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水平。授课内容要更多的结合实际,通俗易懂,便于掌握,确保授课质量。
(三)科学组织年度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班组长上岗证的办理和复审工作。
(四)坚持“一日一题、一月一考”的培训方式,实现学习培训日常化,工作学习一体化。
(五)强化员工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双述”考核,增强职工的岗位操作程序和行为能力。
(六)建立全年性职工岗位技术练兵规划,组织不同工种的学练比活动和技能大赛,实现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融合,培育高素质、高技能的职工队伍。
(七)完善网络培训系统和计算机考试平台,逐步推行职工网络学习和上机考试。
(八)健全培训档案,实现员工培训学习动态管理。
四、职业技能鉴定
积极配合公司技能鉴定站组织好职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和资格证书考评鉴定工作,为企业发展储备高技能人才。
五、学历教育
鼓励职工参加后续学历教育,尤其是采矿、机电、通风与安全等煤矿相关专业。积极联系有关院校,为职工继续深造搭桥铺路、创造条件。
六、“三培三带”培训机制
一是矿领导带秘书,培养综合型管理人才。即每位矿领导从中层管理人员中选一名优秀的青年管理人员做为学习秘书,跟着自己学技术、学管理、搞调研、做课题,培养他们管理技能、政治修养、业务理论、创新意识等,通过带学带培,使他们的综合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快的发展,早日成为企业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管理人才。
二是高职技术人员带大学生,培养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制定了《青年英才培养工程实施办法》,明确了导师、学员的选拔条件、权利和职责,完善了考核激励机制,确立了导师和学员带培名单,保证了英才工程的推进和实施。
三是高技能人才带徒弟,培养高技能岗位操作型人才。矿制定了“一带二”师徒培带办法,以关键岗位、关键工种为重点,选聘优秀岗位高技能拔尖人才为师父,每人带两名基础好、爱钻研、上进心强的青年徒弟,通过手把手进行培训辅导和带培,为矿发展培育高素质技术人才和高技能操作人才。
“三带三培”机制的实施,推动了高技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快速成长,年年涌现出一批技术拔尖人才。目前,全矿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有645人,中级职称115人,高级职称38人,9名带培学员被聘为副科级管理人员,12名带培学员被提拔为区队的技术主管。现在全矿有26个单位成为学习型单位,53个班组成为学习型班组,2789名职工接受了学习培训,1684人获得了岗位资格证书,26名职工被骋为岗位技师,2名职工被骋为高级技师,全矿共申报省、市、公司级五小科技成果226项。矿与河北工业大学联合在矿举办函授大专、本科班,共有145名职工先后参加了函授学习。
七、冀中能源显德汪矿职工教育管理细则
总 则
第一条 职工教育培训是提高人力资源综合素质、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它为企业职工适应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需要提供了保证。因此,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为了使显德汪矿成为学习型企业,搞好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显德汪矿职工教育管理细则》。
第二条 职工教育工作的作用
1、职工教育是调整人与事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事和谐的重要手段。
2、职工教育是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重要途径。
3、职工教育是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
4、职工教育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方法。
5、职工教育是建立优秀组织文化的有力杠杆。
第三条 职工教育的基本任务
坚持全员培训,学习培训与实际工作一体化的方针。围绕一个中心,做好四项服务。即:职工教育以显德汪矿的安全、生产、经营为中心,为技术发展服务,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服务,为提高职工的素质服务,为保证安全生产服务。
组织机构
第四条 职工教育委员会
职工教育委员会主任由矿长、党委书记担任,常务副主任由安全副矿长担任,副主任由各分管副矿长和各分管副总担任。成员由劳人科、安监科、技术规划科、地测科、调度室、矿办、党办、财务科、工会、团委、组织部、宣传部、纪委负责人担任。
职工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劳动人事科科长担任,办公地点设在劳动人事科。
各单位成立职工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由各单位行政一把手担任,成员由各单位书记、副职及技术人员担任。
第五条 职工教育委员会的职责
1、负责领导全矿职工安全、技术、文化培训工作。
2、负责全矿职工的学历教育、组织职工外出培训,进修工作。
3、负责职工技能鉴定工作。
4、组织搞好职工岗位练兵工作。
5、负责全矿员工上岗证、操作证的办理、使用、审核工作。
6、根据安全教育和培训的需要,充分利用板报、标语等多样形式,宣传职工教育和安全培训的方针、政策和意义。
第六条 职工教育办公室的职责
1、负责编制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制定每月职工培训办班计划,并组织实施。
3、负责全矿员工培训档案的建立和日常管理工作。
4、负责对兼、专职教师备课、讲课、授课效果考核,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5、负责对外出进修、培训人员的管理和相关手续的办理。
6、负责定期召开职工教育领导小组会议,通报培训情况,布置培训任务。
7、定期向职工教育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汇报请示工作。
第七条 各单位职工教育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落实矿职工教育委员会下达的各项培训任务;
2、负责组织本单位的业余培训;
3、负责组织选派本单位人员参加公司及矿组织的各种培训班,及外出进修培训;
4、支持本单位兼职教师的工作,支持本单位职工自学成才。
师资建设
第八条 教师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职工培训质量,聘任兼、专职教师要严谨遵守以下规定:
1、兼专职教师由职工教育委员会聘任,必须具备理论水平、实践工作经验和一定语言表达、动手操作能力。
2、兼专职教师必须做到兼职专用,做到本职工作与教学工作两不误;
3、兼专职教师上课必须有备课教案,要认真讲课、耐心辅导;
4、结合实际情况,努力学习、钻研新工艺、新技术,积极配合并完成公司、矿下达的培训任务。
第九条 落实兼专职教师待遇。授课费按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1、兼职教师在正规脱产培训班讲课,教案完整齐全,按每课时初、中、高级职称分别为6、7、8元支付酬金。
2、专职教师在正规脱产培训班讲课,教案完整齐全,不论职称高低,一律按每课时3元支付酬金。
3、业余培训,一律按每课时3元支付酬金。
第十条 建立教师考评机制,督促教师高效地搞好培训工作。
第十一条 授课费每月由劳人科统计造表,经常务副主任审批后到财务科领取发放。
第十二条 加强职工培训硬件建设。
1、加大教学设备的投入,在矿各生产单位安装网络数字设备,着力推广多媒体教学等新型培训模式,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图文并茂的培训方式。
2、建立标准化教室,完善培训教室相关配套设施,为职工培训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
职工培训
第十三条 职工业余培训
业余培训是指不利用职工工作时间由矿或下属各单位组织的各种培训。各单位在业余培训当中,要选技术过硬,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员担当教师,每次培训必须有培训计划、备课教案、考勤情况及试卷,劳人科负责不定期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职工脱产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