厉式鼎为皖西"剿共"总指挥,率第七师5个团,十二师2个团,五十七师2个团,五十四师4个团,连同警备一旅两个团,共15个团2万人,从合肥大举增援。

敌人来了这么多,打不打?徐向前和方面军领导认为:援敌数量虽多,但远道师疲,士气低落,我则以逸待劳,士气旺盛,因而有打破敌援兵的可能。

于是,徐向前和政委陈昌浩决定:留下两个团,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分别继续围困苏家埠、韩摆渡。

集中两个师的主力,在六安以西的樊道桥、戚家桥一线依托有利地形,布阵待敌。该地丘陵起伏,林木茂密。中有陡拔河横贯南北,是运动歼敌的好战场。随即以七十三师布于樊通桥以东地区构筑工事担任正面阻击;十、十一两师主力布于七十三师两翼伺机迂回包抄;以七十三师一个营和六安独立团至陡拔河以东,佯作抵抗,诱敌深入。5月1日,诱敌部队与敌接触后,边打边撤。敌先头第七师主力第十九旅尾随红军,渡过陡拔河,向红七十三师阵地猛攻。红军利用工事予敌以重大杀伤后,向敌发起猛烈反击,敌军大乱。适逢连日大雨,河水猛涨,遭红军沉重打击的敌十九旅仓皇后退,不明情况的敌后续部队继续前涌,陡拔河两岸敌之人马自相践踏。红七十三师乘势冲杀,敌中弹落水者无数,第十九旅大部被歼。

河西岸的敌后续部队,见先头旅失利,慌忙抢占老牛口、婆山岭高地,妄图继续顽抗。这时,红军左右两翼部队,已完成从敌侧后迂回包抄的任务,将敌完全包围。徐向前遂发出总攻击令,红军的七个团与游击队、赤卫军多路突击,向敌猛烈穿插、分割、围歼,并突入敌纵深,一举摧毁了敌指挥系统,活捉了敌总指挥厉式鼎。至下午5时,结束战斗,2万多敌军全部被歼。

战斗中,苏家埠、韩摆渡守敌曾几次冒死突围,均被红军围城部队堵了回去。援敌覆灭后,该两据点的敌人外失援兵,内无粮弹,在我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下,也全部缴械投降。苏家埠守敌缴枪时,还举行投降仪式,在大广场上把枪摆得整整齐齐;官兵列队迎接红军。

这次战役,历时48天,红军共歼敌3万余人,生俘敌总指挥厉式鼎以下官兵1.8万余人,缴获步枪1.5万余支,机枪250挺,山炮4门,迫击炮40门,电台5部,手提式驳壳枪千余支,军用品无数,解放了淠河以东广大地区。

胜利是空前的。

在这次战役中,徐向前进一步运用"围点打援"战法,调动敌人于运动中加以消灭。围困苏家埠时,红军一直坚持了40多天,终于调动了大批敌人来援。在优势的敌人面前,徐向前镇定自若,指挥部队以逸待劳,并实行有力的迂回战法,从而迅速地全部歼灭了敌人援兵,并迫使困守的敌人全部投降。

连打三个胜仗以后,红军乘胜利之威,解决第四仗就十分顺手了。

红军在苏家埠地区作战期间,敌张钫第二十路军进驻潢川,趁隙南犯,进占我双柳树、仁和集地区,修筑工事据守,并准备继续向前推进。徐向前回到商城得悉这一情况后,立即决定歼灭双柳树、仁和集之敌,收复潢川、光山南部根据地。

6月12日,徐向前先以十师出光山南部,牵制郜子举新编第十二师;另以十一师秘密插到光山以北、潢川以南的璞塔集、彭店地区,割断潢川守敌与双柳树、仁和集之敌的联系,准备打援;而以十二师进攻双柳树,以七十三师和少共国际团进攻仁和集。因敌人的防御体系被我突然割裂,使双柳树、仁和集被围之敌陷于孤立,仅5天时间,战役即胜利结束。总计歼敌正规部队8个团和反动民团一部,毙、伤、俘敌近万人,缴枪7000余支。

从1931年11月到1932年6月中旬,徐向前连续指挥四次战役,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四次战役,总计歼敌约6万余人,其中成建制被歼的正规部队近40个团,敌人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尚未展开即被粉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得到了迅速扩大,红军主力发展到两个军六个师,还组建了四个独立师和一个少共国际团,地方武装、赤卫队也发展到20万人以上,创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全盛时期。

四次战役的胜利,战法的正确运用十分重要,甚至能对战役战斗的胜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四次战役中,黄安、商潢、苏家埠战役,主要的战法是"围点打援"。通过这一战法,达到了大量消灭敌人的目的。

为什么要实行"围点打援"?徐向前回答:情势所迫,逼出来的。他是这样具体认识这一问题的:"我们要执行外线进攻的方针,但兵力少,装备差,"乞丐和龙王比宝",比不起。敌人优势装备,我们缺乏。我们的装备很落后,没有大炮,炸药极少;手榴弹有些,大都是土造的马尾手榴弹,杀伤力很小,扔到树上都掉不下来。敌人深沟高垒,凭坚固守,像黄安、商城、苏家埠的城墙,又高又厚,还有吊桥、城壕、栅门、炮楼、城垛子,防得严严实实,象铁桶一般。我们缺乏攻城的火器,攻得动吗?如果硬叫部队去爬城,那得死很多人。硬攻不行,就动脑筋,想办法,办法是"围点打援",野战歼敌。我军的装备固然差,攻城力量不足,然而,却长于运动,长于野战。

于是依托根据地先用小部兵力把突出、孤立的敌据点围住,死死围上若干天,敌粮断炊断,自然告急救援。

估计敌援兵从哪个方向来,我主力部队便预先选好战场,利用有利地形,构筑工事,以逸待劳。援兵开来,运动在野外,立足未稳,正好给我以歼灭之机;消灭了援兵,守敌人心惶恐,不战自乱,我军可趁势解决点上的敌人。事实证明,"围点打援"乃扬己之长,避己之短的重要战法,运用得当,能收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之效。"

三、打活仗

1948年6月,徐向前以带病之躯取得了运城战役和临汾攻坚战的胜利后,又和周士第、陈漫远、胡耀邦等人,指挥部队由攻坚战转入运动战,发动了晋中战役。

解放军攻克临汾后,阎锡山慌了手脚,急忙调兵遣将,守卫晋中。阎锡山坐镇太原,指挥13万大军,扼守在同蒲路至灵石一线。阎的作战方针是:固点守线,以攻为守;以一部兵力据守县城、据点,控制晋中平原通往山区的隘口要地,其主力机动于铁路、公路沿线,摆出一副与解放军周旋决战的阵势。敌前线总指挥赵承绶,把三十四军、四十三军、六十一军和"亲训师"、"亲训炮兵团"组成了"闪击兵团",准备哪里危险就往哪里"闪击"。敌人吹嘘,徐向前的"游击队"用土枪土炮能打下临汾,绝对攻不破太原。

面对敌人的骄横,徐向前早已成竹在胸。第一步,以分进合围态势,北上晋中,割裂阎军防御体系,切断交通,分割包围其要点,肃清外围,清剿地方杂匪。第二步,相机攻取某些要点,诱敌主力与我决战,在野战中求得灭敌主力一部,以达削弱阎军实力,缩小敌占区,为攻取太原创造有利条件的目的。整个战役的重心,放在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上,力争给敌以致命性的打击。

6月9日,徐向前发布了晋中战役的命令。

徐向前坐在担架上,指挥着6万精兵,首先采取包抄、围攻等战术,把汾河东岸号称精锐的"亲训师"大部歼灭。接着,不给敌人喘息机会,接连发动进攻历时30天,歼敌10万余人,俘山西省保安司令兼山西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以下将官14名,解放县城14座。

赵承绶曾是徐向前在太原国民师范读书时的同学。

1937年秋,为了与阎锡山商谈联合抗日事宜,徐向前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来到太原彼此见面多次。当赵被押到徐向前跟前的时候,徐向前问他:"还认识吧?""认识。"赵承绶的声音很低。赵曾在阎锡山面前夸下海口,说"徐向前不堪一击"。如今败在老同学手下,不禁羞愧难言。

"你看我们在作战指挥上有什么缺陷?"徐向前进一步向赵承绶"请教"。这是他的习惯,每次俘虏到敌人的指挥官,他总要这么提出问题,以便总结经验教训。

"战败之人,哪能看出缺陷!要能看出来,哪能走到这一步!"赵承绶的头耷拉得更低了。

党中央、毛泽东为祝贺晋中大捷发来贺电,称这是一个"伟大胜利","仅仅一个月中,获得如此辉煌战绩,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

的确,晋中战役是徐向前指挥大规模运动战的杰作。在这次作战中,徐向前把运动战指挥得灵活自如。

运动战一直是我军的拿手好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大规模歼灭战,几乎都是运动战。毛泽东指出:"运动战,就是正规兵团在长的战线和大的战区上面,从事于战役和战斗上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的形式。同时,也把为了便利于执行这种进攻战而在某些必要时机执行着的所谓"运动性的防99御"包括在内,并且也把起辅助作用的阵地攻击和阵地防御包括在内。它的特点是:正规兵团,战役和战斗的优势兵力,进攻性和流动性。"如何驾驭这种作战形式?毛泽东自然是军事大家,中国革命战争中的一大批将帅们,也在勇于实践它,努力探讨它。

徐向前认为:驾驭这种作战形式。中心点在于一个"活"字,即高度的灵活机动性。如果说阵地防御战、城市攻坚战叫"打死仗"的话,那末,运动战就叫"打活仗"。离开了"活"字,便不成其为运动战,更谈不上保持战役战斗中的主动、优势地位,达到大规模歼敌制胜的目的。徐向前以晋中战役为例,指出:晋中战役,我兵力不如敌人多,装备不如敌人好,部队缺乏大兵团作战经验,但自始至终居主动地位,一月之间,鲸吞敌十万之师,说到底,就是充分发挥运动战的灵活机动性的结果。

在他的回忆录中,徐向前还具体分析了晋中战役中灵活性的表现。读起来真是精彩至极,令人拍案叫绝。不是身经百战而又韬略在胸的大军事家,是难以有如此妙语精论的。面对老帅的宏文,任何归纳、摘录都显得多余。还是让我们顺着老帅的思路,照录他的原文吧!徐向前开宗指出,我军的灵活机动性,首先表现在出敌不意上。

他说,纵观整个战役过程,出敌不意之点,至少有四:我军攻坚临汾,苦战两个多月,伤亡很大,疲惫不堪,仅休整二十来天,即北上晋中,保卫麦收,完全出乎阎锡山的意料。他认为:"共军在临汾伤亡两万多,大大损了元气,不可能很快恢复。"正在做晋中"万无一失"的美梦呢!此其一。我军北上作战,不是自南而北,逐步推进,而是以少部兵力佯动于汾河以西,主力则隐蔽开进晋中平原东侧山区,突然杀向敌军腹地,又出乎阎锡山的意料。他以为我军兵力有限,只会依托晋南解放区,沿同蒲路向北平推,绝不敢实行纵深迂回,拦腰开刀。此其二。刘邓大军、陈谢兵团南下,我军新组成不久,虽缺乏大兵团野战经验,但攻击力相当旺盛,确有伏虎吞鲸的能力,也出乎阎锡山的意料。他在"亲训师"被歼后,仍不清醒,认为山西境内的"共军",不过是些地方部队、游击兵团,没有什么了不起。不惜把赵承绶集团拿了出来,按蒋介石的旨意,"大胆与共军决战"。此其三。当战役进入第二阶段,我军大踏步北进,直插太原附近,拦头断敌退路,更是出乎阎锡山的意料。他万万想不到,所谓机动力甚强的赵承绶集团,竟被逼入太谷、徐沟、榆次间,陷于进退维谷的绝境。此其四。古语说:"猛兽失险,童子曳戟而追之;蜂虿入袖,壮夫彷徨而失色。以其祸出不图,变速非虑也。"讲的就是出其不意的道理。我军的作战行动,连续出敌不意,阎锡山尽管重兵在握,又滑头得很,结果还是步步被动,一败涂地。由此证明,利用敌人的错觉和不意,出奇制胜,是运动战、歼灭战的诀窍所在。

徐向前接着指出,我军的灵活机动性,又表现在恰当创造战场上。他说:大兵团平川野战,敌我双方均容易集结兵力,展开兵力,转移兵力。有利战场的选择和创造,是我军争取主动和优势,实行大规模歼敌的重要条件之一。

晋中战役是我军向敌占区进攻,在敌占区运动作战。这与过去的诱敌深入,在根据地内选择歼敌战场,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晋中平原被汾水纵贯南北,劈成两半,不便我军东西两面机动配合作战。北面紧靠阎锡山的老巢太原,交通运输方便,利于敌人南援或北逃。因此,选择战场必须着眼于既有后方依托,又能抓得住敌人。有了战场而无后方,不仅部队作战需要的粮食、柴禾、武器、弹药供应不上,且有受制于敌,失去退路的危险。同时,仅有战场和后方,抓不住敌人,或是被敌人突围而逃,也不行。那就达不到大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解放太原创造条件的战役目的。

战役进程中,我军给敌人的两次歼灭性打击,都与恰当选择和创造战场有关。第一作战阶段,主力东出,战场设在平遥、介休间,目的在于吸引河西敌"闪击兵团"主力第三十四军回援,在运动中歼灭之。那里前有汾河阻隔,后有太岳山区作依托;南面的灵石被我占领,与晋南解放区连成一片;北面的祁太铁路被我切断,敌人无路可走。可惜因通讯联络不好及敌情变化,未能抓住第三十四军,只歼灭了"亲训师"等部。第二阶段作战,以歼灭赵承绶集团为主要目的。我军在顶住该敌疯狂进攻的同时,一面拔除白(圭)晋(城)线上的敌重要据点白狮岭,控制子洪口通道,以保证大军作战的物资供应;一面将榆次、太原间的铁路切断,断敌退路。趁赵承绶集团惊慌失措,将其逼入我在徐沟、太谷、榆次间选定的战场。那里是个三角地带,村落星布,一马平川,利于我军展开兵力,发扬火力,分割歼敌;离铁路、公路较远,西有汾河阻隔,不便敌人来援;南面的平遥、介休、汾阳、孝义、文水五县之敌,均被我切断,只图守城自保;广大乡镇在我手中,群众纷纷起来参战支前,形成我得力后方。因而,数万敌人被我团团包围后,犹如瓮中之鳖,只能束手就擒。战役胜利的实践表明,我们将战场选在河东而不在河西,选在北面而不在南面,是恰当的,起到了既有后方援应,又能抓住敌人的作用。

徐向前指出晋中战役灵活性的第三个方面表现,是它的神速运动。他说:打运动战,贵在抢时间,神速动作,不失战机。时间的因素,是关系战果大小、战局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两军对战,你要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要调动敌人,围歼敌人,要应付战局中的各种变化,要在最后猛烈扩张战果,一言以蔽之,离不开争取时间。掌握了时间,主动权在手,保持战役战斗的突然性,加上兵力集中等条件,打击敌人,必能形成雷霆万钧之势,容易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反之,"活仗"会变成"死仗",主动会变成被动,歼灭战会变成击溃战,甚至得不偿失,与战役战斗的预期目的大相径庭。在这个意义上说,时间就是无形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