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长征领导人4
5000100000011

第11章 任弼时等情结周素园

1935年11月19日,红2、6军团主力由湖南省桑植县的刘家坪和水獭铺地区出发,开始了战略转移---长征。

1936年2月初,红军西渡乌江后,着手创建黔西、大定、毕节地区的革命根据地。

当红军快近毕节城时,国民党政府毕节地区专员到周素园老先生家中,劝说:"秘书长,"匪军"快来了,你快走吧!""我不走。我了解红军,他们不是土匪。你不要跟红军为难,贺龙当年就是闻名的虎将,你莫要拿鸡蛋往石头上碰。"周素园明确地拒绝了专员劝他一道逃走。

周素园是辛亥革命时贵州反清举义的领导人,曾任贵州军政府行政总理,这时任云贵川总司令部秘书长,在西南军政界有相当高的威望。

国民党专员见劝不动周素园,只好悻悻离开周家,自己携带一帮人,逃离毕节。

2月上旬,红军到了大定。任弼时、贺龙等听中共地下组织介绍:毕节地区由中共地下党掌握的或与地下党有联系的地方武装共有三支,已控制了毕节周围要塞,正等待红军到来。于是,立即决定由红6军团领导人之一王震率红16师直取毕节城。王震等在席大明部接应下,不费一枪一弹轻取毕节。

2月9日红军进城后,王震听说,当过大官的周素园家居然没有多少财富,却有很多书籍,其中许多是被国民党政府严令禁止的马克思主义书籍,有的马列主义书籍已被批注得密密麻麻、圈圈点点。王震很是钦佩,就亲自登门拜访。

"周老先生,你当过大官呐,红军来了,你为什么不跑呢?"王震在谈话过程中,直爽地道出心中的疑问。

"我当过大官,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又没发过不义之财,没得家产,两袖空空,何必跑呢?"周素园坦然回答。

"你有不少马列主义书籍啊!"王震称赞地指着书柜上马列主义书籍说。

"孙中山的革命失败了,如今的中国乱成了这个样子,我总该寻找救中国的真理嘛!我研究马克思列宁的学说足足10年了。马克思讲得对,我相信马克思主义。可惜人老了,只能纸上谈兵喽!"周素园笑着说。

交谈中,王震还知道时年57岁的周素园是同盟会的元老,曾在贵阳主办《黔报》,以求唤起民众。

辛亥革命失败后,他流寓四川,后又辗转回到贵州,隐居毕节闭门读书。

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直读到马克思的《资本论》。九一八事变后,周素园深感报国无门,在家书中写道:"眼看祖国危亡迫在目前,真是一百二十个的惭愧。"王震对周素园的为人肃然起敬,一直礼遇周素园。

任弼时、贺龙到了毕节,听了王震的汇报,对周素园为人也很钦佩。任弼时特地宴请了周素园。

贺龙以主席名义礼请周素园担任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员。

周素园见红军在毕节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秋毫无犯,很受感动,欣然答应红军的礼请。就在他家门口,挂出抗日救国军的牌子。一时间,散落山林的反蒋抗日队伍纷纷来归。在很短时间内,就组织起1000多人枪。周素园不但担任抗日救国军的司令员,还组织了毕节抗日救国会,团结广大群众抗日,而且积极地有成效地开展团结上层开明人士工作,在很短时间内,就团结了一批上层开明人士。

任弼时、贺龙等,知道他与云南地方实力派有联系,就请他写信给龙云的干将、国民党纵队司令孙渡,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主张,劝他别与红军作对。他也立即应允。他给孙渡的信中,明确指出:蒋介石派中央嫡系万耀煌、樊嵩高等进入云贵来打红军,也叫你打红军,红军不是好打的。退一步说,即使你把红军打掉了,也是两败俱伤;万、樊挟天子以令诸侯,人多势大,那时的云南,还是你的?!假途灭虢,史有明鉴。孙渡接到周素园的信,加上龙云当时的处境,打中了他的要害,孙渡就在威宁、昭通等处按兵不动,这样,就有利于红军集中主力对付东面来的敌人,能在毕节停留近20天,得到休整和补充。

2月27日,红军撤出毕节地区。撤离之前,任弼时、贺龙专门找了王震谈话,对他说:周素园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经受不起和红军一道长征。

他老先生为人刚正,影响不小,可以转到香港去,为我党作统一战线工作,发挥他的长处。我军经费虽然很困难,但一定要拨出一批黄金、银元送给周老先生,作为他的路费、生活费及为党工作的活动经费。

王震接受任、贺交给的任务,专门找周素园商量。周素园听了王震转达任弼时、贺龙的话后,十分激动,他对王震说:"我在黑暗社会里摸索了几十年,想为中国作些贡献都到处碰壁。现在参加了红军,才找到了光明,请告诉贺龙同志和其他几位首长,我周素园就是死也要死在红军里!"王震见他态度坚决,只好又回去向任弼时、贺龙等汇报。

"好啊!有骨气,我佩服,我就赞成这样的人,就是拿18个人不去打仗,专门照顾他,我也要抬着他长征。我们就同患难,生死与共喽!"贺龙十分动情地说。

"尊重周老先生意见,就让他跟随红军长征。路上我们多照顾他,让他坐担架走!"任弼时也赞成地说。

周素园听说任弼时、贺龙等红军领导同意他随红军长征,十分高兴,家事稍作安排,就随军出发了。

红军离开毕节后,进入乌蒙山区。

2月的贵州山区,天寒地冻,许多地区荒无人烟,几乎买不到粮食,1万多人在一座座大山中,忍饥受冻,瘴疫很多,又处在多路敌军不停顿地围追堵截之下,红2、6军团经受了极端严重的考验。任弼时肺病严重,身体虚弱,连马都无力骑,请他坐担架,他怕影响抬担架的战士体力,坚决不肯坐;贺龙脚板上被冻裂了一寸多长的口子,流着血,行走时十分疼痛,迈一步,身躯就颤抖一阵。他不肯骑马,也不肯坐担架,把组织分配给自己的坐骑驮着伤病员。但他对任弼时非常关心,他把卫生部长、医生、护士、副官都找来,十分着急地对他们说:"你们要照顾好任政委啊!你们晓得,要不是任政委带着6军团,带着电台,冲破敌人的封锁和我们会合,想想嘛,我们就是离了群的孤雁啊。大家一定要照顾好他。"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王震、萧克等领导一直关心着周素园,尽管物资缺乏,缺水、缺粮,总是宁肯自己不吃、不穿,也要保证周素园的需要,而且几乎总是抬着周素园走。周素园被红军指战员的深情感动了。对任弼时、贺龙等红军首长的坚定立场、顽强意志、吃苦在先的优秀品质钦佩极了。"这样的军队哪有不胜之理!""跟定了红军!"他心中暗下决心。

红2、6军团为了摆脱敌军的反复合围,在乌蒙山中辗转回旋,转了差不多1个月。

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紧,可以回旋的地区越来越小,红军陷入了长征中处境困难时期。敌情、气候、地理条件对红军都极为不利,任弼时、贺龙又想到了周素园的安危问题。

"王震同志,请你去劝说周老先生,并给他带足路费、生活费、活动费,请他赴香港暂住一段,等我们处境好些,如果他愿意回来,我们仍欢迎他回到红军队伍。"贺龙对王震说。

王震再次找到周素园,劝他离开红军队伍,离开危险环境。

"不!我坚决不走。尽管你们给我的费用够我在香港盖一幢房子,过上富裕的生活。但我不能接受你们的好意。几十年来,我没有找到光明,现在找到共产党,找到红军,就是找到光明。我坚决随红军走,就是死,也要死在红军里!"周素园再次谢绝了任弼时、贺龙、王震等的好心劝说。

王震见说不服他,只好回来向贺龙汇报。贺龙见周素园要随红军走的信念坚定,十分高兴。

"行!周老先生要随红军走,我们用担架也要把他抬到目的地。"贺龙语气坚决地对王震说。

广大指战员听说年近60岁的周司令员都那么坚定地要随红军走,纷纷表示一定要照顾好他老人家,把他抬到目的地。

广大指战员在任弼时、贺龙等领导下,更加坚定地英勇地与敌人斗争,与自然界恶劣环境斗争,与粮荒、水荒斗争,与寒冷斗争,与疾病斗争,终于取得乌蒙山转战的胜利。

他们终于把周素园安全地护送到西北抗日前沿阵地,实现了周老先生为国作出贡献的心愿。

周素园走完长征艰苦的历程后,到了陕北中共中央所在地。毛泽东曾多次和周素园畅谈,说他是一位十分亲切而又可敬的朋友和革命同志。抗日战争爆发后,周素园任八路军高级参议。后来他想回贵州原籍开展工作,于是给毛泽东写一封信,提出要求。毛泽东接信后,立即回信:素园老先生:示敬悉。我们觉得你是我们的一个十分亲切而又可敬的朋友与革命的同志,并不觉得你是"坐享优待"。先生的行止与工作,完全依照先生的健康、兴趣来决定,因为先生是老年人了,不比年轻人。这一点,不但我们应顾到,先生自己也应顾到的。只有在比较更适当的条件与环境之中,健康更有保证些,工作才会更好些。

先生所提回黔并工作的计划,如果已下了决心并认为这样更好些的话,我是全部同意的。路费拟赠300元,不知够不够,请你自己计算一下告我。将来我们经费较充实的时候,可以每月帮助先生一点生活费,大体上等于在延安生活一样。这完全因为先生是一个奋斗的人,丝毫也不是为了别的。

临走时请留下通讯处,并告我。何时走,我来看你。

敬礼!毛泽东十月六日周素园接到毛泽东的回信,很是感动,认识到共产党是他的真正朋友,但为了不"坐享优待",还是于1938年返回原籍。

临走前,中共中央给他交待任务:与滇系联系,转达中共愿与他们合作,共同抗日的意见;在云南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要求龙云把流散在云南的红军伤病员和被抓人员送返延安。周素园乐意地接受了中共的委托,回到西南。

周素园一到昆明即和龙云取得联系,受到龙云的热情接待。同时即与昆明的一些进步人士接触介绍在延安的情况,说明中共团结抗日的主张和必胜的信心。周素园的现身说法的介绍,使人们对中共、八路军的性质和宗旨有所了解,乐意与中共合作。如周素园与著名民主人士郑一斋交谈中,谈到八路军急需药品救治伤员,郑一斋立即购买了"百宝丹"两万盒,航空邮寄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转延安。

新中国成立后,周素园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贵州省副省长。1958年逝世。

任弼时、贺龙、王震等在长征途中与周素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对周素园的老年人生产生了莫大的影响,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增添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