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赵氏经络综合锻炼方法
4977800000044

第44章 十四经脉及穴位(20)

补泻总纲:推拿补泻是通过不同的手法作用于人体不同穴位或部位,产生不同的刺激信号,通过经络传导至相应的脏腑、组织、器官,以改变其系统功能来实现对脏腑组织器官的调节作用。一般属于补的推拿具有升阳、兴奋或营养机体,促进脏腑生理功能等作用;属于泻的推拿具有降温,抑制脏腑生理功能,祛除病邪、调畅气机等作用。

补泻对人体的影响因素:推拿之法之所以能起到补泻作用,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手法的性质和量;二是被刺激的穴位或部位的特异性。因此,凡是能影响两要素的各类因素都会对推拿补泻产生一定的影响。故推拿的补泻与推拿手法的轻重、方向、频率、刺激的性质有关。

补泻的传统认识:传统推拿补泻理论体系通常认为推拿补泻与手法轻重、方向、频率、刺激的性质有关,周于蕃曰:“缓摩为补,急摩为泻”;现代推拿教材认为:“作用时间较短的重刺激,可抑制脏腑器官生理功能,可谓之泻;作用时间较长的轻刺激,活跃兴奋脏腑器官生理功能,可谓之补。”

众所周知,人的体质有强弱,疾病有虚实。特别是体质较弱的人最易患病,如经常感冒、发烧等。我们所说的“体质弱”,其实就是人体的正气不足。《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又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实”是指体内停留和积蓄着不该停留和积蓄的物质;不该停留和积蓄而停留和积蓄了才叫邪盛,如六淫侵袭及痰、饮、宿食、毒素、淤血、癌肿、浊气等。“虚”指人体基本物质精、气、血、阴、阳等不足。当人体正气不足,体质较差时,如遇时邪极易患病。对一些体质差的人来说,如要减少患病的机会,除加强自身体育锻炼外,往往习惯服用一些中药来增强人体的正气,即中医所讲的“补虚”。如服当归、阿胶补血;服黄芪、人参、大枣补气;服灵芝、冬虫夏草来增强免疫力;服附片、肉桂、干姜补阳;服龟板、鳖甲、天冬、麦冬养阴;服枸杞、核桃、猪脊髓益髓填精等。这些中药首先是物质,是体外的物质,它们本身对人体有益,能显着改善和提高人体某方面功能。这就是中医的“虚者补之”。对于实证,因为存在不该停留和积蓄的物质,传统泻法就是要减损这些(有害)物质;有害物质种类繁多,泻法种类也就很多。如利水渗湿用茯苓、泽泻增加小便量次,泻下用大黄、芒硝引发腹泻,消导用山楂、谷芽、莱菔子化胃肠宿食,发汗解表用麻黄、桂枝令其汗出,活血化瘀不离活血化瘀之桃仁、三七、益母草,用枳实、厚朴、青皮通过增强胃肠蠕动并使呃气和矢气排放,使人饥饿而行气等。每一类泻法其泻下对象和终极目标非常明确,临床效应明显。而“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补”乃补人体正气不足。凡能补充人体物质不足或增强人体某一功能的治疗方法,即谓之“补”法。“泻”乃泻其有余。凡是有直接去除体内病邪作用的,或抑制组织器官功能亢进的治疗方法,则谓之“泻”法。中医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阴阳”平衡失调的结果。“补”和“泻”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其共同目的都是调整人体阴阳,增强人体的正气,扶正祛邪,去除邪气。所以,补泻之间的关系是对立而统一的关系。除锻炼和服食补药外,推拿疗法虽不用药物,同样能达到补和泻的作用。推拿补泻法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指导下,医者用手以一定力量、运动方向、速度、选取相应的部位或穴位,加以一定的作用时间,作用于患者的体表、肌腠、经络使力传达到脏府、筋膜及肌肉深处,从而使肌体内部的组织细胞、器官发生一系列的物质代谢变化,达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的作用。也就是说推拿的补泻作用是根据手法的轻重,经络的顺逆方向和刺激时间的长短以及治疗部位的选择相结合,才能体现出来。如人体消瘦,消化不良、头昏乏力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推拿治疗,患者食欲改善,体重增加,面色红润、身体状况增强,就达到了吃补药的作用。推拿治疗虽无直接补、泻物质进入体内,但依靠手法在体表一定部位的刺激,可起到促进机体功能或抑制其亢进的作用,就这些作用的本质来看,是属于“补”和“泻”的范畴。推拿补泻的方法如下。

一、轻重补泻法

补法是较轻刺激的推拿手法,手法柔和、轻快、时间较长,可活跃兴奋脏器生理机能;泻法是重刺激的推拿手法,用力由轻入重,时间较短,可抑制脏器的生理机能。例如,脾胃虚弱,在脾俞、胃俞、中脘、气海等穴用轻柔的一指禅推法进行较长时间的节奏性规律性刺激,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胃肠痉挛则在背部相应俞穴或胃脘部,用点、按等较强烈的手法作较短时间的刺激,痉挛即可缓解。

二、左右旋转补泻法

推拿治疗时,以中指、食指、拇指或用大鱼际按摩某一部位,顺时针旋转(向右旋转)为泻法,逆时针旋转(向左旋转)为补法。关于推拿的旋转补法,诸书记载不一,多用于小儿推拿。明代《小儿按摩经》说:“掐脾土,曲指左旋为补,直推为泻。”《幼科推拿秘诀》:“左转补兮,右转泻。”如成人推拿中的摩腹,顺时针方向有明显的通便作用;若手法为逆时针操作,则可使胃肠的消化功能增强,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

三、迎随补泻法

《灵枢·九针十二源篇》对迎随补泻有具体的说明,如“……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临床推拿时,需通而补者,应顺其经脉的走向进行推拿。如在患病有关的经脉下段,顺着经脉方向,在穴位上进行长时间缓慢柔和的手法推拿,或顺其经脉方向施以推法、揉法,以使气血通畅,使虚衰的组织器官恢复正常的机能活动。这就是随其气去而济之的手法,是一种补虚的手法。需行而泻之者,应逆其经脉的走向进行推拿,如在与患病有关的经脉上段,逆着经脉的方向,在经穴上进行短时间的重手法推拿,或逆其经脉方向施以重力推法,或用压法、掐法等,操作时要逆着经脉的方向走动,借使方盛的病势在经脉上恢复平衡,这就是逆其气至而夺之的手法,是一种泻实的手法。周于蕃,明代医家,字岳夫,蒲圻(今湖北)人,精医,尤长于推拿术,尝撰有《小儿推拿秘诀》(1612年),以指代针治婴幼疾,甚为后世所推崇。清乾隆四十年(1776年),嘉善钱汝明增订为《秘传推拿秘诀》一卷,补遗一卷。光绪十四年(1888年)宝应张振鋆受丹徒张心樵嘱托,为之参订周氏之书为《小儿按摩术》。周于蕃在“推肚脐”一节中曾说:“推肚脐,须熬汤往小腹下推,则泻,由小腹往肚脐上推,则补。”因为足三阴经从足走腹,交手三阴经,任脉亦由下而上行之,往小腹下推是逆其经脉循行的方向,故为泻法;往上推则是顺其经脉循行的方向,故为补法。

四、平补平泻法(调法)

推拿时,在某一施术部位或穴位上作逆时针和顺时针交替旋转揉摩,或手法往返经脉(穴位)上操作,为平补平泻法,能活血调气通经络。如躯干、四肢推拿时,需通行经络者,应先顺经推,或顺经按摩,稍停,再逆经推,或逆经按摩,这种往返推送的推拿方法即为平补平泻手法。推拿治疗虽无直接补、泻物质进入体内,但依靠手法在体表一定部位的刺激,可起到促进机体功能或抑制其亢进的作用,就这些作用的本质来看,是属于“补”和“泻”的范畴。推拿手法的补泻作用并非一成不变,具有相对性、灵活性,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导致同一手法、同一强度、频率、方向,所体现的补泻作用截然不同。这就要求推拿医师灵活对待(因地域、因四时、因人治宜)。处理推拿手法补泻具有相对性,要提高推拿疗效,须在补泻“绝对原则”基础上,灵活运用相对原则。在经络自我综合锻炼方法中的补泻,主要以轻重、快慢、时间长短、逆顺平补平泻为主。针灸补泻之法。《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七十六难曰:“何谓补泻,当补之时,何所取气,当泻之时,何所置气?然。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其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先补其阳,而后泻其阴。阴气不足,阳气有余,当先补其阴而后泻其阳。荣卫通行,此其要也。”《灵枢》五十二篇云:“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荣气。盖补则取浮气之不循经者以补虚处,泻则从荣置其气而不用也。置犹弃置之置。然人之病虚实不一,补泻之道,亦非一也。是以阳气不足而阴气有余,则先补阳而后泻阴以和之;阴气不足而阳气有余,则先补阴而后泻阳以和之。如此则荣卫自然通行矣。”凡患有四肢厥冷、麻痹、偏枯、半身不遂之病者,经脉已经断续不通,按摩时必须“接通经脉”,内以气导引经脉中断离的气血互相接续,外以手法循经脉按摩的传导路径,随之经脉顺行之路线按摩为补法,逆经脉行走路线按摩为泻法,接气通经脉是使经脉气血断离之处重新气血贯通、经络接续而畅行。经络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圆环、循环不息、环环相接,一旦拥堵断离就会破坏它的畅通与循环,体内的垃圾就会不断地被冲击到断离之处,久而久之病情只会更加严重,继而影响其他环节。