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绿茵锋狂
4997900000041

第41章 论中后场防守体系(下)

可以说,在中场争夺日益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球队都开始选择“组织核心后撤”的战术。2014赛季初,阿隆索从皇马来到了拜仁,在重视传控的拜仁他的传球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在2014赛季对科隆的德甲联赛中,阿隆索204次触球打破了德甲联赛的纪录,平均不到26秒阿隆索就能碰到一次皮球。那场比赛阿隆索还完成了175次传球,这一数字甚至比科隆全队加起来还多。要知道,那场比赛科隆的防守非常凶狠,但是阿隆索远离第一战场,他可以坐镇中场从容指挥。

除了阿隆索之外,国际足坛还有不少球员也具备这样的能力。巴塞罗那的哈维、皇马的克罗斯、尤文图斯的皮尔洛等,光是在拜仁,就还有施魏因斯泰格、蒂亚戈、甚至位置前移的拉姆也具备这样的能力。

拜仁也是如今欧洲豪门当中组织核心位置最富裕的球队。可以说,现在国际足坛的豪门球队都有一位优秀的后场组织者,他们就像是橄榄球场上的四分卫、篮球场上的控球后卫一样,从更远的距离组织进攻,这不仅视野更开阔,而且也能避开对手的疯狂防守。当然了,这个位置更考验他们的组织能力和传球功底,对球队的防守也有一定的影响。

(这里面关于“马克莱莱式后腰”到“拖后型组织核心”的内容是我引用一篇很值得大家去看的技术型文章《豪门“后核”盛行》,其中我做出小地方的修改。这篇文为大家讲述的东西很值得大家回味,希望大家不要怪我在这里水了一下哈。)

前面我们说到,阿曼达给予球队带来不止是在后卫线前做出阻截那么简单。阿曼达还需要做的一个工作——保护拖后型组织核心的位置,说实话,无论是李薇,还是王楚,甚至是许亮,这几名国字号中场都是打不出拖后型组织核心的真正水平的。

因此,在曹禺的战术板上,与阿曼达一同站在中场的另一名球员的位置会比真正的拖后型组织核心更前,当然,也没有前到前腰位置,大概在典型前腰与组织型后腰之间吧。这样的战术安排,也会导致这位位置前提的拖后型组织核心遇到一个难题——难以做到在被对手断球后打反击时及时回防。

这时候阿曼达就需要在球队的“后场司令塔”组织进攻时,牢牢的盯住对手的反击点了,可谓是走到哪跟到哪,全力切断对方后场的传球点。正所谓立足防守,不仅要在对手狂攻时站得住脚,还得能够掐断对手打反击得手的焰苗。

防住一百次进攻,防不住一次反击,这是徒劳的。往往对手一次成功的反击得手,那么一粒进球就能给他们带来三分甚至是冠军。

曹禺在刚接手球队时,防反击球是他研究得最深的一点。

为什么能在中乙不败夺冠,很大程度是因为中乙的球队主要是打反击球,而曹禺能够抓住这一点,让球队控制住对手的反击,哪怕是吃黄牌,曹禺也绝对不肯让对手打成哪怕一次反击。

以前的日之泉是“**丝队”,现在有了小马哥接手,以前的日之泉可谓是告别“**丝”的称号,尽管一直被笑称为“中甲豪门”,但是现在的藤讯队,就算不是豪门,也算是土豪队了。

以前曹禺对于防守型后腰这个位置是极其不满意的,首先是国内的球员体质根本无法与外援对抗。更致命的是体能,80分钟后,在防守型后腰这个位置上,球员就开始走神,失位,丢球,这也导致上个赛季好几场“到嘴边的鸭子飞走了”。

阿曼达这名球员尽管在南安普顿的一线队没有上过场,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他的能力不足以立足英超,但单单他的正面拦截能力,单兵防守能力,还有非洲人充沛的体能,就足以满足曹禺在防守型后腰上的战术需求了。

曹禺“穷”过,懂得珍惜,他明白,尽管球队有钱,可以买更有名气更出色的外援,但是买来了又怎样?作为一名本土教练,自己的威望是不足以压制住那些高傲的狮子的。所以,曹禺更情愿选择这些有潜质的“小牛”。

阿曼达加入球队后表现出的职业素养,根本就不是其他黑人外援所能比的。黑人外援尽管身体强,但是他们大多数跟南美人一样,私生活乱,必定从小穷苦,走到国际化的大都市里,难免会迷失了。但是阿曼达这名球员的自律性实在太好了,在南安普顿的空余时间里,他不像队友那般去泡吧,去泡妞,他只会独自一人在宿舍里玩电脑游戏。

没有酒色侵蚀的身体也保证了阿曼达在训练时的身体状态与精神状态。而他的职业素养不仅在于私生活——今天的“开小灶”时间,阿曼达一直冷静的接受教练的各种指令,这对于高傲的外援来说是非常难得一见的。

这样的一名私生活自律,职业素养极高的外援,放在当今足坛已经是非常少见了。

曹禺在看到阿曼达这名球员的资料介绍与南安普顿助教的中肯介绍时,他甚至第一时间断定,阿曼达这名球员就是他战术板上的“马克莱莱”。

……

很快的,一天的训练就结束了。

“玉明,过来过来。”许亮又是充满神秘感的向李玉明挥了挥手,这次许亮的位置是在教练席后的技术室里。

这个技术室可谓是曹禺的宝贝呀,因为球场不仅要比赛,有时候还得做训练,于是曹禺便让人把技术室做成一辆可移动的大篷车,这样,比赛的时候就可以收起来了。

李玉明心中怒骂“哇靠”,一边走了过去。

“亮哥,这次又是啥玩意啊,难道是背心配套的短裤不成?”

许亮摇了摇头,却依旧是一脸兴奋:“不是不是,你看这个。”

许亮指了指技术室里一台运作着的电脑。

“这是什么?”李玉明带着疑惑眯着眼睛一瞧。

这一瞧可不得了,他自己都吓到了:“啊!这软件怎么那么神奇,连我今天消耗多少体力都能分析出来了。”

许亮“嘿嘿”一笑,拉了拉自己身上的紧身背心:“就是这玩意。”

这件紧身背心是小马哥给曹禺的新礼物——热能传感背心。这件背心不止能够迅速的帮球员热身,还能通过球员身上消耗的热感来传输数据到电脑上,由配套的软件完成球员整个训练,比赛的活动分析。

这玩意最早用上的是法国人,只是法国人只能让它传输球员的身体状态反映到电脑上。而经过藤讯公司的高科技改良后(山寨之网!咳咳我什么都没说哈。),这件背心已经可以将球员的各种数据传输到电脑上,包括许亮按给李玉明看的从穿上后的体能分析,包括这些消耗的体能多少消耗在左脚,多少消耗在右脚,这样也能分析出一个球员的左右脚均衡程度。

不仅如此,还有触球次数,传球次数,传球成功率,射门准度等等一系列数据。这些数据本来只能让助教通过肉眼或者摄像设备分析场上的情况去数,去计算,但是有了这套高科技装备后,球员们在场上的配合,连接,都能通过软件的数据集合后分析出来。

刚接到这套装备时,曹禺开心得口水都差点流下来了,正所谓“数据狂人”,没有高科技的设备去支持,他还怎么能维持他的数据流呢?

兴奋的曹禺还没完全搞清楚配套软件的全部功能,便让球员们穿上去试试。

今天由于有这套高科技的东西,球员们的热身时间也省下来了,这也能让曹禺有更多的时间为他的球队做战术演练。

李玉明深深的被眼前这些眼花缭乱的数据所吸引,从数据中,他可以知道他今天的最快速度是多少米每秒,最慢速度又是多少米每秒,甚至是体能瓶颈提升到哪,各项数据在球队里排第几什么的。

速度排行,李玉明肯定是独占鳌头啦。而射门效率(进球/射门次数)却是王楚高于叶伟超,怪不得许亮一直说王楚是进攻天才。传球成功率则是尹洪波,今天的训练里他的大多数传球总能给李伟俊,潘为民,还有一名从青年队上调的青年门将带来威胁。

“咋样?好玩吧。”许亮也是目不转睛的看着眼花缭乱的数据。

“行啊,就是这些东西我们看不懂啊。”李玉明很快的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看不懂。数据虽然多,但是非专业的数据分析师出身并不能看懂这些数据,只有那些专业的才能把这些数据转化成有用的东西,有价值的报告反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