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长征中的红军指战员3
4999900000002

第2章 湘江三昼夜

红3军团5师师长李天佑骑马立在道旁,聚精会神地阅读着刚刚收到的一份电报。

电报是红3军团首长发来的,命令5师的14、15两团立即行动,赶赴灌阳的新墟附近,阻击广西军,保证整个野战军的左翼安全,掩护中央机关纵队渡过湘江。电文的语句如钢似铁,字字千钧:"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坚持3天至4天!"像这样紧急的命令,这样艰巨的任务,年仅20岁的李师长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按照我们现在的观念,20岁的年龄意味着稚气未脱、涉世不深,大部分这个岁数的人可能还需要父母双亲的百般呵护与操心吧。然而,革命战争的严酷考验却把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的青少年锤炼成为顶天立地的钢铁汉子、宁死不屈的革命战士。

李天佑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1914年,李天佑出生在广西临桂县。

贫寒的家境使他很小就开始劳动,饱尝了生活的辛酸。14岁那年,他报名当兵,由于吃苦耐劳,机智勇敢,很快就被提为上等兵,又被选送到广西南宁教导总队当了学兵。在这里,他受周围一些共产党人的影响,逐渐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12月11日,李天佑参加了在广西右江地区由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的百色起义,从此开始了他的红军生涯。

1930年9月至1931年7月,百色起义中诞生的红7军在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的率领下,驰骋5省,历时10月,行程1万2千里,大小战斗百余次,终于实现了北上中央革命根据地同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会师的计划。时任特务连连长的李天佑,始终跟随军首长,不仅胜利完成了保卫军部首长和领导机关安全的任务,而且多次在危急关头带领全连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掩护部队脱离险境。全军上下都称他为"年轻的小老虎连长"。

进入中央苏区后,李天佑在一系列反"围剿"战斗中,冲锋陷阵,勇猛果敢,多次负伤,九死一生。历任红7军第58团副团长、团长,红5师第13团团长。

他率领的部队所向披靡,连战连胜,曾创下红军一个团在运动中歼敌一个主力团的新战绩。一向对部属不苟言笑的彭德怀司令员曾高兴地拍着他的肩头夸奖道:你这个小鬼,年纪不大,指挥打仗还真有本领哩!李天佑善于指挥打仗的本领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从他那超乎常人的勤奋学习中所得来的。小时候他仅念过两年书,文化底子很薄,参加革命队伍以后,一方面他非常注意在战场上学习打仗的知识,另一方面,他把一切空闲时间都用在学习文化知识上。他不吸烟,不喝酒,没有任何娱乐活动,一坐下来就抓起书本如饥似渴地钻研学习,不断地武装与充实自己的头脑。短短几年时间,他就成长为一名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红军指挥员。

1934年1月,李天佑升任红5师师长。在第二次入闽作战和著名的高虎脑战斗中,他率部重创强敌,威名远扬,深得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的信赖,他们深信:这个具有钢铁般意志的年青人,即使是天大的困难,他也能克服,无论多么艰巨的任务,他也能够胜利完成!因此,中央红军长征后,李天佑领导的红5师理所应当地成为整个红3军团的前卫部队。一路上,他们披荆斩棘,奋勇冲杀,同友邻部队一起,接连撕开了敌人的三道封锁线,用鲜血和汗水为全军团主力打开了一条西进通道。

蒋介石为阻截红军继续西进,急忙调遣几十个师的兵力沿湘江两岸构筑第四道封锁线,企图在湘江东岸一举围歼红军。

敌"追剿军"总司令何键狂妄地叫嚷:"四面合围,最后成功,视此一击。"前有大江,左右后三面都是强敌,红军的处境确实危急。如果让敌人抢先攻占湘江各渡河点的话,那末,不仅"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成为一句空话,而且整个红军就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当时担任红军左前锋的红3军团的任务是从左翼掩护中央纵队、军委纵队和红军大部队渡江。在这个方向上,广西军阀白崇禧的主力部队正杀气腾腾地赶奔灌阳,准备占领新墟,拦腰截断红军。如果敌人此计得逞,后果不堪设想。

一时间,新墟成了敌我必争之地。

彭德怀当机立断,急电尚在文市附近的李天佑,率部火速开往新墟。

看完这份沉甸甸的、寄予着彭军团长莫大信任与期望的电报,李天佑的胸中顿时激荡起一股豪情,他暗暗发誓:保证完成任务,为全军团争光!经过大半天的急行军,部队终于赶在敌人的前头进入新墟。

新墟,离湘江约有七八十里路,一条通往灌阳的公路横卧其间,这是敌人进逼江岸的必经之路。公路两侧是一片连绵的丘陵地带,紧紧地扼住公路的道口。这种地理条件本来最适合打一场以优势兵力对小股敌人的伏击战,如果非要来一次硬碰硬的阵地战、阻击战,那就意味着红军一定要在这片山岭上守住,否则,从背后的新墟直到江岸,就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了。况且,红军经过1个多月的长途征战,部队减员很大,十分疲劳,武器、弹药均不足,在这样的条件下,坚持3至4天,难度之大,是可以想象的。

然而,李天佑毫无惧色。他同师政委钟赤兵、参谋长胡震及两个团的指挥员们一道,仔细勘察了地形,并迅速做好了战斗部署。

一切准备就绪,敌人也赶到了。

来犯之敌是国民党广西军队第7军的两个师,主将是夏威。夏威是广西军队中鼎鼎有名的将领,早年与白崇禧、黄绍●!同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生,此人久经战阵,凶悍无比,曾在北伐战争中为李宗仁的第7军赢得了"钢军"之称。此次他率两个器械精良的主力师杀奔新墟,就是想控制红军渡河前进的左翼,进而堵死红军的去路,他自恃部下兵多将广,训练有素,根本没有把业已抢占新墟的红军这点兵力放在眼里。

两个团对两个师,兵力的悬殊是明显的。要想以劣势兵力在没有坚固工事的10余里宽阔的阵地上挡住优势敌人的疯狂进攻,谈何容易。但是,在"保卫党中央"这个铁的意志下,全体指战员们求战心切,纷纷表示: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1934年11月28日,一场血战打响了。敌人在优势火力的掩护下,整连整营地向红军前沿阵地猛扑过来。李天佑站在一个小山头上,镇定自若地指挥作战。为了节省弹药,红军战士们直到敌人逼近到阵地跟前时,才猛然出击,用手榴弹和刺刀同敌人展开激战,一鼓作气打垮了敌人的冲击。阵地上的情况,李天佑在望远镜里看得一清二楚,他又是高兴,又是心疼。高兴的是部队战士们如此沉着顽强,心疼的是,在敌人疯狂的炮火和机枪扫射下,部队的伤亡也很大。

第一天在连续不断的战斗中过去了。

从第二天拂晓起,在前一天吃了亏的敌人急欲报复,加强了兵力、火力,轮番冲击,并以小部队迂回攻击红军,战斗更加激烈。

几个回合过后,前沿的几个小山头丢失了。李天佑知道,这不是由于我们的战士不勇敢,这些山头是战士全部伤亡之后才被敌人占领的。

伤亡增多了,一列列的伤员被抬下阵地。

14团报告:团政委负了伤。

15团报告:团长、政委负伤,两个营长牺牲,全团伤亡约500余人。

李天佑锁紧了眉头。这么大的代价,在他的指挥经历中从没有过。这是多少条宝贵的年轻生命啊!这时,军团的电报接连不断地传来后面的情况:"红星纵队正在向江边前进。""红星纵队已接近江边。""红星纵队先头已开始渡江。"几乎每一份电报都要求5师"继续坚持"。从这些电文的字里行间,李天佑仿佛看到了彭军团长那焦急严肃的面孔。形势明摆着,如果守不住新墟,红军将被拦腰斩断,这可真是关系到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啊!李天佑当即命令参谋长胡震:"15团团长、政委都负伤了,现在你去负责,组织他们顶住。在黄昏以前,一个阵地也不能失掉!"胡震严肃地点点头,领命而去。

接着他抓起电话,命令14团团长黄冕昌:"适当收缩兵力,把你的团指挥所转移到师指挥所位置上来。"敌人的机枪、炮火已经打到师指挥所旁边来了。冒着弹雨奉命赶来的黄团长前脚刚到,15团就来了电话:胡震参谋长在刚才指挥一次反击战斗中牺牲了。

李天佑手捏着电话机愣了好大一会儿,几乎不能相信这是真的。刚才还生龙活虎、并肩战斗的战友,转眼就牺牲了。

李天佑硬压住自己痛苦的心情,把这个不幸消息告诉钟政委,也告诉了黄团长。接着,向他谈了中央纵队渡江的具体情况,并再次强调道:"无论如何不能后退。只要有一个人,就不能让敌人到新墟!"可是,当李天佑刚刚到达新的师指挥所时,又接到了令人心碎的报告:黄团长也牺牲了。

第三天,敌人如气疯了的野兽,更加凶狂地猛攻过来,敌我双方反复争夺每一个山头,到处都进行着白刃格斗。李天佑坐镇指挥所,观察战局,及时下达作战指示。英勇的红5师指战员用血肉之躯构成了一道道铜墙铁壁,任凭敌人怎样拚命进攻,却始终突破不了。阵地仍然是我们的,敌人被拦在这几平方里的山头面前,整整三天三夜而未能前进一步!30日下午4点多钟,终于接到了军团首长的电报:中央纵队已突过湘江,正向龙胜前进,5师的阻击任务已经完成。待把防务移交给红6师后,部队迅速过江。

李天佑把来电仔细看了两遍,轻轻地吐出了一口气,紧紧地握住钟政委的手:"好,中央纵队总算安全地渡过江去了,我们的任务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