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人生边上,心城内外:钱钟书的围城人生
4987600000021

第21章 雨停了就歌唱(1)

1.白云和蓝天都是新的

1976年的中国是大事频发的一年,首先是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去世,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鞠躬尽瘁,只是在生命的最后关头,被四人帮利用,使文化大革命完全变了味道,成为变向打击报复的政治运动。

但是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人民群众对反动势力的斗争是毫不迟疑的,四人帮在万人咒骂声中垮台。中国另外的一位伟大的领袖邓小平担负其管理国家的重任,为了拨乱反正,将中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将一个被重重迷雾遮住的中国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中国的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全新的姿态,开创了新的局面,同时,中国的文化,开始进一步走向世界。

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参加欧洲汉学大会,而钱钟书就是里面的佼佼者,当时出国人选的确定是一大难题,国文好的学者,英文未必好,英文好的,却很少涉及中国文化,而钱钟书却是一个例外,所以当时国际派了他跟夏鼐、许涤新等人参加大会。

每个人都需要交出一篇论文,钱钟书的论文题目是《古典文学研究与现代中国》。他的题目新颖而有趣味,一分发到与会者手中,就引出一片啧啧称赞的声音。轮到钱钟书上去演讲的时候,他正了正自己的眼睛,缓缓走上讲台。他说,我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如果说现代的中国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十分浓厚的话,或许会说我是职业上的偏见,或许说我夸大其词,来故作玄虚,不过——

钱钟书拉长了音节,他的英文非常流畅,纯正的英国发音,十分动听,因此大家都仔仔细细地听着,生怕漏掉什么重要的内容似的。

“不过,前几天,当《唐诗选》出版的消息被报道出来之后,北京书店门口全是排起来的大队伍,他们是在干什么?是想抢这本古典文学著作,我们在座的有些外国记者肯定对此事进行过报道。”讲台下面的外国友人开始微笑,他们被钱钟书的幽默打动了。

“我还可以拿出一个证据来,证明中国人的兴趣是广泛的。莎士比亚研究在中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成果也越来越多,恐怕有的学者还可以跟英国本土的专家一比呢。中国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我们的哲学指引者,是马克思,我们的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尽管在运用方面,有些人对这个仍有误区,但毋庸置疑的是,这是中国思想的主流,这是中国学术的特色与关键。”钱钟书没有谈论刚刚过去的那场政治风暴,因为这在出国之前是有吩咐的,他对马克思主义持有赞同的观点,这也是必须说的话。但钱钟书的语气中肯,毫不做作。

同时,钱钟书还体现出来中国文人的那种固有的谦虚与包容情怀,他说:“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方面,外国文学家做得比我们要好,比如,直到如今,我们还没有一部大型的‘中国文学史’,这对浩瀚的中国文化来说无疑是一个遗憾,比如我们的诗歌编辑工作做得还不够好,新的版本不多,且精致程度不够,另外,很多十分重要的作家传记仍然是个空白,这都需要大量的工作。真正需要我们去做检讨的就是如何理解别人眼光的问题,不得不说,很多外国学者对于中国的研究,是很有见解的,而我们却对他们的研究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甚至,没有认识的机会。”钱钟书的诚恳与谦虚引起了一阵阵的掌声,他的确是在说自己的心声,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受的苦、中国文人受过的苦还历历在目,文化的脆弱性让他幡然自省。

因为会议是在意大利召开的,意大利语也是钱钟书的专长。当他提到意大利作家的名字时,不用英语,而是用标准的意大利语表达,其口音的纯正让大家惊叹。

为了活跃气氛,也说明中国人的性格,钱钟书讲了孔融的故事:“中国古代有一位神童,他的名字叫孔融,一些研究中国文化的专家,对这个名字是毫不陌生的,十岁的时候,他去一个政府官员家做客,对于对方提出的问题,他对答如流,这使得在座的大人们十分惊奇,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竟然有这样的见识,实在是太难得了,为了考验他,其中刚到的一个大人说,人小时候非常聪明,未必是件好事,很多人在小的时候非常聪明,到了老却越来越笨。他刚说完孔融就接上话了,以您的意思,您小的时候是很聪明的喽?”

钱钟书停顿一下,给听者以反应的时间。他讲到了孔融,却对孔融让梨的典故丝毫没有提及。这说明在说话前,他是经过考虑的。他认为,孔融口才好的这个故事,应该更能对外国人的口味。接下来,钱钟书就露了一手,他说:“在文艺复兴时期,有个人叫包其奥的,写了本《诙谐录》,说一个十岁的小孩子去见教皇,教皇见他应答自如,十分欣赏,而一旁的红衣主教则说,像这样聪明的孩子,长大了可未必聪明呢,可能变成一个十足的大笨蛋,那十岁的小孩转过头来对红衣主教说,您老人家当年一定是个绝顶聪明的孩子!”

在场的人哄然大笑,钱钟书讲后一件事,是有自己的考虑的,这两个故事如出一辙,连里面的主角都是十岁的孩子,这无疑会有利于消除外国人对中国的隔膜。

晚清之后,蓝眼睛视野中的东方世界,便有了灰暗的基调。扭转他人的看法,并非钱钟书一人所能完成。但是他依然神采飞扬,用最好的状态,做了最恰当的呈现。

2.曾经足迹踏遍

不能不说,钱钟书对西方国家是有感情的,那是他的足迹曾经踏遍的地方,也是他的心灵接受二次启蒙的地方。

他深情地告诉来听讲座的人,“我喜欢西方的文学,因为西方有过那么多伟大的作家,他们的思想是时代的结晶,我认为,中西方的文学家应该加深交流,互相照明,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意大利有句谚语,傻和尚点灯,越多越不明,我们不做傻和尚,我们做真智者。”钱钟书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渊博的知识,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大家发出频频的赞叹声,就这一个中西方打通的例子,除了钱钟书,想必不会再有人知道了。

接下来是回答各个国家的学者提问的环节。其中有一位非常“调皮”的法国学者,用中文问了钱钟书几个问题。钱钟书莞尔一笑,立即用更加流利的法语回答对方的提问。对方听完之后,大声感叹道:“他知道的法国的东西,比我还要多!”这句话一说出来,整个会场都沸腾了。他们不知道,在经历过如此多的灾难之后,中国学者之中还有这样的出类拔萃的人物,大家先是震惊地赞叹,继而表达衷心的敬佩,这是中国学者的风貌,钱钟书真的做到了。

巴黎的一家报纸报道这件事情之后,对钱钟书有简短的评论,现在引用下来,“听着这位才气横溢、充满感情的人讲话,人们有这样的感觉,在整个文化被剥夺近十年后,思想的世界又开始复苏了。”

以钱钟书为代表的访问团,展现了新时期中国学者的良好风貌与渊博的学识,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姿态,因这些人而矫健。

这次会议十分成功,钱钟书回国之后,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之后,中美建交,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访问美国,钱钟书自然是在必去的人的行列中。

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一行人来到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进行学术访问,接待钱钟书的是夏志清,夏志清是耶鲁大学的文学博士,凭借自己才华,在美国任教,路走得非常顺畅,因为他跟钱钟书是老朋友了,所以安排他接待钱钟书。

地点是哥伦毕业大学的一个会议室里,大家知道钱钟书来了,争先恐后地涌进会议室,小小的会议室被三四十个人占得满满的,钱钟书见过无数次大场面,对此却丝毫没有显示出那种故作高深的样子,他的表情诚恳实在,使人一看就是一个虚怀若谷的人,当他进门的时候,所有人都站起来为他鼓掌,他面带含蓄的微笑,用英语跟大家打招呼,很自然地坐下。

有一位外国女学生知道钱钟书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有着深厚的底蕴,便问道:“钱先生,听说您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我很佩服,不知道您可不可以指点我几招?”钱钟书莞尔一笑,说道:“过目不忘,是神仙的本事,我没有这个本事,如果说我有什么特点,我想我可能善于打通自己的知识吧,我们中国以前有位孔子,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说,随便在大街上走着的几个人里,肯定有比我某方面强的人,所以指点你我不敢说,但你可以提出你的问题来,我们讨论一下。”

钱钟书为人十分有主见,但从来不主动卖弄,这样的一番回答,让下面所有的人都十分感佩,另外有一些人开始跃跃欲试,想跟钱钟书谈论一番。

那位女学生接着说道:“钱先生真是一位谦虚的学者,那么,我现在正在研究你们的一本书,叫做《平妖传》,我想听一下您对这本书的看法。”

“首先,我对你的这个选择表示感谢与赞赏,这是我们国家明代最好的一部小说,这本书不仅体现出来十分博大的时代内涵,而且情节设计十分合理,具有优秀长篇小说的风采,但是,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后半部写得远远没有前半部有味道,这或许是中国长篇小说的一个通病吧,《水浒传》、《三国演义》都有这种嫌疑,唯一的例外可能是《红楼梦》,只不过《红楼梦》的后半部早就散失了,我们今天读到的本子都是后人续完整的。”

那人听完后,大为折服,她本来以为《平妖传》在中国既不是长篇名著,也不是什么奇书,钱钟书应该不会有什么印象的,可现在看来,他对这本书竟然熟悉到家了,传说中的过目不忘,可能真的是如此。

讲座非常愉快地进行,在非常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从耶鲁出来,钱钟书一行人去了发佛大学,伯克莱大学演讲,最后来到了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的演讲跟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差不多,同样的会议室,同样的观众,甚至,还有同样的问题。

一位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女士问钱钟书,对中国第一奇书《金瓶梅》有什么见解,因为自己的博士论文就准备写关于这部长篇小说的读后感,钱钟书扶了扶子的眼睛,缓缓开口道:“《金瓶梅》是一部非常好的现实主义小说,不仅仅是细致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这本书还是中国小说的一个里程碑,其中的描写手法,甚至人名、回目,很多被《红楼梦》所借鉴,可以说,这本书为《红楼梦》的辉煌打下了基础……”

十分善于读古典小说的钱钟书滔滔不绝地讲着,其他人静静地听,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应该就是这种感觉吧。

同时,钱钟书不忘自己拿幽默风趣的风格,他接着说道:“但是在中国,《金瓶梅》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同,传统的文人一听其名,立马先露出鄙夷的神情,仿佛这是一剂毒药,他们认为这部书是淫书,是会让人变坏的,我听说有位老师讲《金瓶梅》,立马吓了一跳,男女之事怎么在课堂上教?”

钱钟书话音刚落,满堂大笑--并不是嘲笑的笑,而是敬服的笑,人们在钱钟书身上不只看到了一个传统的、渊博的知识分子形象,而且还看到了一个善于戏谑、接受过西方教育的钱钟书。这个故事传出来之后,有人对钱钟书的做法非常不屑,认为丢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脸,其实他们哪里知道,钱钟书是在给中国知识分子长脸,--起码,他证明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不都是古板、老气的。

上面的两个故事都是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的,这其实不是钱钟书仅有的“表演”,之后的演讲中,他将自己读中国小说的体会一一列举,尤其是用历史考据的方法,将书上的不合理之处列举出来,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关于《金瓶梅》的例子,他讲到作家的时代性错误的时候,毫不留情地对这本书第三十三回里面的谚语提出了质疑,“南京沈万三,北京枯树湾。”书中讲明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是跟这个谚语有冲突的。“但是。”钱钟书并没有因此而宣扬自己的考据功夫有多深,多么善于从细节入手进行研究,他继续说道:“这并不影响读者们从审美的角度来认识这本书,读者要对作者怀有“包容”性的情怀。……”

带着对祖国的敬意,钱钟书和自己的伙伴们从美国回来,他们的任务完成的很好,也很动人,要知道,这次出访,不仅仅是学术化的行为,更是一次外交行为,钱钟书等人的表现是直接关系到外国友人对中国的看法的,而访问团的人尤其是钱钟书并没有让人失望,中国的知识分子在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重新登上了世界的舞台。

此后,钱钟书还访问过日本,尽管日本的学术没有中国那么深厚,但他们毕竟距离中国比较近,并且,早在唐朝的时候,日本小国为了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专门派遣人来中国学习,他们那里的礼节、考试制度、社会风俗很多都是从中国过去的,所以,钱钟书他们在日本还是看到了中国文化的感染力的。

而当时中国和美国建交,丝毫不把日本放眼里,中国出于大国的容忍与包容,派遣访问团去日本,这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钱钟书因为自己的渊博的知识和幽默的风格,声名远播。

3.托起旭日的手

在钱钟书的好友之中,夏志清算是相交最诚挚的一位了,两人从年轻时候结友到老,一直保持着书信来往。夏志清是位极其渊博的学者,在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上,颇有独到的见解,他写的《中国古典小说导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扛鼎之论,而钱钟书也是喜欢中国古典小说的,二人一拍即合,经常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